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虬(1851年10月19日—1904年1月1日)[1],原名国珍,字庆宋,号子珊,后改字志三,号蛰庐,别号皋牢子浙江瑞安县城人,祖籍浙江乐清斗山。清朝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文字改革家,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前,他和汤寿潜(字蛰仙)并称“浙东二蛰”,和陈黻宸宋恕并称“东瓯三杰”(东瓯三先生)。[2]

生平

编辑

清朝咸丰元年闰八月二十日(1851年10月19日),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祖父是更夫,父亲是漆匠。他自幼好学,并学习拳棒和游泳。后来他曾多次参加乡试,但均未被录取,遂研究中医。26岁开始,他为人治病。1880年他30岁时,他的医学著作《蛰庐诊录》成书。 31岁时,他组织求志社,并与该社的许启畴金鸣昌陈黻宸等人探讨学术等问题。1883年他33岁时,撰写了《治平三议》,讨论社会制度改革。1884年,他撰写了《医院议》。1885年,陈虬、陈黻宸何迪启陈葆善合资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中医院之一利济医院,以及中国最早的中医专科学校之一利济医学堂,陈虬亲自在该学堂主讲,并以自己撰写的《利济教经》等作为学堂的教科书,《利济教经》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自编的新式教科书之一。[2]

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在39岁时考中举人,但列末名。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但未考中。在归途中,他拜见了山东巡抚张曜,条陈八事,首条为“创设方院以通下情”,即提议开设议会。光绪十九年(1893年),他出版了《治平通议》,其中的《救时要议》受到官学两界的重视,张之洞“见陈氏《通议》而大悦,渴欲接谈”,梁启超将该书列入了《西学书目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获得温处道宗源瀚的支持,在温州府城设利济医院分院以及分院学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冬,他设立了利济学堂报馆,并任主编。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利济学堂报》创刊于温州,这是中国最早的高校科技学报。[3]同年,他兼任杭州经世报》主笔。此后,他曾在上述两家报纸上发表多篇政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在北京参加保国会,和蔡元培在北京筹设保浙会,并带头公呈请设保浙公会[2][1]

戊戌政变后,《利济学堂报》和学堂旧有的亏空使利济医院债务增加,学堂不得不停办。陈虬本人也被指称为“党”,一度避居上海。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瑞安利济医院股份票发行,此外陈虬还独力承办了温州府城的利济医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在温州府城创办了新字瓯文学堂,使用《新字瓯文七音铎》作为教材,尝试推行拼音化文字改革。[2]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1904年1月1日),陈虬逝世,享年53岁。[1]

著作

编辑
  • 胡珠生主编,陈虬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郑国志 郑国庆,陈虬生平及利济医学堂的历史沿革,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年03期
  2. ^ 2.0 2.1 2.2 2.3 陈虬: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乐清名人网,2010-5-24. [2012-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2). 
  3. ^ 吴幼叶,最早的高校科技学报《利济学堂报》及其中医传播,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5期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