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之人

福山著作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之人》(英語: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是法蘭西斯·福山1992年的著作,根據他1989年發表在國際事務期刊《國家利益》上的論文《歷史的終結?》擴充而成。福山在書中提出,西方國家自由民主制的到來可能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終點、是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此論點稱為「歷史終結論」。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之人
原名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作者法蘭西斯·福山
譯者李永熾、區立遠(時報文化
黃勝強、許銘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高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語言英語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自由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2年
出版地點美國
中譯本出版日期1993年、2020年(時報文化)
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頁數418頁
規範控制
ISBN0029109752

要點

編輯

歷史終結論四大要點:

  • 可將歷史視作一種進化形式。
  • 歷史終結後,仍會有事件發生。
  • 對人類未來悲觀是恰當的,因為人在控制科技上是無能的。
  • 歷史終結,意味著:自由民主制將成為所有國家政府的唯一形式、而且是最後的形式。

歷史終結論發表多年後,福山先後完成《政治秩序的起源》、《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二書,認為其最初的結論要做出修正,將「法治」(rule of law)、「民主問責」(democracy)之外另加第三變量「國家治理能力」(state);認為很多國家在這三項中前兩項得分高、但是第三項得分很低,[1]造成民主反而民粹化,體制發展不如預期。多數觀點認為是中國崛起中東混亂的效應讓福山必須大幅修正,福山則堅稱自己核心理念不變、只是小修改[2]

福山的後續回應

編輯

2001年美國爆發九一一事件以後,許多人將九一一事件視為歷史終結論的破滅,甚至有人以「歷史終結論的終結」嘲諷歷史終結論。2002年,法蘭西斯·福山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回應,至今他看不出有什麼不可踰越的文化鴻溝能阻擋西方價值的奔流;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住在所謂「反對西方價值」之國度的人民「用腳投票」、用盡心機想移民到西方國家,可見「反對西方價值」並非其廣大人民的心聲、而只不過是其統治階級永遠獨攬統治利益的藉口罷了[3]。但是,法蘭西斯·福山也不是非黑即白的認定西方國家的作法一定正確,他就曾公開反對2003年的美伊戰爭,並認為:新保守主義一味以武力推行美國價值,恐將重蹈列寧主義的覆轍[4]

2006年,本書再版,法蘭西斯·福山在中謹慎地表達了他的失望:「我收到的很多批評完全產生於對我論點的誤解,比如有人認為我覺得世界將不再進展。我這裏無意探討此類評論──這些人只要真正看過我的書,就不會這麼說了。」[5]

2014年1月17日,法蘭西斯·福山說:「我認為,民主主義沒有代替方案。除了自由民主主義之外,我沒有發現近代化終點指向其他方向的證據。收入不平等是全球現象,這是全球化、尤其是技術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國家體制無關。……至今還沒有人有辦法解決技術發展帶來的不平等問題,任何政治體制都不太可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說,這個問題和『是否是民主國家』沒有關係。我們需要認識到的,並非是否選擇民主主義道路,而是民主化的質量有多高。」[6]

外界評論

編輯

美國

編輯

2009年,《外交政策》評論法蘭西斯·福山在本書中的主張:「世人對這個人的主張強烈反對或贊同,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2011年,《紐約時報》報導,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對法蘭西斯·福山的主張造成嚴重打擊:「在全球,對現有政治的信任度迅速瓦解。法蘭西斯·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中的主張,20年後成為一張廢紙。」

日本

編輯

2011年,日本愛知縣立大學教授與那霸潤的書《中國化的日本:日中「文明衝突」千年史》評論做出另類觀點,認為確實是有歷史的終結,但不是法蘭西斯·福山的版本。與那霸潤認為,法蘭西斯·福山對歷史終結論的反省及認識都太晚了,「歷史早在過去就已終結了,早在一千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宋朝開始定型的社會體制,一直持續到今天;在這種社會體制中,中央集權、經濟放任、科舉取士、身分自由……,是一種「可持續的集權體制」。[7]

韓國

編輯

2014年1月17日,韓國延世大學教授文正仁表示:「福山的主張只是在說『民主主義和市場資本主義在規範性上很好』,並未對現實進行準確的預測。中國越南葉門沙烏地阿拉伯都不是民主國家,而且埃及只是做出踏上民主主義道路的樣子後重新回到集體主義。」[6]

新加坡

編輯

2015年12月,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歷史終結論是西方人早就有的一種進步主義觀念,認為歷史是單向和線性的發展,不是弗蘭西斯·福山提出來的。鄭永年說,歷史終結論的影響是在政治上而不是在學術上,弗蘭西斯·福山提出歷史終結論時「剛好當時東歐共產主義集團解體,西方政治家就據此認為其民主模式是普世的」;但看看現在的世界,他覺得,不是歷史終結了,而是世界又回到托馬斯·霍布斯的時代、面臨「怎麼重建政治秩序」的問題。鄭永年說,人性都是惡的,制度總會腐化,到了一定的時候就需要重建制度,任何一個制度都不可能是最理想的制度;任何社會都在轉型,但這是它本身的轉型,不是說都變成西方式的社會;歷史永遠是一個開放的過程,歷史是終結不了的。鄭永年認為,普世價值是帶有侵略性的政治口號,並在世界各地釀成災難後無法收拾[8]。鄭永年認為,歷史終結論的觀點偏頗且短視,民主也有多種不同的版本,許多引進西方式民主結果依然窮困和混亂;而中國目前採行的基層選舉制加中上層菁英統治模式,也無人能說它不是一種民主模式且效率更高。

2018年6月1日,前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表示,本書認為西方民主制是政治的最終形式,催眠了西方國家,讓西方國家完全沒意識到中國與印度正在逐漸甦醒[9]

中國

編輯

2016年9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楊光斌說,自由主義民主是在一定歷史和社會條件下,在基督教文明體系中形成的價值理念和政治制度;把自由主義民主當作普世價值,是20世紀末西方國家基於歷史終結論炮製的一種說辭,與19世紀西方建立殖民體系時提出的白人優越論是同一個性質;而歷史終結論的實質仍是以西方政治文明終結其他文明,還是白人優越論式的「文明的傲慢」,著名國際政治學者漢斯·摩根索把這樣的「普世主義」視為「民族主義化的」。楊光斌說,人類歷史告訴我們,企圖唯我獨尊、貶低其他文明和民族、建立單一文明一統天下的普世主義,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正如塞繆爾·P·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所說,西方文化的普世觀念本身就是錯誤的、在道德上是立不住的、在實踐上是危險的[10]

2016年11月1日,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說,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其之突然高亢,席捲億萬民眾,以及兩黨政客的無恥對撕;中西主流媒體均感痛心疾首,咸認『民主走到頭了』,開始反思『歷史終結論為何僅僅流行二十來年就先把自家終結了』……」[11]

2017年2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第53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講《堅持合作理念,作出正確抉擇》,說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全部的世界觀方面意識形態。王毅說:「我們認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和模式,也不存在什麼『歷史的終結』。」[12][13]

中文版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福山論國家治理能力 大陸比美國強.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2. ^ 法蘭西斯·福山. Francis Fukuyama On Why Liberal Democracy Is In Trouble.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2017-04-04 [2019-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6) (美國英語). 
  3. ^ 林立. 民主的浪潮能及於何處?. 自由時報. 2003-06-17 [2016-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4. ^ Francis Fukuyama. After Neoconservatism. 時代雜誌. 2006-02-19 [2007-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3). 
  5. ^ 曹起曈. 被誤解的福山:政治秩序及其衰敗. 端傳媒. 2015-10-23 [2016-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6. ^ 6.0 6.1 李信榮. 美學者福山:韓中日陷入民族主義泥潭. 朝鮮日報中文網. 2014-01-18 [2015-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7. ^ 與那霸潤 《中國化的日本:日中「文明衝突」千年史》 2011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49533510 第210頁
  8. ^ 劉波. 鄭永年:中國未來30年的任務. 金融時報中文網. 2015-12-07 [2016-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4). 
  9. ^ 葉舜欣. 3大錯誤導致西方迷失 聯合國安理會前主席馬凱碩:中印將崛起. 上報. 2018-06-04 [2018-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6) (中文(臺灣)). 
  10. ^ 楊光斌. 自由主义民主“普世价值说”是西方“文明的傲慢”. 《求是》2016年第19期. 2016-09-30 [2016-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6) (中文(簡體)). 
  11. ^ 許章潤. 美國大選:疲憊帝國的政治回歸. 金融時報中文網. 2016-11-07 [2017-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12. ^ 新華社. 王毅在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全文). 新華網. 2017-02-17 [2017-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1) (中文(中國大陸)). 
  13. ^ 慕安会闭幕 “防务达沃斯”谈了啥?. 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環球視線》. 2017-02-20 [2017-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9)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