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元岳(1896年8月23日—1991年1月21日),字玄鹤浙江省宁波市人,内科学家和热带病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热带病学主要开创人之一,有“中国发现肺吸虫病第一人”之称[1]

1966年应元岳率领抢救组

生平

编辑

189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东乡下应村。1916年,赴湖南长沙,入读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成为该医学院首届学生之一。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今湘雅医学院,为中南大学医学院)。同年,被保送至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放射医学,该期学习班是中国最早放射医学学习班。后获得美国康涅钬格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4年,赴美,就读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习医学。

1926年,在浙江绍兴从医,曾任绍兴福康医院的内科主任。1927年,在中国首次在人体内发现了肺吸虫卵。并研究阐明了堆乱弧菌在患者体内潜伏存留的时间,血内恶性疟原虫数与疟疾临床发作之间的关系。

1928年,应邀出任上海医学院(今复旦大学医学院)临床内科,热带病学寄生虫学和实验诊断学的副教授,并兼任科主任。后晋升上海医学院(今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出任中山医院(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后入英国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院学习。1933年,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印度,入读英国皇家热带病研究院(位于英属印度加尔各答),后获得热带病学博士学位。1934年,学成回国。

解放后,应元岳曾担任第二军医大学教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兼任并接管上海同济医院(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科的教学科研任务,并负责医疗、定期查房。并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当时位于上海岳阳路)流行病学训练班授课。1957年,出任第二军医大学的副校长。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应元岳是中华医学会的理事,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的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的委员。1991年1月21日,病逝于上海,遗嘱将自己遗体捐献给上海医学院,作医学解剖研究。

学术成就

编辑
  • 1928年5月时,在浙江绍兴,两名农村青年有长期咳嗽并咯血的症状,就诊于福康医院内科。应元岳详细察看了他们的病情,在其唾液和粪便中发现肺吸虫卵,确诊为肺吸虫病。这是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发现肺吸虫病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30年第16卷。[1]
  • 编写了《内科学讲义》,是中国第一本自主编写的内科学教材。[1]
  • 编写了《热带病学》,是中国第一部自主编写的热带病学专著。[1]

代表著作

编辑
  • 《热带病学》,专著
  • 《内科手册》,主编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链接

编辑
  1. ^ 1.0 1.1 1.2 1.3 《健康报》 慕景强. 应元岳:中国发现肺吸虫病第一人. 中华人文医学网. 2010-08-20 [2012年1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4日)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