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方達
亨利·傑因斯·方達(英語:Henry Jaynes Fonda,1905年5月16日—1982年8月12日),美國著名電影、電視劇、舞台劇演員。演員珍·方達之父。亨利·方達被他的親友稱為「Hank」。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 |||||||||||||||||||
---|---|---|---|---|---|---|---|---|---|---|---|---|---|---|---|---|---|---|---|
男演員 | |||||||||||||||||||
本名 | 亨利·傑因斯·方達 Henry Jaynes Fonda | ||||||||||||||||||
暱稱 | Hank | ||||||||||||||||||
國籍 | 美國 | ||||||||||||||||||
出生 | |||||||||||||||||||
逝世 | 1982年8月12日 | (77歲)||||||||||||||||||
職業 | 演員 | ||||||||||||||||||
語言 | 英語 | ||||||||||||||||||
教育程度 | 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系肄業 | ||||||||||||||||||
配偶 | 瑪格麗特·蘇利文 (1931年結婚—1933年結束) 弗朗西絲·西摩·布羅考 (1936年結婚—1950年結束) 蘇珊·布蘭查德 (1950年結婚—1956年結束) Afdera Franchetti (1957年結婚—1961年結束) Shirlee Maye Adams (1965年結婚—1982年結束) | ||||||||||||||||||
兒女 | 3名,包括簡·方達及彼得·方達 | ||||||||||||||||||
出道地點 | 美國 | ||||||||||||||||||
代表作品 | 《怒火之花》 《淑女伊芙》 《俠骨柔情》 《十二怒漢》 《狂沙十萬里》 《金色池塘》 | ||||||||||||||||||
活躍年代 | 1928年-1981年 | ||||||||||||||||||
軍事生涯 | |||||||||||||||||||
效命 | 美國 | ||||||||||||||||||
軍種 | 美國海軍 | ||||||||||||||||||
服役年份 | 1942年-1945年 | ||||||||||||||||||
軍階 | 中尉 | ||||||||||||||||||
參與戰爭 | 太平洋戰爭 | ||||||||||||||||||
獲得勳章 |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 |||||||||||||||||||
|
方達早年參加百老匯的舞台劇演出,1935年後開始從影。在其長達46年的演出生涯中,方達出演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勝任正派及反派的角色。他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金球奬終身成就獎得主。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影星第6名。
個人生活
編輯亨利·方達前後一共五任妻子。除了第一次與女星瑪格麗特·蘇利文的婚姻,是因為彼此個性不合而結束,離婚後仍繼續當朋友以外。他之後的三次婚姻,都以外遇離婚收場。他的兩名子女都是第三任妻子Frances Ford Seymour所生。Seymour原本即為精神疾病所苦,再加上受不了與亨利·方達離異的打擊,1950年在精神病院割喉自殺。方達與子女的關係疏遠,兒子彼得·方達在他書名《別告訴爹》的自傳中表示,他一輩子都不知道父親對他的看法。女兒珍·方達因為母親自殺而長期與亨利·方達關係矛盾,父女直到亨利·方達去世前不久才和解。
他的女兒珍·芳達(Jane Fonda)、兒子彼得·方達(Peter Fonda)、孫女布莉姬·方達(Bridget Fonda)、外孫特洛伊加里蒂(Troy Garity)都是知名的演員。外孫女Vanessa Vadim(特洛伊·加瑞帝同母異父姊)是一名獨立製片人與電影攝影師。
亨利·方達是忠實的民主黨支持者[1]。但是他與支持共和黨的詹姆斯·史都華、約翰·韋恩仍是好朋友與工作夥伴。反而是珍·方達因為黨派之見,與父親的兩位老友關係極度緊張。亨利·方達與詹姆斯·史都華在一次劇烈爭執、揮拳相向之後,他們言歸於好,並且決定再也不談政治。據他們兩人各自的子女回憶,兩位老朋友除了工作以外,最喜歡默不作聲的一起做飛機模型。
傳奇
編輯亨利·方達除了奧斯卡獎項、金球獎獎項得獎以外,他也是英國影藝學院、東妮獎、美國電影評議會最佳男主角獎得主、葛萊美獎最佳誦讀專輯獎得主、艾美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他還得到AFI終身成就獎、東妮獎終身成就獎、甘迺迪中心榮譽獎。方達是少數能夠問鼎多種領域著名獎項的影星之一。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影星第6名。
美國的二次大戰背景著名小說第22條軍規中,小說人物Major Major Major少校被認為是以方達為人物塑造原型。在美國電視影集《Angel》中,有演員以方達為模仿對象。亨利·方達的名字也在一首暢銷流行歌曲中被提及。
亨利·方達在二次大戰時從軍,加入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區的Satterlee號驅逐艦(USS Satterlee (DD-626))服勤。在三年之內從下士升至中尉。他曾積功得到總統表揚,以及獲頒銅星勳章。
方達在好萊塢星光大道有屬於他的星。洛杉磯好萊塢有以他為名的「亨利·方達劇院」。位於奧克拉荷馬州奧克拉荷馬市的「國立牛仔與西部史蹟博物館」(National Cowboy & Western Heritage Museum),將他列入西部演員的展覽廳。
2005年亨利·方達百歲誕辰時,美國郵政管理局(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發行了紀念他的郵票,透納經典電影頻道於當日全天候放映其電影作品。
部分主要作品
編輯- 《蕩寇志》(Jesse James) (1939年)、(導演:亨利·金)
- 《少年林肯》(Young Mr. Lincoln) (1939年)、(導演:約翰·福特)
- 《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1940年)、(導演:約翰·福特)
- 《淑女伊芙》(The Lady Eve) (1941年)、(導演:普萊斯頓·史特吉斯;合演:芭芭拉·斯坦域)
- 《無法無天》(The Ox-Bow Incident) (1943年)、(導演:威廉·惠曼)
- 《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1946年)、(導演:約翰·福特)
- 《要塞風雲》(Fort Apache) (1948年)、(導演:約翰·福特;合演:約翰·韋恩、秀蘭·鄧波兒)
- 《羅伯先生》(Mister Roberts) (1955年)、(導演:約翰·福特)
-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1956年)、(導演:金·維多;合演:奧黛麗·赫本)
- 《伸冤記》(The Wrong Man) (1956年)、(導演: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1957年)
- 《錫星》(The Tin Star) (1957年)、(導演:安東尼·曼)
- 《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年)、(導演:肯·安納金;合演:約翰·韋恩、勞勃·米契)
- 《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 (1962年)
- 《華府春秋》(Advice and Consent) (1962年)
- 《華府風雲》(Best Man) (1964年)
- 《玉女相思》(Sex and Single Girl) (1964年)、(合演:娜但麗·華,湯尼·寇提斯)
- 《賭城爭霸》(Big Hand of Little Lady ) (1965年))、(合演:喬安華德)
- 《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 (1965年)、(導演:肯·安納金)
- 《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年)、(導演:塞吉奧·里昂尼)
- 《雙樂滿堂》(Yours, Mine and Ours) (1968年)、(導演:梅維爾·夏華森;2005年重拍為《歡樂滿堂》)
- 《莫斯科夜航班》(Night Flight from Moscow) (1973年)
- 《中途島戰役》(Midway) (1976年)、(導演:傑克·史麥特;合演:勞勃·米契)
- 《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 (1981年)
- 《羅勃茨先生》(Mister Roberts) (1984年)
參考資料
編輯- ^ Henry Fonda, Republican? Yes, Says His Son. June 26, 2013 [November 11,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3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