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挺
郑天挺(1899年8月9日—1981年12月20日),原名庆甡,字毅生,笔名攫日,大学时改名天挺,生于顺天府,原籍福州府长乐县,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曾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和南开大学等校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为明清史领域专家。
郑天挺 | |
---|---|
出生 | 大清顺天府 | 1899年8月9日
逝世 | 1981年12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 | (82岁)
教育程度 | 北京大学 |
配偶 | 周俽(1921年-1937年) |
亲属 | 郑少丹;郑振铎(侄子)、梁漱溟(表兄) |
生平
编辑1899年8月9日,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1905年秋,父亲郑叔忱病逝,隔年母亲陆嘉坤病逝,双亲过世后和弟弟郑庆珏被寄养在姨夫家,由表舅梁济、表兄张耀曾照看。1907年,入北京闽学堂,次年改入江苏学堂。1909年,升入闽学堂高小部。1911年,考入顺天高等学堂中学一年级,和李继侗、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人同学。秋,因武昌起义停办。 1912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自己和弟弟搬出家里居住。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本科国文门,和罗庸、郑奠、张怡荪、罗常培同学,周末到姚华家中听讲文章、金石文字。1919年五四运动时,代表北大前往南开中学联络,参加游行与宣传。11月,和北京福建同学组织同乡会,游行抗议台江事件,1920年7月毕业,不久应聘为厦门大学国文教授,兼任厦门大学图书部主任,1921年春上任。夏,邓翠英辞任校长后辞职回京,任《京话日报》编辑。秋,与罗庸、张怡荪一同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研究古文字学。1922年,在女高师、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一中兼课。秋,加入北大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整理会,参加明清档案整理工作。并任法权讨论会秘书。1924年秋,人北大预科讲师,并在女高师兼课。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参加追悼会并为死者募捐。1927年6月,时任浙江民政厅长马叙伦邀郑天挺任秘书,与罗常培和毛彦文同事,不久便辞职回京。
1928年5月,应梁漱溟之邀,到广州任广东政治分会建设委员会秘书。9月,任浙江大学秘书兼文理学院文科讲师。 1930年2月,应蒋梦麟和刘大白之邀,任教育部秘书。年底,随蒋梦麟转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讲师兼校长室秘书。1933年,任北大秘书长,后兼中文系副教授,讲授古地理学、校勘学,并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兼课。1936年,兼历史系课程,讲授魏晋南北朝史。
1937年七七事变后,保护北大师生安全离校,后与罗常培、魏建功、陈雪屏等辗转至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3月,至蒙自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后迁昆明。1939年5月,北大恢复文科研究所和史语所一起,任副主任。1940年1月9日,西南联大常委会聘请郑天挺担任联大总务长,2月26日正式上任。1941年5月,与梅贻琦和罗常培到四川出差,8月返滇。1943年1月,到重庆参加全国历史大会。1944年4月,公开反驳“满洲独立论”。暑假,到大理考察。1945年8月,战争胜利后计划回迁,任联合迁移委员会主席。11月3日,回到北平,主持北大校产保管会事宜。1946年7月,复任北大秘书长,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
1948年12月,北平被围,15日,胡适去南京后校务由郑天挺和汤用彤、周炳琳负责。1949年1月,郑天挺多次参加傅作义召开的会议,要求保卫北平。[来源请求]5月,北平市军管会文管会接收北大,任命郑天挺为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校长、秘书长、兼史学系主任。1950年4月,辞秘书长职务。1951年2月,郑天挺到中南地区的江西省泰和县参加土改,5月返京。1952年,参加北大“三反五反”、“思想改造”、“忠诚老实”等运动,被指定为重点检查对象。9月上旬院系调整,郑天挺和雷海宗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分别担任中国史和世界史研究室主任,任《历史教学》杂志社编委。1954年7月,赴北京参加全国高校文科教学研究座谈会,任历史组负责人。1956年2月,任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委员。同年创建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
1961年夏,郑天挺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科教材编选历史组副组长。1962年,应中央党校邀请讲授清史。1963年8月,任南开大学副校长。9月,郑天挺到中华书局主持标校《明史》,多次应邀到第一历史档案馆作有关“清史研究与档案”和“清代史上的乾隆时期”的报告。1964年夏,辞任历史系主任,由吴廷璆继任。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责令返校,关入牛棚。1972年,恢复一定的自由,继续点校《明史》。1974年夏,参加天津市“儒法斗争”座谈会,并恢复正常工作。1978年,《光明日报》刊载平反的报导。1979年秋,郑天挺受教育部委托主办“明清史进修班”。冬,担任南开副校长,兼任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主席团执行主席,天津市政协会议副主席。
1981年暑假,参加教育部学位评定委员会议,为历史组组长;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与夏鼐同任组长。10月,郑天挺辞去南开大学副校长职务,改任顾问。12月20日,在天津病逝。[2]
著作
编辑- 清史探微. 重庆独立出版社. 1946.
- 明末农民起义史料. 开明书局. 1952.
- 宋景诗史料. 开明书局. 1953.
- 清史简述. 中华书局. 1980. ISBN 978-710-104-741-7.
- 后汉书选. 中华书局. 1992. ISBN 9787101000719.
- 探微集. 中华书局. 2009. ISBN 978-710-106-985-3.
- 及時學人談叢. 中华书局. 2009. ISBN 710-103-354-7.
-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与翦伯赞合编)
- 《史学名著选读》(主编)
脚注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冯尔康,郑克晟. 郑天挺学记.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04. ISBN 7-108-00151-9.
- 郑天挺.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01. ISBN 9787101128369.
- 封越健,孙卫国. 郑天挺先生学行录.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07. ISBN 978-7-101-06699-9.
- 郑天挺. 清史探微.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07-01. ISBN 9787301038277.
外部链接
编辑- 缅怀郑天挺先生. [2014-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4).
- 往事如烟——忆罗常培与郑天挺. [2014-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 辛德勇. 读《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不暇亦学的总务长”. 澎湃新闻. [2018-10-02 10:02: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