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槿
锦葵科木槿属的一种植物
黄槿 (學名:Hibiscus tiliaceus )[3],別稱黄木槿[4]、朴仔[5]、披麻、銅麻、港麻、海麻、河麻、山加半、桐花[6]、鹽水面頭果、古老仔[7]、糕仔樹[8]及粿葉樹等,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被歸類為廣義紅樹林上的植物[9][10][11]。花期7-8月[12]。
黃槿 | |
---|---|
黄槿的花和葉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锦葵目 Malvales |
科: | 錦葵科 Malvaceae |
属: | 木槿属 Hibiscus |
种: | 黃槿 H. tiliaceus
|
二名法 | |
Hibiscus tiliaceus L., 1753
|
分佈
编辑黄槿多長於平地或濱海地區,原產於東半球熱帶地區。在中國大陸境內,主要分佈於華南地區[4]鎮海灣。台灣、越南、緬甸、柬埔寨、印度、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老撾、澳洲東部、大洋洲等地亦有分佈[6]。
形態特徵
编辑黄槿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喬木植物[3][12],可高達4-7米。樹幹灰色無毛,縱裂[7],有時呈攀援狀。葉廣卵形或近圓形,革質,頂端急尖,基部呈心形,全緣或微波狀齒緣,疏披星狀毛,背面浅灰白色,密披茸毛和星狀毛,表面有鹽線體排出鹽份[3],長約7-15厘米;葉托近長橢圓形,頂端急尖,外面疏披星狀毛,長約2-3厘米,寬約1.2-1.5厘米。花為總狀花序,單生於葉腋,或由數朵排成腋生或頂生;苞片一對,小苞7-10枚;花冠鐘形,黃色,中央暗紫色;花瓣外面披星狀毛,長約5厘米;花萼裂片5裂,頂端漸尖,披短柔毛,長約2厘米;柱頭扁平;雄蕊管長約2厘米,雄蕊束末超出於花冠[13]。果為橢圓形蒴果,果皮骨質,短喙,披黃色柔毛,長約2-2.5厘米,成熟後開裂[14]。種子無毛有散生乳頭狀小疣[4]。
用途
编辑黄槿有抗鹽抗旱的特性,可作為熱帶海岸地區防風、防沙、防潮的優良樹種[12]。葉片可供作蒸煮糕粿的枕葉,因而有糕仔樹及粿葉樹[13]等別稱。樹皮纖維可制作繩索[14]或織網[4]等用途。枝幹木材質輕富彈性,可作傢俱或薪柴之用[14][15]。
參考文献
编辑- ^ Rivers, M.C.; Mark, J. Hibiscus tiliace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2, 2022: e.T61786470A223047685 [amended version of 2019 assessment] [1 July 2024]. doi:10.2305/IUCN.UK.2022-2.RLTS.T61786470A223047685.en .
- ^ Hibiscus tiliaceus. NatureServe Explorer. NatureServe. [200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 ^ 3.0 3.1 3.2 黄槿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6-04. 樹木谷
- ^ 4.0 4.1 4.2 4.3 [1][永久失效連結]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 ^ 5.0 5.1 黃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網路植物園
- ^ 6.0 6.1 黄槿[永久失效連結]植物通
- ^ 7.0 7.1 tiliaceus L.[永久失效連結]台北植樹園植物資料庫
- ^ 黄槿 Hibiscus tiliaceus[永久失效連結]中山大學生物數字博物館
- ^ 黃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 ^ 紅樹林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6-22.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
- ^ 生態七股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10-23.黑面琵鷺保育學會
- ^ 12.0 12.1 12.2 魏遠娥、洪烈招、陳淑瓊、陳愛強. 《香港野花》. 郊野公園之友會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2007年7月: 第110-111頁. ISBN 978-988-211-344-2.
- ^ 13.0 13.1 台灣老樹樹種簡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 14.0 14.1 14.2 陳淑俊雄、高瑞卿. 《台灣行道樹圖鑑》. 貓頭鷹出版. 2008年3月: 第170-17頁. ISBN 978-986-6651-02-1.
- ^ 生態日記 2001年8月31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自然網
- ^ 類紅樹植物 黃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葉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