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恭

北齐将领
(重定向自高长恭

高長恭(541年?—573年6月16日至573年7月14日之间),名,一名孝瓘,字長恭以字行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追尊齐神武帝高歡之孫,追尊齊文襄帝高澄第三子,生母不详[1][2]北齐宗室、官员,因曾受封兰陵郡王,後人稱「蘭陵王」。

高長恭
蘭陵王
國家北齊
長恭
封爵兰陵郡王
出生541年?
逝世北齊武平四年 (573年)
親屬
父親世宗文襄皇帝高澄
嫡母文襄敬皇后
鄭氏
異母兄弟長兄:河南王高孝瑜

次兄:廣寧王高孝珩
四弟:河間王高孝琬
五弟:安德王高延宗

六弟:漁陽王高紹信
其他親屬天祖父:東阿侯高湖

高祖父:武貞公高謐
曾祖父:文穆皇帝高樹生
曾祖母:文穆皇后韓期姬
祖父:高祖神武皇帝高歡
祖母:武明皇后婁昭君

二叔:顯祖文宣皇帝高洋
六叔:肅宗孝昭皇帝高演
九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
十叔:任城王高湝

堂兄弟:廢帝高殷 (高洋長子)、齊後主高緯 (高湛長子)、樂陵王高百年(高演嫡子)、太原王高紹德(高洋次子)、范陽王高紹義 (高洋三子)

堂侄:齊幼主高恆 (高緯長子)

孫子:高元簡
日本宫岛神社供奉的兰陵王

行第

编辑

北齐书》和《北史》的高长恭本传中,都称他是高澄第四子[3][4]。但高长恭的碑文中却称他是高澄第三子[5],这与《北齐书》、《北史》中高长恭受封兰陵王时记载的行第一致[6][7],邯郸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马忠理据此推断高长恭实际是高澄的第三子[5]。关于高长恭行第存在矛盾的情况,马忠理指出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和次子同日而生,弘德李夫人所生高绰比胡皇后所生高纬早两个时辰,但高湛以高绰之母不是嫡妻为由,将高绰贬为次子。高澄第五子高延宗之母陈氏身为广阳王家妓都被史书记载,高长恭之母却没有记载姓氏,高长恭之母肯定比李夫人甚至广阳王妓地位还低下,而在541年生下高孝琬的却是高澄的嫡妻元氏,为东魏皇帝元善见的姐姐,高孝琬出生时,元善见亲临高澄府邸看望外甥并大加封赏。这与高绰、高纬兄弟长兄被贬为二弟的情况非常类似,正是《北齐书》中高长恭是三兄或四弟记载矛盾的根源所在,而高长恭的行第,应以碑文“第三子”为是[8]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天保八年(557年),高长恭以通直散骑侍郎起家官,天保九年(558年),高长恭获封乐城县开国公,食邑八百户。天保十年(559年),高长恭加仪同三司,同年升上仪同三司,以本官代理肆州刺史,又升任仪同三师乾明元年(560年),高长恭出任领左右大将军,增加食邑一千户,当年三月壬申(560年5月1日),高长恭被封为兰陵郡王[6][7][9]皇建元年(560年),高长恭增加食邑总计一千五百户,转任中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齐武成帝高湛登基,高长恭出任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其余官职如故。太宁二年(562年),高长恭别封钜鹿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晋升领军将军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尽力反击[3][4][5]

邙山之战

编辑

河清三年(564年)十一月,北周进攻洛阳,十二月,北齐派遣高长恭和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援救,齐军驻扎在邙山下,因为畏惧周军强盛,齐军不敢进军[10][11][12]。北齐并州刺史、平原王段韶从晋阳前往战场,十二月壬戌(565年1月25日),段韶到达洛阳,与北齐将军们登上邙阪,观察周军形势。齐军在太和谷与周军遭遇,齐军结为战阵严阵以待,段韶统帅左军,高长恭统帅中军,斛律光统帅右军[13][14][15]。高长恭带领五百骑兵两次冲进北周军中,于是抵达金墉城下,当时金墉城被围困非常紧急,城上守军认不出高长恭,高长恭脱下面具露出面孔,金墉城中于是派出弩兵救援高长恭,围困城池的周军撤走,从邙山到穀水,三十里中北周的军械物资塞满了山川河流,北齐取得邙山大捷[16]。北齐武士一起唱歌称颂高长恭,就是《兰陵王入阵曲[3][4]。高长恭从邙山凯旋后,自我陈述军阵形势,兄弟们都赞叹高长恭,只有高长恭的弟弟高延宗说:“哥哥不是大丈夫,为什么不乘胜前进?如果我高延宗遇到这种形势,关西的北周怎么可能还存在!”[17][18]

任官征战

编辑

河清三年十二月己巳(565年2月1日),高长恭出任尚书令[19][20][21]天统二年(566年)四月,高长恭出任司州牧。天统三年(567年),高长恭出任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天统五年(569年),转任瀛州刺史,在任内多次收受贿赂[5]。天统五年十二月庚午(570年1月7日),开府仪同三司高长恭再度出任尚书令[22][23][24]武平元年七月甲寅(570年8月19日),高长恭出任录尚书事[25][26][27]。武平二年二月壬寅(571年4月4日),高长恭出任太尉[28][29][30]

武平二年三月,北周齐王宇文宪从龙门渡过黄河进攻北齐,北齐派遣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和高长恭一起前往防御[31][32]。三月底,齐军抵达西部边境,进攻柏谷城,攻克后返回[33]

武平二年五月,北周晋公宇文护派中外府参军郭荣在姚襄城南、定阳城西修筑城池。段韶率领军队袭击周军,将他们打败。六月,段韶包围定阳城,北周汾州刺史杨敷坚守而未能攻克。段韶急切进攻,屠杀定阳的外城。当时段韶生病,他对高长恭说:“这座城的三面都有两道水沟,都没有可走的路。只担心恐怕东南一条路,贼寇一定会从这里出来。应当挑选精兵专门防守此路,这样一定能捉住他们。”高长恭就派一千多名壮士埋伏在东南涧口。定阳城中的粮食耗尽,齐公宇文宪统帅所有部队去救援,因为忌惮段韶不敢前进。杨敷率领士兵乘夜突围,高长恭的伏兵攻击后将他们全部俘虏。六月乙巳(571年8月5日),北齐夺取了北周的汾州和姚襄城,只有郭荣所筑的城得以保全[34][35][36]。高长恭因为前后战功另外受封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3][4]

武平三年八月庚寅(572年9月13日),高长恭出任大司马[37][38]。武平四年四月戊午(573年6月8日),高长恭出任太保[39][40]

去世

编辑

邙山大捷后,高纬对高长恭说:“衝入敌阵太深,失利后悔就来不及了。”高长恭回答说:“家事关系密切,不自觉就这样了。”高纬嫌弃高长恭自称是家事,于是猜忌他。等到高长恭代替段韶都督各路军队进攻定阳,高长恭很是收受贿赂,他的下属尉相愿说:“王既然受到朝廷的委托,为什么变得如此贪婪残忍?”高长恭没有回答。尉相愿说:“难道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您担心权势压力受到猜忌,想要自我玷污?”高长恭说:“是的。”尉相愿说:“朝廷如果猜忌您,就会用这贪污受贿的事情来定罪惩罚,您想求福反而会加速祸患的到来。”高长恭哭泣留下眼泪,屈膝向前请求尉相愿给以保全性命的办法。尉相愿说:“王先前有功,现在又报告打胜仗,声威很大,应该托病在家,不要参与政事。”高长恭认为尉相愿说的有理,但没能离开职守。等到长江淮河一带受到侵犯,高长恭担心再度担任将领,叹息说:“我去年脸肿,今年病情为什么不发作?”高长恭从此有病也不治疗。武平四年(573年)五月,齐后主派遣徐之范送给高长恭毒药让他喝下去[41][42]。高长恭对王妃郑氏说:“我忠心侍奉皇上,何尝辜负苍天,却遭受鸩毒。”郑妃说:“为何不请求见皇上。”高长恭说:“皇上怎么能够见到。”高长恭于是喝下毒药死去[43][44][45],北齐追赠假黄钺、使持节并青瀛定五州诸军事、录尚书事、太师太尉公、并州刺史,谥号忠武。武平五年五月十二日(574年6月16日)葬于邺城西北十五里[5]

其他

编辑

北齐诸王选拔封国臣属和幕府部下,大多选取富商子弟、架鹰牵狗的年轻人,只有襄城王高淯、广宁王高孝珩和高长恭等人招引有文才学问高洁有见识的人,在当时受到称赞[46][47]

高长恭相貌柔和,内心豪壮,声音容貌都很美,白皙如同女子,擅长武艺,自认为不足以震慑敌人,于是刻木做成假面具,带着面具上阵迎敌[48][49][50][51]

高长恭有奇巧的构思,制做了跳舞的胡人男子傀儡。高长恭想要劝谁喝酒,胡人男子就捧酒杯向他作揖,人们不知道其中的原理[52][53]

高长恭担任将领亲自处理琐碎的事务,每次得到甜美的食物,即便是一个瓜几只果,一定和将士们分享。当初在瀛洲,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高长恭收受的赃物,高长恭被免官。等到高长恭讨伐定阳,阳士深在军中,担心会受到灾祸。高长恭听说后:“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于是寻找阳士深的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棍让他安心。高长恭有次入朝而仆从都散去了,只剩下一个人,高长恭独自回朝,没有谴责和处罚任何人。齐武成帝奖赏高长恭的功劳,命令贾护为他买妾二十人,高长恭只接受一人。高长恭有一千金的债券,临死那天把债券全烧了[54][55]

高长恭死后,王妃郑氏将颈珠施舍给佛门,广宁王高孝珩派人将它赎了回来。高延宗亲自写信规劝,眼泪洒满信纸[17][18]

高长恭是一名佛教徒[56]

兰陵王入阵曲

编辑

兰陵王入阵曲》,又名《大面》,是邙山之战后北齐人歌颂高长恭所创作的舞乐,效仿高长恭指挥作战、用武器刺杀敌人的姿态。兰陵王入阵曲在唐朝发展为歌舞戏,唐玄宗李隆基在皇宫中设置教坊,来演奏兰陵王入阵曲[48][49][50][51]

后裔

编辑

1996年冬,洛阳龙门石窟研究所研究员王振国在龙门石窟万佛洞调查时发现一座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像龛,位于万佛洞主室前壁右上方窟门右上角,像龛距地面4.3米,龛下壁造像题记宽19厘米,高18厘米,楷书7行,记47字,为高长恭之孙高元简为母亲赵氏建造[57]

碑铭

编辑

高长恭碑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磁州知州裴敏中挖出,今立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南刘庄村东路口。

碑为青石雕成,龟座,碑首与碑身为一石,总高4.10米,碑圭额镌阳文四行16篆字“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兰陵忠武王碑”

碑阴圭额镌高长恭五弟高延宗兴感诗一首

五言、王、第五弟太尉公安德王经墓兴感:

夜台长自寂,泉门无复明。
独有鱼山树,郁郁向西倾。
睹物令人感,目极使魂惊。
望碑遥堕泪,轼墓转伤情。
轩丘终见毁,千秋空建名。

碑身碑阳勒18行,每行36字,隶书,共镌刻646字。碑阴风化过甚,但仍可看出共镌刻26行,满行52字,除空格16字,碑阴刻字为1336字。全碑刻文2064字。

王讳肃,字长恭,勃海蓨人,高祖神武皇帝之孙,世宗文襄皇帝之第三子也。神则龙首,元火师而成帝,兵称虎翼,拧水母而称雄。王命守巨宝,惟卿族均大。名而复始,逾盛德之后昆。抚天潢而焕落,临地轴而彪明,祝祭孔明,史词无愧。王应含宝之粹气,体连譬之英精,风调开爽,器彩韶澈,譬兹珎不跨,玄指而扬荣,若彼高鸿,摩天霄而远翥。天保八年,起家通直散骑侍郎。王满观兵,实惟绮岁,扶风待谓,兆复黄中,落甚不明,虽容顾问,慽兴恒贯,伦望允归。九年封乐城县开国公,食邑八百户。爰应利建,选荒邑社,求带厉之书.荷山川之锡。十年,除仪同三司。象服画龙,辎车倚厩,既钟犹子之爱,亦惟尚德之无。其年,进上仪同三司。游息锦组之味,云月沛辅,推其对易,准安耻其传骚。石岭外河,地穷虞汉,紫津玄塞,闭以边营,刃以屡惊。桔槔时动,将循条务,良在懿亲。仍以本官行肆州事。王少览治章,北闲敕术,东经期乃,复著民谣。又进仪同三师。乾明元年,除领左右大将军,增邑一千户。陟降朱墀,统兹近习,去来青屋,勤深卫奉。其年三月,封徐州兰陵郡王。逾往上乘,更踈高宫,响白京而洧钺,振绦绶而交彩。皇建元年,增邑通前一千五百户,转中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爰董荣戍,广命僚属,门有玳瑁之簪,庭蹑珠綦之履。雄儿抚剑,兆止莲花,交人荻藻,动成雪气。肃宗大渐,顾托受遗,丧君有君,清宫夜拜,乃至龙山作镇,俯瞰双流,虎落旁通,神□珍思,□营栉比,戍役相寻,筑逮能迩,咎难逃其选天。世祖武成皇帝践祚,除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余官昔如故。而王乃勉其耕桑,又能均其劳逸,朝夕思念,哀矜勿喜,虽复宣光寒食之请,细饮犬马之谒,其为官效,无以过也。二年,别封钜鹿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进领军将军。令命在□,实厅武府契问,夷险在诚,弥亮既而半驰,隍羯奔狐,杂种肉阗,下都矢及离殿,天兵雷动,舆羁□□往道,□□□□□□□剥□需而□也。

…三年,持使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 …公五年还□□瀛洲□□□干□,除尚书令,武平元年,转录尚书事,三登礼阁。… …三年,除□□□□□大司马… …四年,…赐假黄钺,持使节并青瀛□定等五州诸军事、录尚书事、太师、太尉公、并州刺史… …五年五月十二日,窆于邺城西北十五里。
武平六年八月…

影視

编辑
飾演高長恭的演員 劇名
馮紹峰 蘭陵王》2013年電視劇
陳奕 蘭陵王妃》2016年電視劇

遊戲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北齊書·卷11》,出自李百药北齊書
 北史·卷052》,出自李延壽北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2. ^ 《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
  3. ^ 3.0 3.1 3.2 3.3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4. ^ 4.0 4.1 4.2 4.3 《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5. ^ 5.0 5.1 5.2 5.3 5.4 马忠理. 《北齐兰陵王高肃墓及碑文述略》 . 《中原文物》. 1988, (02) [2016-10-24]. ISSN 1003-1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4). 
  6. ^ 6.0 6.1 《北齐书·卷五·帝纪第五》:壬申,封文襄第二子孝珩为广宁王,第三子长恭为兰陵王。
  7. ^ 7.0 7.1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壬申,封文襄第二子孝珩为广宁王,第三子长恭为兰陵王。
  8. ^ 马忠理. 《高肃及其<兰陵王入阵曲>》 . 《文物春秋》. 1992, (03) [2016-10-24]. ISSN 1003-6555. NSSD 1005162518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4). 
  9.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八·陈纪二》:壬申,齐封世宗之子孝珩为广宁王,长恭为兰陵王。
  10. ^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诏遣兰陵王长恭、大将军斛律光率众击之,军于邙山之下,逗留未进。
  11. ^ 《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诏兰陵王长恭、大将军斛律光击之。军次芒山下,逗留未进。
  12.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九·陈纪三》:齐遣兰陵王长恭、大将军斛律光救洛阳,畏周兵之强,未敢进。
  13. ^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仍与诸将结阵以待之。韶为左军,兰陵王为中军,斛律光为右军,与周人相对。
  14. ^ 《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遇周军于大和谷,与诸将阵以待之,韶为左军,兰陵王为中军,斛律光为右军。
  15.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九·陈纪三》:段韶自晋阳,行五日济河,会连日阴雾,壬戌,韶至洛阳,帅帐下三百骑,与诸将登邙阪,观周军形势。至太和谷,与周军遇,韶即驰告诸营,追集骑士,结陈以待之。韶为左军,兰陵王长恭为中军,斛律光为右军。
  16.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九·陈纪三》:兰陵王长恭以五百骑突入周军,遂至金墉城下。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周师在城下者亦解围遁去,委弃营幕,自邙山至穀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
  17. ^ 17.0 17.1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兰陵王芒山凯捷,自陈兵势,诸兄弟咸壮之。延宗独曰:“四兄非大丈夫,何不乘胜径入?使延宗当此势,关西岂得复存。”及兰陵死,妃郑氏以颈珠施佛。广宁王使赎之。延宗手书以谏,而泪满纸。
  18. ^ 18.0 18.1 《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兰陵王芒山凯捷,自陈兵势,诸兄弟咸壮之。延宗独曰:“四兄非大丈夫,何不乘胜径入?使延宗当此势,关西岂得复存!”及兰陵死,妃郑氏以颈珠施佛,广宁王使赎之,延宗手书以谏,而泪满纸。
  19. ^ 《北齐书·卷七·帝纪第七》:己巳,以太师段韶为太宰,以司徒斛律光为太尉,并州刺史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
  20. ^ 《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己巳,以太师段韶为太宰,以司徒斛律光为太尉,并州刺史、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
  21.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九·陈纪三》:己巳,以段韶为太宰,斛律光为太尉,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
  22. ^ 《北齐书·卷八·帝纪第八》:十二月庚午,以开府仪同三司、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
  23. ^ 《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十二月庚午,以开府仪同三司、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
  24.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陈纪四》:十二月,庚午,以兰陵王长恭为尚书令。
  25. ^ 《北齐书·卷八·帝纪第八》:甲寅,以尚书令、兰陵王长恭为录尚书事,中领军和士开为尚书令。
  26. ^ 《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甲寅,以尚书令、兰陵王长恭为录尚书事,中领军和士开为尚书令。
  27.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陈纪四》:甲寅,以尚书令兰陵王长恭为录尚书事,中领军和士开为尚书令,赐爵淮阳王。
  28. ^ 《北齐书·卷八·帝纪第八》:二月壬寅,以录尚书事、兰陵王长恭为太尉,并省录尚书事赵彦深为司空,尚书令和士开录尚书事,左仆射徐之才为尚书令,右仆射唐邕为左仆射,吏部尚书冯子琮为右仆射。
  29. ^ 《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二月壬寅,以录尚书事、兰陵王长恭为太尉,并省录尚书事赵彦深为司空,尚书令和士开为录尚书事,左仆射徐之才为尚书令,右仆射唐邕为左仆射,吏部尚书冯子琮为右仆射。
  30.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陈纪四》:壬寅,齐以兰陵王长恭为太尉,赵彦深为司空,和士开录尚书事,徐之才为尚书令,唐邕为左仆射,吏部尚书冯子琮为右仆射,仍摄选。
  31. ^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二月,周师来寇,遣韶与右丞相斛律光、太尉兰陵王长恭同往捍御。
  32. ^ 《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二月,周师来寇,遣韶与右丞相斛律光、太尉兰陵王长恭往。
  33.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周齐公宪自龙门渡河,斛律光退保华谷,宪改拔其新筑五城。齐太宰段韶、兰陵王长恭将兵御周师,攻柏谷城,拔之而还。
  34. ^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范等面缚,尽获其众。
  35. ^ 《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时韶病在军中,谓兰陵王曰:“此城三面重涧,并无走路,唯虑东面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长恭乃设伏,其夜,果如策,伏兵击之,大溃。
  3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周晋公护使中外府参军郭荣城于姚襄城南、定阳城西,齐段韶引兵袭周师,破之。六月,韶围定阳城,周汾州刺史杨敷固守不下。韶急攻之,屠其外城。时韶卧病,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百重涧,皆无走路。唯虑东直一道耳,贼必从此出,宜简精兵专守之,此必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馀人伏于东南涧口。城中粮尽,齐公宪总兵救之,惮韶,不敢进。敷帅见兵突围夜走,伏兵击擒之,尽俘其众。乙巳,齐取周汾州及姚襄城,唯郭荣所筑城独存。
  37. ^ 《北齐书·卷八·帝纪第八》:八月庚寅,废皇后斛律氏为庶人。以太宰、任城王湝为右丞相,太师、冯翊王润为太尉,兰陵王长恭为大司马,广宁王孝珩为大将军,安德王延宗为司徒。
  38. ^ 《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八月庚寅,废皇后斛律氏为庶人。以太宰、任城王湝为右丞相,太师、冯翊王润为太尉,兰陵王长恭为大司马,广宁王孝珩为大将军,安德王延宗为司徒。
  39. ^ 《北齐书·卷八·帝纪第八》:夏四月戊午,以大司马、兰陵王长恭为太保,大将军、定州刺史、南阳王绰为大司马,太尉卫菩萨为大将军,司徒、安德王延宗为太尉,司空、武兴王普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宜阳王赵彦深为司空。
  40. ^ 《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夏四月戊午,以大司马、兰陵王长恭为太保,大将军、定州刺史、南阳王绰为大司马,太尉卫菩萨为大将军,司徒、安德王延宗为太尉,司空、武兴王普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宜阳王赵彦深为司空。
  41. ^ 《北齐书·卷八·帝纪第八》:是月,杀太保、兰陵王长恭。
  42. ^ 《北史·卷八·齐本纪下第八》:是月,杀太保、兰陵王长恭。
  43. ^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勳,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歎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44. ^ 《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之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勳,今复告捷,威声大重,宜属疾在家,勿预时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歎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而薨。赠太尉。
  45.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一·陈纪五》:齐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为《兰陵王入陈曲》,齐主忌之。及代段韶督诸军攻定阳,颇务聚敛,其所亲尉相愿问之曰:“王受朝寄,何得如此?”长恭未应。相愿曰:“岂非以邙山之捷,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即当用此为罪,无乃避祸而更速之乎!”长恭涕泣前膝问计,相愿曰:“王前既有功,今复告捷,声威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时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用兵,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齐主遣使鸩杀之。
  46. ^ 《北齐书·卷十·列传第二》:齐氏诸王选国臣府佐,多取富商群小、鹰犬少年,唯襄城、广宁、兰陵王等颇引文艺清识之士,当时以此称之。
  47. ^ 《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齐氏诸王选国臣府佐,多取富商群小,鹰犬少年。唯襄城、广宁、兰陵王等,颇引文艺清识之士,当时以此称之。
  48. ^ 48.0 48.1 《隋唐嘉话·卷下》:高齐兰陵王长恭白类美妇人,乃著假面以对敌,与周师战于金墉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乃为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曰“代面舞”也。
  49. ^ 49.0 49.1 《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𥗬垒子》等戏。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中以处之。《婆罗门乐》,与四夷同列。《婆罗门乐》用漆筚篥二,齐鼓一。《散乐》,用横笛一,拍板一,腰鼓三。其馀杂戏,变态多端,皆不足称。《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50. ^ 50.0 50.1 《教坊记》: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著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
  51. ^ 51.0 51.1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九·乐部七》:《乐府杂录》曰:大面出於北齐。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貌美,尝着假面以对敌。常击周师金墉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声,以效其指捴击刺之容。俗为之兰陵王入阵曲。
  52. ^ 《朝野佥载·卷六》:北齐兰陵王有巧思,为舞胡子。王意欲所劝,胡子则捧盏以揖之。人莫知其所由也。
  53. ^ 《太平广记·卷二二五·伎巧一》:北齐兰陵王有巧思,为舞胡子。王意欲所劝,胡子则捧盏以揖之。人莫知其所由也。
  54. ^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僕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55. ^ 《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出,僕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悉燔之。
  56. ^ 《辨正论·卷第四》:齐太尉兰陵王长恭(聪敏绝群。朝野敬惮)
  57. ^ 王振国主编. 《龙门石窟与洛阳佛教文化》. 郑州市: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09: 61–74. ISBN 7-5348-2658-6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連結

编辑
前任:
高叡
北齐尚书令
564年—565年
繼任:
高孝琬
前任:
胡长仁
北齐尚书令
569年—570年
繼任:
和士开
前任:
高孝珩
北齐录尚书事
570年—571年
繼任:
和士开
前任:
徐显秀
北齐太尉
571年—572年
繼任:
卫菩萨
前任:
高俨
北齐大司马
572年—573年
繼任:
高孝珩
前任:
高俨
北齐太保
573年
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