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蟲書

(重定向自鸟虫文

鳥蟲書(或稱鳥蟲文鳥蟲篆鳥蟲體,又名魚書),細分可分為鳥書與蟲書,是中國春秋中期至戰國時代盛行於中國南方的一種文字。它的特點是其字型類似的形狀,故有此命名。屬於篆書的一類。有人把它比擬成阿拉伯文中的“庫法體”。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上的鸟书;下方—剑上文字的一部分: "越王自作"。湖北省博物馆

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提到鳥蟲書說,「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是篆刻的使用字體之一。

起源与发展

编辑

鸟虫书在春秋时期发展成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最早的鸟虫书出现在春秋中叶,在春秋晚期流行开来,于战国时期达到鼎盛。鸟虫书较常见于当时的南方各国,如等。在战国时代,可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鸟虫书变体。

鸟虫书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装饰性铭文字体,其特点是将字体的一些笔画写成鸟的形象,秦代定书体有八种,其中之一是虫书,即鸟虫书,这是因为古代将鸟类称为羽虫之故。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讲到古代书体:「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分析:「书『幡』谓书旗帜,书『信』谓书符节。」但从实物遗存中可知,鸟虫书并不仅仅是写在旗帜、符节上的,符节上写的也不一定都是鸟虫书。如(吴)大王光戈王子于戈、(越)王者旨于戈上的铭文,都是典型的鸟虫书。(王子午鼎铭字体虽不作鸟形,但奇屈变化也属于鸟虫一类。值得一提的是,秦代国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据传即为鸟虫书,但如今只能見到一方宋人臆造的、艺术水准很低的假印玺。

春秋战国时期的鸟虫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汉字的边上(左右上下都有可能)额外加上鸟的纹饰(後世稱為花鳥字);一种是将汉字笔画做多少有些夸张的曲折变形以达到类似虫的效果,但没有额外鸟饰。汉印中的「鸟虫篆」则更倾向于泛指一种动物形象化的、或高度曲折变形的艺术字体,因为在鸟虫篆玉印中,除了分明可辨的鸟的形象,还有大量的变形了的龙、蛇的形象,以及一部分分明的鱼与兽的形象;而在绝大部分鸟虫篆铜印中,汉字笔画只经过盘曲变形,而没有分明的动物形象。

中国书法通常不认同直接将鸟虫书作为一种书法;认为它更应被视为有特殊用途的艺术变体(比如在印章中使用)。唐代的书法理论著作认为那只是绘画之流,算不得书法艺术。此外,如唐代《升仙太子之碑》的這标题六字,是否属于鸟虫书也颇有争论,現代稱為花鳥字

使用

编辑
  • 鸟书经常能够在越国的青铜器或铁器文物上找到,而且常常是青铜或铁制兵器,比如剑。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标示剑主人的身份或者表明武器生产的时间地点。越王勾践剑上的文字是最好的例子(见右图)。在同时期的铜制容器和玉器上也有一些鸟书出现,汉朝的篆书中偶尔也会有。
  • 虫书比较常见,很可能最早产生于吴国或越国,盛行于吴越强横的二百年间(自吴国称王开始直至越国衰败),并在此期间一度流传至楚、宋、蔡、徐等周边各国。例字可以在青铜武器、青铜容器、玉器、篆书甚至建筑或装饰用品(比如墙砖)上面找到。吳王夫差矛上的文字是最好的例子。

作为装饰效果很强的字体,其形成类似于阿拉伯文库法体和玛雅文字的头型符、全身符。

消失

编辑

秦朝以后,鸟虫书的使用减少了,只有汉朝时的少量鸟虫书存世。这可能是因为,汉代的时候隶书兴起并取代了篆书的地位;同时,鸟虫书相当依赖于篆书的圆转笔画,而无法以笔画方直的隶书为基础,因此鸟虫书随着篆书一同没落了。

相關參考論著資料

编辑

通釋

编辑
  • 曹錦炎:《鳥蟲書通考》(增訂版)

字典及文編

编辑
  • 楊正:《鳥蟲書字匯》(與吳毅強合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