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匈牙利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9年8月15日) |
大匈牙利(匈牙利语:Nagy-Magyarország)是对1920年特里亚农条约之前匈牙利领土的非正式称呼。1920年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匈牙利的官方政治目标是恢复旧有的领土。在特里亚农条约下,匈牙利失去了72%的领土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近300万是匈牙利族[1][2]。在外交领域上,匈牙利对修改条约的追求使得它在1920年代政治上孤立。1930年代,这项政策进入了纳粹德国[3]。
支持大匈牙利政策的论点有:周边国家有匈牙利族占多数的领土、有千年历史的匈牙利王国传统、或是为了潘诺尼亚平原地缘和经济的整合。不过,有些匈牙利人只支持拿回匈牙利族占多数的领土。
在轴心国的支持下,匈牙利在1938年和1940年的维也纳仲裁裁决获得前匈牙利王国中有匈牙利族的领土,并以武力在1939年得取喀尔巴阡卢森尼亚、1941年得取多民族的巴奇卡、巴兰尼亚、梅吉穆列、及普雷克穆尔基。二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的边境又回到了特里亚农条约所定义的,除了三个额外的匈牙利的村庄被归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如今所有历史学家都用历史修正主义看待。
历史
编辑独立的匈牙利王国在1000年成立,并在中欧称霸,直到奥斯曼帝国在1526年第一次摩哈赤战役入侵了它的中部。战后匈牙利王国的领土被分为三部分:哈布斯堡王朝继续统治原西部和北部的匈牙利王国、奥斯曼帝国控制原来的南部、以及宗主权属奥斯曼帝国的东匈牙利王国(后来成为特兰西瓦尼亚公国)。1699年到1718年之间,哈布斯堡王朝自奥斯曼帝国征服回1526年失去的领土,并将其中部分领土归于哈布斯堡统治的匈牙利。
在往后的几个世纪里,统治者多半保留了还算多元的社会,如15世纪的马加什一世。由于这种多元文化持续了数世纪,现在的匈牙利文化吸收了来自旧匈牙利各地的元素。除此之外,有许多被视为匈牙利文化上的重要人物是出生于1920年后或是1945年后才属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乌克兰、塞尔维亚、奥地利的领土内。匈牙利料理、常见的姓氏、俚语、民俗歌谣也显示出了这种关联。奥斯曼征服匈牙利之后,民族结构变得更多元化,因为人们开始移民到密度低的地区。1867年后,非匈牙利族的人被匈牙利化。
1848年匈牙利革命被镇压后(科苏特·拉约什领导),匈牙利王国及其国会被解散了,而匈牙利被分成五个区域:佩斯与布达、肖普朗、布拉迪斯拉发、科希策、奥拉迪亚。这五个区域直接由维也纳管理,而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Serbian Vojvodina和Temeswarer Banat在1860至1849年之间是分离于匈牙利王国的。然而,这样的中央集权统治无法持续稳定。奥地利败于普奥战争之后,该帝国在1867年奥匈妥协下转型成双共主邦联的奥匈帝国,而匈牙利有内政自主权。
匈牙利五区的分划在1860年4月19日结束,而“Serbian Vojvodina及Temeswarer Banat”地区在1860年12月27日解散。二元帝国建立后,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合并为“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并在1868年11月17日与匈牙利妥协。特兰西瓦尼亚在1860年12月6日回归匈牙利。阜姆在1870年7月28日归于匈牙利。最后,军事缓冲区在1872年回归匈牙利的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
接下来则是匈牙利王国内对日耳曼文化的反扑,也就是对非匈牙利族人的匈牙利化政策。最重要的举动是提升把匈牙利语升级成官方语言(代替拉丁语和德语),但这项行动牺牲了斯拉夫语族各语言和罗马尼亚语。有高度自主权的匈牙利政府主张匈牙利最后会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而境内所有种族——日耳曼人、犹太人、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卢森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应当被同化[来源请求](克罗地亚人某种程度上算例外,因为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在匈牙利王国内有充分的自治权)。居住在王国境内各处小社区的日耳曼人和犹太人接受同化比例较高[来源请求],而多为乡民的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人则相对抵抗同化。
特里亚农条约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对欧洲的民族界线做的明确的定义。奥匈帝国的解散给帝国内所有的民族创造自己国家的机会(虽然新生的国家最后还是多民族)。1920年的特里亚农条约定义了新的匈牙利边界:北边斯洛伐克人、卢森尼亚人的区域(包含少数匈牙利族)成为新兴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特兰西瓦尼亚和大部分巴纳特被罗马尼亚吸收,而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及其他南部地区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特里亚农条约后的匈牙利人口只有前王国的一半。失去的土地中虽然总数上匈牙利族不算多数,但也算是不可忽略的少数,尤其是一些匈牙利族为多数的区域。根据Karoly Kocsis和Eszter Kocsis-Hodosi的研究,1910年各地的民族成分如下:
匈牙利族 | 德意志族 | 罗马尼亚族 | 塞尔维亚族 | 克罗地亚族 | 乌克兰族/ 鲁塞尼亚族(Ruthenians) |
斯洛伐克族 | 备注 | |
---|---|---|---|---|---|---|---|---|
特兰西瓦尼亚[4] | 31.7% | 10.5% | 54.0% | 0.9% | 0.6% | 大部分集中在塞凯伊地区域,该地匈牙利族为多数。 | ||
伏伊伏丁那[5] | 28.1% | 21.4% | 33.8% | 6.0% | 0.9% | 3.7% | ||
外喀尔巴阡[6] | 30.6% | 10.6% | 54.5% | 1.0% | 1.0% 斯洛伐克族和捷克族 | |||
斯洛伐克[7] | 30.2% | 6.8% | 3.5% | 57.9% | 匈牙利族集中在南部,是现在的多数。 | |||
布尔根兰州[8] | 9.0% | 74.4% | 15% |
特里亚农条约使匈牙利族成为匈牙利新国界内的绝大多数,而匈牙利边境之外的匈牙利族有近300万[1],这使匈牙利和邻近国家产生冲突[来源请求]。新国界内也有不少其他民族,最大的是德意志族,占55万0062人(6.9%)。
特里亚农条约后
编辑在制定特里亚农条约后,一个新的政治概念“匈牙利修正主义”在匈牙利内开始流行。特里亚农条约对匈牙利民族算是伤害,而匈牙利修正主义派创造了一个新的民族主义以及回复匈牙利王国旧边界的政治目标。
这种诉求的理由通常是匈牙利之前的领土有三分之二和近三百万的匈牙利族[1]都落入其他国家。历史学家通常认为特里亚农条约的目的是要惩罚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对协约国发起战争,并使这两国无法再发起另一场长时间战争。
部分达成
编辑匈牙利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跟纳粹德国结盟,换取回复大匈牙利边界的保证。二战初期,匈牙利透过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1938年和1940年两次的维也纳仲裁裁决、和1941年对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并吞部分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以及南斯拉夫,使大匈牙利部分完成这项目标。其中对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是在德军入侵南斯拉夫一星期后进行的。根据1941年匈牙利进行的人口调查,北特兰西瓦尼亚有53.5%的匈牙利族和39.1%的罗马尼亚族。
现代
编辑今天大部分的匈牙利人反对合并周边国家领土,但调查指出大部分匈牙利人觉得特里亚农条约是不公平的。领土修正主义组织想要回复旧的边界,但这些组织之间的主张也是不完全一致的:有些只想要回复匈牙利族占多数的地区,而有些人想要回复特里亚农条约之前匈牙利王国所有土地,无论当今的种族成分。
二战后,特兰西瓦尼亚境内建立了匈牙利族自治区,而该区几乎等同了塞凯伊人居住的区域。该区一直维持到1964年,之后罗马尼亚的行政区重组成现在的模样。1947年到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及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被枪决之间,匈牙利族被有系统地罗马尼亚化,包括歧视性的规定,和不承认他们的民族。这个倾向在1989年之后渐渐减轻,但塞凯伊族自治的问题依然敏感。
匈牙利境内以及周边国家的匈牙利族人大多数接受特里亚农条约边境的政治现实,并不追求改变现状,尤其是以武力的方式。但是世界上四分之一匈牙利族在匈牙利境外的事实让许多匈牙利人情感上无法接受。近年来匈牙利人开始认为如果周边国家的匈牙利族人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或政治上的自治,如蒂罗尔州,这就足以维护匈牙利民族文化,而可以移除匈牙利人情感上的不安。对于周边国家来说,这个方案的好处是自治的政府可以让当地人感觉是他们自己的政府,进而加强他们对国家的忠诚。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就是这些国家中经济状况越困难,对匈牙利族社会上、法律上的平等以及文化保护的呼声就越高。在斯洛文尼亚和奥地利没有人担心匈牙利文化维护的问题。
周边国家时常忽略了对特里亚农条约中匈牙利失去的土地的情感,以及对当今政治现实的接受,这两者的区别,如罗马尼亚政治人物Gheorghe Funar和斯洛伐克政治人物Ján Slota。
-
约1000年
-
1190年
-
1370-1387年
-
1480年
-
1920-1938年
-
1941-1944年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Fenyvesi, Anna. Hungarian language contact outside Hungary: studies on Hungarian as a minority language.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2 [2011-08-15]. ISBN 90272185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9) (英语).
- ^ Treaty of Trianon. 大英百科全书. [201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2) (英语).
- ^ HUNGARY. Hungarian Online Resources (Magyar Online Forrás). [201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4) (英语).
- ^ Karoly Kocsis and Eszter Kocsis-Hodosi. Table 14.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present territory of Transylvania (1880-1992). Hungarian minorities in the Carpathian Basin: A study in ethnic geography. Matthias Corvinus Publishing. 1995 [2011-02-28]. ISBN 1-882785-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英语).
- ^ Karoly Kocsis and Eszter Kocsis-Hodosi. Table 21.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present territory of Vojvodina (1880-1991). Hungarian minorities in the Carpathian Basin: A study in ethnic geography. Matthias Corvinus Publishing. 1995 [2011-02-28]. ISBN 1-882785-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1) (英语).
- ^ Karoly Kocsis and Eszter Kocsis-Hodosi. Table 11.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present territory of Transcarpathia (1880..1989). Hungarian minorities in the Carpathian Basin: A study in ethnic geography. Matthias Corvinus Publishing. 1995 [2011-02-28]. ISBN 1-882785-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1) (英语).
- ^ Karoly Kocsis and Eszter Kocsis-Hodosi. Table 7.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present territory of Slovakia (1880-1991). Hungarian minorities in the Carpathian Basin: A study in ethnic geography. Matthias Corvinus Publishing. 1995 [2011-02-28]. ISBN 1-882785-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英语).
- ^ Karoly Kocsis and Eszter Kocsis-Hodosi. Table 25. Ethnic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present territory of Burgenland (1880-1991). Hungarian minorities in the Carpathian Basin: A study in ethnic geography. Matthias Corvinus Publishing. 1995 [2011-02-28]. ISBN 1-882785-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2)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