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
《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縮寫:ICNafp[1],ICN)是一部國際性的規則與建議,用於管理藻类、真菌和植物的科學命名,由国际植物学大会命名法分会負責修订,每隔六年隨著国际植物学大会的召開而更新出版一次[2]。舊稱《國際植物命名法規》(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縮寫:ICBN),為準確體現出法規所涵蓋的生物類群,在2011年7月於墨尔本舉行的第18屆国际植物学大会上改為現用名[3]。
法規歷史
编辑1905年第二屆国际植物学大会在維也納舉行,並於次年發布了第一版植物命名法規,現稱作“維也納規章”(Vienna Rule)[4]。
目前最新的法規是2017年出版的“深圳法規”(Shenzhen Code[5]),是第19屆國際植物學會議於2017年在深圳舉辦後,基於2011年出版的“墨尔本法規”(Melbourne Code[6])所修訂的版本。
届[7] | 年 | 舉辦地 | 法規的非正式名稱 |
---|---|---|---|
I | 1900 | 法國巴黎 | - |
II | 1905 | 奥地利維也納 | 維也納規章(1906年出版) |
III | 1910 | 比利时布魯塞爾 | - |
IV | 1926 | 美国綺色佳 | - |
V | 1930 | 英国劍橋 | 劍橋規章(1935年出版) |
VI | 1935 | 荷蘭阿姆斯特丹 | - |
VII | 1950 | 瑞典斯德哥尔摩 | 斯德哥爾摩法規(1952年出版) |
VIII | 1954 | 法国巴黎 | - |
IX | 1959 | 加拿大蒙特利尔 | - |
X | 1964 | 英国愛丁堡 | - |
XI | 1969 | 美国西雅圖 | 西雅圖法規 |
XII | 1975 | 苏联列寧格勒 | 列寧格勒法規 |
XIII | 1981 | 澳大利亞悉尼 | 雪梨法規 |
XIV | 1987 | 德国柏林 | 柏林法規 |
XV | 1993 | 日本東京 | 東京法規 |
XVI | 1999 | 美国圣路易斯 | 聖路易斯法規、黑色法規 |
XVII | 2005 | 奥地利維也納 | 維也納法規 |
XVIII | 2011 | 澳大利亚墨尔本 | 墨尔本法規 |
XIX | 2017 | 中国深圳 | 深圳法规 |
主要內容
编辑命名法規主要的條文:
- 原則(principles):共有六條最基本的原則,「係構成植物命名法之基礎」[4]。
- 詳細的法條區分為許多規則,而以條款(Article)及擬則(Recommand)陳述。例証(Ex.)則附加於規則及擬則內供為說明[4]。條款中的規則乃整理歷來的命名法,作為將來之準繩;凡植物名稱抵觸規則者不能再使用。擬則供補充條款之用,「其目的在使將來之命名方法可逐步統一、清晰。凡植物命名無論在名稱上或形式上與擬則抵觸者,雖不予取消,但此後不得援以為例」。[4]
- 規則與擬則適用於所有傳統認知之現生或化石植物。例如:藍綠菌(藍綠藻)、真菌類,包括壺菌類、卵菌類、黏菌類等;及能施行光合作用之原生生物。
- 國際栽培植物命名委員會為使用於農業上、林業上、園藝上若干特定群之名稱,授權制定「國際栽培植物命名法規」。
- 法規一直強調:名稱變更之唯一正確理由,乃分類學者經充份研究後,有確鑿之事實証據,或必須廢棄違反本規則之學名。[4]
最近變更
编辑第十八屆國際植物學會議(XVIII IBC)對《國際植物命名法規》作出的重要變更:[8]
一、自2012年1月1日起接受在電子出版品上發表新名
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印刷出版品上發表新名稱已非必要;於網路上以PDF文档發表且具有國際標準書號(ISBN) 或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的出版物亦可視為有效發表。
二、自2012年1月1日起命名時可用英文描述
放棄形態分類群(morphotaxa)的概念,若具不同名稱的斷片、生活史階段或儲藏階段的化石可被証實屬同一種時,僅可具有一正當名;該名稱的決定應符合優先權之相關規定。真菌的部份則是捨棄有性世代、無性世代具不同學名的概念。
四、於 MycoBank 註冊新名稱是發表真菌新名的必要條件
近年來,真菌學家於 MycoBank 資料庫、Index Fungorum 資料庫發表新種新名,為法規中規定的必要條件。
五、《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更名為《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
為有效反映該法規所涵蓋的分類群,《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更名為《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
延伸閱讀
编辑- 命名法規
- 國際栽培植物命名法規(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縮寫:ICNCP)
- 國際動物命名法規(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缩写:ICZN)
- 國際原核生物命名法規〔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Prokaryotes,缩写:ICNP;2008年以前名為《國際細菌命名法規》(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縮寫:ICNB)〕
- 國際系統發生學命名法規(英文:International Code of Phylogenetic Nomenclature;簡稱:PhyloCode)
- 植物命名法
- 科學命名術語表
- 二名法
- 科學分類
- 未描述分類群
參考文獻
编辑- ^ Yurkov, A., Visagie, C.M., Crous, P.W. et al. Cultures as types and the utility of viable specimens for fungal nomenclature. IMA Fungus 15, 20 (2024). https://doi.org/10.1186/s43008-024-00155-8
- ^ 张丽兵; Paul C. Silva; John mcneill; Nicholas J. Turland.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的术语介绍. 植物分类学报. 2007, 45 (4): 593–598 (中文(中国大陆)).
- ^ Resolutions (PDF). XVIII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2011-07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 ^ 4.0 4.1 4.2 4.3 4.4 黃增泉. 植物命名指南 (第三版). 臺北: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07. (ISBN 978-986-01-1771-4)
- ^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 www.iapt-taxon.org. [2019-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 ^ McNeill, J.; Barrie, F. R.; Buck, W. R. & Demoulin, V. (编),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 (Melbourne Code), Adopted by the Eighteenth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Melbourne, Australia, July 2011 electronic, Bratislav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axonomy, 2012 [2013-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 ^ History of IBC. [2011-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11).
- ^ 臺灣植物分類學會網頁《相關新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此部文字經維基化與對照後附資料改寫,資料來源參見圖檔英文:Key decisions of the nomenclature section of the XVIII IB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cNeill, J.; Barrie, F. R.; Buck, W. R. et al.s.,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 (Melbourne Cod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dopted by the Eighteenth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Melbourne, Australia, July 2011. electronic, Bratislav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lant Taxonomy. 擷取於2013-03-22.
- McNeill, J. et al. 2006.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Vienna Code). Regnum Vegetabile 146. A.R.G. Gantner Verlag KG.
- 《第十八屆國際植物學會議決議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XVIII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July 2011. RESOLUTIONS》),擷取於2012-05-10.
- Knapp, Sandra; McNeill, John; Turland, Nicholas J. Changes to publication requirements made at the XVIII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in Melbourne - what does e-publication mean for you?. Nova Hedwigia. 2012-02-01, 94 (1-2) [2022-07-25]. ISSN 0029-5035. doi:10.1127/0029-5035/2011/0094-0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5) (英语).
外部連結
编辑- 此法规的中文译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DF[需要更新]
- 张丽兵. 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中的术语.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7, 40 (5): 569–576. doi:10.3969/j.issn.1001-8395.2017.05.001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