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京剧(又称京戏、平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中国,被视为中国“国粹”,亦有“国剧”之称。
京剧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中国京剧院、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上海市、湖北省京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淮安市 |
分类 | 传统戏剧 |
序号 | 172 |
编号项目 | Ⅳ-28 |
登录 | 2006年 |
京剧在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皖剧[1] 和汉剧[2],并吸收了秦腔[3]、昆曲[1][4]、梆子、弋阳腔[1]等艺术的优点,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2010年,京剧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发展
编辑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自南方的四个徽剧戏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史称“徽班进京”。[5]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大量湖广地区演员进京表演,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造成剧团的大融合,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京剧这一称呼首次出现于1876年2月7日申报刊登的《图绘伶伦》一文[6]。后来国民党北伐成功,将北京改名北平,“京剧”又被称为“平剧”。又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学者齐如山甚至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
1950年代,大批中国大陆难民南下香港,并带着京剧文化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龙、洪金宝、元华、袁和平等)。至1970年后,京剧班(七小福)解散,并各自发展。
2006年,《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颁布,对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进行扶持,包括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山东省京剧院、云南省京剧院、沈阳京剧院、黑龙江省京剧院、江苏省京剧院[7]。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也依照该办法扶持。[8]
台湾
编辑早在20世纪初台湾日治时期即有上海京班来台巡演,将海派京剧艺术带来台湾。上海京班擅长以机关布景营造华丽效果,演出剧情紧凑、反映时事之连台本戏,因而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爱,基隆[9]、台北永乐座[10]、新舞台[11]、新竹[12]、台中[13]、草屯[14]、嘉义[15]、台南[16]、凤山[17]、屏东[18]都有京班演出获得好评的报导。1932年描述台北生活的流行歌〈台北行进曲〉歌词:“行入蓬莱阁旗亭,走楼亲切恰叮咛,检番花谱提来择,幼良宝惜及桂英,曲唱‘清风亭’、‘宝连灯’、‘二进宫’。李样起兴,黄样起统”,其中‘清风亭’、‘宝连灯’、‘二进宫’皆是京剧剧目[19]。1934年辜显荣获昭和天皇敕选为贵族院议员时,鹿港举行庆祝会,也请来京班开演三日[20]。然而台湾的京剧风潮在歌仔戏兴起后呈现衰退,抗日战争期间台湾总督府更是禁止所有中国剧团来台演出。[21]
而后蒋介石政府因为国共内战兵败来台,同时也有很多外省人迁至台湾,并带来了大陆各省的地方文化,京剧也因此重新传入台湾。蒋介石政府早年有计划地在台湾推广京剧,并采纳齐如山意见定名为“国剧”。1990年代以前,老三台每周播出戏曲节目[注 1],也是以京剧为主。然而后来随着台湾意识的抬头与台湾文化的复兴,加上老一辈的外省人逐渐凋零,京剧由于失去了忠实观众而在台湾开始没落。现今台湾公部门主要由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和国立台湾戏曲学院进行京剧的保存、传承与推广工作。公视每周播出之《公视表演厅》[22],不定期录影转播京剧之公开上演。民间辜公亮文教基金会设有京剧线上频道“酷云剧场”[23][24]。
台湾目前主要有四大京剧团:国立国光剧团、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复兴京剧团[25](原国立复兴国剧团)、台北新剧团(李宝春主持)、当代传奇剧场(吴兴国主持)。经常固定演出京剧的场地有四处:台湾戏曲中心、台北市艺文推广处大稻埕戏苑[26]、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内湖校区、木栅校区)[27]、台北戏棚(台泥大楼)[28]。各京剧团亦不定期于国家戏剧院、台北市中山堂、台北市艺文推广处城市舞台[29]、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南海剧场[30]等场所进行公演。
定为国粹的争议
编辑京剧被定为中国“国粹”,在部分人中引起争议。京剧是因清朝皇帝乾隆的喜好而诞生,当时享有盛名的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受到乾隆的青睐,在满族导演的不断改造下,一个由江南戏曲和满州小调混杂的剧种由此诞生[31]。在清代,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他们与汉族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京剧迎合了满族人、特别是满族上流社会的喜好。时至今日,满语的唱词在京剧中仍有大量遗存。在清朝皇室的追捧以及一些附庸风雅的京城闲人的跟风下,京剧逐渐开始在京津之间这一狭小地带流传,而受众也多限于王公将相和追风的达官显贵。[32]作家鲁迅曾严厉批判京剧,表达厌恶之情。[33]电影、流行歌曲出现后,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京剧在京津一带逐渐式微。目前各地的京剧院团,特别是京津、上海之外的大多数京剧院团,在地方财政支持下勉强维持生计。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10省区市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这一举动引发了争议。[34]
祖师爷
编辑老郎神(唐明皇)是京剧的祖师爷,文革“破除迷信”时,中国大陆京剧剧团不许敬拜神佛,但在台湾京剧剧团还有供奉唐明皇的传统。改革开放后,中国所有京剧剧团不再有禁止敬拜祖师爷的规定。
表演形式
编辑京剧的表演形式主要可归纳为“四功五法”,其中四功乃“唱念做打”。
- 唱就是唱腔,讲究依字行腔、以气带腔、以情带腔,详见音乐条。各个行当之唱腔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及审美标准。
- 念就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京剧中的念白分“韵白”、“京白”和“方言白”。“韵白”乃是基于湖广音、中州韵所创造出的特殊戏剧语言,它保留了尖团音的分别,部分语音有特殊读法,称之为上口字;典雅持重的主要人物多半念韵白。“京白”乃是经过艺术加工后之北京话;爽快诙谐的人物或者番邦人物多半念京白。“方言白”包含各地方言,如山西白、绍兴白、四川白、山东白、苏白、南京白、天津白等,多为丑角人物所用。
- 做又称做表,就是“身段”动作的表演,包含各式静、动态的肢体语言,如站姿、坐姿、亮相、台步、圆场、山膀、云手等。
- 打是结合民间武术将其舞蹈化的武打动作。
音乐
编辑唱腔 京剧的唱腔以二黄腔和西皮腔为主。二黄有正二黄与反二黄之分,板式有导板、回龙、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摇板、滚板等。西皮腔板式有导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
伴奏乐器
编辑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有檀板和单皮鼓(班鼓)、大锣、铙钹、小锣等。现代京剧也有使用西洋交响乐伴奏的,如《智取威虎山》。
脸谱、服装和道具
编辑脸谱
编辑脸谱是运用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脸谱的根源,不少学者皆归纳为以下两个来源:
后来,由于俳优头罩面具,在舞台施展动作,究竟不自然,而且无法操纵面部肌肉和眼神的收放来表达现实人物的情绪,于是逐渐放弃面具,于是发展到以脸谱替代面具,提高面部化妆的戏剧功能。
脸谱的作用可归纳成四点:
- 暗示性格
- 介绍特点
- 褒贬善恶
- 明辨美丑
基本可分为十类:红、白、黑、黄、蓝(青)、绿、紫、粉红(灰)、金和银。
红:表示忠勇正直、义薄云天、精忠报国和有血性,如关羽、岳飞、姜维、常遇春、颖考叔、赵匡胤、吴汉、关胜。
白:表示奸诈狠毒、笑里藏刀和工于心计,如曹操、秦桧、赵高、董卓、魏忠贤、严嵩、司马懿。
黑:表示刚正、鲁莽、勇猛和粗中有细,如包拯、张飞、项羽、李逵。
蓝(青):表示中性、猛烈、暴躁和草莽,如夏侯惇、程咬金、窦尔敦、马武。
绿:表示妖魔鬼怪,如蝎子精。
金和银:表示神秘、高贵和庄严,代表妖神佛一类。如如来佛、孙悟空。
服装
编辑传统戏剧的服装统称为“
根据《辞源》,“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蟒衣本指绣有蟒蛇形的袍衣。后为绣龙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为大臣所穿,清代则为各官员遇典礼时穿用。
更多关于京剧服装的详情请参考外部链接。
道具
编辑京剧的道具十分写意,比如一只马鞭就代表了胯下坐骑,两面绣着车轮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辆车,而坐车人实际是走着。
行当与流派
编辑京剧的行当主要分生、旦、净、末、丑五种。
- 生多半扮演形象较为正面、儒雅的男性角色,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
- 旦扮演女性角色,分青衣(正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老旦,彩旦(丑旦,含丑丫头、丑婆子,由丑角兼演)。
- 净又称“花脸”,扮演性格粗犷豪迈的男性角色,分文净(唱功花脸、铜锤花脸、黑头),武净(摔打花脸、架子花脸、武二花)。
- 丑又称小花脸、三花脸,扮演性格诙谐幽默的角色,分文丑,武丑(开口跳),彩旦。
此外,在元杂剧、明传奇中,末角也曾作为独立行当,扮演较年长的男性配角,后与生行合并,约等同于“老生”行当。
京剧的流派主要指演员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乃透过师徒相传来传承和发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剧目。
青衣花旦
编辑王派
编辑由王瑶卿开创,演出风格打破青衣、花旦、刀马旦之分野,开创唱、念、做、打、舞并重的“花衫”行当,为旦角流派发展打下深厚基础。王瑶卿早年嗓音明亮刚健,对旦角唱腔多有革新,擅演《南天门》、《汾河湾》、《彩楼配》等青衣唱工戏,亦擅《虹霓关》等刀马旦戏;后因嗓音失润,侧重排演花旦、刀马旦应工的戏码,代表剧目有:《十三妹》、《棋盘山》、《樊江关》、《穆柯寨‧穆天王》等。另因其经常奉旨于宫廷演出,遂吸收清朝贵族妇女之声容仪态,搬演风格从容大气的“旗旦”戏,如《雁门关》、《四郎探母》、《梅玉配》、《大登殿》、《珠帘寨》等戏。
梅派
编辑由梅兰芳开创,其表演风格雍容华贵,简洁大方,可用“中正平和”总括。梅兰芳将自己的艺术创造历程归结为“简、繁、简”,初由朴素空乏充实至丰富多彩,再逐渐冲淡其中繁复累赘者,使整体归于精炼自然。京剧界常形容梅派为“没派”,称梅派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实为称扬梅派艺术之兼容并蓄。梅兰芳继承王瑶卿所打造的花衫行当,擅演《贵妃醉酒》、《宇宙锋》、《奇双会》等传统剧目,并排演有《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太真外传》、《凤还巢》、《生死恨》、《廉锦枫》、《抗金兵》、《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帅》等古装新戏,以及《一缕麻》等时装新戏。亦演昆曲剧目《牡丹亭‧游园惊梦》、《雷峰塔‧水斗断桥》、《孽海记‧思凡》、《铁冠图‧刺虎》等。
主要传人有: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魏莲芳、李世芳、丁至云、李玉茹、李玉芙、杨秋玲、关肃霜、胡芝风、杨畹农、王志怡、张春秋、秦慧芬,再传弟子有:魏海敏、李胜素、董圆圆、张晶、张馨月、史依弘、丁晓君、胡文阁、巴特尔等。
程派
编辑由程砚秋开创,代表剧目有:《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碧玉簪》、《六月雪》、《亡蜀鉴》、《马昭仪》、《女儿冢》、《青霜剑》等。
主要传人有:王吟秋、赵荣琛、江新蓉、李世济、新艳秋、李蔷华、吕东明、李文敏、章遏云,再传弟子有:张火丁、刘桂娟、迟小秋、李海燕、李佩红(并称五小程旦)、吕洋、赵欢、郭玮、周婧、隋晓庆、杨磊、张茜、沙霏、李丽、吕耀瑶、殷婵娟、姚亿垚等。
尚派
编辑由尚小云开创,以刀马旦戏见长,代表剧目有:《双阳公主》、《乾坤福寿镜》、《昭君出塞》、《祭塔》、《二进宫》等。
主要传人有:尚长麟、吴素秋、杨荣环、李喜鸿、尚慧敏、孙明珠,再传弟子有:鞠小苏、张艳玲、周利、查思娜、李莉、张蕊麟、牟元迪等。
荀派
编辑由荀慧生开创,以花旦戏见长,代表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勘玉钏》、《荀灌娘》、《绣襦记》、《杜十娘》、《卓文君》、《霍小玉》、《花田错》、《金玉奴》等。
主要传人有:童芷苓、赵燕侠、孙毓敏、宋长荣、刘长瑜,再传弟子有:龚苏萍、耿巧云、吕慧敏、管波、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张云、许翠、张佳春、朱俊好、尹俊等。
张派
编辑由张君秋开创,代表剧目有:《望江亭》、《诗文会》、《楚宫恨》、《秦香莲》等。
主要传人有:吴吟秋、杨淑蕊、薛亚萍、董翠娜、王蓉蓉、赵秀君、宋玉珍、姜亦珊等。
筱派
编辑由筱翠花开创,以花旦、泼辣旦戏见长,代表剧目有:《翠屏山》、《坐楼杀惜》、《活捉三郎》、《红梅阁》、《阴阳河》、《战宛城》、《大劈棺》、《荷珠配》、《一匹布》、《马思远开茶馆》等。
黄派
编辑由黄桂秋开创,代表剧目有:《春秋配》、《蝴蝶媒》、《秋香三笑》等。
徐派
编辑老旦
编辑龚派
编辑由龚云甫开创,代表剧目有 《钓金龟》、《遇皇后》、《打龙袍》、《游六殿》等。
李派
编辑由李多奎开创。
老生
编辑谭派
编辑由谭鑫培开创,主要传人有: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增、谭正岩 等。
代表剧目有:《定军山》等。
余派
编辑由余叔岩开创,为之后京剧老生行当声腔艺术做出了极大贡献,唱腔空灵,韵味绵长,擅用脑后音。主要传人有:孟小冬、李少春、陈少霖、杨宝忠、杨宝森、王少楼,再传弟子王珮瑜等。
代表剧目有:《搜孤救孤》、《摘缨会》、《定军山》、《战太平》等。
杨派
编辑代表剧目有:《空城计》、《碰碑》、《乌盆记》、《文昭关》、《捉放曹》、《击鼓骂曹》等。
马派
编辑由马连良开创,唱腔潇洒飘逸,精于做工与念白,主要传人有:言少朋、冯志孝、张学津等。
言派
编辑由言菊朋开创,代表剧目有:《打金枝》、《贺后骂殿》、《骂王朗》、《战太平》等。
高派
编辑由高庆奎开创。主要传人有:高世寿,李盛藻、 李和曾、李宗义、宋宝罗、沈金波、白家麟、虞仲衡等,再传弟子辛宝达、李文林、倪茂才、吴平、 张跃孚等。
代表剧目有:《逍遥津》、《辕门斩子》、《斩黄袍》、《斩马谡》、 《哭秦庭》、《李陵碑》、《浔阳楼》、《连营寨》、《胭粉计》、《七星灯》等传统剧目;新编剧目有:《鼎盛春秋》、《三打祝家庄》、《八义图》、《孙安动本》、《史可法救国记》、《掘地见母》、《宋十回》、《煤山恨》、《豫让桥》、 《赠绨袍》、《马陵道》、《苏秦张仪》、《窃符救赵》、《蝴蝶梦》、《八搜邹应龙》、《锤震金蝉子》、《朱仙镇》、《生死牌》、《摘星楼》、《智斩鲁斋郎》、《闯王旗》、现代戏《白云红旗》、《节振国》等。
奚派
编辑麒派
编辑由周信芳开创,主要传人有:程毓章、高百岁、陈鹤峰、周少麟、小王桂卿等。
代表剧目有:《斩经堂》、《追韩信》、《打严嵩》、《四进士》、《徐策跑城》、《华容道》、《赵五娘》、《封神榜》、《九更天》。
唐派
编辑由唐韵笙开创,主要传人有:张海涛、唐登年、邵麟童、汪玉麟、汪庆元等。
武生
编辑杨派
编辑由杨小楼开创。
尚派
编辑由尚和玉开创,主要传人有韩长宝、李柏君等。李柏君于1949年来台, 1984年开始任教于国立艺术学院(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戏曲基本功与京剧武戏。刘亮佐、唐从圣、黄健玮、庄凯勋等人都曾经受过李师的教导[35]。
盖派
编辑由盖叫天开创。
李派
编辑由李万春开创。
李派
编辑由李少春开创。
小生
编辑姜派
编辑叶派
编辑代表剧目有:《罗成叫关》、《辕门射戟》、《群英会》等。
俞派
编辑由俞振飞开创。
文净
编辑金派
编辑代表剧目有《御果园》等。
裘派
编辑由裘盛戎开创,主要传人有:裘继戎、方荣翔、李长春 (京剧)、康万生等。
代表剧目有:《赤桑镇》、《铡美案》、《探阴山》、《锁五龙》等。
武净
编辑郝派
编辑由郝寿臣开创,擅演曹操戏,主要传人有:袁世海,代表剧目有:《芦花荡》等。
侯派
编辑由侯喜瑞开创,代表剧目有:《马踏青苗》、《清风寨》等。
丑
编辑代表流派有萧派,由萧长华开创。
培训
编辑京剧演员的艺能通常是师徒相传。在传统科班中学习,则是成为京剧演员的重要途经。在1930年,创建的北平戏曲专科学校,是新的学习京剧的方式。
著名艺人
编辑道光时代三鼎甲
编辑后三鼎甲
编辑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四大须生
编辑琴师
编辑鼓师
编辑行话
编辑与“场”相关
编辑- 笑场,亦称喷场,指演员在演出中脱离剧情与人物而失笑,破坏了舞台艺术的严肃性与真实感。
- 误场,指演员未能按时到达剧场扮戏,延误了上场。
- 冒场,和误场相反,指演出时,演员过早地出现在舞台上。
- 怯场,指演员因为初次登台经验不足或对所演之戏生疏等缘故,临场心慌而失去控制力,使演出效果受到影响。
- 晕场,指演员由于对戏不熟练或精神过于紧张等原因,造成表演荒乱,出现忘词、唱错、失手等舞台事故。
- 冷场,指演员由于忘词、误场等原因,造成舞台演出的突然停止。是舞台演出最忌讳的现象之一。演出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应中断。
- 教场,指对演出中突然出现的失误,同台的有关人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救,使演出能继续进行。
- 翻场,指演出时,演员认为同场演员或乐队有所失误,引起不满,当场给对方予斥责漫骂,使演出中断。
- 把场,指演员演某一剧目因经验不足等原因,由师长在侧幕照应把关,以稳情绪。有时演出特注明由某某名人“把场”,既抬高演戏演员的身价,又借此招徕观众。
- 饮场,京剧戏班的旧俗。旧时京剧演员在台上演出中间,常由检场人员上台递送茶水,让演员当场饮用润喉。1950年代提出净化舞台,此俗遂除。
- 明场,凡演员在台上表演的情节,都称明场。
- 暗场,某些刷目中的部分情节不在台上表演,而放在幕后进行。或通过人物的台词加以说明,或运用音响效果表明。例如《打渔杀家》中萧恩公堂受刑一节,即是作暗场处理的,通过幕后差役数打板子的声音来交代。
- 谢场,亦称送客或金榜谢场。京剧戏班的旧俗。演出结束,由小生(穿大红官衣,戴猎马套翅)和旦角(穿霞披戴风冠)各一人至台前向观众行礼感谢。有时走下舞台,送观众到剧场门口。
- 听场,指后台候场的演员注意力集中于舞台上的演出,以便自己能准时出场。
- 候场,指演员将上场之前,守候在出场处幕后,作好准备。
- 垫场,指在场与场之间临时垫场子,为后一汤的演员赢得时间。是救场的一种形式。
- 愣场,指演员对舞台上突然出现的差错,缺乏思想准备,不能随机应变,造成演出中断。
- 赶场,一指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角色的改装或换服装等事宜.保证准时上场。如《铁弓缘》中陈秀英女扮男装成王富刚的形象;《四进士》中,光棍、看堂、师爷三角由一人兼饰,也需赶场,又称作一赶三。二指同一演员在相近的时间内,在不同的地点演出常常是算准了时间,一场演出结束后,再赶往下一个场子。
封箱
编辑京剧戏班的旧俗,指戏班年终休息。每年农历十二月中旬以后,例行封箱典礼,将各种演出用具整理归箱,站上“封箱大吉”的封条,至来年“开台”以前,不得再开箱。
刨
编辑意同挖。抢先上演其他演员要演的同一出戏,称为刨戏。在同一场演出中,先后出现雷同的场子,称为刨场子。在同一场演出中,先后出现雷同的扮相,称为刨扮相。刨为京剧界所忌讳,有的属于戏德不好,有的则是安排不妥,都要避免。
客串
编辑非京剧界的人员参加京剧演出。完全不取报酬的,称为清客串。儿童参加串演的,称为小客串。此外,非本剧团演员临时参加演出,称为外串。
压轴
编辑旧时戏园演白天戏,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多开锣,到傍晚六点多打住;戏目有六七出甚至八九出,一般分为三段,前三出通常为新角儿或学生们演,中间两三出比较好,后三出是观众最欢迎的戏。这三段里每一段的末一出,叫做“轴子”──前轴子、中轴子、大轴子,此乃清末民初北京几家戏园子演戏的规程,说“轴子”就是每段最末演出的剧目,而倒数第二出戏便成了“压轴”。
北京老戏班的传统,派戏人总是把唱工最好的戏,也就是这戏班中的台柱演员的戏,排在倒数第二出。而最末一出戏,则是全武行的戏,由戏班全体武行演员参与演出,这类戏占用的时间为一刻钟,所谓“一打一散”(角色上来简单地交代一下情由,双方便开打几回合,胜负决定之后戏就结束),当时多数听戏行家为达官贵人之属,看大轴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园。昔日京剧典籍里有一首《戏提调歌》,形容戏班组织者的境遇:“轴子一上就套车”。
达官贵人来看戏都是坐骡车来的。主人们听戏,赶车人就把骡子卸套、喂草,也可以进园子靠墙听听蹭戏,等大轴子武戏一上,就着手套车,把骡子架到辕上,便赶紧打点好轿车等主人出场。于是,等不到散戏,许多看客已经走开;所以那年代的大轴子,又叫“送客戏”,而真正好戏乃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
由于这种传统,致使当今有些并不太懂京戏的人,老以为压轴是每场戏的末出,而把“压”字当做“最后一著”理解 ,其实与原意略有差别。
压轴虽是倒数第二出戏,但通常都是由台柱演员担纲演出的一出戏;故此可以用“压轴”来称呼最精彩的一场戏或是最大牌的演出者,形容最精彩的表演,而“压轴”一词今天可比喻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节目或事件。[36]
其他
编辑- 掭头,表演过程中出现盔头掉落的情况。
海外评论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徐城北. 《中國京劇》.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3. ISBN 7508501616.
- ^ 吴同宾. 《京劇知識手冊》. 天津敎育出版社. 1995.
- ^ 王芷章. 《中國京劇編年史第一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 ^ 《昆曲/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ISBN 7213029541.
- ^ 四大徽班进京是如何诞生了国粹京剧?. www.sohu.com.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英语).
- ^ 京剧与上海——兼谈京派与海派.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1).
- ^ 11家京剧院团获“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称号 云南省京剧院榜上有名. 云南日报. 2006-02-24 [202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0).
- ^ 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扶持规划实施五年成效显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1-08-26 [202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0).
- ^ 樂勝班到基好評.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 ^ 永樂座京班好評.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三年二月九日.
闻自旧元旦起。日夕满座云。
- ^ 天勝京班來演.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 ^ 新竹共進會 什觀 京班好評.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五年十二月十日.
例如七日夜。虽寒气迫人。细雨欲滴。尚满座无立锥余地。
- ^ 臺中特訊 提線京班好評.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四年九月三十日.
上海提线京班。自去二十一日。来市内乐舞台开演。大博好评。每夜观客。均告满庭。
- ^ 復順京班歸北.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又日前复有数氏鸠资。往南投郡草屯庄。欲聘在该地开演中之复顺京班归北。于新历一月元旦起。假新舞台开演。
- ^ 京班開幕於嘉.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 ^ 赤崁特訊/京班好評.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二年十月十四日.
自长春京班于去年九月二十三日开演以来。每日夜观客几无立锥余地。
- ^ 京戲開演.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三年十二月四日.
- ^ 京戲開演. 台湾日日新报. 大正十三年十二月四日.
- ^ 曾子玲. 臺南京劇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8年8月: 第12页. ISBN 978-986-05-6313-9.
- ^ 鹿港籌祝辜氏勅選 十九日起三日間行事 宴會演京班旗燈假裝行列. 台湾日日新报. 昭和九年七月十五日.
- ^ 王安祈. 臺灣京劇五十年, 第 2 卷. [2019-02-20].
- ^ 公視表演廳. Facebook. [2024-11-27].
- ^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 Facebook. [2024-11-27].
- ^ 辜公亮文教基金会. 酷雲劇場 Koo Cloud Theater. YouTube. [2024-11-27].
-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復興京劇團. Facebook. [2024-11-12].
- ^ 大稻埕戲苑. Facebook. [2024-11-12].
-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藝文中心. Facebook. [2024-11-12].
- ^ TaipeiEYE臺北戲棚. Facebook. [2024-11-12].
- ^ 城市舞台. Facebook. [2024-11-13].
- ^ 表演活動_近期演出. 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 [2024-11-23].
- ^ 石林; 翟惠军. 乾隆皇帝和京剧诞生. 《炎黄春秋》 (北京市: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1993年, (11期). ISSN 1003-1170.
- ^ 赵志忠. 《满族研究》 (辽宁省沈阳市: 满族研究杂志编辑部). 2004年, (01期). ISSN 1006-365X.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马松. 鲁迅对京剧的态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西安市: 陕西师范大学). 2002年, (期). ISSN 1002-2155.
- ^ 教育部推行京剧必修课引发争议. 新浪网. 2008年2月23日 [2012-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5) (中文(简体)).
- ^ 藝師典範.
- ^ CMEX中文数码化技术推广基金会. 辭典檢視 [壓軸 : ㄧㄚ ㄓㄡˊ]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dict.revised.moe.edu.tw. [2024-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