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
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是1895年意大利王國出於殖民擴張意圖而對埃塞俄比亞帝國發動的入侵戰爭。
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 | |||||||||
---|---|---|---|---|---|---|---|---|---|
瓜分非洲的一部分 | |||||||||
左上起順時針:意軍行軍往馬薩瓦途中、約翰尼斯四世位於默克萊的城堡[7]、阿杜瓦戰役中埃軍騎兵衝鋒、戰後獲釋的意軍戰俘、於阿杜瓦御駕親征的孟尼利克二世、馬可棱親王領軍的安巴阿拉吉戰役 | |||||||||
| |||||||||
參戰方 | |||||||||
埃塞俄比亞帝國 支援: 俄羅斯帝國[1][2][3]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4][5] 厄立特里亞叛軍[6]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翁貝托一世 弗朗切斯科·克里斯皮 安東尼奧·史特拉巴 歐雷斯特·巴拉鐵里 維托里奧·達波米達 † 吉烏塞佩·阿里蒙迪 † 馬提歐·阿伯通尼 (被俘) |
孟尼利克二世 泰圖·貝吐皇后 Ras Alula Engida Ras Makonnen Ras Mikael Tekle Haymanot Bahta Hagos † | ||||||||
兵力 | |||||||||
18,000[8]–25,000人[9] |
196,000人[9]
| ||||||||
傷亡與損失 | |||||||||
總傷亡共約18,000人: 意軍陣亡約7,500人[11] 厄立特里亞輔助軍團陣亡約7,100人[11]意軍戰傷1,428人[11]意軍被俘1,865人[11] |
總傷亡約17,000人 7,000人陣亡[11] 10,000人戰傷[11] |
起因
編輯自歐洲發生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列強急需更多的原料和市場,因此對非洲大陸的殖民地爭奪日益激烈,意大利也不遑多讓。意大利在1870年代剛剛完成國家統一後,也引入殖民主義展開對非洲的擴張行動。
1885年,透過英國的支持意大利掌握馬薩瓦至貝盧爾沿岸,腹地進逼埃塞俄比亞北部。1888年,義軍入侵馬薩瓦西側40公里的薩阿蒂(Saati),埃塞俄比亞皇帝動員8萬大軍在薩阿提抗擊。由於義軍在那裏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埃塞俄比亞軍隊圍攻薩阿提一個月也沒成功。這時,英屬蘇丹入侵埃塞俄比亞北部古都貢德爾,兩個王在後方謀反。內憂外患的衣國軍隊被迫撤軍。一年後,衣國皇帝死於馬塔馬(Mattama)。米尼力克登基稱帝。並與意大利在1889年5月2日簽訂不平等的《烏西亞利條約》。條文規定埃塞俄比亞方面割讓北部領土,由意大利用200萬里拉作為交換代價。意大利更自由解釋第17條條文,在簽訂的那年宣佈埃塞俄比亞為保護國,佔領了北部領土[12]。
1890年,意大利把從埃塞俄比亞奪得的北部領土和厄立特里亞殖民地合併。埃塞俄比亞政府拒絕接受意大利的保護。1893年2月12日,埃塞俄比亞皇帝曼涅里克二世知會意大利政府,自1894年5月2日起將不再履行《烏西亞利條約》的一切權利及義務。
意大利開始用賄賂的方式送給埃塞俄比亞皇帝200萬發子彈,但埃塞拒絕以此交換承認該條約第17條。行賄失敗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亞內部實施分化策略,策反提格雷王公曼加沙(Mangasha),許諾給他金錢和武器支持推翻孟尼利克皇帝。策反也未見成效。意大利最終決定訴諸動武,任命厄立特里亞總督歐雷斯特·巴拉鐵里將軍為總司令,準備1.4萬軍隊武裝入侵埃塞俄比亞[12]。
過程
編輯1894年7月17日,首批意大利軍團抵達卡薩拉並在那展開第一場戰鬥,據意大利的記錄,埃軍是10萬人左右,其中有1萬名騎兵;埃塞俄比亞的各領主同時也是軍隊司令官,孟尼利克二世的嫡系部隊則是埃塞軍的核心。1895年1月,意大利軍連續八次擊敗各地封建主;3月,意大利軍開始全面進攻,成功攻佔阿迪格臘特;這年年底,埃軍已動員了12萬人。1895年12月7日,由埃塞俄比亞的馬科涅諾公爵在安巴阿拉吉戰役中獲勝,意大利軍第一次打敗仗[12]。
意大利為了挽回顏面,入侵軍總司令歐雷斯特·巴拉鐵里將軍親率2萬大軍趕到阿杜瓦地區與埃塞軍決戰。1895年12月17日,早有準備的孟尼利克動員了10萬大軍北上抗意,埃塞軍包括各階層、種族、宗教的人士,連泰圖皇后也親自率領從她部族動員的5000名士兵上前線作戰,並指揮炮手射擊。
埃塞軍乘勝追擊意軍到安巴阿拉吉以北百公里的默克萊,於1896年1月包圍了該城千餘名意軍(20名軍官、13名軍士、150名士兵,指揮1000餘厄立特里亞人的殖民地軍),切斷了意軍的飲水補給。埃皇帝希望和平解決戰爭,答應如果意大利重啟和談,會讓這些被包圍的意軍安全撤離,意大利回應在阿杜瓦地區的重兵進攻。埃塞軍在包圍並炮擊默克萊兩個星期後,該城意軍投降,皇帝命令埃塞軍讓出一條安全通道,同意意軍毫髮無損安全撤離,史稱默克萊戰役。
阿杜瓦決戰
編輯義軍總司令巴拉鐵里將軍自恃所部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組成,極端低估了埃軍的戰鬥力與戰鬥意志,認為埃塞軍雖然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但缺乏訓練,不懂戰術,從而抵消了其數量優勢。於是,他決定用把2萬義軍和50門火炮在阿杜瓦部署為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在包圍圈的外沿修築堅固的工事,希望把埃軍引誘入包圍圈內一舉殲滅。
於是義軍守在工事後面與埃塞軍對峙。埃塞皇帝就是不進攻義軍伏擊圈。經過3個月的對峙後,後勤補給匱乏的義軍無力維持,必須在主動進攻與撤退之間選擇。恰好意大利政府命令巴拉鐵里將軍立即發起進攻。巴拉鐵里把總攻的時間選擇在1896年2月29日夜,居高臨下分三路縱隊從側翼包抄埃塞軍。結果在埃塞北部陌生寒冷的高原戰場上荊棘遍野難行,通訊指揮困難,義軍離開工事向埃軍發起進攻但各級指揮官對上對下都失去聯繫,稱為一盤散沙,完全暴露在兩英里的戰線。
1896年3月1日凌晨,埃塞軍偵察意軍陣地,得知義軍因行軍分隔,各部距離拉大,使得埃軍能逐一地重創分散的義軍。埃塞俄比亞指揮部善用正面攻擊和側翼縱深作戰,埃塞皇帝命令反擊並分割殲滅義軍。主要目標鎖定意大利軍阿利別爾通將軍的縱隊,儘管意大利砲兵有效阻擊了埃塞軍進攻,但是意大利軍的縱隊仍舊被分割突擊。[12]。3月1日上午9點左右,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義軍傾斜,埃塞皇帝考慮撤退,但其參謀人員建議他動用25 000人的預備隊。這支預備隊在這場勢均力敵的混戰中打破了雙方力量平衡。3月1日中午時分,慘烈的戰鬥結束,17700人的義軍7000人陣亡,2500人受傷,3500人被俘。12萬參戰埃塞軍死亡在4000人-5000人之間,受傷6000-10,000人。埃塞軍沒有乘勝追擊趁勢把意大利趕出厄立特里亞。埃塞皇帝擔心如果攻下厄立特里亞,意大利甚至其他歐洲列強會動員更多的軍隊報復埃塞俄比亞。埃塞皇帝希望見好就收,就此恢復與意大利的和平。
最終,埃塞俄比亞贏得了阿杜瓦戰役的勝利,意大利退守到厄立特里亞殖民地。
俄羅斯為了遏制英、法、義於北非的勢力擴張,在1896年在國內募捐,透過俄羅斯紅十字會派出醫療隊替埃塞俄比亞士兵進行醫療救護[12]。
戰爭結局
編輯阿杜瓦戰役慘敗的消息傳回意大利後,全國震驚,各大城市都爆發了遊行示威,強烈譴責首相弗朗切斯科·克里斯皮和入侵軍總司令兼厄立特里亞殖民地總督歐雷斯特·巴拉鐵里將軍,要求意大利從厄立特里亞完全撤軍。最後,克里斯皮首相被迫辭職,他的政府倒台;總司令巴拉鐵里將軍也被送上在阿斯瑪拉的軍事法庭,雖然最後判處無罪但被迫辭職退休。
1896年10月26日,意大利與埃塞俄比亞簽定了《亞的斯亞貝巴條約》,該條約規定,意大利承認埃塞俄比亞的完全獨立,廢除《烏西亞利條約》,埃塞俄比亞則同意意大利對厄立特里亞的殖民統治,釋放阿杜瓦戰役中所有意大利戰俘。根據該條約,雙方於1900年沿梅雷布河劃定了埃塞俄比亞與厄立特里亞的邊界。
阿杜瓦戰役把埃塞俄比亞從殖民地的邊緣上挽救了回來,維護了埃塞俄比亞的主權獨立,極大地鼓舞了埃塞俄比亞人民用武力鬥爭抵抗歐洲帝國主義殖民者入侵的決心。當時的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亞和利比里亞沒有成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而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惟一一個用武力成功捍衛主權的國家。
德國政治家俾斯麥曾就意大利的脆弱軍事,這樣譏諷:「意大利人有極大的胃口,卻只有差勁的牙齒。」(Die Italiener haben immer großen Appetit, aber schlechte Zähne.[13])
戰後,西方列強相繼與埃塞俄比亞建立外交關係,承認埃塞俄比亞的獨立地位。在1897年到1908年間,意大利、英國和法國分別與埃塞俄比亞簽定條約,劃定他們的殖民地與埃塞俄比亞的疆界,從而形成了今天埃塞俄比亞的版圖。
註釋
編輯- ^ According to Richard Pankhurst, the Ethiopians were armed with approximately 100,000 rifles of which about half were "fast firing".[10]
參考文獻
編輯- ^ The activities of the officer the Kuban Cossack army N. S. Leontjev in the Italian-Ethiopic war in 1895–1896. [2021-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8).
- ^ Richard, Pankhurst. Ethiopia's Historic Quest for Medicine, 6. The Pankhurst History Library.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3).
- ^ Patman 2009,第27–30頁
- ^ Soviet Appeasement, Collective Security, and the Italo-Ethiopian war of 1935 and 1936. libcom.org. [2021-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2).
- ^ Thomas Wilson, Edward. Russia and Black Africa Before World War II. New York. 1974: 57-58.
- ^ Haggai, Erlich. Ras Alula and the scramble for Africa – a political biography: Ethiopia and Eritrea 1875–1897. African World Press. 1997.
- ^ Ethiopian Treasures. ethiopiantreasures.co.uk. [3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9).
- ^ Vandervort 1998,第160頁
- ^ 9.0 9.1 First Italo-Abyssinian War: Battle of Adowa. HistoryNet. 2006-06-12 [2021-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3).
- ^ Pankhurst 2001,第190頁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Milkias, Paulos. The Battle of Adwa: The Historic Victory of Ethiopia over European Colonialism. Paulos Milkias; Getachew Metaferia (編). The Battle of Adwa: Reflections on Ethiopia's Historic Victory Against European Colonialism. 2005: 71 [2021-02-05]. ISBN 978-0-87586-41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 ^ 12.0 12.1 12.2 12.3 12.4 黎燕珍、瞿麗俠,《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戰爭故事(2)》,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ISBN 978-7-900722-98-0
- ^ 存档副本. [2018-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