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5自走炮
M55 203毫米自行榴彈炮(英語:8 inch Self-Propelled Howitzer M55)是美國冷戰初期的一款自行榴彈炮,以M47巴頓的底盤為基礎研製。原型車於1952年問世,但直到1955年才正式投產[2]。M55和M53 155毫米自行加農炮為同一系列,共同服役於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並參與了包括金門炮戰、越南戰爭等一系列戰鬥。1963年起,M55逐漸被具有空運能力的M110自行榴彈炮取代[3],共生產約550輛。
M55自走炮 8 inch Self-Propelled Howitzer M55 | |
---|---|
類型 | 自走炮 |
原產地 | 美國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1952-1970年代 |
使用方 | 美國 西德 比利時 土耳其 西班牙 中華民國(租借12門[1]) |
參與戰爭/衝突 | 八二三炮戰 越南戰爭 |
生產歷史 | |
研發日期 | 1951年 |
生產商 | 太平洋車輛製造廠 |
生產日期 | 1952年8月-1955年4月 |
製造數量 | 550輛 |
衍生型 | M53自走炮 T162自走炮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44公噸(97,000英磅) |
長度 | 7.91公尺(311英寸) |
寬度 | 358.1公尺(14,100英寸) |
高度 | 2.4公尺(94英寸) |
操作人數 | 6人 |
裝甲 | 軋壓均質裝甲 最厚處25毫米 |
主武器 | 155毫米M45加農炮(M53)
備彈30發 203毫米M47榴彈炮(M55) 備彈10發 |
副武器 | M2白朗寧重機槍 備彈900發 |
發動機 | 大陸AV-1790-5B引擎 810馬力(總輸出) 704馬力(淨輸出) |
功率/重量 | 16馬力/噸 |
變速 | 艾利森CD-850-4A |
懸掛 | 扭力桿 |
底盤高度 | 47公分(19英寸) |
燃料容量 | 1440升 |
作戰範圍 | 240公里(150英里) |
速度 | 35英里每小時(56公里每小時) |
開發歷史
編輯二戰結束時,美國陸軍列裝有一系列不同底盤的自行榴彈炮(如M7、M12、M37、M40等),在日益落後的同時也為後勤帶來了不必要的負擔。1946年7月,美國軍械研發部和陸軍經過商討,決定研發一款新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取代二戰設計,必須儘可能和新型中型坦克共用動力和懸掛系統[4]。1950年4月,太平洋車輛製造廠受約生產一種以M47巴頓為底盤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次年4月又追加一款203毫米衍生型,分別命名為T97和T108自行榴彈炮[4]。
鑑於朝鮮戰爭需求急切,美國陸軍決定於1952年生產30輛T97和70輛T108,但一如同時期的M47巴頓和M103重型坦克[5],匆忙的投產使得T97和T108在試驗中故障叢生,不得不進行曠日持久的修改工程[2],同時引入新研製的M48巴頓坦克的零部件。1955年,兩種樣車正式定型為M53 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M55 203毫米自行榴彈炮,列裝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2]。
設計特點
編輯M55自行榴彈炮繼承了M47中型坦克的行走機構,將動力室和戰鬥室位置對調,引擎和驅動輪置於車體前方,誘導輪位於車體後方,與負重輪平齊,為車體後部增加空間。早期型使用M47的AV-1790-5B發動機和CD-850-4傳動箱,後期升級為M48的AV-1790-7B發動機和CD-850-4B傳動箱,但始終保留M47寬23英寸的履帶[6]。車體後部設有駐鋤,開火時放下以承受大口徑榴彈炮的後坐力。
車體後部的空間裝有一個有限旋轉的液壓驅動炮塔,射界為左右各30度。包括駕駛員在內的所有6名車組成員均位於炮塔中,這一布局的裝甲車輛屈指可數,而M53/M55更是唯二成功投產的型號[註 1]。駕駛員位於炮塔左前方,頭頂設有艙蓋和四具觀瞄鏡,早期型像M47一樣使用操縱杆,後期型則改用與M48類似的方向盤駕駛車輛[6];車長位於炮塔右側,指揮塔上有一挺勃朗寧M2高射機槍;炮手緊挨車長位於車體右前方,間接射擊時使用M149全景鏡和T27方位指示器,直瞄時則使用M159炮瞄鏡。剩餘3名成員為裝填手,位於炮塔後部。炮塔兩側設有兩段式艙門,炮塔後部也有大型上下開啟式艙門,方便補給和上下車。M55採用軋壓均質裝甲,最厚處25毫米,能防護輕武器和破片殺傷。全車具有三防系統,可於核戰爭環境下運用。
主武器為一門25倍徑203公釐(8.0英寸)M47榴彈炮,是二戰時期M43自行火炮所用的M1榴彈炮的輕量現代化版,早期原型車帶有炮口制退器,但量產型號沒有保留。最大俯仰角為-5~+65度,最大射程16,008碼(14,638公尺)[7]。除了二戰時期的M106榴彈等彈種外,還可發射M246毒氣彈。M55帶有半自動輸彈機,射速為每1~2分鐘一發[6][8]。全車可攜帶10發彈藥,彈藥架位於炮塔內部兩側。
實戰運用
編輯M55自行火炮的主要用戶是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從1952年一直服役至1970年代初,並於60年代提供給西德聯邦國防軍[9]。美國的M55退役後用於出口,最初的客戶為比利時,土耳其也獲得了159輛[10]。不久比利時又將退役的M55廉價售予西班牙,後者繼續運用至80年代。
戰役開始前的1957年,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俞大維曾三次赴美商談引進八吋炮事宜,希望將其部署於金門加強防禦,但都被美方以政治制衡為目的予以拒絕[11]。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大規模炮擊金門島,金門炮戰爆發。為增強金門守軍的反擊能力,美國於9月5日批准向中華民國以租借形式提供6輛M55自行火炮。這6輛M55來自駐沖繩美軍海軍陸戰隊第3師,轉交國軍第1軍第607炮兵營使用[12]。在一周的適應訓練後,第607炮兵營隨火炮經由代號「轟雷計劃」的運輸行動分兩批於9月18日和9月21日從臺灣運至金門[13],部署於東堡、面前山和內洋一帶,一般每次出動兩輛[14]。
9月26日,金門守軍首次將M55投入實戰[13],初期目標為圍頭、小嶝島、大嶝島等解放軍前線炮兵陣地,後逐漸延伸至廈門港口等,交戰中有1輛M55被反炮兵火力直擊摧毀[14]。M55的出現扭轉了國軍單發投射質量的劣勢[註 2],對解放軍炮兵構成了一定威脅,但關於M55的確切戰果,交戰雙方說法不一[11][12]。1959年,美國收回了包括被擊毀在內全部6輛M55自行火炮,作為交換提供了36門拖曳式M1榴彈炮[13]。
越南戰爭
編輯美軍從1952年8月開始列裝首批M55自行火炮(當時仍稱T108),至1956年全部接收完畢[2]。M53/M55以1:1的比例取代了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中所有老式155毫米等級自行火炮。以越戰時期海軍陸戰隊編制為例,每個炮兵排一般裝備2輛M55,每個炮兵中隊由三個炮兵排組成,共6輛M55。炮兵中隊隸屬海軍陸戰隊師,為步兵提供曲射火力支援。此外,艦隊陸戰隊直屬炮兵部隊也裝備包括M55在內的自行火炮,供一般支援和加強火力用[16]。1956年初,美國陸軍將所有的M53升級為M55,但陸戰隊繼續混用。
1967年,M55自行火炮隨美國第1海軍陸戰師和第3海軍陸戰隊師被再部署於越南戰場,分別投入峴港機場和溪生戰役的戰鬥中[17]。1968年5月,美軍展開代號「鼓火II(英語:Drumfire II)」的大規模炮擊攻勢,第3陸戰隊師轄第12炮兵中隊的4輛M55自行火炮參與了對越南-老撾邊境目標的打擊,三天內共執行射擊任務59次,發射炮彈1,002發[18]。第1陸戰隊師轄第11炮兵中隊則主要負責應對越共的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和140毫米自行火箭炮對峴港機場的襲擾,一般在前線觀察哨的指引下,從越軍有效射程(8,000米-12,000米)外對目標實施縱深打擊[8]。同年6月,艦隊陸戰隊直屬第1炮兵中隊的M55參與「雷神行動(英語:Operation Thor)」,對17度線上越南人民軍的防禦堡壘進行地毯式轟炸,協助摧毀了789個高炮陣地、179個炮兵陣地、143座碉堡、9個地空導彈陣地以及大量車輛和建築等[19]。
隨着越戰的發展,便於靈活部署的空運能力相比應對核戰的三防能力更符合美軍的戰術方針,而這正是設計於全面核戰爭背景下的M55不具備的。1968年起,缺少三防但可用運輸機空運的M110自走炮開始部署於越南戰場,逐漸取代了M55自行火炮。耐人尋味的是,冷戰結束後,M110最終又再次被具有三防能力的M109自走砲所取代。
衍生型號
編輯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另一款為以M41輕型坦克為底盤,結構基本相同的105毫米M52自行榴彈炮。
- ^ 當時解放軍炮兵團主力為54式122毫米榴彈炮、ML-20 152毫米榴彈炮、56式152毫米榴彈炮、繳獲的M1 155毫米榴彈炮,以及鐵道列車炮兵團裝備的130毫米B-13艦炮,單發榴彈最大裝藥6千克;而M55發射的M106榴彈單發裝藥16.5千克,並使用近炸引信增加殺傷半徑[15]。
參考資料
編輯引用
編輯- ^ 八二三砲戰60週年(六)轟雷、鴻運計畫 陸戰隊成功運補8吋砲. ETtoday新聞雲.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2).
- ^ 2.0 2.1 2.2 2.3 Hunnicutt 2015,第256頁.
- ^ Hunnicutt 1995,第223頁.
- ^ 4.0 4.1 Hunnicutt 2015,第255頁.
- ^ Hunnicutt 2015,第55頁.
- ^ 6.0 6.1 6.2 Hunnicutt 2015,第257頁.
- ^ Hunnicutt 2015,第459頁.
- ^ 8.0 8.1 Shulimson 2015,第730頁.
- ^ Blume 2012,第30頁.
- ^ Turkish Army Land Forces military equipment and vehicles of Turkey. Army Recognition. 2010-04-15 [2017-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8) (英國英語).
- ^ 11.0 11.1 沈衛平 2004,第第十二章頁.
- ^ 12.0 12.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第294頁.
- ^ 13.0 13.1 13.2 田立仁; 張之維. 八二三台海戰役五十年記(1958-2008). 2011-04-15 [2017-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4) (中文(臺灣)).
- ^ 14.0 14.1 60砲. 八吋自走榴參戰士兵口述歷史. 2014-03-16 [2017-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中文(臺灣)).
- ^ TM 43-0001-28-3 1981,第3-18頁.
- ^ Shulimson 2015,第540頁.
- ^ Shulimson 2015,第533頁.
- ^ Shulimson 2015,第544頁.
- ^ Shulimson 2015,第548頁.
- ^ Hunnicutt 2015,第446頁.
文獻
編輯- Hunnicutt, Richard. Patto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ain Battle Tank. Guilford, VT: Echo Point Books & Media. 2015: 460. ISBN 978-1626548794 (英語).
- Hunnicutt, Richard. Sheridan: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 Novato, CA: Presidio Press. 1995: 340. ISBN 0-89141-570-X (英語).
- Zaloga, Steven; Delf, Brian. US Fiel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II. Westminster, MD: Osprey Publishing. 2007: 32. ISBN 978-1846030611 (英語).
- Blume, Peter. Panzerhaubitzen Der Bundeswehr M7-M52-M44-M55-M109. 5026. Erlangen, Germany: Tankograd Publishing. 2012: 72. ASIN B003EB07NC (德語).
- Shulimson, Jack. U.S. Marines In Vietnam: The Defining Year, 1968. Pickle Partners Publishing. 2015: 533. ISBN 9781786256331 (英語).
- Data Sheets for Guns, Howitzers, and Mortars, Interoperable Ammunition. TM 43-0001-28-3. Washington, DC: Headquarters,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81-04-06: 42 (英語).
- Self-Propelled 8 inch Howitzer T108. Technical Manual TM 9-7720.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55 (英語).
- 沈衛平. 8·23炮击金门. 北京: 華藝出版社. 2004. ISBN 9787801420404 (中文).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八二三戰役文獻專輯. 南投市中興新村: 省文獻會. 1994. ISBN 957004652X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