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王國 (1918年)
立陶宛王國(立陶宛語:Lietuvos Karalystė,德語:Königreich Litauen)是於1918年2月建立的立陶宛君主立憲制國家。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建國的,當時立陶宛地區被德意志帝國軍事佔領。1918年11月,王國正式解散。
立陶宛王國 | |||||||||||||||
---|---|---|---|---|---|---|---|---|---|---|---|---|---|---|---|
1918 | |||||||||||||||
地位 | 德意志帝國的附屬國 | ||||||||||||||
首都 | 維爾紐斯 | ||||||||||||||
常用語言 | 立陶宛語 波蘭語 白俄羅斯語 俄文 | ||||||||||||||
政府 | 臨時政府下的單一君主立憲制 | ||||||||||||||
當選國王 | |||||||||||||||
• 1918 | 威廉·卡爾 | ||||||||||||||
立法機構 | 立陶宛國民大會 | ||||||||||||||
歷史時期 | 一戰 | ||||||||||||||
• 維爾紐斯會議 | 1917年9月18日 | ||||||||||||||
• 立陶宛獨立法案 | 1918年2月16日 | ||||||||||||||
1918年3月3日 | |||||||||||||||
• 被德意志帝國承認 | 1918年3月23日 | ||||||||||||||
• 施行君主制 | 1918年6月4日 | ||||||||||||||
• 威廉·卡爾當選國王 | 1918年7月11日 | ||||||||||||||
• 廢除制暫停 | 1918年11月2日 | ||||||||||||||
• 德意志帝國投降 | 1918年11月11日 | ||||||||||||||
|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國民大會宣佈立陶宛獨立,但由於德國軍隊的持續存在,國民大會無法組成政府汗其他國家機構。德國人給出各種提議,其中普魯士提議希望將立陶宛併入德意志帝國。但立陶宛並不接受這個提議,並希望透過建立一個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來維護自己的主權。
1918年6月4日,國民大會人投票將立陶宛王位授予德國貴族第二代烏拉赫公爵威廉·卡爾。1918年7月,威廉·卡爾接受了這項提議,並採用了尊號明道加斯二世。但事實上,他從未在立陶宛生活過。他的當選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使國民大會內部產生了分歧,這也導致國民大會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於德國戰敗並陷入十一月革命,1918年11月2日,立陶宛王國暫停了邀請威廉·卡爾的決議,結束了威廉·卡爾的統治。
背景
編輯1795年,波蘭立陶宛聯邦被瓜分,立陶宛也隨之被俄羅斯帝國吞併。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佔領了俄羅斯帝國西部地區,包括立陶宛。1917年俄國革命後,德國構思了一個中歐地緣政治戰略,這個戰略構想了一個由傀儡國家組成的區域網絡,充當緩衝區。[1]德國允許召開維爾紐斯會議,希望藉此表現出立陶宛民族想要脫離俄羅斯並與德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2]1917年9月,會議選出了20個人,組成了立陶宛國民大會,並授權其與德國就立陶宛獨立進行談判。德國正在為即將開始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的談判做準備,並尋求立陶宛發表聲明,表示他們希望與德國建立「堅定而永久的同盟」。[3]1917年12月11日,立陶宛國民大會通過了與德國建立堅定而永久的同盟的宣言。然而,這些讓步在國民大會中存在分歧,而且立陶宛仍然沒有獲得德國的承認。為了達到獨立的目的,國民大會於1918年2月16日通過了《立陶宛獨立法案》。該法案沒有提及與德國的同盟,並且還宣佈「終止以前將立陶宛與其他國家聯繫在一起的所有國家關係」。[4]3月3日,德國和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簽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蘇俄宣佈波羅的海國家位於德國核心利益區,且放棄對它們的任何主權要求。12月11日,德國正式承認立陶宛獨立。[5]然而,立陶宛仍被德國軍隊佔領,且國民大會仍然沒有任何實際權力,僅被德國人視為一個顧問委員會。[6]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Sužiedėlis 1970–1978,第581頁.
- ^ Eidintas, Žalys & Senn 1999,第26頁.
- ^ Eidintas, Žalys & Senn 1999,第29頁.
- ^ Eidintas, Žalys & Senn 1999,第30頁.
- ^ Senn 1975,第33頁.
- ^ Tuska 1995,第32頁.
引用來源
編輯- Eidintas, Alfonsas; Vytautas Žalys, Alfred Erich Senn. Edvardas Tuskenis , 編. Lithuania in European Politics: The Years of the First Republic, 1918-1940 Paperback.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ISBN 0-312-22458-3.
- Liulevicius, Vejas G. War land on the Eastern Front: culture, national identity and German occupation in World War I. Studie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warfa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978-0-521-66157-7.
- Page, Stanley W. The Form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 Senn, Alfred Erich.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Lithuania. Greenwood Press. 1975 [1959]. ISBN 0-8371-7780-4.
- Sužiedėlis, Simas (編). Council of Lithuania. 立陶宛百科全書 I.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1970–1978. LCC 74-114275.
立陶宛語
- Čepėnas, Pranas. Naujųjų laikų Lietuvos istorija II. Chicago: Dr. Griniaus fondas. 1986: 355–359. ISBN 5-89957-012-1.
- Janužytė, Audronė. Lietuvių istorikų politikų valstybingumo samprata (1907–1918 m.). Istorija. Lietuvos aukštųjų mokyklų mokslo darbai). 2007, (65) [2013-02-18]. ISSN 1392-04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 Maksimaitis, Mindaugas. Lietuvos valstybės konstitucijų istorija (XX a. pirmoji pusė). Vilnius: Justitia. 2005. ISBN 9955-616-09-1.
- Paleckis, Mindaugas. Karališkojo kraujo paieškos: Lietuva ir šimto dienų karalius. Bernardinai.lt. 2006-10-24 [2013-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7).
- Skirius, Juozas. Vokietija ir Lietuvos nepriklausomybė. Gimtoji istorija. Nuo 7 iki 12 klasės. Vilnius: Elektroninės leidybos namai. 2002 [2010-04-17]. ISBN 9986-921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7).
- Tuska, Liudas. Antanas Smetona. Lietuvos Respublikos prezidentai. Valstybinis leidybos centras. 1995. ISBN 9986-09-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