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

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爾爵士(英語:Sir. Alfred Jules Ayer/ɛər/;1910年10月29日—1989年6月27日),英國哲學家,因1936年出版《語言、真理與邏輯》而聞名於世。此书中他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主要论点,从而成为了逻辑实证主义在英文世界的代言人。在1946年至1959年,他曾是倫敦大學學院的精神邏輯哲學的教授,同時也是牛津大學的邏輯教授。在1970年,他被封為爵士

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
出生1910年10月29日 编辑维基数据
伦敦 编辑维基数据
逝世1989年6月27日、1989年7月26日 编辑维基数据 (78歲)
伦敦 编辑维基数据
教育程度哲學博士 编辑维基数据
母校
职业科学哲学家、教育學家、哲學家、大學教師、作家 编辑维基数据
配偶Grace Isabel Renée Lees、Alberta Wells、Vanessa Salmon 编辑维基数据
儿女Julian Ayer 编辑维基数据
奖项Honorary doctorat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编辑维基数据

生平

编辑

艾耶爾倫敦出世,年少時曾就讀於伊頓公學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1932年,到維也納大學進修並且開始與維也納學派接觸。1952年,艾耶爾成了英國科學院院士。1963年,被授予美國科學院名譽院士。1976年,更當選丹麥科學文學院外籍院士。1962年,獲得布魯塞爾名譽博士學位。1972年,獲得東英吉利名譽博士學位。1978年,得到倫敦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观点

编辑

艾耶尔最著名的,或许是他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提出的“证实原则英语verification principle”。根据这个原则,一个句子只有在可以被经验验证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要么它是“分析的”同义反复;要么,如果既非经验的,也非分析的,则是“形而上学”的,也就是没有意义的。艾耶尔的思想受到维也纳学派大卫·休姆的很大影响。他的写作风格清晰、活跃且善于辩论。这也使得他的《语言、真理与逻辑》成为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必读,这本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的经典文本,它极大帮助了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德语国家奥地利)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艾耶尔继承了約翰·洛克大卫·休谟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伯特兰·罗素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艾耶尔一生一直终于自己的观点:他始终拒斥先验知识的可能性,所以他视哲学的方法为对关键概念--诸如“因果律”、“真理”、“知识”、“自由”等的分析。

1972-73年,艾耶尔在圣安德鲁斯大学讲授,随后出版了《哲学的中心问题》。他相信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大部分传统的所谓“哲学”--包括所有的形而上学、神学美学--都不能被判断为真或假,故关于它们的讨论都是无意义的。这使得他在许多哲学系收到冷落甚至攻击。

在《人的概念和其他论文》(1963年)一书中,艾耶尔提出了对于维特根施坦“私人语言”理论的若干批评。

牛津大学哲学家約翰·朗肖·奧斯丁在其《感觉与可被感知之物》[1]一书中批评了艾耶尔在《经验主义知识的基础》一书中提出的“感觉材料”[2]理论。艾耶尔以《奥斯丁驳倒感觉材料理论了吗?》回复了奥斯丁的批评。

他撰写了两部关于罗素的作品:《罗素与摩尔:分析哲学之传统》(1971年),《罗素》(1972年)。他还写了休姆哲学入门文献。

作品

编辑
  • 1938年,《語言、真理與邏輯[3]
  • 1940年,《经验知识的基础》[4]
  • 1954年,《哲学论文》(关于自由、现象学、基本命题,功利主义,其他心灵,过去,本体论的论文)[5]
  • 1957年,《作为逻辑关系的概率的概念》[6]
  • 1955年,《知识的问题》[7]
  • 1963年,《人的概念和其他论文》(关于真理,隐私和私人语言,自然律,人的概念,概率的论文)[8]
  • 1967年,《奥斯丁驳倒感觉材料理论了吗?》[9]
  • 1968年,《实用主义的起源》[9]
  • 1969年,《形而上学与常识》[10]
  • 1971年,《罗素与摩尔:分析哲学之传统》[11]
  • 1972年,《概率与证据》[12]
  • 1972年,《伯特兰·罗素》[13]
  • 1973年,《哲学的中心问题》[14]
  • 1977年,《我生命的一部分》[15]
  • 1979年,《回复》[16]
  • 1980年,《休姆》[17]
  • 1982年,《二十世纪里的哲学》[18]
  • 1984年,《自由与伦理及其他论文》[19]
  • 1984年,《我生命中的更多部分》[20]
  • 1986年,《路德维希·维特根施坦》[21]

外部連結

编辑

注释与参考文献

编辑
  1. ^ Sense and Sensibilia
  2. ^ sense-data
  3. ^ 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London: Gollancz.
  4. ^ The Foundations of Empirical Knowledge, London: Macmillan.
  5. ^ Philosophical Essays, London: Macmillan. (Essays on freedom, phenomenalism, basic propositions, utilitarianism, other minds, the past, ontology.)
  6. ^ “The conception of probability as a logical relation”, in S. Korner, ed., Ob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Physics, New York, N.Y.: Dover Publications."
  7. ^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London: Macmillan.
  8. ^ "The Concept of a Person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Macmillan. (Essays on truth, privacy and private languages, laws of nature, the concept of a person, probability.)"
  9. ^ 9.0 9.1 “Has Austin Refuted the Sense-Data Theory?” Synthese vol. XVIII, pp. 117-40. (Reprinted in Ayer 1969).
  10. ^ Metaphysics and Common Sense, London: Macmillan. (Essays on knowledge, man as a subject for science, chanc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existentialism, metaphysics, and a reply to Austin on sense-data theory [Ayer 1967].)
  11. ^ Russell and Moore: The Analytical Heritage, London: Macmillan.
  12. ^ Probability and Evidence, London: Macmillan.
  13. ^ Bertrand Russell, London: Fontana.
  14. ^ The Central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London: Weidenfeld.
  15. ^ Part of My Life, London: Collins.
  16. ^ “Replies”, in G. Macdonald, ed., Perception and Identity: Essays Presented to A. J. Ayer, With His Replies, London: Macmilla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7. ^ Hum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Weidenfeld.
  19. ^ Freedom and Morality and Other Essay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 ^ More of My Life, London: Collins.
  21. ^ Ludwig Wittgenstein, London: Pengu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