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琵琶於7-8世紀時由中國傳入日本正倉院的寶物藏品中仍留有當時傳來的琵琶。演奏時用半扇形似銀杏葉的撥子撥弦,種類有五弦琵琶、樂琵琶、平家琵琶、盲僧琵琶、唐琵琶、薩摩琵琶、筑前琵琶等,不同種類的日本琵琶較少用於合奏。現今我們所研究的日本琵琶基本上可以分為盲僧琵琶和雅樂琵琶兩種。以日本琵琶為主奏樂器的音樂在當地被日本人統稱為「琵琶樂」。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琵琶
假名びわ
平文式羅馬字biwa
日本博物館陳列的日本琵琶

起源

編輯

源於波斯(今伊朗境內,位於伊朗高原西南部)。經由印度中國奈良時代時傳入日本。 琵琶的長度約在60公分至106公分之間。

演奏

編輯

日本的琵琶多以名為「撥」(撥子)的小薄板彈奏之,不用指彈,沿用中國唐代的方法。[1]

分類

編輯
 
筑前琵琶(左)與薩摩琵琶的撥子

五弦琵琶

編輯

源於印度。中國唐代所使用的琵琶,傳入日本後,到平安時代初期仍在使用。以正倉院保存的「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最為有名。

樂琵琶

編輯

日本雅樂樂器之一。起源於今伊朗一帶,經由絲路中國奈良時代傳入日本。四弦四柱(品),長110C公分,在所有種類的日本琵琶中體型最大;撥片長20公分。原稱為琵琶,為了與後世民間音樂發展出來的薩摩琵琶、築前琵琶、平家琵琶區分,因此雅樂使用的琵琶又被稱為樂琵琶。演奏時採跪坐姿橫抱於膝上。

荒神琵琶、盲僧琵琶

編輯

盲僧琵琶因其作為盲僧朗誦佛經時使用而得名,有平家琵琶和薩摩琵琶兩大流派。

室町時代末期在薩摩地區流行的琵琶。樂器體型較樂琵琶小,全長約一公尺,四弦四柱,柱高且大;以扇形的撥彈奏之。 幕府末期的池田甚兵衛融合了市街與武士的兩種風格,成為薩摩琵琶的正派。明治時代東京的永田錦心創立了「錦心流」,有其門派特殊的錦琵琶;錦琵琶與薩摩琵琶相似,但為五弦五柱,一般為薩摩盲僧所用。

筑前琵琶、筑紫琵琶

編輯

明治20年代,博多的橘智定(號旭翁)所創。源於筑前的盲僧琵琶,並參考了薩摩琵琶與三味線體型比薩摩琵琶小,有四弦和五弦兩種,五柱。

平家琵琶

編輯

平曲的伴奏樂器。與樂琵琶相似但體型較小;四弦;以「撥」彈奏之,為盲僧講唱《平家物語》作伴奏。

雅樂琵琶

編輯

雅樂琵琶是日本音樂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琵琶,其形狀如同中國的南音琵琶,四弦四柱,演奏時以橫抱的姿勢進行演奏,使用撥子彈奏琴弦,撥子以黃楊木做成。常用的定調方式有五種,對應日本的雅樂樂調。

註釋

編輯
  1. ^ 饒宗頤:〈敦煌琵琶譜續記〉,《敦煌琵琶譜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頁48。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