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龙蜥
短肢龙蜥(学名:Diploderma brevipes)又名短肢攀蜥,为鬣蜥科龙蜥属的爬行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1]
短肢龙蜥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亚目: | 鬣蜥亚目 Iguania |
科: | 旧大陆鬣蜥科 Agamidae |
属: | 龙蜥属 Diploderma |
种: | 短肢龙蜥 D. brevipes
|
二名法 | |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 |
异名 | |
|
描述
编辑体长约5.5-7.5公分之间,全长不超过25公分。雌雄外型有明显差异,雄蜥具明显之鬣鳞、喉垂,唇部上下常有黄白色斑,体背两侧有明显黄色或绿色纵带,雌蜥则无;有些雌蜥体色全部呈现绿色。雄蜥腹部为白色,雌蜥则均为绿色。[2]
体色会随环境及情绪而有明显改变,在树叶间会呈绿色,在土堆或阴暗处,则会逐渐变为绿中带黄褐或土灰色调,改变之大,雌体可由全绿变成全黑。
口内呈乳白色。
本种外型与黄口攀蜥及斯文豪氏攀蜥类似,也都被俗称为“肚定 ”。但斯文豪氏攀蜥不会随环境变色,且体长可逾30公分;短肢攀蜥含尾长大部分短于25公分;黄口攀蜥则通常不到20公分[3]。
历史
编辑1936年,Gressitt根据在台湾采集的两只雌性幼蜥发表了“Japalura brevipes”此一物种。但旋即冈田弥一郎即于1937年将全台所有攀蜥全部归为斯文豪氏攀蜥(J. swinhonis),因此往后数十年间,本种皆被视为是斯文豪氏攀蜥的异名。直到1989年,太田英利在比对两者的染色体分析、海拔高度分布及口腔颜色等特征,恢复了本种的分类地位,并给予重新描述[4]。
习性
编辑日行性,以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卵生,生殖期以夏天为主,每只的蛋数由3-7个不等。尾部不会自割。[5]
短肢攀蜥具有明显的领域行为,当有外物接近时,常可观察到雄性个体有喉部扩张,持续作出伏地挺身的威吓动作。[2]
栖地
编辑喜栖息于阔叶林及其边缘之灌丛地带,分布于中、南部海拔1200公尺至2500公尺之山区,尚称普遍。[2]
保护
编辑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6]。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短肢龙蜥.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2.0 2.1 2.2 王绪昂.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台湾生命大百科. 2013-11-06 [201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9).
- ^ 沈挥胜. 台灣原生種變色龍 短肢攀蜥現蹤. 中时电子报. 2017-06-30 [201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 ^ Hidetoshi Ota. Japalura brevipes Gressitt (Agamidae: Reptilia), a Valid Species from a High Altitude Area of Taiwan. Herpetologica. March 1989, 1 (45): 55-60 [2019-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 ^ 短肢攀蜥. 台湾国家公园. [2019-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