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名称 编号 分类 时代 位置 照片 文保碑照片 简介
崇圣寺三塔 1-65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唐、五代 大理镇三文笔村委会三文笔村北(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
25°42′30.56″N 100°8′45.38″E / 25.7084889°N 100.1459389°E / 25.7084889; 100.1459389 (崇圣寺三塔)
  大塔名曰千寻塔,全名“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南诏蒙劝丰佑时期(823年—859年),即长庆四年到开成四年。千寻塔高69.13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砖塔,塔内空心,置有似“井”字形交叉木骨架,可以攀登塔顶;塔身下部为石砌台基,高1.1米,上层台基为砖砌须弥座,高1.9米。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太和城遗址(包括南诏德化碑 1-157 古遗址 南诏 太和街道太和村西(苍山佛顶峰麓)
25°38′10.50″N 100°11′49.52″E / 25.6362500°N 100.1970889°E / 25.6362500; 100.1970889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的城址西窄东宽,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面积约3.6平方千米。东西城墙已经不再,南、北城墙均自佛顶山麓向东延伸到洱海边。南墙现存3,350米,北墙3,225米,最高处约达3米,均为垒土夯筑。城址因受苍山溪流冲刷,地面已无明显的建筑遗迹。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 5-404 古建筑 明、清 喜洲镇喜洲村委会
25°51′20″N 100°7′54″E / 25.85556°N 100.13167°E / 25.85556; 100.13167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
    喜洲镇地处洱海西北岸,是大理市北上的必经之道,自古即为白族的聚居地。喜洲建筑群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特征,一般为土木砖石结构,其中著名的有杨家院董家院严家院等民居。
元世祖平云南碑 5-464 石窟寺及石刻 大理镇三月街古街场
25°41′39.66″N 100°8′55.36″E / 25.6943500°N 100.1487111°E / 25.6943500; 100.1487111 (元世祖平云南碑)
 
  碑由青石龟碑座、碑身、碑额组成。通高5.35米,宽2米。正文第一行分别于上下两石刻有“世祖平云南碑”和“翰林院臣程文海撰”;其余文字先书刻于上石,再转接下石;上石碑文追述平云南事略,下石颂扬世祖皇帝功德。碑阴刻立碑官职题名。碑身上方位大理石质的半圆形碑额,高1.3米,宽2.3米,篆有“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八字。
佛图寺塔 6-740 古建筑 太和街道荷花社区阳平村北
25°36′59.54″N 100°12′13.50″E / 25.6165389°N 100.2037500°E / 25.6165389; 100.2037500 (佛图寺塔)
    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据传是为了纪念南诏时期的除英雄段赤城而建的,又因位于佛图寺前而得名,后寺毁而塔存,1998年又重建起佛图寺。其建筑年代、形式与崇圣寺三塔中的主塔千寻塔大体相同。
银梭岛遗址 7-0419-1-419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商 海东镇南村村委会南部,银梭岛上
25°41′10.07″N 100°16′9.08″E / 25.6861306°N 100.2691889°E / 25.6861306; 100.2691889 (银梭岛遗址)
    1972年,生产队在银梭岛建鱼塘时,掘出一批木桩,经碳14测定年代为2600±90年前。同时发现不少残陶片,并掘出一个完整的双耳陶罐,高约12厘米,口径约15厘米,内有汉五铢钱13枚、王莽时期“大布黄千”61枚、“大泉五十”271枚等。此外,岛上地面还发现大量夹砂棕色陶片、靴形陶器、网坠、单、双耳罐等陶器。初步认定为春秋汉代的文化遗址。
弘圣寺塔 7-1372-3-670 古建筑 唐至宋 大理镇一塔公园内(大理古城西南)
25°41′17.45″N 100°9′19.58″E / 25.6881806°N 100.1554389°E / 25.6881806; 100.1554389 (弘圣寺塔)
 
为十六级密檐方形砖塔,高43.87米。塔身下游低矮的石砌基台。第一层塔身用石板砌筑,塔身之上叠涩密檐十六级。辟塔门于塔身西面。塔门低矮,门楣有石雕佛像,可入塔内。弘圣寺塔与崇圣寺千寻塔佛图寺塔同为方形密檐塔,具有唐代佛塔特征。
云南提督府旧址 8-0446-3-249 古建筑 大理古城复兴路南段111号
25°41′33.04″N 100°9′40.03″E / 25.6925111°N 100.1611194°E / 25.6925111; 100.1611194 (云南提督府旧址)
    云南提督府衙门(又称大理提督府衙门),始建于康熙年间。1856年杜文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大理府城后,设杜文秀元帅府于此,直至1872年起义失败,此地作为杜文秀起义军的首脑机关长达18年之久。后恢复为云南提督府衙门。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七支队进驻大理,司令部和政治部设于此,此后元帅府一直归部队管理。1986年由部队移交给地方政府,同年设立大理市博物馆
大理天主教堂 8-0716-5-200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31年 大理古城新民路6号
25°41′45.89″N 100°9′46.48″E / 25.6960806°N 100.1629111°E / 25.6960806; 100.1629111 (大理天主教堂)
    大理天主教堂由大门、通道、教学楼、四合院、礼拜堂组成,占地面积约5。建筑用材为当地出产的石料与木料,工艺则完全采用白族民间建筑艺术。正面为白族“三滴水”式门楼,檐口以“米”字形斗拱装饰。门楼上另起四角攒尖顶钟楼,上书“天主堂”三字,楼高16米,钟楼顶置一十字架。门楼后即为礼拜堂,平面布局做东向西,为重檐歇山顶回廊抬梁式石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九间,通面阔13.15米、通进深32.1米,可容200多名教徒同时礼拜。教堂内外均布满雕刻,雕刻经费占建筑经费的五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