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青风会
佳里青风会为1932年吴新荣从日本返台后成立的组织,成员以当地年轻人居绝大多数。
成立动机与性质
编辑该组织的性质,据成员之一林芳年的说法,该组识“完全没有任何的政治色彩”,“仅由吴新荣提供同仁们谈话场,及鼓励青年们的读书风气而已”[2]。然而,主事者吴新荣却在1933年9月10日的个人日记内容,透露当初筹组该会的最初构想,以及成立以后该会应该发展的方向。[3] 组织“佳里青风会”的最初构想方面,吴新荣提到:“在往诊途中,想要组识一个社交构关,……:一、号做土曜会。二、交换社会的知识。三、养成独特的气氛。四、获得郡下的知识青年。五、在每土曜开座谈会。六、在座谈会各会员都发表一问题,使各会员批评讨论。七、问题不拘如何,凡其周间所发生的社会上一切的事情都可以。八、会的存在在可能范围内,不使他人所知。”[4] 至于成立以后该会应该发展的方向,吴新荣则在他的回忆录(名为:吴新荣回忆录)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自己当初组织该会的意图,以及对该会的明确定位,他说:“……他竟决意纠合同志来领导,团结同胞来斗争。在这高度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唯一的出路只有非政治性的文工作这一条而已。所以他呼吁东京里门出身的同志为中心,并求这地方的进步青年来合作,组织一个‘青风会’。青风会以鼓励文艺思想并做社交机关为主旨,以交换社会智识,养成青年风气,建设文化生活,向导知识分子为目的。这是初期社会运动的一个原始形态,但在这个农村地方却是一开天地以来的组织了。……”[4]。 1933年10月5日,吴新荣起草青风会会则八章九则,定该会宗旨为:“交换社会一般的智识,养成青年独特的气质;建设合理的文化生活;向导郡下的知识阶级”。10月7日青风会“规约完全决议成立”,吴新荣以为这样的组织在北门郡是前所未有的。[5]
该会的成员
编辑当时参加“青风会”的地方青年有郡役所(区署)、街庄役场(乡镇公所)、信用组合(农会)之台湾人公务人员等,总共有吴新荣、郭水潭、郑国津、徐清吉、陈培初、黄清泽、黄作仁、陈其和、叶向荣、陈长发、陈清汗、陈天扶这十二人。他们不仅有年轻人的热情和农民的朴实坚毅,而且富有反功利的思想和进取性的行动,这些共同的性格,形成盐分地带社团的特色。主事者吴新荣则平时开放自宅供知识青年阅读、讨论、活动。[6]关于该会成员,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该会成员有十五人,有:王登山、陈培初、郑国津、叶向荣、黄清泽、林精镠、庄培初、黄炭、曾对、黄平坚、郭维钟、陈挑琴。[7]
该会的成立宣言
编辑1933年11月8日,吴新荣等青风会成员发布成立宣言,宣言内容如下:
- 农民以其简单的锄头建设他们朴实的文化,军人以其犀利之剑赢得他们斗争的文化,而所谓“知识分子”怎样?看看他们苍白的脸吧!
- 戴眼镜的他们底眼睛,总是映着黄金的影像,会巴结的他们的嘴只顾忙于阿谀。他们的低级趣味,他们扭曲的个性,一般说来,是和文化人无缘的。是的!他们连那纯真的热情都已忘记。他们也放弃那明朗的生活,而且他们想都不想把握住更健康的生活。不但这样,他们只专心于因循苟且的行事。于此,我们就不能不站起来。当然我们深知我们的无力和没经验,然而我们也要知道拥有青春和热诚,光辉的未来是属于我们青年的。
- 同志哟!从厌世的人生观之梦醒来,走向建设的社会观吧!从宿命论的空想冲向辩证法的实际吧!悲歌哀曲和过去一趣埋葬吧!等待着我们的只有欢悦的声音,生活的韵律。
- 那么同志们哟!我们不能不依靠知识的交换,提升我们教养的水平。我们为要活得像个人,要求文化的恩惠,而我们佳里青风会将要为它行动。
- 不论任何人,任何团体,如果同意我们的主张的,我们会很高兴和他们握手,喜欢接受其指导。不过,如有反对的,我们会勇敢应战,不辞成为他们的好对手。
- 我们还要说:我们要排斥那排他性的民族偏见,我们不参与那无谋的政治策略,我们也不介意一切恶意的煽动家,我们对任何无理的妨害,决不让我们的志气屈服。
- 青生的风是和平的景象,青春的风度,是进步的气象,建设性的霸气!那些不久将会以佳里为中扩大到全部。[8]
结束及其影响
编辑青风会存在时间极为短暂,成员之间的斗殴争吵与日警的监视,是其解散原因。昭和8年(民国22年,公元1933年)12月20日为庆祝佳里升格为“街”,青风会会友数人聚饮于第一楼,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黄清泽与黄老得却互殴成伤。日警监视与这件事让吴新荣感叹不已,在当天日记写下:“呜呼!这是青风的丧钟吗?归后大思,青风会必要解散,而后再召集优秀的人才研究文艺。”之后,他在22日的日记中,记下他对该会的反省,认为该会会员不能贯彻主旨、工作一寸都无进行、会员对会极无诚意、会员的腐化绝了语言、现在的会员的教养,难期会的发展。尽管存在时间极短,只维持两个多月就解散,对文坛的影响极为有限,但是已在盐分地带凝聚成一个青年派系,“佳里青风会”当中不少成员日后加入“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9]
对该会的悼念
编辑吴新荣在1933年12月31日写下〈吊青风〉这首诗,诗的全文如下所示:
- 青风哟 / 哀悼你 / 是等于数着死儿年龄吗?/ 不,不!
- 清白风光之夜 / 凉风徐徐的庭院里 / 把你底名字 / 第一次叫做青风
- 苏醒的我们底希望 / 因你而辉耀 / 燃起的我们底热情 / 在你的荫翳里飘香
- 响在工作场上生命的旋律 / 追寻人生的冲动 / 青风哟 / 你漩流在成长的喜悦
- 健康底使命的把握 / 明朗底生活的建设 / 青风哟 / 你是我们斗争的原动力!
- 青色的风是和平的景象 / 纵使荒野里暴风不绝 / 人类最高的理想哟 / 愿你永远有荣耀
- 青色的风是清新的风气 / 纵使旧习重压沉沉 / 我们的年轻就是力量 / 我们的抱负就是抗议
- 然而青风哟 / 金唐殿里的吊钟悲切 / 红梯楼上的警笛不绝 / 啊!宿命的日子已接近
- 啊!你短促的存在 / 是我们永久的宿缘 / 你悲壮的死 / 让我们重新发誓
- 青风哟憎恨吧 / 憎慨忘记诚实的废物 / 同志哟请想起 / 想起唱到最后的青春曲![10]
相关词条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takaobooks214 (takaobooks214). 【三餘文化 X In Our Time】新濱街廓郭家「郭維鐘」孫女郭晏緹 @ 三餘書店 TaKaoBooks :: 痞客邦 ::. 三余书店 TaKaoBooks.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中文(台湾)).
- ^ 林芳年,〈盐窝里的灵魂〉,《南瀛文学选—论评卷(一)》,页22。
- ^ 该则日记收录在张良泽主编的《吴新荣全集六 吴新荣日记(战前)》,台北市远景出版社,1981年,页2。
- ^ 4.0 4.1 (林慧姃,《吴新荣研究—一个台湾知识分子精神历程》,页80-81。注释5与注释6的内容。
- ^ 林慧姃,〈吴新荣先生年表(1907~1967)〉,《吴新荣研究—一个台湾知识分子精神历程》。
- ^ 林慧姃,《吴新荣研究—一个台湾知识分子精神历程》,页46。
- ^ 吕兴昌,〈郭水潭生平著作年表初稿〉,《郭水潭集》,页574。
- ^ 从施懿琳《台湾历史名人传:吴新荣传》当中引用,页54~55。
- ^ 林慧姃,《吴新荣研究—一个台湾知识分子精神历程》,页46-47。
- ^ 该诗由叶笛中译,从施懿琳的《台湾历史名人传:吴新荣传》当中引用,页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