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十一脉灸经

中醫針灸學典籍

阴阳十一脉灸经》按先六阳脉后五阴脉的次序排列[1],论述十一条经脉的名称、循行路线、病候及部分经脉之灸法[2],是《灵枢·经脉篇》的前身之一。与《灵枢· 经脉篇》所论十二经脉相比,缺手厥胡心包脉,且各脉论述较为粗浅,不够系统完善。据考究,《阴阳十一脉灸经》与《足臂十一脉灸经》不同,未在十一脉的每脉条目下注明“诸病此物者,皆灸××脉”,因此不能算为实际意义上的“《灸经》”,若能把《阴阳十一脉灸经》的篇题比照《灵枢·经脉篇》改订为《阴阳十一脉篇》或《阴阳十一经脉篇》,则比较切合实际内容,也符合中国医学的传统学术习惯。[3]

成书时间

编辑

《阴阳十一脉灸经》与《足臂十一脉灸经》同时期出土[1],这两部古书是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论述经脉方面的文献资料。一般认为,两部书在春秋秦汉时期已经成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相对较早、为春秋时期,《阴阳十一脉灸经》相对较晚[1]。此外,也有研究者对从《足臂》到《阴阳》再到《灵枢·经脉》的古脉学说演进路线提出质疑,认为《足臂》与《阴阳》或许分属不同的体系,不存在线性的早晚关系。[4]

出土时间

编辑

1972-1974年,考古发掘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的三座西汉古墓时,《阴阳十一脉灸经》在3号墓出土的帛书中被发现。当时这本书并没有名字,书名是此后整理根据其内容命名的。[1]

思想及贡献

编辑

《阴阳十一脉灸经》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且较为全面记载人体十一条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疾病的文献之一,对研究经络学说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 中医经络学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目前经络的实质还没有能被揭示,但通过对《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本古籍经脉循行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的特征性内容:

  1. 经脉的起点多在四肢端;
  2. 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简单,循行方向多为流向心脏的;
  3. 经脉的分支很少,且与体内脏腑的联系还没有构成;
  4. 经脉之间没有运行气血的接续关系。[1]

这反映出早期经络学说的基本风貌,在十一条经脉的命名上尚没有统一,其与现在的经脉循行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为研究经络学说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原始的资料。[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欧阳, 八四.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经脉循行比较研究. 中医药信息 (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院). 2016-09-10, 33 (05): 98-101 –通过知网. 
  2. ^ 吴, 永贵. 《阴阳十一脉灸经》与《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所产(生)病”探讨.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6-10-01, (03): 18-22. doi:10.19288/j.cnki.issn.1000-2723.1986.03.005 –通过知网. 
  3. ^ 沈, 寿. 西汉帛画《导引图》结合《阴阳十一脉灸经》综探. 成都体院学报 (成都体院学报). 1983-12-31, (04): 11-15 –通过知网. 
  4. ^ 赵, 争. 古书成书与古书年代学问题探研——以出土古脉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为中心. 中国典籍与文化 (上海大学). 2016-01-15, (01): 7-12. doi:10.16093/j.cnki.ccc.2016.01.002 –通过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