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册/化学
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化學
编辑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化學草稿供大家參考集思廣議,望形成共識後成正式指引。
為方便行政員按照理據和共識做出裁決,此次提案採論點為主,投票為輔的討論形式,希望大家能採下列方式進行討論。
- 第一階段(約一個月)採理據方式列出正反意見,請在#格式手冊/化學理據中列出相關正反理據,第一階段的目標在於形成一份最大共識正式指引的定稿;
- 第二階段(約一個月)僅就有最大共識正式指引的定稿在#格式手冊/化學投票區進行投票,唯進行投票的用戶必需在正反理據加入相關{{anchor}}模版說明其對正反理據的判斷,如此才能方便行政員按照理據和共識做出裁決
格式手冊/化學理據
编辑- 在首句應納入化學符號或化學式
- 贊成理據:國際通用。
- 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12 (UTC)同意;
- 反對理據:(請加入理據)。
- 用戶 蘇州宇文宙武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留言反對:hanteng「...,甚为可耻」(蘇州未提供對事不對人理據) 見#蘇州宇文宙武。
- 贊成理據:國際通用。
- 在信息框中的enname使用IUPAC名稱
- 贊成理據:IUPAC名稱為國際通用之英文名。
- 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12 (UTC)同意;
- 反對理據:(請加入理據)。
- 用戶 蘇州宇文宙武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留言反對:hanteng「...,甚为可耻」(蘇州未提供對事不對人理據) 見#蘇州宇文宙武。
- 贊成理據:IUPAC名稱為國際通用之英文名。
- 首句中,按照Wikipedia:命名常規關於外文的指引,可以酌情納入IUPAC名稱;
- 贊成理據:IUPAC名稱為國際通用之英文名,而在中國及台灣的化學專家也都表達#IUPAC名稱的優先性。
- 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12 (UTC)同意;
- 反對理據:(請加入理據)。
- 用戶 蘇州宇文宙武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留言反對:hanteng「...,甚为可耻」(蘇州未提供對事不對人理據) 見#蘇州宇文宙武。
- 贊成理據:IUPAC名稱為國際通用之英文名,而在中國及台灣的化學專家也都表達#IUPAC名稱的優先性。
- 關於化學元素條目首句中,按照Wikipedia:命名常规關於外文的指引,除了可以酌情納入IUPAC名稱,亦可酌情納入和有化學符號直接關係的拉丁文。
- 贊成理據:在中國及台灣的化學專家也在表達#IUPAC名稱的優先性後,亦對使用拉丁文做為酌情補充表達正面看法。
- 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12 (UTC)同意;
- 反對理據:(請加入理據)。
- 用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留言反對:hanteng「...,甚为可耻」(蘇州未提供對事不對人理據) 見#蘇州宇文宙武。
- 贊成理據:在中國及台灣的化學專家也在表達#IUPAC名稱的優先性後,亦對使用拉丁文做為酌情補充表達正面看法。
- 在提案人擅自主张的情况下统统(-)反对:自己的方案没有通过就另开方案,变着法子推销自己的方案,不尊重投票结果,输打赢要,甚为可耻。如果一定要制定相关方针指引,应以两次投票结果为准,而非个人擅自原创总结,强奸民意。——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1:43 (UTC)
- 条目讨论那边hanteng君对自己开的投票的结果还没有什么承认,就直接跑到方针这边来强推自己的主张,要是这么玩,条目探讨页面可以直接保留作历史页面算了,大家辛辛苦苦花了那么长时间投的票说不管就不管,社群共识什么的竟然可以说无视就无视,真的是醉。在hanteng君承认那边的投票结果之前,这里坚决(-)反对任何绕过共识强推自己观点的行为。--门可罗雀的霧島診所欢迎光临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5年6月6日 (六) 12:04 (UTC)
- (-)反对Hanteng“父不允则求母”。---Zwd626(留言)欢迎参与第十三次动员令筹备及地理学专题 2015年6月12日 (五) 09:23 (UTC)
格式手冊/化學投票區
编辑(請耐心等待#格式手冊/化學理據形成最大共識)
IUPAC名稱的優先性
编辑根據以下專家的說法,IUPAC名稱在化學相關條目具有優先性:
- 位於台灣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教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 北大化學教授王颖霞(一直参与關於化学名词的修订和新元素命名审核工作,所以主要关注中文命名的原则及IUPAC的命名):若本人主編一本读者设定在非化学专业大学知识水平的化学专业术语的字典或百科全书,「采用IUPAC/IUPAP的建议名称就行,没必要用拉丁文。」元素历史介绍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绍一下拉丁文無妨。
- 位於台北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22 (UTC)
化學專業術語投票
编辑雖然我還是傾向共識決而不是投票,但為了避免部份維基編輯反智的行為造成中文維基的笑話,我嚴肅的簡要提案:
投票規則我照抄User:蘇州宇文宙武的規則:
- 公示一天(以这个时间点[1]开始计时),24小时后开始投票,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投票不设反对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投票人的投票資格為自動確認用戶資格,即以投票發起一刻計算,在中文維基百科註冊滿7天,並有至少50次修改行為;每人限投一票,不得使用傀儡參與投票,否則有關帳戶將很可能被封禁。有需要時會進行用戶查核。投票为期两个星期。
- 注:此投票结束时间为(UTC+0)2015年5月30日 (六) 10:03 ,也即北京时间的18:03。
hanteng提案
编辑在化學相關條目,首句可以(非必要)提供化學專業術語,在條目標題後以括號納入專業術語,可包括國際專業學會的控制詞彙及國際通用的化学符号、分子式等等,以專業權威、控制詞彙表、及避免地域中心為主要考量。
示範例子如下(IUPAC名稱僅為國際通用專業術語之一,若有其他符合要件的專業術語,亦可納入,不限IUPAC):
- 鐵(IUPAC名:iron),化学符号为Fe(拉丁语:ferrum).........(說明:只納入IUPAC名於括號中可)
-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为CO2.........(說明:只納入IUPAC名於括號中可)
- 鐵(IUPAC名:iron,化学符号 :Fe).........(說明:將化學符號也納入括號中亦可)
-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說明:將分子式納入括號中亦可)
補充說明:此方案文字僅規範「可以」提供化學專業術語事項,至於細部如何處理,按各別條目及各維基編輯按常規以討論出共識決定,#SzMithrandir的提案以及鋼琴小子的建議案分別整理了一套相容的細部建議(非規範)可以做為具體實踐及討論的初步參考。
下面请投票:
- (+)支持:提案人票,回歸知識及專業術語,採國際通用標準、避免地域中心及無謂的中文v英文(假)爭議,以促進知識的書寫、流通、及交換。--❦‽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5:50 (UTC)
- (+)支持:Hanteng的論證非常完整且具國際觀點,提出高質量的可靠來源,就蘇州所堅持見解一一充分回應,相當清晰。此提案,是目前方案中,在下認為最好、且道理上能說清楚的。支持,並敬佩Hanteng的超級耐心、非常修養。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1:30 (UTC)
- (+)支持:列出通行國際標準。--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5:13 (UTC)
- (+)支持: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具體原因請見SzMithrandir提案的討論區。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0日 (三) 08:36 (UTC)
- (+)支持。--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1:40 (UTC)
- (+)支持。--Zetifree(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3:37 (UTC)
- (+)支持:基于Yinweichen的意见;我的方案可以被hanteng的方案接受。--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9:06 (UTC)
- (+)支持:國際通用標準,且並不排斥拉丁文的存在。我所有的物理與化學專業的同學都不贊同以拉丁文取代IUPAC名,但也請雙方不要以「反智」「鬧劇」互相攻擊,請善意推定。-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1日 (四) 06:58 (UTC)
- (+)支持:IUPAC名就是國際標準,不存在地域中心問題,而拉丁語有需要時標一下無妨。-Choihei(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3:11 (UTC)
- (+)支持,這顯然是一個較合理和彈性的方案,IUPAC是國際機構,是權威的,正如SI Unit一樣。另認同上述意見,拉丁原文在一定情況可用作標註,例如在IUPAC名字不同時用作讓讀者理解化學符號的來源 (如下面的Fe不是由Iron產生、Gold是Au、銅是Cu等等),總之未能從IUPAC名聯繫的化學符號便可考慮標註拉丁文 (但並非必然,還是應以IUPAC為主、拉丁僅為輔)。--JK~搵我 2015年5月22日 (五) 07:31 (UTC)
- 感謝 Choihei 和 JK的理據和意見,和專家看法相符,在此順帶說明一事,本人方案並沒有禁止在首句標註拉丁文或原文,但蘇的方案的確禁止/排除了IUPAC命名在首句/導言出現,我已於數處點出蘇的前提錯誤之處,請小心不要被誤導去支持蘇的方案,因為該方案會限制其他編輯使用IUPAC名稱在首句說明專業術語的需要。--❦‽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10:15 (UTC)
- (+)支持,意見同SzMithrandir。Luuva(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8:18 (UTC)
- (+)支持,支持此方案。--春日クリス 敲敲 2015年5月23日 (六) 08:50 (UTC)
- (+)支持,按照现在的文本,我会支持。但是如果什么时候变成了首段一定要加IUPAC名,我会反对。另外对chromium一类的元素,可以不加注语言是英语还是拉丁语。--William915(与我讨论) 2015年5月24日 (日) 01:27 (UTC)
- @William915:別擔心,一定要加IUPAC名的地方最多只是信息框,不管是SzMithrandir還是Yinweichen|鋼琴小子都有提細部行動案建議什麼時候不應該加,什麼時候應該加,我個人相信個別的編輯在個別條目應可以形成一些共識,必要性與否是可以進一部細緻討論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21:05 (UTC)
- (+)支持:僅僅是為了條目。另請雙方停止為爭論而爭論,這是探討,不是辯論,更不是駁倒對方,萬事也要理性和平的行事,抑制名為憤怒的心魔。--bilibiliξGespräch 2015年5月26日 (二) 15:35 (UTC)
- (+)支持:採用國際標準--太刻薄(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04:34 (UTC)
- (+)支持:可採北大教授說法。--拆哪(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0:40 (UTC)
- (+)支持:英文作品可融入中国元素(苏州大学刊),英文元素名可融入中国作品。--海上花列传(留言) 2015年5月29日 (五) 11:40 (UTC)
- (+)支持:可依中国大百科全书. --魯秘(留言) 2015年5月29日 (五) 23:10 (UTC)
- (+)支持:不排挤写入拉丁文的前题下改投票,借镜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写法。--护国大将军(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6:38 (UTC)
討論區
编辑- (!)意見:只是现在已经有投票了,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浪费社群资源啊?会有人觉得有输打赢要之嫌的。阁下是不是考虑一下在原投票下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呢?--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16日 (六) 11:42 (UTC)
- (:)回應:@Alexander_Misel:只是投票的重要根据Berzelius以拉丁文命名元素现在看来不是事实,阁下编辑过数学类条目应该知道爆炸原理吧?基于错误事实的投票已无任何意义。既然这个投票是你最先提出的,而且你提出的也不仅仅是条目首句的格式,接下来何去何从你给个建议吧。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02:13 (UTC)
- (:)回應:你把我误认为是提案者了,@Hanteng:请Hanteng(真正的提案者)做出回应。--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17日 (日) 02:28 (UTC)
- @Alexander_Misel:我指的是第一个(苏州的)投票,如有误解请原谅。另外请留意上面提出的新证据证明Berzelius并未统一用拉丁文命名化学元素,请独立思考判断后再回应该投票以及化学格式手册其他项目的落实方式。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02:49 (UTC)
- Berzelius以拉丁文命名元素现在看来不是事实?你不要自说自话好不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7日 (日) 02:38 (UTC)
- Berzelius以拉丁文統一命名元素的說法,是苏州根據1988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出版的一篇科普文化学元素命名趣谈,苏州 至今不放棄這說法,但也沒有其他更好的獨立來源佐證。我找到的根本判斷來源是2013 年《BBC Science》科普文The periodic table: how elements get their names,〈週期表:元素如何被命名〉則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不但提出更現代的說法,是IUPAC從1947年起有權責批淮元素名稱,為每一個元素決定國際通用的單一符號,並且裡面還有更多事實挑戰了Berzelius以拉丁文統一命名元素的說法。詳見#苏州不敢承認錯誤,IUPAC從1947年起有權責批淮元素名稱,包括之前有150年沒有辦法統一命名的元素41。--❦‽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9:11 (UTC)
- (:)回應:你把我误认为是提案者了,@Hanteng:请Hanteng(真正的提案者)做出回应。--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17日 (日) 02:28 (UTC)
- (:)回應:@Alexander_Misel:只是投票的重要根据Berzelius以拉丁文命名元素现在看来不是事实,阁下编辑过数学类条目应该知道爆炸原理吧?基于错误事实的投票已无任何意义。既然这个投票是你最先提出的,而且你提出的也不仅仅是条目首句的格式,接下来何去何从你给个建议吧。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02:13 (UTC)
- (!)意見,首先非常感谢hanteng君在在下的讨论页留言,邀请在下前来参与讨论。不过既然原有的讨论已经进行了这么长时间,hanteng君直接要求撤销原有讨论,确实有点浪费社群资源。关于这一点,在之前的讨论中曾有人提出的暂停投票的问题山在下已经做出过回复,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之前的投票在在下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无论是暂停、撤销还是收回观点个人认为都是不必要的,有新观点直接在原投票下提出参与讨论就好了嘛。如果哪位对这一点有什么异议,请恕在下忙于日常生活,将无法及时回复。鞠躬。--门可罗雀的霧島診所欢迎光临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5年5月16日 (六) 12:58 (UTC)
- 这投票看来不只含化学元素,还包括其他如化合物的条目。--1.214.91.26(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13:19 (UTC)
- Hanteng不要對投票抱太大期望了,「投票者不給理由任意投票、為特定目的故意投贊成或反對票、基於人情投票的情況常見」——《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會訊》104年4月號。--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13:33 (UTC)
- 不過Hanteng搜集的一大堆資料不會白費,至少可以在歷史留一個見證,見證若干中文維基百科用戶對特定事物略知皮毛或根本不懂就輕率投票。--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18:09 (UTC)
- (!)意見-Hanteng應該是「不得已」才提案...。還牽扯到「中文百科能否使用英文」。另外,從Hanteng的說明,在下看到,另一方的作法或有「以中國大陸特定觀點的地域中心」的情形。另外,在下也在此一併強調: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應當仍可使用「英文」,教科書、百科使用「外文」是很常見的事,也有助於學術上的嚴謹。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21:44 (UTC)
- 不過Hanteng搜集的一大堆資料不會白費,至少可以在歷史留一個見證,見證若干中文維基百科用戶對特定事物略知皮毛或根本不懂就輕率投票。--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16日 (六) 18:09 (UTC)
回應各位,@Alexander_Misel:、@128.112.17.154:、@霧島聖:、@1.214.91.26:、@Mewaqua:、@Wetrace:
- 範圍:此投票案包括所有化學相關條目(包括如盐酸),且專提「術語」及國際通用為原則,避免中文v英文的問題,而著重知識的globalize避免地域中心,像盐酸其IUPAC命名就和英文不同[2]。這是範圍比蘇案廣,但作法比蘇案軟的提案,相當不同,所以請投票,本人並沒有浪費社群資源。
- 英文v術語問題:IUPAC的命名不是英文,是國際化學專業學會產生出來的國際通用術語。
- 事實錯誤:#苏州不敢承認錯誤,IUPAC從1947年起有權責批淮元素名稱,包括之前有150年沒有辦法統一命名的元素41。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5:46 (UTC)
- @hanteng:那麼金、銀、鐵呢?也請你示範一下例子,因為雖然我不知道IUPAC是怎麼對它們命名的,但我只知道大多數人熟知的英文名稱(雖不是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但英文畢竟是很強勢的國際共通語言)gold、silver、iron是看不出元素符號Au、Ag、Fe來源的。-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5月17日 (日) 09:07 (UTC)
- @克勞棣:,見#新來源證據推倒蘇州的方案的基本論點中BBC Science的報導摘出的BBC-2和BBC-3斷言,這些IUPAC採用了Anglo-Saxon的詞,而元素符號則保留拉丁文源起。至於IUPAC怎麼命名,BBC Science有描述一些程序、組織及刊物,你也可以參考一下。--❦‽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9:16 (UTC)
- 我是希望你仿照前述盐酸、二氧化碳、氧、鈇的示範例子,告訴我金、銀、鐵你開頭打算怎麼寫。謝謝!-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5月17日 (日) 09:35 (UTC)
- 喔,先說我這提案只是說「首句可以(非必要)提供化學專業術語」,比較嚴的部分是來源,至於怎麼寫只要有來源證明是國際專業通用術語,我覺得就可以加,以上和以下只是IUPAC為例,,
- 字源段落要怎麼寫,此提案並沒有說什麼,個人主張只要有來源去說某個元素的化學符號是拉丁文/希臘文/現代組織縮寫人造命名就應該可以納入。按BBC-1的斷言,化學命名反映了化學知識個別歷史時空的特性,我想此提案只說首句可以加專業劃一無岐義的國際術語通用名稱而已,至於其他字源說明不管是拉丁文/希臘文/現代組織縮寫人造命名,雖然個人傾向放在另一字源段落,但此提案亦沒有禁止其他編輯要加入首句挑明直接相關的字源如:
- 我也不會反對這樣的編輯,但這必需要有可供查證的來源,如[3]。就和我說過的,我的提案#化學專業術語投票若要和蘇的提案相比,範圍更廣(含元素、化合物等化學專業語),編輯要求更軟(首句可以(非必要)提供化學專業術語),來源要求更嚴(包括國際專業學會的控制詞彙及國際通用的化學符號、分子式等等,以專業權威、控制詞彙表、及避免地域中心為主要考量)--❦‽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9:59 (UTC)
- 補充一下,你可以簡單在此網站查找如鐵:[4],找到IUPAC Name。該資料庫還有一系列元資料和圖檔,其實對條目擴張或有幫助。--❦‽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10:05 (UTC)
- 我是希望你仿照前述盐酸、二氧化碳、氧、鈇的示範例子,告訴我金、銀、鐵你開頭打算怎麼寫。謝謝!-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5月17日 (日) 09:35 (UTC)
- Hanteng你说的不是特别对。个人觉得,所谓“IUPAC名”来源于习惯,不像动植物的学名是专门规定的。不能把英文硬说成是IUPAC名。你应该说,因为IUPAC现在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很安心的在括号中加入英文,因为英文的通用度/“关注度”(在科学中)是如此之高。但现在你的这种格式是不行的。 鐵(英语:iron),化学符号为Fe(拉丁语:ferrum) 这样会比较对;注意化学符号放出来,写在“外面”。--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14:07 (UTC)
- @SzMithrandir:IUPAC名主要是專業國際共通術語,您可以前往PubChem查的到,是其欄位名為 IUPAC Name,比如說你點這個元素41[5],其3.1.1元資料欄位名就是IUPAC Name,其內容就是niobium。專業國際共通術語的意思就是可以使用在不限於英文的語境下,你可以參考法文維基百科直接用Niobium而不是把其標成英文的作法:fr:Niobium,可見IUPAC的國際共通性。至於IUPAC名是否只是習慣名,我想不是,IUPAC名的確是「像动植物的学名是专门规定的」,你可以參看#新來源證據推倒蘇州的方案的基本論點摘出的BBC-5到BBC-10斷言,你會發現的確元素的命名現在是專門由IUPAC規定的。化学符号我建議寫在裡面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單一符號現在也是專門由IUPAC規定的,這樣下註腳比較簡單,若你覺得要把化學符號放在外面我也不是很在意,我的提案只有規定可以事項,沒有規定否定事項,以下也都可以:
-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14:46 (UTC)
- @克勞棣:,見#新來源證據推倒蘇州的方案的基本論點中BBC Science的報導摘出的BBC-2和BBC-3斷言,這些IUPAC採用了Anglo-Saxon的詞,而元素符號則保留拉丁文源起。至於IUPAC怎麼命名,BBC Science有描述一些程序、組織及刊物,你也可以參考一下。--❦‽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7日 (日) 09:16 (UTC)
- 目前大家都认可。@hanteng:能否稍微修改一下你的提案,以吸收众人的合理建议?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22:20 (UTC)
- “目前大家都认可”?你不要自说自话好不好?都认可的话为什么Hanteng的方案到现在只有他自己支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8日 (一) 01:34 (UTC)
- 请不要偷换概念,我是说大家都同意我上面说的那个方案,那个正是在hanteng原来的方案基础上吸收大家的合理意见改进的。另外我说的目前是指我发言的时候,我可无法预言Shizhao会有自己的意见。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2:36 (UTC)
- 已修,請投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08:27 (UTC)
- 请不要偷换概念,我是说大家都同意我上面说的那个方案,那个正是在hanteng原来的方案基础上吸收大家的合理意见改进的。另外我说的目前是指我发言的时候,我可无法预言Shizhao会有自己的意见。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2:36 (UTC)
標IUPAC名的質疑和理據
编辑- 为什么要标出IUPAC名这个奇怪的东西?在中文语境里,都是用的中文命名法命名的方式来称呼?元素的话“鐵(化学符号:Fe)”就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18日 (一) 02:08 (UTC)
- 阁下意思是既不要英文也不要拉丁文?这个我也可以接受。另外阁下能否将提案填在上面以供大家讨论呢?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2:36 (UTC)
- 为什么要标出IUPAC名这个奇怪的东西?在中文语境里,都是用的中文命名法命名的方式来称呼?元素的话“鐵(化学符号:Fe)”就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18日 (一) 02:08 (UTC)
- (!)意見:管理员User:Shizhao已经将Hanteng的投票公示删除([6]),所以Hanteng制造的这个闹剧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大家都散了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8日 (一) 03:27 (UTC)
- 这很正常,公示已经结束了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3:31 (UTC)
- 那就继续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8日 (一) 04:41 (UTC)
- 这很正常,公示已经结束了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128.112.17.154(留言) 2015年5月18日 (一) 03:31 (UTC)
- @Shizhao:IUPAC命名的全球權威性,說明IUPAC有最終裁決權,裁決誰發現及誰命名,並產出國際認可的標準術語(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ndard nomenclature)。關於標準術語是否國際認可,若不信本人最近增修的化學元素內容及來源,請洽IUPAC會員中國化學會求答案。按維基方針,術語不可濫用,但出現在條目內文出現一次,及在適當的元資料欄位出現,有助於開放知識的open linked data的發展,若有相關疑問可以問我,不信我可以問Wikipedia研究論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08:17 (UTC)
- IUPAC命名写在信息框里就好了。这里并未否认IUPAC的权威性,只是在中文语境下,中文有一套自己的,根据IUPAC规范的命名规则,而且中文语境下,几乎不会直接用IUPAC名,而是用中文名。这和物种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19日 (二) 01:24 (UTC)
- @Shizhao:所以就你之前發言,你是建議什麼拉丁文、IUPAC都不要寫入首句,寫入化學符號就可以,而現在你建議IUPAC寫入信息框,是吧?那你對蘇堅持的辭海拉丁文有什麼建議?不要寫?納入信息框?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5:44 (UTC)
- IUPAC命名写在信息框里就好了。这里并未否认IUPAC的权威性,只是在中文语境下,中文有一套自己的,根据IUPAC规范的命名规则,而且中文语境下,几乎不会直接用IUPAC名,而是用中文名。这和物种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19日 (二) 01:24 (UTC)
- @Shizhao:的话提醒了我,大部分人不知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为何物,更不知道它的缩写IUPAC啥东东了,对于它的命名也不会想了解,只会想了解化学元素的符号及其来源,而只有化学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IUPAC规定的只是元素的英文名,并不通用。所以,我已经调整了首段格式,以寻求共识,同时作为妥协,并不反对在正文中加入IUPAC规定的元素的英文名,只要有可靠来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07:18 (UTC)
- 借用 和平奮鬥救地球 貼的
- Interdivisional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Nomenclature and Symbols (ICTNS)說,
「This is a core activity in the area in which IUPAC is recognized as the world authority on chemical nomenclature, terminology, standardize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s, atomic weights, etc.」。
- @和平奮鬥救地球:,你現在您懂 蘇州宇文宙武 的手法了嗎?--❦‽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9:11 (UTC)
- 我稍早有批評過 蘇州宇文宙武 的錯誤宣言是反智或無知的宣言,不承認錯誤還繼續堅持錯誤是他的選擇,但是他上面說的
- 大部分人不知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为何物
- 对于它的命名也不会想了解
- IUPAC规定的只是元素的英文名,并不通用
- 這些說法是否反智或無知,各位可以公評。--❦‽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9:15 (UTC)
- 不是化学专业的人如果没有看到过这个词,谁会知道IUPAC是啥?不知道当然就不会想了解。IUPAC规定的是元素的英文名是它自己承认的,你没看Mewaqua给我们的那个pdf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5:26 (UTC)
- (!)意見-在下提醒社群用戶,注意在討論時,不應針對「個人」,應尊重文明方針、避免人身攻擊。不同意見者,應提出「實質理由」具體回應。Hanteng那樣完整的理據、理直氣和的討論;能用「鬧劇」來形容?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1:34 (UTC)
- (!)意見-是否可以給出IUPAC的漢化簡稱?--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4:56 (UTC)
- (:)回應@老陳: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盟,好像沒看過簡稱(國際化聯?)-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05:26 (UTC)
- (!)意見-不知改成這樣如何:鐵(國際名稱:iron,國際符號 :Fe)?--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5:43 (UTC)
- User:蘇州宇文宙武可能會不同意,因為他認為IUPAC只規定英文名而非國際名稱。-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08:00 (UTC)
- 感謝幾位@老陳:@和平奮鬥救地球:的討論,針對事項分做說明:
- @SzMithrandir:和我正討論IUPAC的中文名稱和漢化簡稱,這個不一定要用原文,不過目前兩岸譯法好像不太一樣,目前是採UN文件全名,若沒有非地域中心的共同簡稱,那麼先採IUPAC做縮寫簡稱應該也行
- 可考量使用Template:IUPAC(我已美化將IUPAC名幾字變小),像這個{{IUPAC|Wikium}},效果:IUPAC名:Wikium,注意我目前的模版連結是連到此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E5.91.BD.E5.90.8D這樣讀者就可以知道這命名的背景。
- 和平奮鬥救地球考量 蘇州宇文宙武 可能反對是確實的,就看 蘇州宇文宙武 有沒有理性妥協,若他無法理性討論,我們也沒法子納入他的看法,若他可以理性討論,那麼他堅持IUPAC命名非國際名稱(雖然不是正確的),我們也不用要他承認錯誤,就用IUPAC名就可以。--❦‽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09:21 (UTC)
- (!)意見-不知改成這樣如何:鐵(國際名稱:iron,國際符號 :Fe)?--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5:43 (UTC)
- (:)回應@老陳: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盟,好像沒看過簡稱(國際化聯?)-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05:26 (UTC)
@老陳、和平奮鬥救地球: 剛看到#中国大百科全书作法,或許不標IUPAC或英文的標籤直接列名字是可以的,只是這樣做需要確立化學格式手冊,確定說明沒標的名字指的是IUPAC名/英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20:20 (UTC)
- 使用模版的效果
- 鐵(IUPAC名:iron),化学符号为Fe(拉丁语:ferrum).........(說明:使用{{IUPAC}}模版的效果)
-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为CO2.........(說明:說明:使用{{IUPAC}}模版的效果)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09:25 (UTC)
- (!)意見-請問我們是否在為IUPAC做廣告?為什麼每一個元素都要添加一個IUPAC標記?難道沒有任何較為不直接的表達方式?--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5日 (一) 21:51 (UTC)
- @Hanteng、Yinweichen:是啊,我也是比较担心这点,果然有人会如此说。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方案中没有包含“IUPAC名”这个词。--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02:19 (UTC)
- @SzMithrandir、老陳:個人覺得廣告問題不大,其實也有先例,如模板{{IPA}},這也是我做模板{{IUPAC}}的基礎。至於要怎樣標,本人方案無硬性規點,而蘇的方案是門都沒有。--❦‽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12 (UTC)
- 也行吧;这个跟IPA还是有几分相似的。话说我才去看了一下你的IUPAC的模板美化,font那一串好长啊,font-family:Charis SIL, Segoe UI, Arial, Arial Unicode MS, ... sans-serif; 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是什么含义呢?这些font都包含于其中么?--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7 (UTC)
- @SzMithrandir、老陳:個人覺得廣告問題不大,其實也有先例,如模板{{IPA}},這也是我做模板{{IUPAC}}的基礎。至於要怎樣標,本人方案無硬性規點,而蘇的方案是門都沒有。--❦‽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12 (UTC)
- @Hanteng、Yinweichen:是啊,我也是比较担心这点,果然有人会如此说。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方案中没有包含“IUPAC名”这个词。--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02:19 (UTC)
- (!)意見-根據英文維基的維基百科不是什麼:Wikipedia neither endorses organizations nor runs affiliate programs(維基百科既不贊同機構組織也不管理其隸屬方案)。請問這種極為直接的標示方式會不會牴觸了英文維基的方針?--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05:52 (UTC)
蘇州宇文宙武提案
编辑本来已经有投票了,不想再浪费社群时间精力,但现在Hanteng执意要另开一个投票,为了不让Hanteng到时候说“我的方案支持者最多(其实就他一个方案),应该以我的方案为准”之类的话,我还是把自己的方案重新展示一下,并且加上对于化合物的写作规范。我的方案不需要公示,大家如果支持的话直接投票就好了。(后期补充:为了弥合分歧,而且Hanteng等反对者也都承认贝采利乌斯提出的化学元素符号统一来源于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并给出来源,所以微调首段的语序)
- 首先是元素的命名:首段加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标明是拉丁文或新拉丁文),并加上《辞海》的来源(因为《辞海》的来源既有拉丁文,也有元素的符号,加上去很统一很美观也足够权威)。写法如下例子: 铁(化学符号:Fe,源于拉丁文:Ferrum[1])是一种化学元素,云云。 其中[1]标明的是《辞海》来源以及可以证明拉丁文名准确性的可靠来源。正文第一段使用“发现和命名”之类的一级标题,列出元素命名的原因和在各主要语言中的形式,但前提是这些语言的形式也要有来源(词源),最好与元素的统一命名和发现有密切的关系(拉丁文没有问题,要是最初用其他语文命名的,应该介绍它在这种语文中的词源),否则只列出各语言的形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维基百科是百科不是词典,要看其他不相关语言的形式请点击左边。举例: 鉻由發現者法国化学家路易-尼古拉·沃克蘭用法文命名為chrome,源自希臘語χρώμα(拉丁化:chrōma),字面意思是顏色或顏料,因為由這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擁有許多不同顏色。[1]Chromium是chrome的拉丁文形式,成为铬的拉丁文名称[2],也是铬的化学符号Cr的来源。[3] [1]~[3]都是来源。注意:此命名只到111号元素,因为我手中的《辞海》最新版只到111号元素,其余元素暂不做规定,待《辞海》更新再说。
- Hanteng的方案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提出了化合物命名这个新的领域,毫无疑问IUPAC是规范化合物命名的权威机构,但我要说的是,这个规范的名称就是英文而不是其他文,所以直接用英文就行,不用遮遮掩掩的。化合物的命名我基本同意Hanteng的方案,写法如下例子:二氧化碳(英语: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1])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云云。 其中[1]标明的是IUPAC来源。
- (+)支持:提案人票。在此再次召唤@Alexander Misel:@霧島聖:@Ds950524:@Ab3080888:@脳内補完:@DeBit:@Gszq:@Theodoreianmo2:等支持者一观。这一方案是对上一方案的补充,因为上一方案只针对元素,这一方案增加了对化合物条目写作的首段规定,两者并不矛盾和冲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8日 (一) 08:56 (UTC)
- (+)支持,二位真是够可以的……这里来一次那里来一次什么的……看完您二位的投票真的明白了什么是“写得太长看不了”……唉,再投一次票算了,表明态度……--门可罗雀的霧島診所欢迎光临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5年5月18日 (一) 13:19 (UTC)
(+)支持,居然有那么多人支持苏先生违反方针的用户页,看来苏的背景比较大,靠谱点。Juncta In Uno Omnia(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4:42 (UTC)- 的确,因为害怕得罪大佬就支持,这是不合理的。本人决定暂且撤销此投票,待仔细审阅双方观点合理性后在进行研判。给各位造成困扰实在抱歉。Juncta In Uno Omnia(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3:56 (UTC)
- (-)反对:如之前討論可知,並不是每個化學元素名稱及符號都是源自拉丁文,辭海當作唯一來源,見解狹隘。--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5:17 (UTC)
- (+)支持:我们初中和高中课本上学的元素符号都是拉丁文的,支持拉丁文名称。--Ds950524 2015年5月20日 (三) 14:48 (UTC)
- (:)回應@Ds950524:1.元素符號與名稱是不同的事,對符號部分二方案皆同。2.名稱部份我們這邊都是IUPAC名。-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1日 (四) 07:03 (UTC)
- (:)回應:我真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Ds950524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们不知道化学元素有拉丁文名称?是不是以为我们是只知道英文的小学生?你这算不算是因为怀念中学课本而投票,“反正我也没见到哪里有标出外文,就选与元素符号相近的吧”?除此之外我不知你逻辑何在。--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 @SzMithrandir:并非怀念中学课本,而是在中国大陆的各种课本对于元素符号只教元素符号而不会教其英文名称,作为基础教育课本,应该算是权威了。--Ds950524 2015年5月24日 (日) 03:34 (UTC)
- @Ds950524:果然是这样。我认为你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维基百科上很多(就说化学)东西都超出了高中课本,甚至会与高中课本相冲突;而且就算是化学符号,也不需要高中课本作为来源,任何一本字典都有这个功能(当然不是说要把字典当做标准来源)—— 起码中国化学会就有统一的出版物《化学名词》。话说这个里边就全用的英文;但我的方案没有用这个来支持英文的使用。--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4:29 (UTC)
- @SzMithrandir:虽然说很多专业化学知识已经超出了基础教育的内容,但是不能以此说明基础教育对元素名称的认定有问题。国家教育部编订的基础教育课本并没有教授英文名称(或什么iupac名),维基百科作为一个百科全书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对于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大众,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就是把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等同。而且没有名称又何来符号?如果把iupac名放在前头普通读者肯定会有这种疑惑:Fe是如何与iron联系起来的?--Ds950524 2015年5月24日 (日) 05:51 (UTC)
- 因為中國大陸的中學教科書不標注英文(或IUPAC名),所以就不准在「面向包括港澳台及世界各地讀者在內」的中文維基百科條目開首標注英文(或IUPAC名),是何道理?(即使是《中國大百科全書》也有標詞條的英文名。)在香港,即使是中文中學也會加注英文名稱,例如[7]。--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7:37 (UTC)
- @SzMithrandir:虽然说很多专业化学知识已经超出了基础教育的内容,但是不能以此说明基础教育对元素名称的认定有问题。国家教育部编订的基础教育课本并没有教授英文名称(或什么iupac名),维基百科作为一个百科全书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对于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大众,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就是把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等同。而且没有名称又何来符号?如果把iupac名放在前头普通读者肯定会有这种疑惑:Fe是如何与iron联系起来的?--Ds950524 2015年5月24日 (日) 05:51 (UTC)
- 感谢你的答复,让我弄清楚了你们的立场的起源。的确,如果(IUPAC推荐的)英文名与元素符号无关,那拉丁文(或元素符号的来源文字)就有必要加入到首句;这也正是为什么我的方案里包含了这种情况。金银铜铁、铅锡锑汞、钠钾钨,我一共列举了11个,据我所知已经是全部了;前4个我还专门分出,首段不加入任何外文,统一放到词源段落。希望你们能仔细阅读各个提案人的方案。—— 另一方面,(后7者)添加英文也不是随意的;就是因为英文和拉丁文不同,所以有必要让读者在第一句就知道这个事实,以避免看到脚注中大量的英文文献标题中的tin mercury potassium 而感到混乱和不理解。【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文献大都是英文,或者不相信这个事实,你可以去翻看一下en:List of chemistry journals,看看这些期刊里边,有多少是其他语言的?这些英文期刊的影响力都有多大?为什么中国化学会出版的杂志(在中文维基)都没有被建立条目?也可参见Category:化学期刊】—— 总之,我认为对于后7个元素,中文维基百科有必要让读者既知道化学符号的来源,也知道通用的可能会经常见到的英文名。—— 至于剩下的大多数元素,名称都基本一样(除了 hydrogen/hydrogenium 之词尾区别),就是如何标注语言的问题了(但请不要发明历史);我的方案也早已说明。--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2:36 (UTC)
- @Ds950524:果然是这样。我认为你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维基百科上很多(就说化学)东西都超出了高中课本,甚至会与高中课本相冲突;而且就算是化学符号,也不需要高中课本作为来源,任何一本字典都有这个功能(当然不是说要把字典当做标准来源)—— 起码中国化学会就有统一的出版物《化学名词》。话说这个里边就全用的英文;但我的方案没有用这个来支持英文的使用。--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4:29 (UTC)
- @SzMithrandir:并非怀念中学课本,而是在中国大陆的各种课本对于元素符号只教元素符号而不会教其英文名称,作为基础教育课本,应该算是权威了。--Ds950524 2015年5月24日 (日) 03:34 (UTC)
- (+)支持:我觉得这个提案是很好的。完全同意。Shwangtianyuan(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1:56 (UTC)
- (+)支持:比较认同苏州的方案,对双方都比较有利。--Herfjotu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2:05 (UTC)
- (:)回應:呵呵,怎么就对双方都比较有利了?@Herfjotur你真的看了方案吗?--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 (:)回應:Hanteng的方案也包含了對元素詞源的解釋呀。不同的是,蘇州方案的目的是排斥IUPAC名顯示在導言當中。你的票是對這一目的的支持嗎?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1日 (四) 08:18 (UTC)
- (+)支持:苏州的方案包含了对元素词源的解释,可使读者更好地知晓元素符号的来源,支持。另:讨论区里有人把“铹”(Lr)的元素符号错打成了“铕”(Eu),那个不在西亚。廿五冤魂仇得报 三八死灵不轮回(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2:54 (UTC)
- (:)回應:@Erquanmen你这也算理由?我们就不解释元素符号来源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 @SzMithrandir:你们?下面的提案只有你一个人提的吧?Hanteng的提案和你的可不一样啊,你的我还能看明白,他那个除了列出一个IUPAC我是没看出来解释什么。廿五冤魂仇得报 三八死灵不轮回(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1:36 (UTC)
- @Erquanmen:Hanteng的有「鐵(IUPAC名:iron),化學符號為Fe(拉丁語:ferrum)」,見上面。-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01:42 (UTC)
- @Erquanmen:好,你要是看过我的方案,那还是十分感谢。经Yinweichen(钢琴小子)提醒,现在我已加入Hanteng方;因为我的方案细则不会得到苏州的兼容,而Hanteng的可以。不知你如何考虑? 总之,你若是阅读方案并思考后决定支持苏州(并简要给出原因),我也没有意见。—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SzMithrandir(對話|貢獻)於2015年5月22日 (五) 01:47 (UTC)加入。
- @SzMithrandir:你们?下面的提案只有你一个人提的吧?Hanteng的提案和你的可不一样啊,你的我还能看明白,他那个除了列出一个IUPAC我是没看出来解释什么。廿五冤魂仇得报 三八死灵不轮回(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1:36 (UTC)
- (:)回應:@Erquanmen你这也算理由?我们就不解释元素符号来源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支持--护国大将军(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5:58 (UTC)不排挤写入拉丁文的前题下改投票,借镜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写法。--护国大将军(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6:38 (UTC)- (+)支持:导言用拉丁文。--V (1984) 2015年5月21日 (四) 06:15 (UTC)
- (+)支持:我现在念的书是这样子滴!--One jar ball(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1:48 (UTC)
- (:)回應:@One jar ball:你说“我现在念的书是这样子滴”,请问你说的“这样子”具体是什么样子?是人教版还是什么版本?是说化学符号,还是说拉丁文?而且是否有说“拉丁文元素名称是现行的国际标准/通用的”或者类似的话?希望能够说明。--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8:47 (UTC)
- (+)支持:苏州的方案解释了元素名称来源,很好。Hanteng要在首段加IUPAC名这个奇怪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加英文名,拉上IUPAC虚张声势。而我一向反对在与英语无关的事物加注英文。DeBit(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0:55 (UTC)
- (+)支持:我是現役高中生。我認為就元素的部分以拉丁文為主會比較好(如果詞源非拉丁文,建議放原文上去),畢竟在元素部分IUPAC命名就只是幾乎等於英文名。而IUPAC命名提及的時機點應當在有機物的命名而非元素的命名。--東東※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1:27 (UTC)
- (:)回應@aa1388zz:的确“IUPAC命名法”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化合物的命名,包括有机和无机。但这里Hanteng说的是IUPAC推荐的元素名称。至于“IUPAC名”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我认为可以继续商榷(见我在Hanteng提案下的注解);某种程度上这个称呼都是被“去英文党”逼的,我也不完全同意弄出一个新名称。 你说的“如果詞源非拉丁文,建議放原文上去”这句话,恰好针对了hydrogen oxygen boron 等元素,这些元素的拉丁文只是变换了词尾,是英文/法文确定之后才造出的词;因此应当标注为英文。 然后就是大多数新的元素,你认为Thulium Uranium Californium 等等是拉丁文吗?是英文吗?或者有必要标出语种吗?或者还是IUPAC名比较好?我觉得,这个事情并不是“以拉丁文為主會比較好”那么简单吧?--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4:01 (UTC)
- @aa1388zz:您說「如果詞源非拉丁文,建議放原文上去」,但你知道你現在投的這個案是禁止放非拉丁文的原文於導言的嗎?另外請查看這頁北大化學王教授的回信。--❦‽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21:13 (UTC)
- (+)支持:认同这个方案。--蘓言竹者(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2:43 (UTC)
- (:)回應@苏你妹~:请问阁下有仔细看过鄙人(在楼下)的方案吗?希望你能说明一下原因。--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22 (UTC)
- (+)支持:拉丁文名是很多元素的本来命名,英文名反而是后来的,故首段首句用一次英文既已构成滥用。--Zwd626(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46 (UTC)
- (:)回應@Zwd626:敢问什么叫滥用英文?首段只出现一次的元素名称?而且对于大多数比较新命名的元素,元素名称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属于英文/拉丁文/某特定语种。具体细则请见本人(楼下)的提案。--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4:01 (UTC) (~)補充:你说“拉丁文名是很多元素的本来命名,英文名反而是后来的”,敢问你说的是哪个元素?什么时候会有这种情况?希望你不要信口雌黄谢谢。--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4:22 (UTC)
- (+)支持,本来不想投的,不过现在决定前来围观某位“专业人士”。--CHEM.is.TRY 2015年5月24日 (日) 15:37 (UTC)
- (:)回應@Jsjsjs1111:化学前辈你好。我是实在苦于参与者都对方案不闻不问,只是简单的“应当标出拉丁文”“课本里是这样”,只好反复提及本人的专业程度。本人不是真正的竞赛党,只是多伦多大学Materials Science专业本科生,在维基上对化学条目的贡献也有限,但一直在关注化学相关内容(化学物质专题等);我对人名反应命名的争议也有印象,持中立态度,大致认可社群的共识。烦请阁下对我的方案进行具体指正,谢谢!--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6:05 (UTC)
- (+)支持:可能不能支持IUPAC起/批准的名字独占首句,故只能到此投票。似乎下文钢琴小子的方案有所兼顾,可以参考。顺带提醒某人不要持续打断投票,有意见请到讨论区。-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5:18 (UTC)
- (~)補充:在目前共识难以形成情况下,建议除无中文名者外,首句暂时排除任何外文(除元素符号外),并提醒某”反信息框妥协论“者,信息框已经是在最上(例如移动版)而且最受关注,地位高于首句,所以意见是有意义的。
- 謝謝你的指正,Alfredo君。-Gap496(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10:26 (UTC)
- (:)回應,IUPAC投票通過的名稱,很多是來自原始發明者提出的名稱,來自於各語種,但是新拉丁文名稱則不一定可以兼顧。以辭海的新拉丁文為主,無法達到名從主人原則。在鎢,鋯,鉻等元素條目可以看到。--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02:08 (UTC)
- (+)支持:其实觉得苏州兄如果能搬出《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更好--Fayhoo(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08:08 (UTC)
- @Fayhoo:《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第 968 頁「铁( iron )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Fe ,原子序数 26 ,原子量 55... ... ... 化学符号 Fe 来自铁的拉丁文名 ferrum」改票嗎?還是你的票不意外也是人情票?--175.200.69.234(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0:25 (UTC)
- 请不知真身的IP君停止怀疑”人情票“问题,偏离主题。-Gap496(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10:26 (UTC)
- @Fayhoo:感谢IP君拿出证据证明Fe来源于Ferrum,这正好证明了在首段加入拉丁文名的必要性。至于人情票问题,我想一个不知从哪里跑出来还不敢露真身的IP君的话可以无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7日 (三) 11:21 (UTC)
- Yo...你是当别人读不懂是吧,第 968 页铁字后面接的是什麽文( iron )?
- 比照#苏州就化学元素条目首段格式问题致中文维基社群的公开信的话,
中文维基《中国大百科全书》干脆改名英汉或者汉英维基《英汉或者汉英大百科全书》得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讨论的余地,而应该坚决对加英文派说不。
- @Fayhoo:《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第 968 頁「铁( iron )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Fe ,原子序数 26 ,原子量 55... ... ... 化学符号 Fe 来自铁的拉丁文名 ferrum」改票嗎?還是你的票不意外也是人情票?--175.200.69.234(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0:25 (UTC)
- 事实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第一句就用了英文,按苏州的公开信,我们应该坚决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加英文派说不。中国可以说不,什麽《中国大百科全书》?只是加英文派走★,别在我们大中文维基中出现。
- 抵制实为《英汉或者汉英大百科全书》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支持中文维基清洗英文派走★的光荣任务。
- 让我们一起来投苏州一票,群众们擦亮眼间,跟随苏州伟大领导,走进中文维基光荣的革命新历史。--122.155.168.29(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2:10 (UTC)
- 信息框白纸黑字的iron,从来没删除,我不知道从哪里看出我反对加英文了,我只是反对加英文派所有条目都加英文的行径。不敢露真身的IP君啊,要断章取义、煽动仇恨请随意,反正你没露真身的胆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7日 (三) 12:56 (UTC)
- (:)回應,IP兄断章取义了吧,你难道不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几乎对每个条目都加该条目名称自身的英文翻译吗?我的意思是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条目本身的正文表述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中的元素周期表--Fayhoo(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3:03 (UTC)
- (:)回應这是双重标准:
- 铁( iron )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Fe ,原子序数 26.... 《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
- 铁( iron )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Fe ,原子序数 26.... 《中文维基》
- 这是兩相矛盾:
- ←蘇州宇文宙武: 我只是反对加英文派所有条目都加英文的行径。
- →Fayhoo: 中国大百科全书几乎对每个条目都加该条目名称自身的英文翻译
- 说说看为什麽《中国大百科全书》加了★文可以,不算英文派,《中文维基》加了★文就不可以?难道《中文维基》比《中国大百科全书》更不自由?--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32 (UTC)
- (+)支持--飞贼燕子(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09:14 (UTC)
- @飞贼燕子:阁下可有仔细看过各个提案人的方案?投票理由是什么?另外请看楼下的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新动态。--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9日 (五) 01:11 (UTC)
- (+)支持正如生物学中的双名法命名生物一样,使用拉丁语的好处在于,它基本已经是一种“死”的语言,不再用作口语,因此相对稳定。AsdZhang(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5:37 (UTC)
- (+)支持:个人认为苏州的方案很完美,统一了格式又消除了歧义。周子仪※浪漫谎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8:54 (UTC)
- (+)支持:此方案格式較為統一--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2015年5月30日 (六) 09:26 (UTC) - (+)支持:意見大致同上,個人覺得這個方案比較理想。資料框裏面就已經列出了IUPAC名,只是沒明說這是IUPAC名,而且資料框的位置也不是不顯眼,很不明白對家為甚麼不斷聲稱「蘇州方案排斥IUPAC名」。--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5年5月30日 (六) 09:59 (UTC)
討論區
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有pdf有真相
编辑- 锌(zinc) 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Zn,原子序数 30,原子量 65.39,属周期系ⅡB 族。//发现// 13 世纪印度最早冶炼出纯锌,15 世纪中国开始用锌铸币,...
- 钨(tungsten)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W,原子序数 74,原子量 183.85,属周期系ⅥB 族。//词源// 钨有两个外文名称,即 wolfram 和 tungsten。wolfram 来源于德文,原意为“烟灰和污垢”。英美等国通常把钨称为 tungsten,这个名词来源于瑞典文,原意为“沉重的石头”。1959 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曾提出统一采用 wolfram 这个名词,然而英美等国仍采用 tungsten。现在两个名称都被主要的科学团体所承认。
- 银(silver)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Ag,原子序数 47,原子量 107.8682,属周期系 IB 族。//发现// 银在古代已被发现。元素的化学符号来自银的拉丁文名argentum。5 000~6 000 年前,埃及人已使用银。中国古代的琥珀金实际是银金合金(内含银、金、汞、铜、铂);春秋时期(公元前 8~前 5 世纪)已有“错金银”工艺。
- 镱(ytterbium)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Yb,原子序数 70,原子量 173.04,属周期系ⅢB 族,是镧系元素之一。1878 年 J.C.G.de 马里尼亚克从铒土中分离出镱的氧化物,称为镱土。1907 年 G.于尔班和 C.A.von 韦耳斯拔指出马里尼亚克分离出的镱土是氧化镥和氧化镱的混合物。元素英文名来源于镱土的发现地 Ytterby(于特比),它是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一个村庄。
- 氧(oxygen)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O,原子序数 8,原子量 15.9994,属周期系ⅥA 族。为典型的非金属。//发现// 1774 年英国 J.普里斯特利用一块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氧化汞上,发现一种能强烈帮助燃烧的气体。同时期 C.W.舍勒也进行类似的实验,发现了氧。A.-L.拉瓦锡研究了此种气体的性质,并正确地解释这种气体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它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有形成酸的倾向,因此命名为oxygene,来源于希腊文 oxysgenēs,原意为“酸形成者”。
- 锡(tin)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Sn,原子序数 50,原子量 118.71,属周期系ⅣA 族。在约公元前 2000 年,人类就开始使用锡。其化学符号来源于锡的拉丁文名 stannum。
- 硒(Selenium)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Se,原子序数 34,原子量 78.96,属周期系ⅥA 族。1817 年 J.J.贝采利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泥中发现一种与碲相似的元素,命名为 selenium,来源于希腊文 selēnē,原意是“月亮”。
- 钍(thorium)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 Th,原子序数 90,原子量232.0381,属锕系元素,为银白色金属。以北欧神话中的战神 Thor 命名。发现钍是瑞典化学家 J.J.贝采利乌斯于 1828 年发现。--5.165.83.216(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8:39 (UTC)
- @蘇州宇文宙武:那麼你能不能回答一下:
- 在化學知識方面,《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化學專卷和《辞海》哪一個比較權威?比較是百科全書?
- 為什麼《中國大百科全書》每一個元素條目首句列英文/IUPAC名和元素符號
- 為什麼《中國大百科全書》不是每個元素都列出拉丁文,而且列出拉丁文的,不常是在首句
- 為什麼中文維基編輯一定只能學《辞海》、根據《辞海》,而不能學和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
- 為什麼你不用鋼琴小子建議的台階下呢?--❦‽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20:13 (UTC)
- 右边信息框已有IUPAC规定的英文名且没有改动,所以你的指责都是徒劳的,恕不再回复。——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8日 (四) 01:39 (UTC)
- @蘇州宇文宙武:上面1-5是問句,並非指责,請回答。--❦‽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8日 (四) 08:15 (UTC)
- @蘇州宇文宙武:那麼你能不能回答一下:
- 我的天,没想到中国大百科居然是这样标。这下来源党还有什么话说?名从主人?拉瓦锡vs贝采里乌斯vs戴维,拳皇来一发再决定?
- (!)意見:不过,这样的话问题就应当回到本人的想法,也即“中文维基百科特有的情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产生的专有的格式,独立于任何其他来源”——我其实是不想矫枉过正的,我还是保留我的(专门针对铅锡锑汞钠钾钨的)“双语”方案。另外,大家也能看到,维基百科在内容(长度和深度)上已经超过传统纸质百科了——至于某些人突然拿infobox来当挡箭牌虚晃一招,我只想说,这个方案就是针对正文的,为何要以infobox为借口?试问重要性和吸引眼球方面,infobox难道盖过首段首句?(-)反对infobox妥协论,本人还是坚持首段之方案;当然infobox也要继续美化。--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01:54 (UTC)
旧討論
编辑- 鉝和鈇怎麼處理?按你的方案如何標?
- 是否獨尊《辞海》來源?若《辞海》沒標拉丁文的元素,若有其他可靠來源有其他命名,可否加?
- 可否按維基指引和方針的格式和寫法,把你的提案簡單化並適當排版。
- 化合物如盐酸若IUPAC名和英文名不同怎麼處理?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09:37 (UTC)
- 我说了对111号元素以后的暂不做规定。在首段只加《辞海》来源不代表正文不能加其他可靠来源,我的方案也兼顾正文。我的方案格式是绿色所标示的,是按照SzM君的建议,大家应该能看得懂。盐酸那个我觉得你再好好查查,chlorane在英文维基中重新定向到的不是盐酸而是氯化氢,一个是混合物一个是纯净的化合物,我建议你使用IUPAC的可靠来源而非那个美国网站。——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8日 (一) 09:49 (UTC)
- 你對chlorane的說法顯然你對專業術語的認知不足,專業術語的命名和维基中的連結和定向是兩碼事。回歸正題,為什麼首句只能加《辞海》来源,其他來源包括IUPAC的都不行?詳見#辞海IUPAC比一比,請述說你方案為何禁止除了加入《辞海》来源所列的拉丁文的理由,和其違反WP:地域中心(辞海單一來源及語文觀點)及近用的問題,有太多的實際例子說明,維基人要近用辞海的不易,而且全球各地要近用辞海會導致更明顯的地域性系統偏差。為什麼在「中文維基百科化學条目首句中不能加入國際通用的統一元素名稱及符號,一定要加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辭海中的拉丁文」?更多點此--❦‽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0:15 (UTC)
- 你错了,chlorane到底说的是纯净的化合物氯化氢还是混合物盐酸,你没有回答。其余问题已经通过Talk:化學元素#苏州的统一回应一一作答,在此不再赘述。莫学祥林嫂到处招摇,社群自有公断。——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8日 (一) 12:32 (UTC)
- @Hanteng:请拿出IUPAC的权威来源证明chlorane说的是混合物盐酸而非纯净物氯化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07:00 (UTC)
- @Shizhao::編輯格式的要求,是否可以挾帶限制編輯只能使用某一單一來源如《辞海》?--❦‽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0:19 (UTC)
- 你對chlorane的說法顯然你對專業術語的認知不足,專業術語的命名和维基中的連結和定向是兩碼事。回歸正題,為什麼首句只能加《辞海》来源,其他來源包括IUPAC的都不行?詳見#辞海IUPAC比一比,請述說你方案為何禁止除了加入《辞海》来源所列的拉丁文的理由,和其違反WP:地域中心(辞海單一來源及語文觀點)及近用的問題,有太多的實際例子說明,維基人要近用辞海的不易,而且全球各地要近用辞海會導致更明顯的地域性系統偏差。為什麼在「中文維基百科化學条目首句中不能加入國際通用的統一元素名稱及符號,一定要加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辭海中的拉丁文」?更多點此--❦‽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0:15 (UTC)
@蘇州宇文宙武:關於近現代發展的元素如锆、鎢、铕、钬、钌、鉲、鎢,請給《辞海》所提供的「拉丁文」以利本人多方查證是否《辞海》提供的為正確的拉丁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0:30 (UTC)
- 你怎么能证明正确与否?没有必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8日 (一) 12:32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若你要執行你的方案,早晚要加,不如把資料貼上來。雖然我已畢業,但我可以取得主要拉丁文及新拉丁文的權威字典,就可以查找無誤,至少我可以比對一下,若你不相信外來出版物,同樣的字你也可以自己查找各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字辭典。這總比你以後你加了你的《辞海》的拉丁文,然後我又找到資料說那不是拉丁文把它改成別的好吧?--❦‽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8:25 (UTC)
- 那到时候再说好了。我现在已经微调首段语序,并且不反对加入其他证明元素拉丁文名准确性的可靠来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06:48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若你要執行你的方案,早晚要加,不如把資料貼上來。雖然我已畢業,但我可以取得主要拉丁文及新拉丁文的權威字典,就可以查找無誤,至少我可以比對一下,若你不相信外來出版物,同樣的字你也可以自己查找各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字辭典。這總比你以後你加了你的《辞海》的拉丁文,然後我又找到資料說那不是拉丁文把它改成別的好吧?--❦‽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8日 (一) 18:25 (UTC)
- 現在就可以說啊,按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雙語詞彙資料庫」就可以查了:http://terms.naer.edu.tw/search/?q=加上繁體字
- 雖然我還是主張標用IUPAC名較權威,但現在上面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雙語詞彙資料庫」的術語資料庫說明,標的是英文而不是拉丁文,那麼在化學元素條目上不用英文名,也可以說是違反WP:避免地域中心的方針。
- 延伸的問題就會是,以上的名字 蘇州宇文宙武 真的100%確定也是拉丁文嗎?真的標拉丁文不會覺得誤人子弟/妹而心虛嗎?--❦‽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9:07 (UTC)
按 蘇州宇文宙武 的方案
- 钨(化学符号:W,源于拉丁文:Wolframium)...。 【人名→德语】→拉丁语
- 鉲(化学符号:Cf,源于拉丁文:Californium)...。 【地名】→拉丁语构词
- 銪(化学符号:Eu,源于拉丁文:Europium)...。 【地名】→拉丁语构词
- 鋯(化学符号:Zr,源于拉丁文:Zirconium)...。 【叙利亚语→阿拉伯语→德语Zirkon→英语】→拉丁语
- 鐒(化学符号:Lr,源于拉丁文:Lawrencium)...。 【人名】→拉丁语构词
- 【以上由本人注释。--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8:13 (UTC)】
那麼這些元素的拉丁文來源在哪裡?上面可是IUPAC命名或英文啊,這些名字 蘇州宇文宙武 真的100%確定也是拉丁文嗎?真的寫源於拉丁文心裡不虛嗎?就拿鎢來說,真的這樣寫沒問題嗎?見鎢。
有興趣知道這些名稱的來源及語言的,可以看本人擴張的化學元素#元素名稱詞源並查來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9:24 (UTC)
- @Hanteng:你第一个写错了。元素的化学符号来源于拉丁文名是你自己证明了的,至于拉丁文名来源于哪里可以在正文里写明,这个在我的方案里也规定了要写明。你如果觉得这些不是拉丁文名,请给出可靠来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5:16 (UTC)
- @蘇州宇文宙武:,問題在於技術類條目的「可讀性」和「專門性」,目前現代化學的發展是靠IUPAC的名稱和符號,IUPAC的化學名稱和符號才是專業的國際共通術語,至於拉丁文和其他語文的源起和化學符號的關係應該另外一段落緊密說明,否則新讀者會問,為什麼前面寫源自拉丁文,後面又說寫源自德文,是不是哪裡有錯。若你要談格式、易讀、和術語來說,首句本來就應該放專門術語和符號,後面才提符號和字源,不這樣分,可讀性降低而增加了潛在的誤讀可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25 (UTC)
- 可是IUPAC的命名并不能追溯它成立以前已经命名的元素(它自己说的,可以查Mewaqua给大家的pdf),而且它自己说了自己命名的是英文名。化学符号源自拉丁文名这本没有错,后面写明拉丁文名源自德文或其他文就好了嘛,我不相信大家这点都能理解错,至于在正文还是首段,还是可以商量的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5:32 (UTC)
- 這裡是百科,不是字典,我的出發點是在於讀者第一句要看到什麼,若是知識>字源,那麼很清楚的應該是專業術語,那麼在化學元素方面,現代的專業術語就是IUPAC定義的化學符號,我們更要整體考量化學條目知識的各條目間的互通,其他化學合成物的命名也是由IUPAC定義的話,那麼整套化學知識的條目應該是在第一句話就交待相關術語,以成一個系統。至於化學符號的源起,我已在化學元素加了兩個來源做了說明,這個知識不需要在每一個條目的首句重覆了。這裡是百科,不是字典,若你把知識放高一點,字源放低一點,就會瞭解我的堅持和語文無關,而是和術語相關。--❦‽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48 (UTC)
- 再说一遍,IUPAC规定的是英文名,并不在全世界通用,若你坚持用它可能存在英文中心问题。我觉得我已经足够妥协,或者照Shizhao说的把IUPAC名称放在右边那个概况表里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不会进一步妥协。PS:你最后一个元素的符号写错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5:54 (UTC)
- 再说一遍,已有編輯指出台版的辭海是用IUPAC,台灣國家教育院的專門網站[14]用的是英文,若你堅持獨尊中國版辭海而不顧國際標準和台灣使用習慣,則是違方地域中心。談到此,要嘛首句一起列,要哪首句只寫符號如Shizhao建議,我是不會接受你獨尊辭海違反方針的作法。--❦‽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6:07 (UTC)
- 都说不只是《辞海》了,只要能证明是拉丁文的正确写法就行,还有什么地域中心?你坚持只加入美国网站的来源,是不是美国中心、英文中心?你会接受就不用投票了。真是鸡同鸭讲。再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6:11 (UTC)
- 重點是你的方案不當排擠IUPAC命名,而這在化學專業條目上,就是強加中國版《辞海》處理化學條目的編輯政策(只用拉丁文),而不顧及台灣版及台灣官方術語資料庫用IUPAC命名的編輯政策。另外一個更強的論點,譯編過40個元素條目的鋼琴小子也說了,在化學條目「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9:23 (UTC)
- 我不明白的是,為甚麼蘇州兄對拉丁文那麼執著。拉丁文在化學命名上難道有像英文一樣的權威地位?另外我希望提醒各位,維基百科的討論目的是尋求最大程度的共識,而共識是需要各方儘可能妥協的。宣告「不可妥協」是不健康的態度,是違背維基百科合作的宗旨的。我同情蘇州兄最早的初衷,但經過冗長的辯論,可以發現詞源可以十分微妙。如果蘇州兄選擇拉丁文的原因是基於詞源的,那麼日後爭議還會復發。但如果有一個全球公認為權威的來源,就可避免「拉丁文是否某某元素名的詞源」這樣的爭論了。至於為蘇州兄方案投票的其他用戶,我希望你們了解一下IUPAC在化學領域的全球性和權威程度,這是一本字典、一本百科全書、一本教科書所不能攀比的。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0日 (三) 18:26 (UTC)
- 重點是你的方案不當排擠IUPAC命名,而這在化學專業條目上,就是強加中國版《辞海》處理化學條目的編輯政策(只用拉丁文),而不顧及台灣版及台灣官方術語資料庫用IUPAC命名的編輯政策。另外一個更強的論點,譯編過40個元素條目的鋼琴小子也說了,在化學條目「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9:23 (UTC)
- 都说不只是《辞海》了,只要能证明是拉丁文的正确写法就行,还有什么地域中心?你坚持只加入美国网站的来源,是不是美国中心、英文中心?你会接受就不用投票了。真是鸡同鸭讲。再见!——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6:11 (UTC)
- 再说一遍,已有編輯指出台版的辭海是用IUPAC,台灣國家教育院的專門網站[14]用的是英文,若你堅持獨尊中國版辭海而不顧國際標準和台灣使用習慣,則是違方地域中心。談到此,要嘛首句一起列,要哪首句只寫符號如Shizhao建議,我是不會接受你獨尊辭海違反方針的作法。--❦‽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6:07 (UTC)
- 再说一遍,IUPAC规定的是英文名,并不在全世界通用,若你坚持用它可能存在英文中心问题。我觉得我已经足够妥协,或者照Shizhao说的把IUPAC名称放在右边那个概况表里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不会进一步妥协。PS:你最后一个元素的符号写错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5:54 (UTC)
- 這裡是百科,不是字典,我的出發點是在於讀者第一句要看到什麼,若是知識>字源,那麼很清楚的應該是專業術語,那麼在化學元素方面,現代的專業術語就是IUPAC定義的化學符號,我們更要整體考量化學條目知識的各條目間的互通,其他化學合成物的命名也是由IUPAC定義的話,那麼整套化學知識的條目應該是在第一句話就交待相關術語,以成一個系統。至於化學符號的源起,我已在化學元素加了兩個來源做了說明,這個知識不需要在每一個條目的首句重覆了。這裡是百科,不是字典,若你把知識放高一點,字源放低一點,就會瞭解我的堅持和語文無關,而是和術語相關。--❦‽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48 (UTC)
- 唉,不得不说,人们投票,真的有认真看,或者看懂两边吗?还是说都是投感情票.. = = ||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02:37 (UTC)
- 我对维基用户的学历感到堪忧,bog太多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1日 (四) 17:41 (UTC)
- 可是IUPAC的命名并不能追溯它成立以前已经命名的元素(它自己说的,可以查Mewaqua给大家的pdf),而且它自己说了自己命名的是英文名。化学符号源自拉丁文名这本没有错,后面写明拉丁文名源自德文或其他文就好了嘛,我不相信大家这点都能理解错,至于在正文还是首段,还是可以商量的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19日 (二) 15:32 (UTC)
- @蘇州宇文宙武:,問題在於技術類條目的「可讀性」和「專門性」,目前現代化學的發展是靠IUPAC的名稱和符號,IUPAC的化學名稱和符號才是專業的國際共通術語,至於拉丁文和其他語文的源起和化學符號的關係應該另外一段落緊密說明,否則新讀者會問,為什麼前面寫源自拉丁文,後面又說寫源自德文,是不是哪裡有錯。若你要談格式、易讀、和術語來說,首句本來就應該放專門術語和符號,後面才提符號和字源,不這樣分,可讀性降低而增加了潛在的誤讀可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15:25 (UTC)
- 致蘇州宇文宙武:如果你要繼續用含糊語句去曲解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05第46-47頁內容,我以前已經說過的話在上面可找到,不再重複了,但是請不要繼續提「Mewaqua给大家的pdf」這類的話,我的用戶名被你的詭辯利用對我造成困擾,請改用"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05",謝謝。--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19日 (二) 18:26 (UTC)
- (!)意見:個人覺得字源應該屬於歷史段落。--老陳(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05:04 (UTC)
请停止在投票下面策反
编辑@SzMithrandir:跟你说过多少遍,这里是投票不是讨论,上面那个投票也说了吧,你有没有听进去?你看我有没有到Hanteng方案投票区策反?你要策反,这里有讨论区随你讨论。我会隐藏讨论内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2日 (五) 01:57 (UTC)
- 我不反對策反,反對斷掉的對話,若你覺得長最多用hide系列模版並加標題列出回應人ID及發言前十字。--❦‽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20:46 (UTC)
移动自楼上
编辑- 注:此段落指向苏州的投票区;由于苏州要求格式,特此分区
- 我不反對策反,反對斷掉的對話,故移回,若發現移回位置有誤請幫忙修正。--❦‽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20:46 (UTC)
- (:)回應@Gap496:按阁下的要求,我重新开区讨论。我好奇阁下说的“名从主人”是指什么?是说元素的名称“本来”是拉丁文吗?--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23:26 (UTC)
苏州就化学元素条目首段格式问题致中文维基社群的公开信
编辑首先,本人就该问题造成互助客栈条目探讨版严重拥堵并有可能涉及扰乱和破坏礼仪而致歉,但本人声明这并非本人的初衷,如有打扰还请社群的各位海涵。本人认为有必要将此问题的来龙去脉向大家说明,并提出本人的个人看法,供社群就解决此问题作为参考。
该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缘起本人与User:Alfredo ougaowen君关于Doctrina条目的一场争议,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标题到底是使用拉丁文源词还是英文,或者使用其中一个中文意思作为标题。在该问题还未解决的情况下,本人突然发现本人使用的Chrome浏览器来源于化学元素铬的英(法)文名,点开铬,发现其首段外文名Chromium未标注语言名称,想起看到过家中的1999年版《辞海》附录《国际原子量表》中各元素除了列出化学符号外就只列出了拉丁文名称,其中铬的拉丁文名貌似就是Chromium,而且本人虽然不是化学本科出身,但对于化学一向很感兴趣,初中时化学是全班第一,中考全市第一(99分,无100分),高中时为班级化学课代表,本人很清楚地记得老师说过元素的化学符号就来源于拉丁文名,而当初元素周期表草创时期,拉丁文也是国际科技通用语文(类似地,在生物学界学名也是用拉丁文)。因此,本人很自然地在铬条目首段的Chromium前加了拉丁文。然后就受到了Alfredo ougaowen的跟踪,他质疑并回退了本人的编辑,他认为Chromium不是拉丁文,本人就又找出最新的《辞海》的pdf版给出来源,但他还是半信半疑。本人发现很多元素的条目都在首段加入英文,这不符合元素符号来源于拉丁文的常识,就想干脆在所有元素条目首段加入拉丁文和《辞海》来源并删除英文,又在氧等条目执行加入拉丁文的想法,但一直受到Alfredo ougaowen的跟踪和质疑。Alfredo ougaowen持续地将问题反应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本人每改一个元素他就加一个讨论,还不停地@本人,让人不胜其扰。之后User:Hanteng等人加入讨论,对我加拉丁文的行为口诛笔伐,本人也予以还击,并提出了投票解决的方案,该问题遂演变成现在这个局面。
这位始作俑者User:Alfredo ougaowen是个标准的加英文派,常常在编辑的一些条目中加入不必要的英文,如在意大利半岛、亚得里亚海、云豹、奈梅亨、东方狍等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条目加入英文,屡教不改。他还创建了标准藏语、原始汉藏语、文艺复兴拉丁语等语言类条目,也都是与英文无关的,他偏偏要加入英文。对于铬的首段,他坚持Chromium是英文,却对本人拿出的《辞海》来源证明Chromium是拉丁文一再怀疑。因为该问题一再扩大,才形成了今天这个局面。Alfredo ougaowen加入英文的理由很简单,说加入英文有助于读者阅读,对于本人删除他所加英文的举动,他认为是妨碍编辑的行为而一再回退。对于他的行为,本人还是一句话,要看英文的请去英文维基,这里是中文维基,不是英文维基中文版,没有必要在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无关的条目中加入英文。对于是否加英文的问题,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关于在非英语条目添加英语名已基本讨论完毕达成共识,基本上参与编辑的资深编辑和多数管理员都认可没有必要在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无关的条目中加入英文,但是Alfredo ougaowen的行为与此认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Alfredo ougaowen等加英文派的理由十分牵强,要说加英文便于阅读和编辑,那为何不加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他大语种呢?如果一定要加英文才能便于阅读和编辑的话,干脆在每个条目的中文正文下加上英文译文,这样就完全能“便于阅读和编辑”,岂不更好?那样的话,中文维基干脆改名英汉或者汉英维基得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讨论的余地,而应该坚决对加英文派说不。
至于该问题所涉及的另一位维基人User:Hanteng君,想必大家对于本人与他的恩恩怨怨并不陌生。在这个问题发酵初期,Hanteng与本人在独裁政体条目是否存在中立性问题这个问题上又发生了争执。众所周知,我们两人的政治立场大相径庭,争议是难免的,而Hanteng一向什么事都爱插一脚,对于本人的任何看法从来都是反对的。既然Hanteng重新开始活跃,那么他反对本人在化学元素条目首段格式问题的立场也是非常正常的。Hanteng的长处在于找资料,但他的短处是不会长话短说,而且喜欢长篇大论,到处口诛笔伐,重复话题(我戏称为“祥林嫂”式的抱怨,以及“贴大字报”),他一下子开了N个(本人没数)相关话题对本进行“讨伐”,以至于管理员User:Shizhao也看不下去,对他进行了警告(请集中在一个章节讨论,不要到处开新章节。再这样下去,应该算是扰乱维基百科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0日 (三) 01:57 (UTC))。都说太长不看,加上本人处于毕业答辩的最后关键时期,难以一一予以回应,但这样反而给大家一个印象——Hanteng比本人更有道理。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两人都有道理,完全不是Hanteng单方面宣称的那样本人的讨论都是“误导”和“谎言”,甚至是“无知”和“反智”。
Hanteng一再宣称的本人有关“贝采利乌斯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是“原创研究”,然而本人确实提供了来源,并且在此来源可能不足以证明“贝采利乌斯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的情况下修改了本人所提的方案的格式,即使贝采利乌斯并未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本人也没有“原创研究”。Hanteng也一再宣称IUPAC对于元素的规定命名不局限于英文,然而根据IUPAC自己的官方文件第46-47页关于元素命名的问题,IUPAC规定的就是元素的英文名而非其他语文的名称。而它在表I(第248页)中列出的是批准的在化合物组成的各原子的英文名称,但它只是建议其他语言中所用的原子的名称尽量与表中的英文名称相似,同样承认过去的非英文命名且与英文名称相差较大的其他语言中的原子名称,也就是说它并不规定元素一定要用英文,更没有规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元素也要以英文为标准或者使用英文名称,所以使用英文是说不过去的。该表I不过列出了元素的英文名而已,没有强制对元素进行自己的命名,因为这个组织主要是规范化合物命名的,要规范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自然要先列出化合物组成各元素的英文名,不过也就仅此而已,它的这个表也不具有约束力,在英文国家和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未必会用英文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钨,在德国等德语国家和地区,就不会用IUPAC的英文命名Tungsten,而会用德文Wolfram。同样的例子有金、银、铜、铁、锡、铅、钾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多在非英语国家有着与英文不同的词语形式,如此多的元素在非英语国家并未使用IUPAC的英文命名,这与Hanteng等IUPAC英文名支持者所称IUPAC英文名是世界通用的情况完全不同。还是老话,英语只在英语国家是正式的通用语言,而在全世界它只不过是通用语的一种(尽管可能是最为流行的),但其他通用语还有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加英文呢?
对于Hanteng宣称的本人使用大陆版《辞海》作为来源是“地域中心”,本人已经修改方案,允许加入其他可靠来源来证明这元素的拉丁文是正确的,而且《辞海》也曾在香港出版,所以根本没有所谓“地域中心”的问题。至于Hanteng所宣称的本人排挤IUPAC的英文名,也是无中生有的,本人的方案一开始就允许在正文部分加入元素在各种语言中的形式,当然包括了IUPAC的英文名。而且,现在元素的基本信息框内只列出元素的英文名(也就是IUPAC规定的英文名),已经涉嫌英文中心主义,再在首段首句列出,岂不重复而且过分?而Hanteng在搜集一系列资料试图“讨伐”我后,同样得出了结论,那就是贝采利乌斯采用的元素的化学符号都来源于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那么在首段化学符号之后加入拉丁文名以示读者这个化学符号是来源于哪个拉丁文,这应该是相当正常的,为什么要反对呢?
综上所述,本人支持任何全球视野的可靠来源,从来没有只用《辞海》来源而造成所谓的”地域中心“,也从来未排挤IUPAC规定的元素的英文名,但一则英文名并非强制在全世界通用,二则现在元素的信息框已经有英文名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在首段首句加入英文名,当然本人也不反对在正文加入英文名及其词源。既然元素的化学符号都来源于其拉丁文名,那么在首段首句加入拉丁文名是有必要的。本人一向为中文维基前途着想,不想因此问题而导致社群的混乱,故而在共识难以达成开投票以求最终解决问题,完全是为了中文维基好,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本人的政治立场而反对本人(本人知道本人的政治立场在这里不讨喜)。因为本问题涉及的讨论很长,本人的回应也相对较长,如有打扰,还望海涵,也请大家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5年6月#化學專業術語投票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投票,谢谢!PS:因为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君已经四处拉票,为公平起见,本人也只好拉票,还请见谅。————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3日 (六) 16:51 (UTC)
對蘇州的公開信的回復
编辑- SzMithrandir
-
- 注:鄙人力求言简意赅,也希望其他人不要跟过来水帖,结果长篇大论。
苏州,我仔细读了你的发言,基本上还是有道理的;我还是相信你是讲道理的人。但是你的有些说法还是有漏洞,不能令人信服。在此我分条列出:
- 首先,IUPAC 的确“没有规定元素在其他语言的名称是什么”;其实这是废话,各国的语言都已经形成,不需要IUPAC去规定(除了偶尔发生的转译混乱)。但是除了本国语言之外,国际学术上用什么交流呢?用俄文、阿拉伯文或者西班牙文吗?还是你觉得英文并不是国际通用?或者说你觉得IUPAC没有“明确表态”,规定英文是国际通用?—— IUPAC只列出了英文名称的推荐,我想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而且近年来ferric/ferrous 等传统命名也逐渐在被iron(III)/iron(II) 取代(虽然我个人并不赞同),这说明中文维基百科也应当接纳IUPAC之推荐,也即英文。—— 你还有一句是“在英文国家和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未必会用英文名”,那我想说,拉丁文不也一样吗?任何国家现在都没有正式使用拉丁文,这更差吧?为何厚此薄彼?—— 所以我的意见是,要标外文,就必须有英文(常用性压倒);要么就都不标,尤其是金银铜铁这四个,标出来是有点傻,像小学生一样。但其他元素不能围着拉丁文转。
- 现在我继续解释为何“不能围着拉丁文转”:“贝采利乌斯采用的元素的化学符号都来源于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这句话不假,我们也都知道,但敢问是什么范围,是118个元素吗?还是只是周期表前面的一些,加上金银铅汞几个重金属?你不能说,因为Berzelius发起了这套方案,所以后面不断命名的就都是拉丁文;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构词法而认为元素名都是拉丁文,这一点简直可以说是发明历史;-ium 主要是为了表达“金属”之义(取其阳性)。—— 所以为什么我的方案中反复提及不必标出语种,就是为了规避这个无意义的“孔子属于韩国”一般的说法。(要标就标IUPAC名或者ISV)
- 第三点就说到为什么我要分类对待。敢问参与讨论的各位,有谁能拿着一张白纸,在3分钟之内默写出元素周期表(只写符号)?有谁能把所有的英文默写出来,并且拉丁文不同的也写出来?—— 如果你们有起码试过抄写,并逐一查找词源,你们就会明白分类是很有必要的,而不是像门外汉一样置若罔闻。 在此重新说一遍本人的方案:第一类是古代元素,IUPAC红皮书里也说了古代元素的特殊性;我在此基础上还将金银铜铁单独踢出(不标任何外文),剩下的铅锡锑汞,如我方案第一条所说,有必要科普,标出英文和拉丁文。【到目前为止,这些例子几乎都是由我举出,双方拿去作为论据的;这充分说明了多数编者对化学元素并不了解】 第二类是近代元素,特点是词源都相近但是拼写可能不同,或者有的用本国语言意译,比如Sauerstoff(酸素)、Wasserstoff(水素)等;这类应当标出英文,因为拉丁文只是把词尾变换了一下(hydrogenium oxygenium manganum zincum chlorum fluorum),根本没有什么命名的“地位”。硼等其他元素恕不一一罗列方案,可参见本人方案和之前的发言。钠Na钾K钨W三个另算,更靠近第一类的方案。 第三类是现代元素,我上段也说到了,不必标出语种,要标就标IUPAC名或者ISV。
正好鄙人的方案就在楼下,方便查看。如果有人怀疑我这是原创研究,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这的确是原创,但并不是“研究”,而是原创编辑格式,是本人根据中文维基百科特有的情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产生的专有的格式,独立于任何其他来源(包括英文维基百科);这(“原创”编辑)是百科编纂工作必要的要素,没有这个要素才是抄袭!
再次声明,本人没有什么政治立场,只是对化学元素就事论事;本人这次支持Hanteng阁下,只是因为觉得我的方案可能会被Hanteng包容。本人的发言也并不多,可以在此页面Ctrl+F搜索SzMithrandir,正好你也是chrome浏览器。【Hanteng的独裁政体我当时都参与过编辑,我并不认同某个杀马特非主流来源,也曾提过意见;但后来觉得无意义+本人非专业,没有继续关注】【至于Alfredo ougaowen阁下是否过度添加英文,本人没有全面了解过,只记得几个政治条目,在我看来主要是为了按照现代政治学理论将概念清晰地区分开,以与英文(以及多个欧洲语言)维基进行wikidata对应】—— 但这个的对错先按下不提,在化学元素条目中ougaowen阁下的编辑并无问题。你要不信,你可以再看一看我的方案,是否有“英文中心”。
你也说了,这次完全是其他地方引来的战火,chrome浏览器引发的血案。我想说,虽然维基百科是大家的,整个社群要协作、监督,共同形成方针,但是争论过后,各就各位,化学元素的条目终归还是化学爱好者来长期维护。我算不上对化学条目做了很多贡献,但我是可以给出具体的编辑方案的。我不是自吹自擂,但我觉得如果我苦思冥想设计出的方案却得不到实施/禁止被实施,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如果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本科也算吧?)由于某些无关的社群争执而无法编辑相关条目(我倒是还没敢试,怕被谁回退了),那是不是需要行政员出面摆平了?
总而言之,希望社群的各位早日停止无谓的争论,将编辑权利归还给化学爱好者。--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01:12 (UTC)
鋼琴小子的總結和呼籲
编辑我希望作為化學元素條目的主要貢獻人對整個辯論中的社群意見進行總結,通過尋求最大共識的手段,使爭吵可以立刻結束。(我的貢獻程度可見我用戶頁之週期表。)
以下是對討論中的各方論點的羅列,不僅限於我的個人觀點:
- 除了(各個)中文名必須標出之外,對於大部份非中文固有的元素名,有必要標出一個或多個外文名。
- 化學元素名的「詞源語言」非常廣泛和複雜。除了各語言固有的古老元素名外,還有希臘文、拉丁文、德文、梵文、阿拉伯文以及各國人名地名。
- 貝采利烏斯最早的元素符號取自元素當時的拉丁文命名,其中不少已改變,大部份被IUPAC沿用至今。
- 在與英文沒有直接關係的條目上,避免僅因為「最常用語言」而在首段加入英文名。
- 在化學元素命名上,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也是我翻譯的條目),簡稱IUPAC,擁有最終裁決權。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是成員。
- IUPAC的唯一官方語言為英文,不對其他語言作任何建議,但在實際操作上新的中文命名是以英文命名標準為參照的。
最終的方案,須考慮到以下的原則:
- 條目須呈現以中文作為表達語言的國際通用性觀點,納入外文需有合理基礎。
- 維基百科不是詞典,不應只以「很多人用這個語言」而盲目納入外文。
- 首段須精簡,避免括號和外文過於臃腫難讀。
- 標註的外文應能反映出化學符號的全稱。
- 方案的穩定性──儘量減少日後的爭論或編輯戰。
我根據以上各點,具體寫出了每一個元素的首句,請見User:Yinweichen/Testpage2。每個元素都有錯綜複雜的命名歷史,融合Hanteng和蘇州兩大方案時,不少元素都是特殊個案,我都有作詳細註釋。我作為這幾年來化學元素條目的最大貢獻者,懇請大家能在這一折中方案的基礎上作少量修改,不要再拔河了。一旦社群仍無法達成共識,我只能提議所有元素條目首句一律不加外文,待正文「詞源」一段詳細解釋。
蘇州的出發點我是贊同的──在瀏覽中文維基百科時,我也常會移去不恰當的英文標註(特別是數學和物理領域)。然而這次的爭議其實複雜得多,這是最早Alfredo和蘇州雙方可能沒有考慮到的(由於不甚熟悉化學元素命名的歷史背景)。兩大方案幾天來的支持票數不相上下,可惜我猜測有一些投票者對爭議主題也不夠了解。在看了蘇州的公開信後,我深信大家的本意都是善良的,只是在面對別人質疑和反駁時表現出猜忌、成見的態度,導致了雙方都不能下臺階。這點我們都可以做得更好。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5日 (一) 08:24 (UTC)
- 蘇州的提案阻絕了許多User:Yinweichen/Testpage2這裡的用法,本人hanteng的提案未就細部編輯表示意見,只是避免國際專業術語被蘇的提案全面禁止寫入首句。
- 在此感謝鋼琴小子此頁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努力,這揭明了需要彈性依化學條目的特性給予適當的專業術語知識
- 在目前只有我的方案可以允許鋼琴小子上述的建議的情況下,我沒有什麼下 臺階的問題
- 鋼琴小子此頁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建議如同SzMithrandir的補充說明建議(雖兩者有些許衝突),都是很好的新共識討論起點,我個人相信這是可以有共識形成的,然而 蘇州的提案 完全阻絕了這些可能新共識的形成。
- 所以鋼琴小子很友善地給了 蘇州 臺階下,問題是,蘇州會不會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5日 (一) 13:25 (UTC)
- 想知道@蘇州宇文宙武:對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看法,希望大家能盡早達成共識。我個人覺得是還可以,而且好像也符合了避免英文中心與標明詞源等閣下的看法。-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5日 (一) 13:47 (UTC)
- (*)提醒各位关注此项提议。-Gap496(留言)
- 暫時(+)支持此方案(我並未認真重看其他方案的討論,太長了)。雖然此方案令元素首段無法統一格式,但因元素命名的由來各有千秋,實難統一,故此方案最能兼顧各項要求,應採用之--Temp3600(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7:58 (UTC)
SzMithrandir的提案
编辑我的方案总体偏向Hanteng。但我的方案是,对不同的元素应当区分对待,将元素至少分成三类: (一)古老的元素,“金银铜铁铅锡锑汞”等,世界各语言中名称都不相同的; (二)现代化学诞生之后开始分离或发现的,名称来源(拼写或含义)相同,但(欧洲)各语言中不完全相同的,硼(en:Boron, fr:Bore, de:Bor, es:Boro, la:Borium)或者氮(fr:Azote/Nitrogène, en:Nitrogen, de:Stickstoff)氧(fr:Oxygène, en:Oxygen, de:Sauerstoff)等,主要集中在周期表前面的一些; (三)现代化学发展起来以后,(欧洲)各语言中基本相同、构词法也是拉丁文的,但并不是真正的拉丁文。 这样分类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显而易见,这三种情况的条目编写会完全不一样,因此也没有必要去制造一个一刀切的、迷信一方来源的编写方针。以下列出我对这三类的分别提案(参见#化学元素讨论段的旧方案,基本照搬,合并了一下):
一、“古代”就发现的这一批“老”元素(金银铜铁、铅锡锑汞 等等)的英文与拉丁文名称十分不同,提议:
- 金银铜铁已经耳熟能详,因此首段没必要加入英文,此时也不应添加拉丁文(WP:UNDUE),因此使用文内#链接,写为 金[[#前往词源段落的链接|元素名称]]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Au,云云 —— 相比IUPAC,我已经是对此做出让步;要是有人不信IUPAC现在是以常用性压倒,可以看en:Chemical element#Element names一段。 For purpose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rade, the official names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 both ancient and more recently recognized are dec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 which has decided on a sort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drawing on traditional English names even when an element's chemical symbol is based on a Latin or other traditional word, for example adopting "gold" rather than "aurum" as the name for the 79th element (Au).
二、“近代”这类可以继续细分:
- 各语言拼写均不同但词根相同的元素(主要是非金属多),比如硼(en:Boron, fr:Bore, de:Bor, es:Boro, la:Borium),有可能比较难落实是哪个语言“先到先得”(形成正式的元素名称)的,但是并不影响元素符号,如何判断? 提议:标出英文,常用性压倒;然后在词源段慢慢解释。 硼(英语:boron)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B,云云
- 氢(水素)氧(酸素)氮(窒素)等-gen系列(包括碳),英法系和德-日系明显不同,但元素符号(以及拉丁文)采用了英系。 提议:同上,标出英文,常用性压倒;然后在词源段慢慢解释。
- 钠Na钾K两个和钨W:德系被采用了元素符号。 提议:按照(一)B(锑那样),标出英文和拉丁文;然后在词源段慢慢解释。
三、“现代”这类方针相同,但根据时间可以细分:
- Chromium 和 Calcium 这样的19世纪发现的、外表是拉丁语构词、实际是来自于具体某国家(英国、法国等)的词,应当如何判断? 提议:不必标出语种(但可以用lang模板控制字体)。 钙(calc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Ca,云云
- 最后,20世纪尤其是二战之后,一大批新元素的名称(锕系及之后),基本都是在英文环境中诞生的,但构词法是拉丁文。 提议:同上,不必标出语种。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的方案就是首先得遵循英文是国际科学技术主流语言的事实,然后只有在拉丁文和英文不同的时候有必要(在首段)标出拉丁文 —— 但也并没有这么夸张,因为110多个元素里,大部分是不必标出的,大部分是新时代的统一命名,没有必要去争是哪个语言,反正是罗马字母拼写的西方文字,用-ium也都是为了表达金属的意思;坚持这是拉丁文并没有必要(WP:UNDUE),声称这是英文也未免有点地域中心(虽然其实英语已经不等于英语国家了)—— 还有一大系列没有提及,那就是俄系(比如олово和сурьма);但我稍微翻了一下,与标准名不同的也就还是那几个“老的元素”,没有通用性;其他要么跟英法要么跟德国。毕竟科技名词,不会有太多来源的。
投票的话,请就在这下面投票。为了格式与前两位保持一致,讨论请到讨论区。特此邀请 之前的支持者@Mewaqua、Alfredo ougaowen、和平奮鬥救地球 继续投支持票;之前的反对者@Alexander Misel、Ds950524、DeBit、霧島聖、Ab3080888、@脳内補完、Temp3600、Gszq、Theodoreianmo2 简阅我的提案并重新考虑一下;中立的@Jimmy Xu、Shizhao和新加入的@Wetrace各位希望能参与投票。当然还有两位提案者@Hanteng和@蘇州宇文宙武。谢谢大家!--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2:48 (UTC)
(+)支持:提名人票。--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2:48 (UTC)(+)支持:用拉丁文構字規則構造新字,之後說這是拉丁文,對我來說這種說法無說服力。在有爭議時,我希望採用最具包容力的方案,SzMithrandir的提案適度包容了各種意見,又不失準確性,希望能以此來解決爭議。--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05:07 (UTC)- (*)提醒:这三个方案是并立的,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并且不设反对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0日 (三) 06:30 (UTC)
- 感謝提醒,因為hanteng閣下的提案可以包涵SzMithrandir閣下的提案,根據能採用最具包容力方案的原則,我選擇支持hanteng閣下的方案。--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1:10 (UTC)
补充
编辑- stackexchange問到的結果:
- 「無圖不信」在蘇來看就是,我蘇大用戶在維基上年資老人脈多,我給你頁碼就是真相,別找我要圖,任何人以外的只要和我蘇大用戶不同的意見,都要給圖
- 的確,我在chemistry.stackexchange問到的結果也是建議維基百科在化學元素條目不要用拉丁文而用IUPAC,Berzelius方案統一的是化學符號,而化學元素名稱則並未被Berzelius或拉丁文統一。
-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蘇州宇文宙武 的「Berzelius以拉丁文統一化學元素名稱」之說法,是其個人的WP:原創總結,詳見#統一斷言的說明和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19日 (二) 05:38 (UTC)
讨论区
编辑作為翻譯了40個元素條目的維基人,我覺得我有一定的發言權。抱歉這段時間因繁忙而未能更進這場辯論。首先須釐清幾項事實(一些來源上面已有給出,不再此重複):
- IUPAC是國際上擁有元素及化合物命名決定權的權威機構。
- IUPAC的唯一官方語言是英文,因此不對化學物在其他語言的命名作任何建議或規範(见Lost in Nomenclature Translation)。
- IUPAC元素名稱不一定是拉丁文,或起源於拉丁詞。
由此可見,英文在化學命名上有著特殊的地位,而不只是一個「科技範疇中默認的外文」。因此標註「銣(IUPAC名:Rubidium)」與諸如「空氣(英文:Air)」這種不恰當、不必要的英文標註有根本性質上的差異。為了凸顯這種性質的不同,有必要寫上「IUPAC名:」,而不只是「英文:」,以避免人們質疑我們在外文的選擇上有偏頗。IUPAC對所有元素只有一套標準命名:銣的「Rubidium」和鐵的「Iron」地位是一樣的。因此IUPAC名應在所有元素條目中一概標上,無須在決定是否標註或標註甚麼語言上,把其詞源歷史研究一番。這樣一視同仁的做法,是公正、客觀的,可以避免日後在個別條目中無必要的爭吵。至於書生所提出的「IUPAC名只放在Infobox,不放在首段」,在爭持不下的時候可以考慮,但我認為標準命名的重要性足以讓它出現在首段。
tl;dr:應在首段標註擁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這是公正、客觀的標準,不存在英文中心的問題。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0日 (三) 08:31 (UTC)
- 同意鋼琴小子 的判斷,編輯作法上我也可以接受其建議「IUPAC名應在所有元素條目中一概標上,無須在決定是否標註或標註甚麼語言上,把其詞源歷史研究一番」,在此也感謝鋼琴小子翻譯了40個元素條目做出的貢獻。--❦‽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9:15 (UTC)
- @SzMithrandir:我的方案只是開了一道門讓編輯可以使用IUPAC專業術語,並沒有硬性要求或禁止其他編輯針對各別條目特性不同的條款,所以你的方案大多數內容可以在我的方案通過後執行,唯一的差別是在首句術語的編輯用的是IUPAC名,而非英文,至於要不要加語種在首句或其他段落,我個人覺得你的方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細部處理。希望這說明你能體會,並考量這裡投票規則的差異。蘇案主要是強制並限縮編輯使用專業術語的自由,我的案主要是明文保障編輯少量使用專業術語(外文/原文)的規定,落實WP:命名方針的要求,你的案則是很好的細部編輯建議,你可以問這個問題:若通過蘇的方案你能不能執行你的建議,若通過我的方案你能不能執行你的所有建議,這樣子或許就有答案。--❦‽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0日 (三) 09:39 (UTC)
- (:)回應@Hanteng、Yinweichen:可以,我已在Hanteng的提案下投票。但是,我希望能落实“IUPAC名”之地位;就现在的来源,我还不太确定IUPAC名是否有被IUPAC明确“钦定”过。如果的确有一套现代的国际通用名称,那的确是最好了,我们都不用争了——但那样的话,可能就要考虑首段加入“IUPAC名”是否WP:UNDUE;不加的话主要是美观。 另外,拉丁文之重要性,除了元素符号,还有化合物命名(IUPAC采用的英文名都会涉及到:ferric/ferrous, stannic acid -> stannate, etc);所以金银铜铁、铅锡锑汞等元素(好像就这8个了),其拉丁文最好在显眼的地方出现(最合适的地方可能就是紧跟着元素符号的括号了);另外还有钠Na钾K钨W三个。 忍不住又说到细节了哈哈。--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0日 (三) 19:26 (UTC)
- 为何要注英文?中文语境下根本不需要英文。首段只要注明元素符号就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5年5月25日 (一) 02:22 (UTC)
- 额,书生你意思是完全不标外文吗?这样也未必.. —— 我想起来了,你有说过infobox的事情。但我还是想引用楼上Yinweichen的话:“標準命名(无论 英文/拉丁文/IUPAC名称)的重要性足以讓它出現在首段”。—— 要我说的话,我还是想着科普的重要性。最佳例子就是铅锡锑汞这4个和钠钾钨3个,对大多数读者而言英文和拉丁文都比较陌生,而①遇到英文文献和其他英文语境的可能性很,而②化学元素又并不是来源于英文名称,所以都有必要标出。要是较冷门元素的话,查阅那些条目的读者,可能多半也希望能在显眼的位置看到外文名称吧。
中国有句古话叫“因重二”,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两遍;这里也是一样的考虑,在首段和infobox都出现。不知阁下怎么看。--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5日 (一) 02:44 (UTC)
- 额,书生你意思是完全不标外文吗?这样也未必.. —— 我想起来了,你有说过infobox的事情。但我还是想引用楼上Yinweichen的话:“標準命名(无论 英文/拉丁文/IUPAC名称)的重要性足以讓它出現在首段”。—— 要我说的话,我还是想着科普的重要性。最佳例子就是铅锡锑汞这4个和钠钾钨3个,对大多数读者而言英文和拉丁文都比较陌生,而①遇到英文文献和其他英文语境的可能性很,而②化学元素又并不是来源于英文名称,所以都有必要标出。要是较冷门元素的话,查阅那些条目的读者,可能多半也希望能在显眼的位置看到外文名称吧。
Tigerzeng的提案
编辑在此附上User:Tigerzeng在我的討論頁提出(見編輯歷史)的提案:
以上。(注意:這不是我的提案,只是Tigerzeng請我代為轉達而已)-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2日 (五) 11:55 (UTC)
- 感谢@和平奮鬥救地球:。刚刚大概看了上面的争论,发现问题和在下原先收到通知时理解的有所不同。内容中增加拉丁文词源十分必要,另外英语作为在中文界十分常用的语言之一,加入进去也并无不妥。有些元素名称是来自希腊语等等的,最好是把词源的语言加入。至于辞海和iupac,则可以同时加入,注明来源即可。
-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至于引发如此争论的,同类条目内容格式上有些不同也很正常,不必一一整理。读者关注的是信息是否丰富且有可靠来源,而不是要不要英语之类的问题。请各位保持参与维基百科初心,以及多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Tiger(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4:07 (UTC)
- 感謝 @和平奮鬥救地球: 和 @Tigerzeng:的理據和意見,的意見,建議Tigerzeng 和其他編輯用戶思考下列問題
- hanteng的方案(主張IUPAC等專業術語可以加入首句)是否有禁止或排擠其他專業術語或外文? 我認為完全沒有
- 蘇州的方案(主張只有拉殅文可以加入首句)是否有禁止或排擠其他專業術語或外文? 我認為有,蘇的方案的確禁止/排除了IUPAC命名(以及其他字源的相關語言)在首句/導言出現
- 所以請發揮各位的獨立判斷,做出相關選擇,這投票對化學條目科普的重要性亦可參見#投票之外:專家看法。--❦‽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2日 (五) 14:54 (UTC)
- 感謝 @和平奮鬥救地球: 和 @Tigerzeng:的理據和意見,的意見,建議Tigerzeng 和其他編輯用戶思考下列問題
(!)意見 @Tigerzeng:外文名称肯定都有可靠来源,这个不必担心。现在争执的点在于,“中文语境下应以拉丁文为准(辞海等)”或“IUPAC采用英文为通用名称”是否有来源,或者哪个来源权威;以及伴随着的关注度的问题(IUPAC使用英文就是因为“关注度”)。 从来源角度讲,IUPAC应当是权威,而且IUPAC有明说英文,但辞海没有明说拉丁文,贝采里乌斯只能是历史贡献,不能指导当代的方针;从关注度讲,英文是(二战后)科学技术(甚至人文社科)领域的国际主流语言,因此应当放心地标出。 至于标出何等语种(“英文”还是“IUPAC名”),我觉得这是细节问题,可以商榷。具体细节也请参照鄙人在楼上的反复修改后的提案(在引用框内)。--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2日 (五) 17:06 (UTC)
- (!)意見(这里不一一@了):导言部分可以用这样的表述:“X,是第N号元素,IUPAC名xx,词源来自拉丁语xxx(或者是其他语言)”。排除合理的有用信息而为某种格式或要求(比如只出现辞海的拉丁文)是不合理的。--Tige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5:26 (UTC)
- @Tigerzeng:你这个格式恐怕不是特别好。如果你后面那个“来源于”是选填,那还可以;不过还是分不清你这词源是指向IUPAC名还是元素符号。使用括号是现有的做法,显得更紧凑,应当保持。我感觉你可能不太熟悉110多个已命名元素的具体(外文)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建议你去翻一翻列表(en:List of chemical element name etymologies以及la:Categoria:Elementa chemica)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5:53 (UTC)
- @SzMithrandir:刚看了hanteng的方案,完全同意。(话说这些条目原本的形式也没什么问题,苏州觉得缺拉丁语直接加入就行了,何必去除其他内容…)--Tige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6:04 (UTC)
- (+)贊成“觉得缺拉丁语直接加入就行了”。两种名称并存即可,不用争来争去。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5年5月24日 (日) 03:32 (UTC)
- @WhitePhosphorus:所以白磷你不投下你的票么~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2:38 (UTC)
- (+)贊成“觉得缺拉丁语直接加入就行了”。两种名称并存即可,不用争来争去。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15年5月24日 (日) 03:32 (UTC)
- @SzMithrandir:刚看了hanteng的方案,完全同意。(话说这些条目原本的形式也没什么问题,苏州觉得缺拉丁语直接加入就行了,何必去除其他内容…)--Tige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6:04 (UTC)
- @Tigerzeng:你这个格式恐怕不是特别好。如果你后面那个“来源于”是选填,那还可以;不过还是分不清你这词源是指向IUPAC名还是元素符号。使用括号是现有的做法,显得更紧凑,应当保持。我感觉你可能不太熟悉110多个已命名元素的具体(外文)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建议你去翻一翻列表(en:List of chemical element name etymologies以及la:Categoria:Elementa chemica)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3日 (六) 15:53 (UTC)
其他維基人提案
编辑(請提案)
投票之外:專家看法
编辑我在貼以下資料前,請尊重幾個前提:
- 不管您同不同意專家看法,請您就事論事,勿對專家進行任何形式的人身攻擊
- 我個人也歡迎維基編輯找尋更多專家看法
- 我公開本人全部去信內容,對於對專家的回信我採摘要而關鍵字詞部分採引言,若有懷疑本人造假之處,可以商情行政員或監督員做中介,比較認證本人在此摘要內容和原信內容
hanteng去信
编辑教授您好,
想请教您一件事,在中文维基化学条目的编辑上,正进行一项讨论关于化学专业术语的外文原文选取,涉及到了使用拉丁文取代IUPAC命名的建议。
关键的事实的争议点是:(1)贝采利乌斯用拉丁文统一命名 (2)IUPAC命名是临时的。而我查找的中英文资料是(1)贝氏方案(建议以拉丁文名称产生)统一了化学元素符号,(2)「IUPAC产出国际认可的标准术语(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ndard nomenclature),它对于元素命名和符号有最终决定权,見化學元素及#IUPAC命名的全球權威性」
我在StackExchange的化学版有提出问题并获取了答案见此: http://chemistry.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1653/did-berzelius-unify-the-names-of-chemical-elements-using-the-latin-language
唯这以上的答案仍非中文亦未必是权威专家的看法,因为看见您在一些科普新闻接受过访问,所以想问您的看法。
若您不方便回应,可以提供中国化学会的连结方式吗?
最后,想问一下,若您主编一个化学专业术语的字典或百科全书,读者设定在非化学专业大学知识水平,您会同时使用IUPAC命名和拉丁文吗?您会只使用拉丁文吗?
以上问题还请您抽空回答。
教授回信內容摘要
编辑
- 本人这些年一直参与(hanteng補注:在中國)關於化学名词的修订和新元素命名审核工作,所以主要关注中文命名的原则及IUPAC的命名。
- 元素的命名:元素名字各有来源。因為冷战时期欧美苏联各自命名,命名混乱,所以IUPAC曾建议不再命名新元素,改用编号代之。这做法显然太机械,后来IUPAC还是命名(这些歷史改变都有文献)。
- 元素符号的确定:书写化学变化方程式為简洁明确,用简单的符号,这应是贝采利乌斯最早提议,沿用至今。
- 目前,元素命名及元素符号的确定,参照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与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发布的元素命名准则,由一个联合工作小组(joint working party,JWP)进行新元素的审定,一般由元素的发现者给出建议名称,JWP审核、确认并发布。
- 若本人主編一本读者设定在非化学专业大学知识水平的化学专业术语的字典或百科全书,「采用IUPAC/IUPAP的建议名称就行,没必要用拉丁文。」元素历史介绍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绍一下拉丁文無妨。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1日 (四) 12:19 (UTC)
意見
编辑- 雖然不能以此就下定論,但至少信件確定IUPAC名稱的權威性和通用性,鞏固了在導言寫進IUPAC名的論點。相比之下,拉丁文就只是詞源上的關係了,在導言是否納入可以另作考量。另外,可否公開這位教授的身份,或至少是對他工作的概述?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21日 (四) 12:42 (UTC)
-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王教授有參與中國相關化學命名的工作,在此我懇請各位若能多方徵詢專家意見,或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紛爭。中文維基有科普的工作,說來有一點心虛,我在化學方面條目貢獻絕對不如 鋼琴小子 等用戶來的多,不過這位教授回信第一句是:
- 「编辑中文维基化学条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科学工作,辛苦了!」
- 在此借花獻佛鼓勵曾為及將為中文维基化学条目做出貢獻的編輯用戶。--❦‽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1日 (四) 13:19 (UTC)
对于Hanteng去信和专家意见的回应及其他
编辑首先声明,本人无意挑战专家的权威性,只是就事论事,就理说理。Hanteng的去信显然忽略了《辞海》的问题,既然他一直怀疑《辞海》的权威性,何不去信专家求一结论,即使这只是一家之言?本人觉得是非常可惜的,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问《辞海》的问题。Hanteng还所说现在争议的问题之一是“IUPAC命名是临时的”纯属对本人的话的误解,本人是说IUPAC系统命名法是临时的,难道有错?另外,Hanteng一直逢人就说IUPAC命名不止是英文,本人的方案排挤IUPAC命名而独尊拉丁文,实际上经过多次讨论,本人早已不反对在正文部分加入包括IUPAC规定名称在内的其他语文形式,更何况现在元素首段的信息框中用的就是IUPAC规定的英文名,我也没改,何来排挤一说?至于IUPAC命名是否英文,本人在上面的公开信中已经用IUPAC自己的官方文件证明了这是英文,所以英文中心主义的问题才是此次投票的焦点问题。专家的回答显然指的是IUPAC成立以后、尤其是冷战时期及其以后的化学元素命名问题,但是很多元素是在IUPAC成立以前就已经发现并正式命名的,IUPAC并无任何权力对它们重新命名,而且本人上面的公开信也明确表明IUPAC尊重已经命名的元素,尤其是与英文形式有很大差别的命名,那么统一加入所谓“IUPAC命名”之类的形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冷战后IUPAC对于元素的命名确实具有最终仲裁权力,这点我不否认,但一来那些元素基本上英文名和拉丁文名是一样的,二来那些元素都是由发现者命名的,IUPAC只是确认和仲裁,这与IUPAC亲自来命名是两码事,所以再次表明加入所谓“IUPAC命名”之类的形式是不合适的。可喜的是,这位专家证实了元素符号的确定:书写化学变化方程式为简洁明确,用简单的符号,这应是贝采利乌斯最早提议,沿用至今。而贝采利乌斯所规定的元素符号正是来源于元素的拉丁文名,所以在元素符号后面加入其来源的拉丁文名是必要的。这位专家可能不是拉丁文方面的专家,不知道IUPAC在成立后确定的元素的名称不但是英文,在拉丁文中也是同样的形式,所以才会说:“采用IUPAC/IUPAP的建议名称就行,没必要用拉丁文。”事实上,本人对于IUPAC成立后确定的那些元素的命名基本上没有异议(因为基本上英文和拉丁文是相同形式),只是对一些拉丁文名和英文名形式不同的元素有异议,因为它们的名称是在IUPAC成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与IUPAC根本没有关系。综上所述,本人对于Hanteng去信和专家意见部分赞同,但也有一些异议,还请“专业人士”予以批评指正。本人正处于毕业答辩的最后关键时期,如有回复不及时的情况,还请见谅。如有打扰,还望海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4日 (日) 17:12 (UTC)
关于拉票及其他
编辑你不需要繼續使用詭辯手段或是一再重複你自己在上面下面已經提過無數次的論點,只要周圍拉票還不是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嗎?--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7:23 (UTC)
- 是否诡辩不是你说了算的,而且你要搞清楚是你们先开始拉票的,不要弄得好像你们很公正似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4日 (日) 17:30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請別昧於事實說「我們」在拉票云云,我本人沒有和其他人在這議題上有站外討論,我也沒有拉票,我只有被蘇ping到時才補上個人回應於其他編輯用戶討論頁。--❦‽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0 (UTC)
- @Hanteng:我说你拉票了吗?请勿对号入座好吗?和平奋斗救地球不是站在你们那一边的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4 (UTC)
- @蘇州宇文宙武:這你不用回答,我只是想讓旁觀者知道你的論述手法及品質。投票在維基是對事不對人,你硬要分敵我是把維基投票的文化往人情票走,旁觀者看的很清楚支持你方案的投票特性,特別是我發起的這個投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8 (UTC)
- 什么叫我“不用回答”?你根本没问我问题好不好?明明是支持你方案的这一方先拉票,你还有理了?你这个人越来越不可理喻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8 (UTC)
- @蘇州宇文宙武:這你不用回答,我只是想讓旁觀者知道你的論述手法及品質。投票在維基是對事不對人,你硬要分敵我是把維基投票的文化往人情票走,旁觀者看的很清楚支持你方案的投票特性,特別是我發起的這個投票。--❦‽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8 (UTC)
- @Hanteng:我说你拉票了吗?请勿对号入座好吗?和平奋斗救地球不是站在你们那一边的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4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請別昧於事實說「我們」在拉票云云,我本人沒有和其他人在這議題上有站外討論,我也沒有拉票,我只有被蘇ping到時才補上個人回應於其他編輯用戶討論頁。--❦‽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0 (UTC)
@蘇州宇文宙武:所以你現在可以承認「貝采利烏斯用拉丁文統一命名[來源請求]」是沒有來源支撐且不符事實的吧?(亦見#貝采利烏斯統一命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5 (UTC)
- 这个只能说暂时发现的来源是孤证,而不能说不符合事实,更不能说没有来源支撑,请勿咬文嚼字,妄下论断。——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6日 (二) 14:27 (UTC)
- 你只要不承認一次,我只好就再貼一次證據#實事、#統一斷句及#蘇州宇文宙武的原創總結被證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0 (UTC)
- 所以你就是这么让人讨厌,你可以继续到处贴大字报,随你的便,反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8 (UTC)
- 你只要不承認一次,我只好就再貼一次證據#實事、#統一斷句及#蘇州宇文宙武的原創總結被證偽。--❦‽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6日 (二) 14:30 (UTC)
- 據說黑雪姬以前開了三千多個帳號(是黑雪姬委托蘇州宇文宙武轉述的,見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13年6月#以下内容复制自黑雪姬的用户讨论页),不知道有沒有一兩個出來投票呢?上面有的隔了一年未有編輯突然出來投票,也有5月7日才註冊然後編輯幾十次成為自動確認用戶後又來投票。我純粹是提醒一下,不要以為「投票萬能」而已,不是要求「用戶查核」。--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7:51 (UTC)
- Special:用户贡献/Gap496?蘇州宇文宙武 和 黑雪姬 若在站外持续有连络应不是意外的事(一样的爱国份子 “人民战争同样适用于维基百科。”)。或许是黑雪姬和hanteng 之间的恩恩怨怨要 苏州宇文宙武 斗到底?若Gap496是 黑雪姬 那可热闹了。人民战争开启,爱国就不能加英文。--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55 (UTC)
- 是為了維基內容呢?還是為了展示朋黨集結鬥爭的實力?--❦‽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19:58 (UTC)
- Special:用户贡献/Gap496?蘇州宇文宙武 和 黑雪姬 若在站外持续有连络应不是意外的事(一样的爱国份子 “人民战争同样适用于维基百科。”)。或许是黑雪姬和hanteng 之间的恩恩怨怨要 苏州宇文宙武 斗到底?若Gap496是 黑雪姬 那可热闹了。人民战争开启,爱国就不能加英文。--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55 (UTC)
回到事情本質:
- 蘇州宇文宙武 「暂时发现的来源是孤证,而不能说不符合事实,更不能说没有来源支撑」
- hanteng: 「證據#實事、#統一斷句及#蘇州宇文宙武的原創總結被證偽」
旁觀者可以自行對 蘇州宇文宙武的「孤證」=1988年05期《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出的化学元素命名趣谈和我在化學元素我最新的擴充中有三個以上的獨立來源及找到的2013《BBC Science》 The periodic table: how elements get their names的內容來做比較。我和蘇都是短暫的維基用戶,但人類知識會一直往不斷除錯的方向前進。--❦‽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20:04 (UTC)
維基人Carrotkit的公開信
编辑恕我直言。此事根本不是化學元素命名的爭議,也不是您們兩人之間的紛爭。
您們兩人素來不和,這大概是由於政治立場上的不同吧。Hanteng君,您看到蘇州君捲入紛爭,被人指責,很高興是吧?於是您立即去火上加油,加入抨擊蘇州君。蘇州君,您看見「Hanteng」這個用戶名,簡直氣得出不了聲,於是您與他干戈相向,目的就是把他罵得面子全失。您們去看看這裡的標題:「蘇州不敢承認錯誤」-「我沒有錯為什麼要承認」、「蘇州的統一回應並沒有實質回應」-「我已經實際回應」,這明顯是意氣之爭。
蘇州君,您向來是我尊敬的維基人。我早前被人侮辱,條目受無理反對,是閣下堅決地支持我,永遠站在我一邊。因此,我由衷感謝您。Hanteng君,雖然我們未有過合作,還曾經有小爭執,但我看過您個人網站上的研究,知道您為建設維基百科而付出很多心力,所以我也欣賞您。可是,您們兩人近日做的事兒,教我無法苟同。
前車可鑒。唐朝有牛李兩派官僚,出身不同,爭執不休;結果是唐朝亡於藩鎮手上,此後戰事頻繁。宋朝有改革、保守兩派人,政見不同,借故爭辯;結果是宋朝亡於外族手上,朝廷威望盡失。您們看啊,意氣之爭沒有好下場。
Carrotkit~維基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 2015年5月24日 (日) 02:03 (UTC)
- 非常感谢User:Carrotkit的直言,就如本人所陈述的事实那样,此事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实非本人初衷。而您说此事更多的含有本人与Hanteng的意气之争,本人愿意承认确实有时有非理性的举动,但都是Hanteng首先挑衅,而本人被迫回击,实属无奈。本人昨晚所发的公开信,也是在Hanteng这一方开始拉票后才开始的,拉票只是目的之一,但更多地是说理,是让大家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有打扰,还望见谅。现在既然已经开了两个投票,而且上面一个投票已经结束了,虽然说下面一个投票和上面那个冲突,实际上没有什么效力,但既然已经进行到一半了,那就再等等结果,也好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个参考。我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本来就没有什么问题,要不是加英文派的跟踪破坏,还有后来Hanteng的加入,本来都是很好解决的问题。在此再次就社群因此问题而陷入纷争致歉,尽管这纷争并非我所愿,也请User:Carrotkit息怒。——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4日 (日) 02:18 (UTC)
- 這不是閣下一個人的錯。您們兩派都有理性和不理性的維基人,但不理性的也在影響他人,結局就是整個社群都變成不理性分子。我不是在指責您們,也不是在宣洩情緒,只是想社群有更多明眼人。--Carrotkit~維基和平約章~維基佈告板 2015年5月24日 (日) 02:24 (UTC)
- (+)同意,希望大家不要再吵了,理性解決問題吧。-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5月24日 (日) 07:16 (UTC)
- (+)同意,意气之争,终究两败俱伤;而且此事已经明显过于繁杂。Zwd626(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34 (UTC)
- (-)反对:此事并不复杂,只是苏州把战火引到了化学条目,然后Hanteng也加入进来了而已。如果把编辑权归还给“我们”专业人士,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46 (UTC)
- 阁下在这里不赞成理性解决,与上面自己的回应自相矛盾,所以事情才会变成今天这个地步。到底是谁先挑起“战火”的还能颠倒黑白,我看阁下因为反对本人偏心已经到一定的地步了,所以也没啥好说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5日 (一) 14:22 (UTC)
- 我说的是“引来战火”,不是挑起。而且我并不只是反对你,我反对任何门外汉指点江山。--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5日 (一) 15:28 (UTC)
- (*)提醒:先生这里火药味有点浓。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无论专业程度如何,讨论都不应当掺杂过多“指点”意味,包括双方在内。我看到长达几百行的讨论时,也感到此事过多消耗了社群的精力——毕竟这只是涉及一百个左右条目的问题——但我还是以尽量平和的方式表达一点意见。在这里,至少希望您不要持续打断上文投票,您这么做可能促进了“专业”,但静待投票完成,由合适的人凝聚共识之后,问题才有解决可能。跟着意见不同者后面一而再地反对是没有助益的,退一步讲,确实有意见,投票区也不是适合表达的地方。谨此。-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5:46 (UTC)
- 黑话而已,没听过就算了。以及你也是厉害,凑了50个编辑,然后理性客观。你可以仔细把整版的对话都看完,再来评价。(客观括弧笑)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22:59 (UTC)
- 我本来以为先前真正看过之后发言会于事有补呢,没想到先生火气似乎未消,这点上您的编辑数当然比我多出若干倍,我不否认阁下的一些贡献。但阁下如果仅仅坚持您的方案,不做过多回复,事情也许会有更多余地,可惜一切都是完成时了。至于“黑话”为何,已经并不重要了。-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09 (UTC)
- (~)補充关于方案本身,——您的方案细则将元素依时代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类。评:古代元素部分——可以赞成;近代元素部分:以英文常用性为由在信息框之外重复加入英文,此举没有足够必要性。我认为,暂时只适合在正文解释词源,细节上首句只保留“词源”内部链接,以示提醒。(这在钢琴小子的方案中也有涉及)既然一些元素来源语言不清,信息框又已给出英文,则首句不应重复。现代元素部分——可以赞成,但同上,最好不列出外文,仍应给出”词源“段链接。-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09 (UTC)
- 我之所以给苏州投票,不过注意到其方案,有首句不拘泥于一种文字的优势,并不是无条件支持其方案(《辞海》通用权威性,根据讨论,似乎无法完全肯定)。钢琴小子的方案稍加改动补充之后可能更具优势,只可惜对其投票亦无影响而改投苏州。谨此。-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09 (UTC)
- @Gap496:汝道:苏州方桉〝对各种元素有首句不拘泥于一种文字的优势,〞怎不问苏州,能不能在其方桉下加入非拉丁文的其他外文?苏州方桉正是有首句〝拘泥于一种文字〞。--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44 (UTC)
- @175.114.255.241:有请IP君亮明身份。(~)補充请IP君注意一下,苏州没有禁止其他外文,你相信的话当然可以说。-Gap496(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9:29 (UTC)
- @Gap496:汝道:苏州方桉〝对各种元素有首句不拘泥于一种文字的优势,〞怎不问苏州,能不能在其方桉下加入非拉丁文的其他外文?苏州方桉正是有首句〝拘泥于一种文字〞。--175.114.255.241(留言) 2015年5月27日 (三) 16:44 (UTC)
- 不好意思我想“呵呵”,还以为阁下有什么高见;别的先不说,你的名从主人我可以原样奉还给你吗?#中国大百科全书:有pdf有真相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8日 (四) 04:33 (UTC)
- 无所谓,这句可以撤销,细节问题。冷嘲热讽、吞吞吐吐意义不大,有什么意见请指出来。架子可以放一放了。-Gap496(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09:29 (UTC)
- 我说的是“引来战火”,不是挑起。而且我并不只是反对你,我反对任何门外汉指点江山。--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5日 (一) 15:28 (UTC)
- 阁下在这里不赞成理性解决,与上面自己的回应自相矛盾,所以事情才会变成今天这个地步。到底是谁先挑起“战火”的还能颠倒黑白,我看阁下因为反对本人偏心已经到一定的地步了,所以也没啥好说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5日 (一) 14:22 (UTC)
- (-)反对:此事并不复杂,只是苏州把战火引到了化学条目,然后Hanteng也加入进来了而已。如果把编辑权归还给“我们”专业人士,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24日 (日) 13:46 (UTC)
- (+)同意:每人狗咬狗骨,互咬尾巴,本來是好好的化學條目探討,卻變成互找缺點、互相批判的罵戰,既傷感情也使對立雙方互相憎恨對方,值得麼?如果是政治因素那又怎樣?政治觀不同又怎樣?不能交朋友嗎?政治,從來就不是阻礙人民交流的工具。阻礙你的,是個人的價值觀與尊嚴。我希望看到的絕不是充滿戰火的維基,而是互相包客共處的維基。--bilibiliξGespräch 2015年5月26日 (二) 15:28 (UTC)
- (+)同意:希望某一方停止大批量堆积含有敌视意味的文字,尤其是以滥开标题的形式!这已经干扰了阅读及问题解决。相信协商,哪怕是最后的其他措施,也比现在这样闹得乌烟瘴气要好得多。须知,“退一步海阔天空”;又云,“当局者迷”。一百个化学元素条目,没有什么涉及根本价值的原则性问题,还望双方、尤其是某一方的一些人冷静为上,就事论事!@Carrotkit:--Gap496(留言) 2015年5月26日 (二) 15:56 (UTC)
@Carrotkit:我沒有這麼重要,我只是(1)在知識上不能容忍重大錯誤,(2)在維基文化上喜歡共識而非投票。我已企圖用鋼琴小子的台階及北京大學化學教授的建議來說明這不是我的找蹅,而是對知識/事的堅持。蘇州 無視 鋼琴小子的台階,和對北大化學教授的建議的避重就輕,你可以自行判斷這是不是和我的言行對等。(更不用提蘇的方案基本上是禁止性方案,我的方案不涉禁止,包容性及開放性差異立見)。 順@Gap496:這事有沒有「涉及根本价值的原则性问题」,在我看有,涉及到中文維基中的討論及投票文化,旁觀者可以觀察兩方案投票理據的水平,以及維基人群用戶的多樣性程度來做自我判斷。--❦‽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27日 (三) 19:56 (UTC)
投票已经结束,这里是总结
编辑首先公示投票结果:
Hanteng | 苏州 | Sz | Tiger |
---|---|---|---|
17 | 20 | 0 | 1 |
这次投票历时两个星期,参与人数较多,从最终结果的票数来看,苏州的提案以1票领先支持数第二的Hanteng君。为了社群发展,我认为可以按照苏州的提案实行下去;当然,其实Hanteng的方案也有与苏州重合的成分,只是在IUPAC方面有些许不一致,不妨在化学元素的模板上涉及IUPAC的名称,这样也能照顾Hanteng支持者方面的意见。二人的意见在化合物方面基本无冲突。
我个人其实比较倾向SzMithrandir的方案的,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参与投票。个人希望此次争论没有必要再持续,最好3天以内能够存档。--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30日 (六) 11:41 (UTC)
- (?)疑問:20对19,这个票比是否算作胜出?最后四票是临时跟上的,而且投票理据难以令人信服。虽然翻看了一下都不是傀儡,但不参与讨论而在最后时刻冒出来投票,这是否有些太聪明了? 投票查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本人认为简单的一句“格式统一比较好”是对条目编辑者意见的漠视。且不说这个拉丁文“格式”本来就是无中生有(中国大百科全书vs辞海),本人反复提及的“不同元素的情况不同,应当区别对待”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敢问苏州这边的方案是什么?只对首段英语/双语否定,只破不立? 本次讨论的长度对很多人来说都是tl;dr,这个我不否认;但既然要投票就应当仔细通读,至少通读投票所涉及的方案。如果强制执行此方针,我不得不说对于编辑者这难以接受。--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30日 (六) 20:17 (UTC)
- (:)回應:然而Hanteng方面的投票好像有3票(User:拆哪、User:魯秘、User:护国大将军)被查出是傀儡所投,按阁下所言,是否又能作数呢?我其实对阁下提到的“区别对待”十分有好感呢(个人观点)。另外,针对阁下提出的最后四票的问题,是否叫他们@Q714182379、周子仪、Alvin Lee、春卷柯南:出来解释呢?--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5月31日 (日) 01:25 (UTC)
- (:)回應:呵呵,输打赢要就直说,不用遮遮掩掩。说我们这方最后四票是“临时跟上”的,也不看看这几票除了最后两票,其他两票都离截止时间差了一小时以上,一小时能够写的东西太多了,真能昧着良心说“临时跟上”么?说“投票理据难以令人信服”,贵方的投票理据就“令人信服”了?我看也有很多根本没参加讨论,理由也不充分嘛,更不用说有三票根本就是傀儡所投,被管理员封禁了。再说投票和方案,Tiger和SzM的方案你们俩自己都不支持,居然还要别人支持你们的方案,这真的说得过去么?元素符号来源于拉丁文,这是历史事实,也是由贵方拿出大量可靠证据证明的,何来“无中生有”之说?为什么一定要回应?支持我方而非贵方的方案就是对你意见最好的回应。我的方案已经白纸黑字写明了,反而贵方的方案语焉不详,这样可以,那样也可以,如果贵方方案通过了,最后怎么样还不是贵方说了算?怎么让人信服?想要歪曲事实也请找一个更好的理由。这个投票本来就是贵方发起的,规则也是贵方制定的,哪方票数多就用哪方方案也是贵方制定的,白纸黑字不容抵赖。之前已经有一个投票了,是我方获胜,但贵方不服气,强行另开投票,先不论有没有效力,但结果又是我方获胜,贵方还是不服气,请问贵方还想怎么样?最后一天投票的四位也不用解释了,跟他们这帮输打赢要的人没啥好说的,按照通过的规则执行,他们敢阻饶就是破坏。——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31日 (日) 02:45 (UTC)
- 从投票来看,的确“是在下输了”。不假,玩民主是要玩得起,在规则生效前我尽量跟你口水战,但规则生效后我也只能认,最多进行回避和“不合作抵抗”——后者其实不存在,因为鄙人和Yinweichen的方案都在wiki上,都是公开的。 你说的“语焉不详”现象,只是因为随着主编者(即Ywc)的加入,细节被重新讨论;三大分类的基本框架Ywc一直都同意,User:Yinweichen/Testpage2中的方案与本人也只有一两点差别。倒是阁下的方案一直都是大而化之,最近由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实例而又做了调整,加上了“infobox采用IUPAC名”,但尚未听到明确的关于首段首句括号中添加何种外文——我们尤其关心的是对于(en)oxygen (en)carbon (de)wolfram 等是否会加入 oxygenium carbonium wolframium。 至于你说我自己都不支持自己的方案,我早已说明在投票上与Hanteng合并,这个并不构成问题。
- 以上。现特此召集@Hanteng、Alfredo ougaowen、Mewaqua、Yinweichen:
若无其他额外问题,则苏州之方案即将生效;鄙人建议诸位遵守维基百科之规则,按照社群共识和方针进行编辑,如果不愿合作可以回避元素条目。此次讨论大致结束,不应影响其他条目的讨论和编辑。
- --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5月31日 (日) 03:53 (UTC)
- 「禁止在化學元素條目正文開首標注元素IUPAC名」投票本身就是荒謬。期間沒有任何一位管理員有勇氣出來制止這種鬧劇進行,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悲哀。"to defeat relativity one did not need the word of 100 scientists, just one fact"——愛因斯坦。--Mewaqua(留言) 2015年5月31日 (日) 04:19 (UTC)
(※)注意:討論的最後狀態是,我(鋼琴小子)鑒於兩個方案票數接近而對Hanteng和蘇州之觀點結合,形成折中方案於User:Yinweichen/Testpage2。這是尊重維基百科的社群共識。請不要退回到之前的討論狀態,片面執行單個方案。由於在我提出這種方案之後沒有得到任何反對意見,也已通知Hanteng、蘇州和SzMithrandir等人,所以應以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做法為準,對元素條目進行更新。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09:05 (UTC)
- 投票是不设反对票的,我没有回应不代表我认同你的方案。我的态度是,你的方案可以加在正文中,但不能加在首段。请不要自认为是什么“折中”方案,更惶论你的方案都没有付诸表决。——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31日 (日) 09:14 (UTC)
- 懇請管理員們的介入。請注意,對一系列條目進行的批量更改,須反映「社群共識」。以上投票差距只有一票,你真的覺得是共識的表現嗎?我,包括在投票之時,從沒有認為該投票是「最終的」、「決定性的」,所以才一直努力建議折中方案,嘗試結合各方觀點,並邀請所有編者幫助改善此方案。突然實施蘇州的方案,甚至沒有對格式手冊中的具體字句進行討論,是讓我大吃一驚的。請務必看清維基百科: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不要把化學元素條目變成自己證明「反英文派」觀點的戰場!我已友善地邀請你對我的努力(User:Yinweichen/Testpage2)作出評價和建議,所以我非常希望你能夠放下零和遊戲的態度,以真正改善條目為目標,不要因死守某些所謂的原則而擾亂了我們在自己本行條目的正常編輯!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1:11 (UTC)
- 呵呵,什么事情都要管理员管,我看管理员还没这么空闲,而且社群和方针也没有赋予管理员这样的权力。维基百科的所有条目都是大家的,不存在什么自己本行条目!我还想(*)提醒的是,投票是Hanteng博士开的,规则是Hanteng博士定的,Hanteng博士在投票开头白纸黑字写着:“投票不设反对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我想Hanteng博士不会否认吧?人无信不立,我想Hanteng应该不会对不起你牛津大学博士的称号吧?我想其他人也不愿意做无信的人吧?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我不想跟没有信用的人多费唇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31日 (日) 14:27 (UTC)
- 「人无信不立」,但我從頭到尾都是堅持達成共識比投票還重要,所以沒有這個問題。對於這次的投票結果,我表示尊重,也希望這些爭論能盡早結束。但在雙方支持者數量旗鼓相當之時,還是建議User:蘇州宇文宙武等用戶能盡可能讓大家達成共識,避免只以些微票數差異來壓過不同意見的聲音,免得日後增添不少麻煩,而且才能真正一勞永逸的解決此類爭議。-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1日 (一) 01:10 (UTC)
- 想要赖皮就明说,不用拿什么“共识”当挡箭牌。如果能够达成共识,要投票干嘛?投票开始时的规则也都白纸黑字,如果你“坚持达成共识比投票还重要”,那你投什么票?反正要根据两个投票的结果执行,想要捣乱就是破坏,我们依规矩办事就行。我这不是跟你辩论,是通知你接下来要怎么做,请好自为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日 (一) 01:18 (UTC)
- 以上投票當然並非一無是處,對我來說是個衡量社群意見的重要指標。我以此嘗試建立折中方案,相信我的方案在雙方的投票者中都會有理解和支持者的。投票並沒有規定結果須寫入格式手冊,因此我認為突然增訂一份反映社群共識的文件是魯莽的作法。這樣,蘇州,我對IUPAC名的大力支持,是對立於你所提倡的「必須用拉丁名,不可加入英文或IUPAC名」。照我以往的做法,首段基本上是不加元素外文名的。相信我倆都希望爭議結束,再加上社群確實無法作任何的妥協,所以我向你提議:「首句只寫上元素中文名和化學符號,而不標註外文名。有需要時在正文詳細解釋即可。」你看可不可以。蘇州從頭到尾就是為了抗衡維基社群中某些人對英文的「偏愛」,所以執意要證明拉丁文在元素命名上的重要性。按照這一萬不得已的最後方案,該可以滿足你的初衷了吧?我費盡苦心尋求和解、妥協,請大家也看在維基百科安寧的份上,別再爭下去了!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06:46 (UTC)
- 我(+)支持上述提案。另外我也(+)贊成「想要捣乱就是破坏,我们依规矩办事就行」,不爽的人自動迴避就好。其實依我看來正反方其實各有其優缺點,所以這個結果對我而言還算是能接受,反正雙方不要再吵下去就好。另外我就知道蘇州君大概會問我這樣還投票幹嘛,這還不是因為就如同蘇州君所說「如果能够达成共识,要投票干嘛?」。因為暫時很難有共識,只好先表達我的偏好(而且反正那也不是我的方案,我那麼在意做什麼)。但是也希望不要因為很難所以就放棄達成共識的可能,今日換作是Hanteng的方案以1票之差勝過閣下的方案,閣下難道不會試圖去尋求一個大家都更能接受的方式嗎。也希望閣下不要用「好自为之」這類的詞,因為我相信多數用戶應該還是會尊重這次的結果來執行。-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1日 (一) 07:58 (UTC)
- 不可能,请愿赌服输,不要耍性子。如果Hanteng的方案胜出,我自然会遵照他的方案,可惜没有如果。我已经说过了,钢琴小子的方案可以在正文或者导言除首段的其他部分反映出来,相信也不会枉费他的一番努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日 (一) 12:48 (UTC)
- 以上投票當然並非一無是處,對我來說是個衡量社群意見的重要指標。我以此嘗試建立折中方案,相信我的方案在雙方的投票者中都會有理解和支持者的。投票並沒有規定結果須寫入格式手冊,因此我認為突然增訂一份反映社群共識的文件是魯莽的作法。這樣,蘇州,我對IUPAC名的大力支持,是對立於你所提倡的「必須用拉丁名,不可加入英文或IUPAC名」。照我以往的做法,首段基本上是不加元素外文名的。相信我倆都希望爭議結束,再加上社群確實無法作任何的妥協,所以我向你提議:「首句只寫上元素中文名和化學符號,而不標註外文名。有需要時在正文詳細解釋即可。」你看可不可以。蘇州從頭到尾就是為了抗衡維基社群中某些人對英文的「偏愛」,所以執意要證明拉丁文在元素命名上的重要性。按照這一萬不得已的最後方案,該可以滿足你的初衷了吧?我費盡苦心尋求和解、妥協,請大家也看在維基百科安寧的份上,別再爭下去了!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06:46 (UTC)
- 想要赖皮就明说,不用拿什么“共识”当挡箭牌。如果能够达成共识,要投票干嘛?投票开始时的规则也都白纸黑字,如果你“坚持达成共识比投票还重要”,那你投什么票?反正要根据两个投票的结果执行,想要捣乱就是破坏,我们依规矩办事就行。我这不是跟你辩论,是通知你接下来要怎么做,请好自为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日 (一) 01:18 (UTC)
- 「人无信不立」,但我從頭到尾都是堅持達成共識比投票還重要,所以沒有這個問題。對於這次的投票結果,我表示尊重,也希望這些爭論能盡早結束。但在雙方支持者數量旗鼓相當之時,還是建議User:蘇州宇文宙武等用戶能盡可能讓大家達成共識,避免只以些微票數差異來壓過不同意見的聲音,免得日後增添不少麻煩,而且才能真正一勞永逸的解決此類爭議。-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1日 (一) 01:10 (UTC)
- 呵呵,什么事情都要管理员管,我看管理员还没这么空闲,而且社群和方针也没有赋予管理员这样的权力。维基百科的所有条目都是大家的,不存在什么自己本行条目!我还想(*)提醒的是,投票是Hanteng博士开的,规则是Hanteng博士定的,Hanteng博士在投票开头白纸黑字写着:“投票不设反对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我想Hanteng博士不会否认吧?人无信不立,我想Hanteng应该不会对不起你牛津大学博士的称号吧?我想其他人也不愿意做无信的人吧?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我不想跟没有信用的人多费唇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31日 (日) 14:27 (UTC)
- 懇請管理員們的介入。請注意,對一系列條目進行的批量更改,須反映「社群共識」。以上投票差距只有一票,你真的覺得是共識的表現嗎?我,包括在投票之時,從沒有認為該投票是「最終的」、「決定性的」,所以才一直努力建議折中方案,嘗試結合各方觀點,並邀請所有編者幫助改善此方案。突然實施蘇州的方案,甚至沒有對格式手冊中的具體字句進行討論,是讓我大吃一驚的。請務必看清維基百科: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不要把化學元素條目變成自己證明「反英文派」觀點的戰場!我已友善地邀請你對我的努力(User:Yinweichen/Testpage2)作出評價和建議,所以我非常希望你能夠放下零和遊戲的態度,以真正改善條目為目標,不要因死守某些所謂的原則而擾亂了我們在自己本行條目的正常編輯!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1:11 (UTC)
- 我沒有賭,也沒有甚麼輸要服。難道你在維基上的參與,不是為了條目最終的好,而是為了爭個輸贏?既然你有一個希望付諸實行的方案,就請先展示出方案的具體可行性──請寫出每一個元素的條目首句,就像User:Yinweichen/Testpage2上的一樣(至少要寫出有代表性的元素)。要顯示外文標註在哪(或不標註),是否標出語言(及甚麼語言),以及整體的客觀規則(要能應用於每一個元素條目)。反正這樣的過程,到最終還是要做的。我一直以來的擔心是,你(以及不少投票者)都沒有意識到個別元素名稱由來的複雜性,以致以上籠統措辭的方案看似不錯,卻其實不可行。你如果能這樣做,就至少可證明你方案的可執行性。與其費盡口舌地爭論,不如呈上實質的東西。我可以等著,或者協助,你說行嗎?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17:05 (UTC)
- 又不回應了?我每一次提出實質的建議時,都得不到對方的建設性回應,不知是否對條目的真正改善不感興趣?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06:59 (UTC)
- (~)補充:抱歉不知User:蘇州宇文宙武最近不能編輯,我先收回對你的誤解批評。我期盼看到你的方案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須要幫助找資料請通知我。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07:22 (UTC)
- @Yinweichen:我从小黑屋里出来了。说实话我很喜欢你的方案,可惜不能加入首段开头,但我保证一定在除首段开头之外的其他显眼位置加入这些信息。其实自这个投票结束以后我都没有动一下任何化学元素条目,就是因为我想抽出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也让大家能够在冷静之后表示服气,证明我可不是逼迫大家。至于具体的方案,我会先找那几个最先引发争议的条目(铬、氧等)下手,到改的时候就通知阁下,请阁下看看合适不合适。——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4:50 (UTC)
- 這樣的做法可以,希望可以先集中到一個臨時頁面上進行,免得散落在眾多元素條目中難以追蹤,甚至在那些頁面上引發編輯戰。有進展請通知。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5:14 (UTC)
- 好的。近期因为毕业,事情比较多,所以可能暂时不会大规模修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6:34 (UTC)
- (+)支持User:Yinweichen和User:蘇州宇文宙武的共識,也希望大家都能整理一下思绪,冷静一下。-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5日 (五) 01:45 (UTC)
- @Yinweichen、和平奮鬥救地球:谢谢,希望我们能够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这种方案,我亦佩服二位愿赌服输的气度。当然像Hanteng那样输打赢要的,我就不会有任何意愿与他达成所谓的“共识”,因为他的态度根本不可能让人有达成共识的心情。PS:所谓“IUPAC名”这样的提法到底是原创,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也证明Hanteng的方案实际上是不可行的,我们可以想想其他提法加入信息框内。——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10:07 (UTC)
- 真的沒有賭,也不存在服輸,只是不應以吵架的口氣提出異議。我是想親眼看一下實際會執行的具體方案,看看某些元素標上不常見的拉丁文,會不會感到彆扭,同樣更適合放在正文。也想看看外文會標在甚麼位置,是對元素中文名的註釋,還是對化學符號的註釋。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蘇州的方案可否應用在所有的元素上,特別是貝采里烏斯時期還沒有被發現的大部份元素,以及名稱或簡稱已自此改變過的那些。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3:25 (UTC)
- 有沒有賭、服不服輸我覺得已經不重要了,重點就像蘇州君說的「希望我们能够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这种方案」,這是最好的。-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和地質專題 於 2015年6月5日 (五) 13:29 (UTC)
- @Yinweichen、和平奮鬥救地球:“愿赌服输”一词旨在称赞二位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并不意味着投票是一场豪赌。不过Hanteng似乎并不这么看,他又在变着法子推销自己的方案,似乎不用他的方案不罢休,我认为二位可以去劝导一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2:01 (UTC)
- 「希望我们能够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这种方案」,我只是就目前有的共識和分岐來說,那麼我的努力只是再形成此方案的共識,問題是,蘇州宇文宙武 一方面要排擠本人參與討論,一方面又要全面排擠IUPAC名於首句,我想Yinweichen不會接受全面排擠IUPAC名於首句吧?所以形成共識是可以按事證來討論的,未必要受到因錯誤資訊誤導的意向投票所左右。請就事論事,IUPAC名為啥不能像《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一樣納入首句?--❦‽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21:34 (UTC)
- 有沒有賭、服不服輸我覺得已經不重要了,重點就像蘇州君說的「希望我们能够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这种方案」,這是最好的。-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和地質專題 於 2015年6月5日 (五) 13:29 (UTC)
- 真的沒有賭,也不存在服輸,只是不應以吵架的口氣提出異議。我是想親眼看一下實際會執行的具體方案,看看某些元素標上不常見的拉丁文,會不會感到彆扭,同樣更適合放在正文。也想看看外文會標在甚麼位置,是對元素中文名的註釋,還是對化學符號的註釋。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蘇州的方案可否應用在所有的元素上,特別是貝采里烏斯時期還沒有被發現的大部份元素,以及名稱或簡稱已自此改變過的那些。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3:25 (UTC)
- @Yinweichen、和平奮鬥救地球:谢谢,希望我们能够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这种方案,我亦佩服二位愿赌服输的气度。当然像Hanteng那样输打赢要的,我就不会有任何意愿与他达成所谓的“共识”,因为他的态度根本不可能让人有达成共识的心情。PS:所谓“IUPAC名”这样的提法到底是原创,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也证明Hanteng的方案实际上是不可行的,我们可以想想其他提法加入信息框内。——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10:07 (UTC)
- (+)支持User:Yinweichen和User:蘇州宇文宙武的共識,也希望大家都能整理一下思绪,冷静一下。-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5日 (五) 01:45 (UTC)
- 好的。近期因为毕业,事情比较多,所以可能暂时不会大规模修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6:34 (UTC)
- 這樣的做法可以,希望可以先集中到一個臨時頁面上進行,免得散落在眾多元素條目中難以追蹤,甚至在那些頁面上引發編輯戰。有進展請通知。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5:14 (UTC)
- @Yinweichen:我从小黑屋里出来了。说实话我很喜欢你的方案,可惜不能加入首段开头,但我保证一定在除首段开头之外的其他显眼位置加入这些信息。其实自这个投票结束以后我都没有动一下任何化学元素条目,就是因为我想抽出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也让大家能够在冷静之后表示服气,证明我可不是逼迫大家。至于具体的方案,我会先找那几个最先引发争议的条目(铬、氧等)下手,到改的时候就通知阁下,请阁下看看合适不合适。——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4:50 (UTC)
- 我沒有賭,也沒有甚麼輸要服。難道你在維基上的參與,不是為了條目最終的好,而是為了爭個輸贏?既然你有一個希望付諸實行的方案,就請先展示出方案的具體可行性──請寫出每一個元素的條目首句,就像User:Yinweichen/Testpage2上的一樣(至少要寫出有代表性的元素)。要顯示外文標註在哪(或不標註),是否標出語言(及甚麼語言),以及整體的客觀規則(要能應用於每一個元素條目)。反正這樣的過程,到最終還是要做的。我一直以來的擔心是,你(以及不少投票者)都沒有意識到個別元素名稱由來的複雜性,以致以上籠統措辭的方案看似不錯,卻其實不可行。你如果能這樣做,就至少可證明你方案的可執行性。與其費盡口舌地爭論,不如呈上實質的東西。我可以等著,或者協助,你說行嗎?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17:05 (UTC)
IUPAC名原創?
编辑蘇州宇文宙武說:
IUPAC名”这样的提法到底是原创,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也证明Hanteng的方案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 你 蘇州宇文宙武 有沒有看User:Yinweichen/Testpage2啊?IUPAC標法沒有什麼絕對可行不可性的,但標IUPAC的命名是可行的
- 你 蘇州宇文宙武 有沒有看懂我提過的東西?我已說了可參考中國大百科化學卷的作法,直接在中文元素名標英文/IUPAC名,不一定要標出IPUAC並給連結,但最好還是在格式手冊/化學明說用 英文/IUPAC名 。
- 你 蘇州宇文宙武 說說看是誰說「IUPAC名这样的提法到底是原创」,我想在台北和北京的中國化學會專家不會說IUPAC名是我原創的,別再胡說了。--❦‽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5:09 (UTC)
- 请Hanteng“博士”睁大眼睛看清楚,我自始至终没有说过IUPAC的命名是不可行的,我只说“IUPAC名”这样的提法是你Hanteng“博士”原创,难道有错?上面已经有人提到这个问题,你又听进去多少?不管你心里是不是想要标出IUPAC的链接,但是你的方案上面都有“IUPAC名”这样的原创提法,你说可行不可行?难道你要让你的支持者们支持一个你自创的名词“IUPAC名”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15:28 (UTC)
- 毛主席教導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即使蘇州宇文宙武真的對所謂的「英文霸權」恨之入骨,也不應該繼續創作新的「明顯事實錯誤」作為自己的論據。「IUPAC名」不是Hanteng原創,見[15]、[16],還有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論文《Flurbiprofen 水性藥膠布配方改良及品管方法建立》(例如第16頁就有提及「IUPAC名」)。--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19:28 (UTC)
- 身为香港居民居然也知道毛主席的经典语录,也是奇闻一件。先不论为何Hanteng为何自己不举出理据,而要你举出理据来证明大家(之前不只是我,老陈也有过)的质疑。老陈等人对“IUPAC名”的提法质疑了好久,却迟迟不见Hanteng拿出证据反驳,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至于你所举出的前两个链接(IUPAC name/names),指向是IUPAC命名法,而这命名法是给化合物而非元素制定的,那篇论文16页同样是化合物的命名,所以请你不要再误导大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01:43 (UTC)
- 1. 針對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說的「我只说“IUPAC名”这样的提法是你Hanteng“博士”原创,难道有错?」,所以我舉出"IUPAC name"和"IUPAC names"的Google搜尋結果,以及有提及「IUPAC名」的碩士論文,以證明你的上述宣稱不實。2. 元素也有「IUPAC名」,見下列各化學書籍有針對元素提及"IUPAC name":Competition Science Vision、Chemistry Vol (1 & 2)、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Excel With Inorganic Chemistry For IIT-JEE (New Pattern) & Other Competitive Examinations、Comprehensive Chemistry XI。當然,我不是管理員,不能阻止你繼續拋出不符事實的宣稱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論點。--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2:42 (UTC)
- Hanteng那就是原创,并不因你在之后提供来源而洗刷原创的“罪名”,因为他创造出这个“IUPAC名”时根本没有参考你给出的这些来源,否则老陈等人也不会一直到现在还质疑。至于你举出的所谓元素也有“IUPAC名”,我仔细看看,除了最后一个我没看到外,其他三个都是为新发现元素制定的临时的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根本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IUPAC为已命名元素规定的英文名。我不是管理员,不能阻止你继续抛出的偷换概念的宣称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论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02:57 (UTC)
- 就這個討論(包括已存檔內容)而言,蘇州宇文宙武多次反駁都帶有錯誤事實或曲解。各位如果懷疑我的論點,而又已具備高中程度化學知識的話,可以點擊我在多次留言內提供的連結查看(大部分是英文),再自己思考。--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3:16 (UTC)
- (*)提醒:就拿[17]來說,已發現的第101號元素已經有正式名稱Mendelevium了,書中也寫明這是正式IUPAC名。第102至110號元素都是已發現和有正式IUPAC名,不詳說了。--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3:37 (UTC)
- 你也就会咬文嚼字了,可惜咬文嚼字的功力还不够,看这里给的IUPAC official name是否就是“IUPAC名”,中间多了个“official”一词,意思完全不同,肯定不是“IUPAC名”。你要找出中文的“IUPAC名”提法应用于元素中才能证明Hanteng不是原创。可惜的是,Hanteng提出这个名词时根本没有中文的来源,所以他还是原创,即使你找到了来源,当时的他还是原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0:07 (UTC)
- 你的說法,用善意推定的話是「鑽牛角尖」、「吹毛求疵」,不用善意推定的話是「詭辯」。--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13:11 (UTC)
- Chemistry Vol (1 & 2):"Table 3.4. IUPAC Names of Some Elements"。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An Introductory Text for Degree Studies的Table 3.4也有"IUPAC Name"。--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13:39 (UTC)
- 有完沒完?還沒有翻你的舊帳「貝氏以拉丁文統一元素命名」的蘇大博士的原創總結 (你蘇大博士的論文是不是用英文寫的啊,是不是用英文答辯的啊,說一下吧,不然別人怎麼能判斷你堅定的反英文立場呢?)至於IUPAC名的事見下面#標用IUPAC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 你也就会咬文嚼字了,可惜咬文嚼字的功力还不够,看这里给的IUPAC official name是否就是“IUPAC名”,中间多了个“official”一词,意思完全不同,肯定不是“IUPAC名”。你要找出中文的“IUPAC名”提法应用于元素中才能证明Hanteng不是原创。可惜的是,Hanteng提出这个名词时根本没有中文的来源,所以他还是原创,即使你找到了来源,当时的他还是原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0:07 (UTC)
- @蘇州宇文宙武:我老早在化學元素擴張時就有說了,IUPAC Name不是本人原創,在PubChem這全球最大的化學開放資料庫中也有,再次警告你,不要再任意以括號博士的方式稱呼我,如 蘇州宇文宙武“博士”、蘇州宇文宙武大蘇州宇文宙武、等等,若你這麼信博士(你不是將是一個博士,非常好奇你的博士論文是不是反英文倒底的呢?分享一下吧,既然你在中文維基怎麼反英文,我倒想知道你怎麼寫你的博士論文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 IUPAC name不是你原创,但“IUPAC名”就是你原创。至于隐私,我不便透露,亏你还是在西方读的博士,一点礼貌也没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4:25 (UTC)
- China REACH-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新化学物质简易申报申请表(2010 New)「英文名称(□IUPAC 名;□CAS 名): English Name: (□IUPAC Name;□CAS Name)」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附录一 指导方法, 本附录包括包括网站、数据库和手册清单,它们可以用来查找合适的IUPAC,CAS和EC名称,CAS和EC号, 分子式和结构式,包括SMILES符号和物质识别必需的其他参数。不包括商业数据库和指导方法。」
- 我已說了,在一般情況我不會問的,但對於你做的以下行為,讓我會不斷繼續問你請問您蘇大博士的論文是用什麼語文寫的?(除非你停止以下行為):
- 您不禮貌地用博士一詞粗體加引號的反諷我
- 您不禮貌地在中文維基對於堅持知識專業術語的人添加英文中心的攻擊。--❦‽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40 (UTC)
- IUPAC name不是你原创,但“IUPAC名”就是你原创。至于隐私,我不便透露,亏你还是在西方读的博士,一点礼貌也没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4:25 (UTC)
- Hanteng那就是原创,并不因你在之后提供来源而洗刷原创的“罪名”,因为他创造出这个“IUPAC名”时根本没有参考你给出的这些来源,否则老陈等人也不会一直到现在还质疑。至于你举出的所谓元素也有“IUPAC名”,我仔细看看,除了最后一个我没看到外,其他三个都是为新发现元素制定的临时的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根本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IUPAC为已命名元素规定的英文名。我不是管理员,不能阻止你继续抛出的偷换概念的宣称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论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02:57 (UTC)
- 1. 針對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說的「我只说“IUPAC名”这样的提法是你Hanteng“博士”原创,难道有错?」,所以我舉出"IUPAC name"和"IUPAC names"的Google搜尋結果,以及有提及「IUPAC名」的碩士論文,以證明你的上述宣稱不實。2. 元素也有「IUPAC名」,見下列各化學書籍有針對元素提及"IUPAC name":Competition Science Vision、Chemistry Vol (1 & 2)、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Excel With Inorganic Chemistry For IIT-JEE (New Pattern) & Other Competitive Examinations、Comprehensive Chemistry XI。當然,我不是管理員,不能阻止你繼續拋出不符事實的宣稱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論點。--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2:42 (UTC)
- 身为香港居民居然也知道毛主席的经典语录,也是奇闻一件。先不论为何Hanteng为何自己不举出理据,而要你举出理据来证明大家(之前不只是我,老陈也有过)的质疑。老陈等人对“IUPAC名”的提法质疑了好久,却迟迟不见Hanteng拿出证据反驳,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至于你所举出的前两个链接(IUPAC name/names),指向是IUPAC命名法,而这命名法是给化合物而非元素制定的,那篇论文16页同样是化合物的命名,所以请你不要再误导大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01:43 (UTC)
- 毛主席教導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即使蘇州宇文宙武真的對所謂的「英文霸權」恨之入骨,也不應該繼續創作新的「明顯事實錯誤」作為自己的論據。「IUPAC名」不是Hanteng原創,見[15]、[16],還有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論文《Flurbiprofen 水性藥膠布配方改良及品管方法建立》(例如第16頁就有提及「IUPAC名」)。--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19:28 (UTC)
標用IUPAC名
编辑基本事實
- 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學元素條目外文使用的是IUPAC名和英文,只是沒標出來而已(總不能在化學只看辭海,不看中国大百科全书吧?)
- Google搜「Iron(英語、IUPAC名)」,可以看到日本的文獻,如此[18]
所以基本上中國、日本、台灣專家及文獻都使用IUPAC名,我不懂蘇大博士(不知蘇州宇文宙武的姓為何,博士為何,只有聽說他的博士是在澳洲念的)的反英文情結為什麼發作成這麼利害,希望他在澳洲能順利答辯取得博士學位,但我在想,在那裡不是就要用英文寫論文用英文答辯嗎?很好奇他論文會怎麼處理術語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就 蘇州宇文宙武 在此議題的反智傾向,只好再次總結站外專家說法,根據以下專家的說法,IUPAC名稱在化學相關條目具有優先性(相對於拉丁文名稱):
- 北大化學教授王颖霞(一直参与關於化学名词的修订和新元素命名审核工作,所以主要关注中文命名的原则及IUPAC的命名):若本人主編一本读者设定在非化学专业大学知识水平的化学专业术语的字典或百科全书,「采用IUPAC/IUPAP的建议名称就行,没必要用拉丁文。」元素历史介绍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绍一下拉丁文無妨。(hanteng詢問的結果)
- 位於台灣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教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 位於台北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3:47 (UTC)
- 根据投票结果按规矩办事,否则就是破坏,你叫破喉咙也没有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0:07 (UTC)
- 好不容易平靜一點,怎麼又吵起來了。我想勸勸大家說話不要激發對方的防禦心理,且要理解對方也是誠心希望展現事實的。指責「反智」、「破壞」都是於事無補的。然而我還是要講清楚。「IUPAC名」是對「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的簡稱,正如「IUPAC名」同樣可以是「IUPAC所建議的化合物英文名稱」的縮寫一樣,應該不是Hanteng一人憑空原創出來的。在中文語境內,特別是有篇幅限制時,這樣的縮寫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只因為稱呼上的爭議而否決整套方案未免有些魯莽。我建議蘇州在詳列元素條目首句時,也能理性地考慮社群的其他合理觀點,特別是「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在中文化學界的重要性,不要僅因為它是英文而拒之門外。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 見#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至於中國大百科化學卷直接用IUPAC名不標出也是事實。--❦‽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9 (UTC)
- 这里是中文维基,不是日文维基,你举日文文献有什么用?而且我看不到那个文献。之前再说有人质疑你原创时,你为什么没有举出这些例子?这不正是说明你之前是原创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4:30 (UTC)
- 來源很多,中文維基不只靠中文來源,百科是「人類知識的總和」(見啟蒙時代),我已說了,IUPAC Name在PubMed有,這種中文翻譯沒有什麼高深知識的難度,就是IPUAC名而己。IUPAC Name本來就存在,不是我的原創。--❦‽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25 (UTC)
- 这里是中文维基,不是日文维基,你举日文文献有什么用?而且我看不到那个文献。之前再说有人质疑你原创时,你为什么没有举出这些例子?这不正是说明你之前是原创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4:30 (UTC)
- 不是我想吵,而是有人不承认投票结果(这个投票还是他自己开的,规则是他自己制定的),输打赢要,我不得不反击。我的底线是在首段首句以外的其他地方可以标注IUPAC规定的英文名(不管如何我们自己捏造的简称“IUPAC名”实在不妥),其他的不要跟我说。投票已经结束了,回应完毕。——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4:19 (UTC)
- 見#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你叫破喉嚨也沒有用這句話還是少在維基討論區用吧,不然好像 蘇州宇文宙武 要對我做出什麼暴力的舉動似的。你 蘇州宇文宙武 的底線未必是社群共識,所以別再討價還價,共識是與時併進的,要考來源和內容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29 (UTC)
- 有相关投票不承认,自己另开投票,自己定规则,投票结束后自己却不承认结果,也是维基一绝。对于这种人,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今后这种人的任何提议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反对到底。如果问我为什么,因为这种人人品不行,所以他不值得大家信任,他的所有提议也必定不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4:33 (UTC)
- 蘇州道出了我很不願意看到的情況。竟「對人不對事」,作為協作平台的維基百科,本不該如此呀。平心靜氣地提出異議,與蘇州務實商討,給他一點妥協的空間,才會有實質的進展。互相人身攻擊,只會牽連到無辜的化學元素條目,乃至撕裂社群。我作為一個維基人和不少元素條目的主編者,是不願見到這種情況的!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5:27 (UTC)
- @Yinweichen:因为Hanteng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我没有耐心跟他继续折腾,你不要怪我。不与Hanteng对话不影响方案的实施,我们还是自己商量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具体格式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5:34 (UTC)
- @Yinweichen、蘇州宇文宙武:,我很早就有明示暗示要 蘇州宇文宙武 用 鋼琴小子 設的台階下,現在事到如今,我和Alfredo ougaowen都已問了專家,也證實 鋼琴小子 的IUPAC名的堅持是有道理的,而 鋼琴小子 和 SzMithrandir 方案亦不是像中國大百科化學卷全標IUPAC名(但不標出「IUPAC名:」這個字)。--❦‽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31 (UTC)
- @Yinweichen:因为Hanteng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我没有耐心跟他继续折腾,你不要怪我。不与Hanteng对话不影响方案的实施,我们还是自己商量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具体格式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5:34 (UTC)
- 蘇州道出了我很不願意看到的情況。竟「對人不對事」,作為協作平台的維基百科,本不該如此呀。平心靜氣地提出異議,與蘇州務實商討,給他一點妥協的空間,才會有實質的進展。互相人身攻擊,只會牽連到無辜的化學元素條目,乃至撕裂社群。我作為一個維基人和不少元素條目的主編者,是不願見到這種情況的!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5:27 (UTC)
- 有相关投票不承认,自己另开投票,自己定规则,投票结束后自己却不承认结果,也是维基一绝。对于这种人,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今后这种人的任何提议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反对到底。如果问我为什么,因为这种人人品不行,所以他不值得大家信任,他的所有提议也必定不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4:33 (UTC)
- 見#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你叫破喉嚨也沒有用這句話還是少在維基討論區用吧,不然好像 蘇州宇文宙武 要對我做出什麼暴力的舉動似的。你 蘇州宇文宙武 的底線未必是社群共識,所以別再討價還價,共識是與時併進的,要考來源和內容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29 (UTC)
- 見#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至於中國大百科化學卷直接用IUPAC名不標出也是事實。--❦‽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9 (UTC)
- 好不容易平靜一點,怎麼又吵起來了。我想勸勸大家說話不要激發對方的防禦心理,且要理解對方也是誠心希望展現事實的。指責「反智」、「破壞」都是於事無補的。然而我還是要講清楚。「IUPAC名」是對「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的簡稱,正如「IUPAC名」同樣可以是「IUPAC所建議的化合物英文名稱」的縮寫一樣,應該不是Hanteng一人憑空原創出來的。在中文語境內,特別是有篇幅限制時,這樣的縮寫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只因為稱呼上的爭議而否決整套方案未免有些魯莽。我建議蘇州在詳列元素條目首句時,也能理性地考慮社群的其他合理觀點,特別是「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在中文化學界的重要性,不要僅因為它是英文而拒之門外。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
- 感谢苏州删除过长的讨论,也提醒苏州不要以为自己的话删了别人就看不见了:“注意:由于第一个投票双方均未撤销方案,故而此投票结果立即生效。下一个投票与此投票有部分重复,重复部分结果不具有效力,但仍具有参考价值。欲投票者请移步,谢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4日 (日) 14:28 (UTC)”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李4(對話|貢獻)於2015年6月2日 (二) 00:23加入。
- @李4:那是我為了避免頁面過長而建議他存檔的,還是看的見,在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化学#化學元素。-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2日 (二) 02:14 (UTC)
- 謝謝你提供存档链接以及修正格式排版。李4(留言) 2015年6月2日 (二) 04:23 (UTC)
- @李4:那是我為了避免頁面過長而建議他存檔的,還是看的見,在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化学#化學元素。-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 於 2015年6月2日 (二) 02:14 (UTC)
@SzMithrandir、Alfredo ougaowen、Mewaqua、Yinweichen、蘇州宇文宙武:恕在下近三十個小時在坐長途歐洲巴士無法參與討論,現在已總體摘要如此#投票意向總結:分岐和共識,望有志協作者能繼續參與討論、提供來源(貼圖、pdf等等)、以幾個條目開始試作並在有共識的部份先執行,無共識的部份繼續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31日 (日) 10:01 (UTC)
投票意向總結:分岐和共識
编辑首先,程序上,這次投票是出現在「条目探讨」,並無涉及方針、指引、或格式手冊,Wikipedia:投票不能代替討論有明白說明,此類非正式投票是用來「最終達成真正的共識,而不是試圖壓下相反意見」。
另外,按Wikipedia:决议产生的程序的元老意見,基本上正式方針投票的目標是為了共識的形成「建議在投票時儘量說出自己的理由,當投票人數中超過2/3的人意見一致,則採納其意見。否則繼續進行討論,有了一些新的結果後,再次進行投票,如此反覆。以達到最大程度的一致。」
所以,朝向未來正式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的明文化,吾人可以從此次投票發現以下重大分岐和共識:
- 重大分岐
- 拉丁文v英文(IUPAC名)的是否納入首句?都不納?只納一個?兩個都納?看化學元素內容為主來決定?
- 拉丁文v英文(IUPAC名)的納入首句的優先順序
- 重大共識
- 化學元素符號可以出現在首句無異議
- 信息框使用英文(IUPAC名)
其中重大共識無更多異議,建議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成為格式手冊正式指引。
其中重大分岐應該繼續討論,目前個人建議討論的方向可以聚焦在
- 統一格式的需要(如Alvin Lee、春卷柯南、及周子儀等三人最後在意向投票的意見)
- 內容多元的需要(如鋼琴小子User:Yinweichen/Testpage2及#SzMithrandir的提案)
宏觀而論,此次討論是在社群中去/留英文化的大討論燒至化學這個專業術語內容,鋼琴小子及SzMithrandir對於化學條目的認識較深,著力也較多,應該給於他們更多有關於因個別化學元素條目內容不同,而有不同編輯處理的要求,至於統一格式的需求(雖本人不苟同),但也是另一方的主要意見,本人覺得是社群對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需要的一種反映,但是否以蘇版的《辭海》拉丁文案,或以我案的IUPAC名案,或著投票後其快結束才出現的《中國大百科》的不標明英文或IUPAC直接列出名字於括號中也是另外一種方案,都是可以繼續討論的。(相信蘇不會質疑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的權威性或中國官方性,貌似中國大百科全書比《辭海》更官方,而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比《辭海》更化學。)
行動來說,(1)我們可以做的是把重大共識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成為格式手冊正式指引,(2)在統一格式和內容多元的需要方向,借用周子儀的微言大義「統一了格式又消除了歧義」,我們得要小心「消除的是不是歧意,而是重要的化學知識微義(nuances that are critical to chemistry)」,建議就按鋼琴小子及SzMithrandir對於化學條目的眾多分類來分別進行書寫和討論,如SzMithrandir所提的三個例子
- 氧 oxygenium[來源請求]、oxygen[來源請求]
- 碳 carbonium[來源請求]、carbon[來源請求]
- 鎢 wolframium[來源請求]、wolfram[來源請求]、tungsten[來源請求]
我請求貼上《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等等來源的「條目正文內容」,來看其(一)提供的外文、(二)外文出現的位置、(三)是否對外文進行標誌如「拉丁文」、「英文」、「IUPAC」等等。這些重要資訊將有助於解決分岐,建立最大共識。
在此個人覺得有必要貼上Lorenzarius 2003年於Wikipedia:决议产生的程序的發言:
所以我認為投票是一種非常差的決議形式,雖然它是很快,但它強行把所有人分到不同的類別中(但事實上人的意見不是如此壁壘分明的,而應該是像一個spectrum一樣),造成分化和對立,而這與Wiki的協作精神相差太遠了—— --Lorenzarius 17:41 2003年12月10日 (UTC)
希望本人以上的投票意向總結,是符合Wiki的協作精神。已計票但沒有結論的前例早已存在,如Wikipedia:投票/中医模板,若真需要有結論,那麼符合Wiki的協作精神的共識產生是必要的。這次投票的過程產生不少有趣的新提案和新素材可參考,雖沒有在重大分岐上有共識,但對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的發展應有重大紥根的意義。--❦‽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31日 (日) 09:50 (UTC)
- 呵呵,Hanteng博士耍赖皮我一点都不奇怪,但我想(*)提醒的是,投票是Hanteng博士开的,规则是Hanteng博士定的,Hanteng博士在投票开头白纸黑字写着:“投票不设反对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我想Hanteng博士不会否认吧?人无信不立,我想Hanteng应该不会对不起你牛津大学博士的称号吧?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我不想跟没有信用的人多费唇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31日 (日) 14:27 (UTC)
- 同样的话不要贴两遍,谢谢!李4(留言) 2015年6月2日 (二) 00:27 (UTC)
沒有投票的原因,是自己對化學而言,是個外行。但是維基也賦予每一位符合投標資格的編輯有平等投票權,如果被要求投票,我會投蘇州。僅僅因為過去的七八年維基編輯經歷,已經讓我不得不旁觀了無計其數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5月31日 (日) 15:16 (UTC)
- 太长不读,就好奇一点。上面这么多讨论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化学领域的人?在下作为外行不愿意乱下结论出洋相(被人批不作为也没办法了),而投票的人里有几个是真的搞明白了才投的呢? --Kuailong™ 2015年6月2日 (二) 04:01 (UTC)
總體(:)回應:
- 這不應該是 我 hanteng 和 蘇州宇文宙武 的個人意氣之爭,建議詳讀#鋼琴小子等著實質的東西,和我上面有關共識和投票的關係,這裡的討論在化學條目的實質貢獻最多的用戶應該就是 鋼琴小子 。至於北大化學教授的意見,我已經貼在客俴,請找,我不重覆了。
- 就算要變成 我 hanteng 和 蘇州宇文宙武 的爭論 ,那我建議就以學術來討論,反正 蘇州宇文宙武 也即將要成為博士,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向 蘇州宇文宙武 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請教 蘇州宇文宙武 在此的立論是否符合基本學術嚴謹度要求,同樣的,我也可以請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做見證,來就 蘇州宇文宙武 對我在此的論證向我的指導教授提出質疑。這樣就可以確保兩個雖然是外行,但是至少在考證來源及引用方面,可以有最基本學術的要求。(博士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從見習研究者變成可以獨立研究的專業研究者,指導教授自然就有負責把關品質的要求。)
- 若以上第二點如此公平及對等的方式未能被 蘇州宇文宙武 接受,那麼我只能選擇懷疑 蘇州宇文宙武 在學術可信度的受公評性。借用Walter Grassroot說的無計其數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學術能被公開檢驗的就是發表的文章等等,目前我個人使用實名並有cv 可以查,但 蘇州宇文宙武 仍並沒有把其學術聲譽押上來,我想不管是金玉、還是敗絮,都要經過公開檢驗才是。
- 順便給各位公開檢驗本人最新研究,經同儕評審論文接受率在20%以下的ACM Web Science Conference,出版稿定案前一版草稿已公開上網[19],歡迎批評指教。
個別(:)回應:
- @Kuailong:請洽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
- @Walter Grassroot:請洽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若你所言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也包括本人的話,你可以選擇不信我,但做為一個負編輯及言論責任的資深編輯,詢問多方專業意見或許是必要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3:43 (UTC)
- 既然投票已经完成了,就以投票结果为准吧。学术水平什么的,貌似和客栈讨论的流程没有什么关系。要是这么玩,客栈里面的条目探讨区可以撤掉了。--门可罗雀的霧島診所欢迎光临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5年6月2日 (二) 14:15 (UTC)
- @霧島聖:請洽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維基不是只是維基規則遊戲地,要怎麼玩要不要撤你可以儘量說去,無助於開放知識和共識的形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39 (UTC)
- Jimbo說過僅僅以多數決決定公議,無視另一方的意見,強推較多人贊同的意見,就是多數人的暴政;個人也認為可以以蘇州方案為基礎,考慮Hanteng方案,再做修訂。不過既然博士了解甚麼是「Wiki的協作精神」,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希望博士不要過河拆橋,輸打贏要。--春卷柯南夫子 ( 論功行賞 ) 2015年6月2日 (二) 15:09 (UTC)
- @春卷柯南:您批評的極是: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問題在於你又回到了什麼「過河拆橋,輸打贏要」遊戲維基規則的問題。若你覺得這樣做「無語」,應該知道這種作法的荒謬性和不合維基協作精神的問題(先不談在這化學專業的議題上,就算是外行人看到參與中國相關命名的北大化學教授和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的作法,亦應該有合理的推斷),而不是指控我過河拆橋。您該做的事應該是笑笑我和蘇在這事情程序上處理的水平(不夠),要求社群對化學專業編輯的進行更深討論,而不是要讓您「着實無語」的 遊戲維基規則 實踐,成為維基社群新標準不是?程序上的笑話我想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同樣的,我照抄蘇州的原創規矩,別人要笑話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訕笑的,不過,要是您的結論是這個程序大笑話要變成新維基社群處理爭議的新基準點,那麼您真的是也在製造一個更大的笑話了,一個我笑不太出來的維基荒謬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54 (UTC)
- 维基是一个圈子,娱乐也是一个圈子,政治也是一个圈子,学术也是一个圈子,各有各自的游戏规则。这里出现争议了,解决不了,于是把对方拉到自己最擅长的圈子中,之后利用充分的经验胜了对手。这算是维基的胜利,还是政治的胜利,亦或学术的胜利呢?--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6月2日 (二) 15:24 (UTC)
- 圈子有分配資源和位置,但開放知識和開放科學的規則不是一種「限圈」的封閉系統,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Walter Grassroot:你若指我只是「轉移戰場到利於我的地方」。只能回你(1)這不是知識戰,維基百科做為第三級來源不能進行原創研究的互相挑戰,(2)蘇州的指導教授未必是有利於我的「戰場」,(3)這裡的議題很簡單,化學專業知識術語的提供和選擇的編輯政策,這問題可以限縮在化學專業領域聽北大化學教授和鋼琴小子等專家意見(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辭海在於化學科普的範疇差異就不用多言了),(4)現在我們這幾個「門外漢」在這裡談維基百科化學條目的編輯政策正說明了這是開放系統,難道你要的是一個限圈於資深編輯的維基百科社群,科學界若像政治界封閉不開放那真的就不要科學界的,若維基百科社群也要封閉成一個小圈圈,那麼沒有人是勝利者,就算是那些自以為是勝利者,也只是在一個自己限圈出的小世界裡自圓其說,自我恭喜。任何領域都有擅長玩圈內遊戲規則的人,但往往做出貢獻的常是傳統知識領域小圈圈裡不舒服的知識/學術浪人。武俠小說中有各大門派但亦有遊走於各門派的投機客及大俠,至於您處於知識的江湖/武林中,眼中先看到的是圈來圈去的江湖鬥爭,還是期待有滄海一聲笑的知識交流,那麼是您個人的選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20:13 (UTC)
@霧島聖、春卷柯南、Walter Grassroot:為避免我個人在各位眼中的獨特(負面)性轉移了此議題的重心,若你們有對化學相關條目進一步改進有什麼看法,請繼續參考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等等多方的意見繼續發言,目前蘇案的基礎《辭海》或已被《中國大百科》化學卷取代,他的單一來源支撐其所謂「貝氏以拉丁文統一化學命名」除備受質疑且無第二個獨立來源支撐。若你們對於我這個人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前往本人用戶頁提出指教,不用在此浪費保貴的社群資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20:20 (UTC)
- 有意思,一个被中文维基社群封禁了数十次的人,来教育一个从未被中文维基封禁的人,“什么是维基”。我真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匿了。--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6月2日 (二) 23:40 (UTC)
- (!)意見--雖然工作忙碌,但偶而還是上來看這一波化學議題熱烈的交流討論,在下從中學到許多。看到上面新一波討論,幾點感想:
- 許多用戶雖為化學門外漢,但畢竟至少中學也讀過化學。而此投票雙方所提依據,也並非高度專業行話,而可以依據常識理解雙方所提理由。例如:在下一票投給Hanteng及鋼琴小子等人一方的提案,是讀過雙方資訊後的判斷。
- 無論用戶投票給哪一個方案,公允相較各方的討論態度、所提理據,社群自有公評,包括近日一些用戶對Hanteng的批評。不過,在下想說幾句:在討論過程中,Hanteng雖然逐漸出現一些情緒話語/意氣,但理據上大多處於就事論事、毫不迴避、以更多可靠來源來回答問題。Hanteng的時間付出、各方溝通、理據說明、外部查證等工作,都做了非常多;特別是理據論述及外部查證,做的很好。蘇州宇文宙武也付出不少時間。
- Hanteng 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 ,確實不需也不該照抄,這一「蘇州提出/Hanteng照抄--的投票規矩」本就不符維基。Hanteng長期在社群,是堅持維護維基百科方針的用戶;在下推測Hanteng主觀上是認為「所提方案理據充分可靠」,並引用蘇州的話來表達相對性,有點「我就照你的規矩,跟你談」的味道。但假設Hanteng方案投票中居多數,這一「規矩」未來會否被引用?
- 「關於Hanteng是否耍賴?」在下覺得,若依據蘇州方案,Hanteng也不會少一塊肉,主觀上,Hanteng是在耍賴、還是終究回歸對維基方針與總體品質負責?這他自己內心回答、社群各自判斷。但客觀上,從鋼琴小子等用戶所提的意見來看,蘇州方案、而不是(例如)折衷方案,是維基百科化學條目的最適當選擇嗎?
- 「從讀者角度想」,哪些資訊對於讀者掌握化學元素的基本,是重要的?40名用戶的投票,終局決定維基百科化學元素編寫的格式,面對讀者與知識瀚海,我們都需要更謙卑些。投票過程中的「聚焦實質」討論,無私對讀者負責,其中理由的參考價值,更為重要。
- 維基百科上,以「動員投票」取代「理性討論」的現象已存在。這次投票,有一點很值得肯定,一些用戶、包括非提出方案者,例如鋼琴小子等用戶,非常用心「聚焦在核心問題理據上討論、並從雙方方案中謀求共識方案」,而不涉及人身攻擊與批評,這些努力是可貴的、是維基的精神。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 2015年6月3日 (三) 00:06 (UTC)
- (!)意見--雖然工作忙碌,但偶而還是上來看這一波化學議題熱烈的交流討論,在下從中學到許多。看到上面新一波討論,幾點感想:
@霧島聖、春卷柯南、Walter Grassroot:Hanteng博士是不会有错的,错的都是其他人,这点我想大家都不要跟他争了,只看一个事实就够了。Hanteng博士一向以善于搜集资料自负,动不动就说别人原创研究(原创总结),殊不知他自己也常常原创研究,就拿他所谓的“原创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这个规矩的人(=苏州)是够让人笑话的”来说,殊不知我粗略在Wikipedia:投票中一找,其中仅仅通过的投票就竟然有Wikipedia:管理員解任投票、Wikipedia:投票/首頁改名、Wikipedia:投票/巡查權及回退權的門檻、Wikipedia:投票/Wikiversity中文译名、Wikipedia:投票/應否為巡查者及回退員設立解任程序、Wikipedia:投票/巡查權的產生辦法、Wikipedia:投票/2009年中文维基年会举办城市、Wikipedia:投票/突破25万条目所用标志、Wikipedia:投票/关于管理员罢免方针修订的投票、Wikipedia:ACG专题/有关正式译名/决议投票、Wikipedia:投票/開放IP創建條目權限这么多投票都是使用半数以上即获胜或者“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的规则,甚至不需要半数以上支持票,更不需要三分之二多数(Hanteng博士在投票结束后所“坚持”的门槛),其中不乏修改方针的重大投票,但最后大家也都遵照投票结果来执行,所以我没有看到任何不执行这一投票结果的理由,也请Hanteng博士停止对我的诽谤。至于Hanteng博士想要赌上自己的学术信誉来跟我PK,这本身就是意气之争,而Hanteng自己说这不是意气之争,岂非自相矛盾?先不说我俩都不是化学专业的博士,这种争论完全没有意义。就算我答应了,我岂不是承认这是意气之争了?这样对问题的解决有任何好处么?好了,不说这么多,看来Hanteng博士是打算赖皮赖到底了,我也不再多费唇舌,虽然我认为人品比学术水平更重要,但对于毫不吝惜人品贵重的输打赢要分子我还是那句话,根据投票结果按规矩办事,敢捣乱的话就是破坏,其他我不会再回复,这个问题到此为止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4:37 (UTC)
- 你又用詭辯了,其它問題暫且不提,上面你列出的例子有些是「只能選擇一項」,但是「化學元素的IUPAC名與拉丁文名」顯然不是「只能選擇一項」,可以兩者同樣列出。--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7:09 (UTC)
- 你才是诡辩,我和Hanteng的方案大家投票的也是两者“只能选择一个”支持,具体格式都在各自方案里写明,这和以上投票的规则有什么区别?另外,其他问题为什么不提?比如人品问题为什么不提?我看你是怕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7:18 (UTC)
- 雖然我未有逐一仔細翻查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列出的全部例子,不過我肯定Wikipedia:投票/关于管理员罢免方针修订的投票並非單純是「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例如「第三階段」就寫有「此投票通過門檻:議案一:有效總票數:25票,66%以上支持。」。--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7:24 (UTC)
- 只举出一个例子也是够了,没看到这投票规则写着“用户只可在一个选项下投支持票。不设中立票和反对票。获支持票过半数的选项获胜”么?为什么不检查其他的例子?你只要回答有没有投票是使用“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规则就行,我没有细细看,你也不用鸡蛋里挑骨头。只要有投票使用了“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或半数以上获胜的规则,就证明Hanteng所宣称的“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这个规矩是苏州的原创”以及“投票通过需要三分之二多数”是谎言,是诽谤。此外还有一个傀儡投票的问题你怎么也不提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7:42 (UTC)
- 第一,維基百科的用戶不是每一位都是律師,用戶有可能在定立某些規則時沒有律師般考慮周詳而產生問題或漏洞。第二,蘇州宇文宙武濫用拉票是顯而易見。第三,維基百科內的投票不是萬能,假設有100個帳號投票通過「相對論是偽科學」,難道各位就應該尊重該投票結果?第四,如果中文維基百科可以單純用票數決定一切,曾經積極推動某次投票的某用戶就不會被無限期封禁,我希望蘇州宇文宙武能引以為鑑,不會步上他的後塵。--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8:21 (UTC)
- 多位行政員在2011年對於「投票」的意見:「在維基百科,民意調查是社群尋求達成更廣泛共識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將其稱為「投票」,是因為歸根結蒂,任何共識的決定,都應更依賴於理據的合理程度,而非人數的多寡:亦即合理的理據佔據更高的權重,不合理的理據不佔據或佔據較低的權重。行政員有責任在共識形成出現困難時,判斷哪一種理據更為合理,從而確認社群應達成什麼樣的共識。」(見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Bencmq/第二次#行政员的决议。)--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8:40 (UTC)
- 想要赖皮就直说,规则白纸黑字写在上面两周了,你自己也参与投票,当时你不提出异议,现在输了就提,有意思么?说到拉票,要不是你们一方先拉票,我会拉票么?我问了你多少遍,怎么不敢回应你一方滥用傀儡投票的事了?我也不跟你多扯,还是一句话,根据投票结果按规矩办事,敢捣乱的话就是破坏,其他我不会再回复,这个问题到此为止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01:38 (UTC)
- 你對超過40位用戶留言拉票,拉票的規模遠比另一人大,內容也不止是通知而是長篇大論宣揚自己的意見。除了Hanteng早在2015年5月16日 (六) 12:06已要求中止投票,我早在2015年5月17日 (日) 08:47已對本次投票提出異議。--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04:47 (UTC)
- 虽然我已说过不再回应你,但看了你的连篇谎言,我还是忍不住回应,以免你误导大家。在我拉票以后,Hanteng立马在我所有拉票的用户页留言拉票,所以我们两方半斤八两,不存在什么拉票规模大小的问题。至于所谓Hanteng和你提出异议,你所显示的链接不过证明你们质疑第一个投票(因为没有加入Hanteng方案),并没有质疑第二个投票(Hanteng自己开的),而且你照样在第二个投票下面投票,要是质疑,你们投什么票?所以不要再狡辩,想赖皮就明说,不用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大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09:59 (UTC)
- 你對超過40位用戶留言拉票,拉票的規模遠比另一人大,內容也不止是通知而是長篇大論宣揚自己的意見。除了Hanteng早在2015年5月16日 (六) 12:06已要求中止投票,我早在2015年5月17日 (日) 08:47已對本次投票提出異議。--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04:47 (UTC)
- 想要赖皮就直说,规则白纸黑字写在上面两周了,你自己也参与投票,当时你不提出异议,现在输了就提,有意思么?说到拉票,要不是你们一方先拉票,我会拉票么?我问了你多少遍,怎么不敢回应你一方滥用傀儡投票的事了?我也不跟你多扯,还是一句话,根据投票结果按规矩办事,敢捣乱的话就是破坏,其他我不会再回复,这个问题到此为止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01:38 (UTC)
- 多位行政員在2011年對於「投票」的意見:「在維基百科,民意調查是社群尋求達成更廣泛共識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將其稱為「投票」,是因為歸根結蒂,任何共識的決定,都應更依賴於理據的合理程度,而非人數的多寡:亦即合理的理據佔據更高的權重,不合理的理據不佔據或佔據較低的權重。行政員有責任在共識形成出現困難時,判斷哪一種理據更為合理,從而確認社群應達成什麼樣的共識。」(見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Bencmq/第二次#行政员的决议。)--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8:40 (UTC)
- 第一,維基百科的用戶不是每一位都是律師,用戶有可能在定立某些規則時沒有律師般考慮周詳而產生問題或漏洞。第二,蘇州宇文宙武濫用拉票是顯而易見。第三,維基百科內的投票不是萬能,假設有100個帳號投票通過「相對論是偽科學」,難道各位就應該尊重該投票結果?第四,如果中文維基百科可以單純用票數決定一切,曾經積極推動某次投票的某用戶就不會被無限期封禁,我希望蘇州宇文宙武能引以為鑑,不會步上他的後塵。--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8:21 (UTC)
- 只举出一个例子也是够了,没看到这投票规则写着“用户只可在一个选项下投支持票。不设中立票和反对票。获支持票过半数的选项获胜”么?为什么不检查其他的例子?你只要回答有没有投票是使用“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规则就行,我没有细细看,你也不用鸡蛋里挑骨头。只要有投票使用了“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或半数以上获胜的规则,就证明Hanteng所宣称的“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这个规矩是苏州的原创”以及“投票通过需要三分之二多数”是谎言,是诽谤。此外还有一个傀儡投票的问题你怎么也不提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7:42 (UTC)
- 雖然我未有逐一仔細翻查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列出的全部例子,不過我肯定Wikipedia:投票/关于管理员罢免方针修订的投票並非單純是「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例如「第三階段」就寫有「此投票通過門檻:議案一:有效總票數:25票,66%以上支持。」。--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4日 (四) 17:24 (UTC)
- 你才是诡辩,我和Hanteng的方案大家投票的也是两者“只能选择一个”支持,具体格式都在各自方案里写明,这和以上投票的规则有什么区别?另外,其他问题为什么不提?比如人品问题为什么不提?我看你是怕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7:18 (UTC)
- #回應春卷柯南
- #IUPAC名稱的優先性
- 想問蘇州宇文宙武博士(還是博士候選人)?您的論文是中文還是英文?裡面若有英文術語怎麼處理?你的論文答辯是中文還是英文?這些問題本來不應該多問的,但由於你在中文維基的反英文立場已到了令人不可理喻的地步,所以只好問你這些問題。從現在開始,我再次要求你若要叫我就叫我hanteng,若你要叫我博士,請用英文Dr. Liao,不要用中文又粗體又框號的,謝謝。--❦‽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4:04 (UTC)
- @春卷柯南:您批評的極是: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問題在於你又回到了什麼「過河拆橋,輸打贏要」遊戲維基規則的問題。若你覺得這樣做「無語」,應該知道這種作法的荒謬性和不合維基協作精神的問題(先不談在這化學專業的議題上,就算是外行人看到參與中國相關命名的北大化學教授和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的作法,亦應該有合理的推斷),而不是指控我過河拆橋。您該做的事應該是笑笑我和蘇在這事情程序上處理的水平(不夠),要求社群對化學專業編輯的進行更深討論,而不是要讓您「着實無語」的 遊戲維基規則 實踐,成為維基社群新標準不是?程序上的笑話我想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同樣的,我照抄蘇州的原創規矩,別人要笑話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訕笑的,不過,要是您的結論是這個程序大笑話要變成新維基社群處理爭議的新基準點,那麼您真的是也在製造一個更大的笑話了,一個我笑不太出來的維基荒謬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54 (UTC)
- 我已经举出很多例子证明“哪一方的支持票数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这个规矩已有先例,你居然还说我“原创”?这不是睁眼说瞎话是什么?这个讨论已经花费过多时间,我不想跟你废话,还是那句话,依照投票结果按规矩办事,否则就是破坏,你自己看着办吧,对于输打赢要分子我不想再重复。还有一句话,你尽可以在下面继续无理“反驳”我,但我不反驳你是因为我根本不屑反驳你,而不是因为我同意了你的观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09:59 (UTC)
- @春卷柯南:您批評的極是: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問題在於你又回到了什麼「過河拆橋,輸打贏要」遊戲維基規則的問題。若你覺得這樣做「無語」,應該知道這種作法的荒謬性和不合維基協作精神的問題(先不談在這化學專業的議題上,就算是外行人看到參與中國相關命名的北大化學教授和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的作法,亦應該有合理的推斷),而不是指控我過河拆橋。您該做的事應該是笑笑我和蘇在這事情程序上處理的水平(不夠),要求社群對化學專業編輯的進行更深討論,而不是要讓您「着實無語」的 遊戲維基規則 實踐,成為維基社群新標準不是?程序上的笑話我想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同樣的,我照抄蘇州的原創規矩,別人要笑話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訕笑的,不過,要是您的結論是這個程序大笑話要變成新維基社群處理爭議的新基準點,那麼您真的是也在製造一個更大的笑話了,一個我笑不太出來的維基荒謬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54 (UTC)
專家意見
编辑我想知道專業化學家團體對這件事的看法,向幾個單位聯絡後,以下是我得到的回覆,作為社群參考用。希望社群可以接受他們的意見。--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6月3日 (三) 18:01 (UTC)
- 收起你那些专家的意见吧,之前Hanteng也咨询过专家,那又如何?我的方案又没有排除IUPAC的命名,只是位置不同,用得着为了格式死皮赖脸么?至于Iron(Fe)根本就是英文的用法而不是中文的用法。我还是一句话,根据投票的结果按规矩办事,敢捣乱的就是破坏,到时候不要说我没提醒。——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4日 (四) 13:47 (UTC)
- @蘇州宇文宙武:請閱讀一下投票不能代替討論:「如果要使用非正式投票的話,投票應該協助討論者最終達成真正的共識,而不是試圖壓下相反意見。」。從這次投票,我曉得專業意見在維基上一點用也沒有,不過還是需要讓編輯知道,專業研究社群裏面是怎麼看這件事的。--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02:04 (UTC)
- @蘇州宇文宙武、Alfredo ougaowen:專業意見本來在維基應該要有用,共識本來就是不斷形成和演進的,請不要反智限圈討論的可靠來源,如同條目一樣,維基的討論也是與時併進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0:00 (UTC)
- 和不吝惜人品的输打赢要分子我没有什么好说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10:03 (UTC)
中國化學會
编辑位於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台大化學系與國教院
编辑向台大化學系主任楊吉水教授請教這個問題,楊教授將這個問題帶到國家教育研究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他們討論之後給我的回信:
The committee members all prefer to adopt the IUPAC version as the example you have provided with Iron (Fe), since IUPAC nomenclature is widely recognized worldwide, including the education systems in Taiwan.
因為他以英文回信,以下為我的試譯:
委員會成員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就你舉鐵這個例子來說,可以列出Iron(Fe),因為IUPAC命名法獲得全世界廣泛採用,包括台灣的教育系統在內。
- (上面是Alfredo ougaowen的留言。)我的翻譯:「委員會成員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就如你在鐵(Fe)舉出的例子,因為IUPAC命名法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採用,包括台灣的教育系統在內。」--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05:03 (UTC),後有修改
對回信的討論
编辑@Mewaqua、Alfredo ougaowen:我們可以做一個小總結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建議在方針版發起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09:42 (UTC)
- 好像你们才能总结一样。我还是一句话,你敢破坏投票结果,我就能反破坏反到底,你可以试试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09:52 (UTC)
- 按照新事實和證據更正錯誤的作法,不是破壞,而是形成新共識。--❦‽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0:01 (UTC)
- 好笑,你说我错了我就错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10:02 (UTC)
- 不敢,只是你說的和專家說的差很多,我等著你證明在中國和台灣的化學專家是錯的,或著說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條目用IUPAC名不用拉丁文是錯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20:00 (UTC)
- 好笑,你说我错了我就错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5日 (五) 10:02 (UTC)
- 按照新事實和證據更正錯誤的作法,不是破壞,而是形成新共識。--❦‽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0:01 (UTC)
- 根據「維基內容大師兼翻譯大師」蘇州宇文宙武先前留言的意見,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可以在「簡介段落」章節加上以下句子:「化學元素條目正文開首'''禁止標注'''該元素的[[IUPAC]]名,違者將被視為破壞而可能被封禁。」不過我私下認為這會讓中文維基百科淪為科學界笑柄。--Mewaqua(留言) 2015年6月5日 (五) 17:51 (UTC)
- 我只有一個問題阿:萬一IUPAC名不能解釋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來源怎麼辦?例如iron跟Fe就沒半點關係,那Fe到底是怎麼來的?不用說嗎?一般外行人才不理你德文英文法文希臘文拉丁文,你只要告訴我元素符號來自哪個字就好了,這是必要非充分條件,做不到就算資訊不完整。-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6月5日 (五) 18:56 (UTC)
- @克勞棣:若IUPAC名不能直接解釋元素符號來源,我們從來就沒有阻止任何總輯酌情在首句加入拉丁文,但是 蘇州宇文宙武 不斷以惡意的手法攻擊IUPAC命並禁止IUPAC命出現在首句,並揚言要封禁所有加入IUPAC命的編輯:至於IUPAC名和拉丁文的使用情況,你可以再次參見站外專家的看法#IUPAC名稱的優先性,還有鋼琴小子和Sz的建議案。--❦‽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3:53 (UTC)
- 投票通过的结果就是这样,一切按规矩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喊破嗓子都没用。至于钢琴小子和SzM的建议,我和他们俩已经达成初步共识,我已经同意通过其他形式(但不是首段首句)予以纳入,请你也不要再费心了。这么长时间的讨论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大家还是冷静一下的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0:12 (UTC)
- 聖旨到!!!威武!!!--❦‽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58 (UTC)
- 投票通过的结果就是这样,一切按规矩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喊破嗓子都没用。至于钢琴小子和SzM的建议,我和他们俩已经达成初步共识,我已经同意通过其他形式(但不是首段首句)予以纳入,请你也不要再费心了。这么长时间的讨论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大家还是冷静一下的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0:12 (UTC)
- @克勞棣:若IUPAC名不能直接解釋元素符號來源,我們從來就沒有阻止任何總輯酌情在首句加入拉丁文,但是 蘇州宇文宙武 不斷以惡意的手法攻擊IUPAC命並禁止IUPAC命出現在首句,並揚言要封禁所有加入IUPAC命的編輯:至於IUPAC名和拉丁文的使用情況,你可以再次參見站外專家的看法#IUPAC名稱的優先性,還有鋼琴小子和Sz的建議案。--❦‽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3:53 (UTC)
- 我只有一個問題阿:萬一IUPAC名不能解釋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來源怎麼辦?例如iron跟Fe就沒半點關係,那Fe到底是怎麼來的?不用說嗎?一般外行人才不理你德文英文法文希臘文拉丁文,你只要告訴我元素符號來自哪個字就好了,這是必要非充分條件,做不到就算資訊不完整。-游蛇脫殼/克勞棣 2015年6月5日 (五) 18:56 (UTC)
这里是通知,不是讨论
编辑经过漫长的舌战,此投票已经结束,结果也已揭晓,结果即将写入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涵盖面过于宽泛,此次投票只讨论了元素和化合物部分,结果不宜扩展到整个化学界)。有异议者大可以继续异议,但投票结果还是要执行。大量的毫无意义的讨论浪费了太多人的精力,我希望立即结束这无聊的讨论,以两次投票结果为准制定格式手册,这也是我与原来反对我方案的User:SzMithrandir、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和User:Yinweichen等人达成的共识。具体的格式我将与原来反对我方案的User:SzMithrandir、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和User:Yinweichen等人以及支持我方案的同志们协商制定,请社群予以监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6日 (六) 14:58 (UTC)
- @蘇州宇文宙武:最好不要WP:格式手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WP:格式手册/化学本来就是要包含各种化学条目的书写规范的,我们这个讨论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章节而已。至于你说的“不宜扩展到整个化学界”,本来这次讨论就只是元素而已,化合物的方针虽被提及但完全没变,人命反应和化学概念没有被提及。这次讨论等于是暴露了IUPAC的不足,居然对元素名称没有明文硬性规定,害得我们只能揣摩其用意以及讨论通用性等等;但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名词概念都有章可循,所以应该是无需担心的。-- SzMithrandir(留言) 2015年6月11日 (四) 01:01 (UTC)
- @SzMithrandir:我之所以舍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而另开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原因除了这次讨论的覆盖面不广外,还因为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已被Hanteng绑架,写入不符合投票结果的内容,还在方针版强行表决。我觉得如果硬是要动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只会与Hanteng再次爆发无谓的冲突,故而迫不得已舍近求远,待方针版强行表决被否定后再将内容合并,还请谅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1日 (四) 12:11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目前内容就很短,再另开一版只会令编者无所适从。另关于投票结果:本人支持Sz的方案并基于其称廖汉腾的方案可以包容其方案而投票,对事不对人,不代表对双方人品的看法。很高兴现在阁下可以与Sz达成共识。至于方针版的表决,目前其实没有人真正理会,阁下也可不必理会。--William915(与我讨论)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1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被霸占,我另开一版是合理的,没有啥无所适从的。关于投票结果,谁支持谁的方案不重要,关键是谁的方案符合规则并得到最多人的支持。我与SzM达成的共识是基于我的方案的,而不是现在的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所述的内容,所以另开一版也是没有问题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8 (UTC)
- 总之如果最后决定另开一版格式指引,请通知本人,本人也是化学博士生,可以给点意见。另致某人:维基有维基的规则,总是在维基强调学术权威性来压别人是没有意思的。--William915(与我讨论)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5 (UTC)
- @William915:如果我在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加入基于我的方案的共识性结果(我与SzM和钢琴小子等人达成的)而Hanteng不予以阻止,是不必开新的格式手册的,不过就要看方针版表决何时结束了(Hanteng自定表决期为一个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9 (UTC)
- 等一个月也没有问题,到时可以再通知我。廖汉腾之前将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搬走也没有共识。另外本人仍然坚持一定要在信息框内写上IUPAC名。--William915(与我讨论) 2015年6月12日 (五) 05:09 (UTC)
- 等一个月是因为既然开了讨论就不能中止,也属于无奈。我本人同意在信息框内写上IUPAC规定的英文名,现在也是这么做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2日 (五) 05:35 (UTC)
- 等一个月也没有问题,到时可以再通知我。廖汉腾之前将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搬走也没有共识。另外本人仍然坚持一定要在信息框内写上IUPAC名。--William915(与我讨论) 2015年6月12日 (五) 05:09 (UTC)
- @William915:如果我在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加入基于我的方案的共识性结果(我与SzM和钢琴小子等人达成的)而Hanteng不予以阻止,是不必开新的格式手册的,不过就要看方针版表决何时结束了(Hanteng自定表决期为一个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9 (UTC)
- 总之如果最后决定另开一版格式指引,请通知本人,本人也是化学博士生,可以给点意见。另致某人:维基有维基的规则,总是在维基强调学术权威性来压别人是没有意思的。--William915(与我讨论)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5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被霸占,我另开一版是合理的,没有啥无所适从的。关于投票结果,谁支持谁的方案不重要,关键是谁的方案符合规则并得到最多人的支持。我与SzM达成的共识是基于我的方案的,而不是现在的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所述的内容,所以另开一版也是没有问题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8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目前内容就很短,再另开一版只会令编者无所适从。另关于投票结果:本人支持Sz的方案并基于其称廖汉腾的方案可以包容其方案而投票,对事不对人,不代表对双方人品的看法。很高兴现在阁下可以与Sz达成共识。至于方针版的表决,目前其实没有人真正理会,阁下也可不必理会。--William915(与我讨论)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1 (UTC)
- IUPAC可能也沒想過維基社群單靠《辭海》也可以吵那麼久。--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6月11日 (四) 06:05 (UTC)
- @SzMithrandir:我之所以舍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而另开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原因除了这次讨论的覆盖面不广外,还因为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已被Hanteng绑架,写入不符合投票结果的内容,还在方针版强行表决。我觉得如果硬是要动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只会与Hanteng再次爆发无谓的冲突,故而迫不得已舍近求远,待方针版强行表决被否定后再将内容合并,还请谅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6月11日 (四) 12:11 (UTC)
這是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眾卿平身
编辑純虧 蘇州宇文宙武 的#这里是通知,不是讨论用,至於中文維基要不要不顧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化學專家意見,或著要不要顧新共識的發展,就看 各位的了。以下幾點回應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
- Wikipedia:格式手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內容應該要收集共識後,前往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針再討論,這裡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的討論,如前所述,是意向投票,不是方針或指引投票,方針指引投票得要有個草稿文吧?
- 若您執意要把你的聖旨旨意寫入方針,記得補上你最最相信的「貝氏用拉丁文統一化學元素名稱」的來源,這樣方便給記者和史學家抄笑話。
- 若您執意要把你的聖旨旨意寫入方針,記得找一個你最相信的行政員背書,這樣也方便給記者和史學家抄笑話。
- 請儘速完成以上所有動作,我實在等不及可以在科普期刊報導分析此事,這實在太有料了,看看有多少維基編輯和管理員要站在 蘇州宇文宙武 禁止首句出現IUPAC名稱的那一方,我想連《中國大百科全書》都會怕。
- 還不快把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附件拷貝一本寄給《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怎麼可以違逆聖旨,不但沒有在所有的化學元素列出拉丁文,還在所有的化學元素中文名後直接括號加IUPAC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5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