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自醚類

(英語:Ether),是一種有机化合物,其特徵為具有醚官能团。醚官能团是由一个原子连接两个烷基芳基所形成,醚的通式为:R–O–R。它还可看作是羟基上的被烃基所取代的化合物。[1]

醚一般的结构
不是所有结构为R-O-R'的化学物质都是一种醚。

乙醚是一種常見的醚类,它常用于有机溶剂与医用麻醉剂。由于其在化学中的常用性(乙醚是最常用的醚类溶剂),我们还有时将乙醚直接简称为“醚”。結構最簡單的醚类是二甲醚 。醚类化合物的应用常见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它们还可作为糖类木质素的连接片段。

结构和化学键

编辑

醚的结构通式为:R-O-R(R')、Ar-O-R或Ar-O-Ar(Ar')(R=烃基,Ar=芳烃基)。醚的键角约为110°,C-O键长为140pm,C-O键的旋转能垒的能量很小,而水、醇与醚分子中氧的键合能力也与此相似。根据价键理论,氧原子的杂化状态是sp3

氧原子的电负度比碳更强,因此与氧连接的α氢原子酸性强于碳连接的α氢原子,然而其酸性比不上羰基α氢原子。

分类

编辑

醚可以根据醚键是否成环分为直链醚环醚两大类。

分子中含有多个乙烯氧基(-CH2CH2O-)结构单元的大环醚称为冠醚。冠醚是一种大环多醚,因分子形状类似王冠而得名。

在直链醚中,氧原子所連結的兩個烴基相同者被稱為单醚,不同者被稱為混醚,若含芳基者則被稱為芳香醚

命名

编辑
外部圖片链接
  2-[苯氧基(烯丙氧基)甲基]氧杂环丙烷顾名思义是一种烯氧直链醚、苯氧直链醚兼三元环醚[2]

醚的普通命名法是于烃基后加上“醚”字,习惯上对称醚的“二”字可省略。醚的两个不同基团排列顺序通常是:先小基团后大则为:苯基或芳烃基在前。英文命名则按字母顺序。

遇到复杂的直链氧时,使用烃氧基(如烷氧基、烯氧基、苯氧基等)官能团命名。例如,“1,2-二(1-丙烯氧基)乙烷”(1,2-di(1-propenoxy)ethane)、“1,2-双(烯丙氧基)乙烷”(1,2-Bis(allyloxy)ethane)等等。

环醚则使用氧杂环命名法命名,但氧杂环丙烷通常用环氧基作用到烷烃的方式命名。遇到对称的冠醚时,还可命名为 x-冠-y,x代表环总原子数,y代表环中氧原子数。

物理性质

编辑

分子不能互相形成氢键,因此它们具有和类相比较低的沸点。醚具有微弱的极性,这是由于醚官能团中碳氧碳的键角约110度,而碳氧之间的极性差异没有抵消(不同于二硫化碳之类的线型分子)。醚类极性不如酰胺类化合物,但是强于烯烃的极性。醚氧原子的孤电子对使它有可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环状醚类比如四氢呋喃1,4-二噁烷能与水混溶,这是因为这类醚分子的氧原子比起烷基醚(链状醚)来说更暴露于分子之外,所以极性比起后者更大。

常見烷基醚的理化数据
结构 熔点(°C) 沸点 (°C) 一升水当中的溶解度 H2O 偶极矩 (D)
甲醚 CH3-O-CH3 -138.5 -23.0 70 g 1,30
甲乙醚 CH3-O-CH2CH3 -113 7.4
乙醚 CH3CH2-O-CH2CH3 -116.3 34.4 6.9 g 1.14
正丁醚 C8H18O −95 141 0.3
叔丁醚 C8H18O −61 107.2
甲基叔丁基醚 C5H12O −109 55.2 42
四氢呋喃 O(CH2)4 -108.4 66.0 互溶 1.74
二氧六环 O(C2H4)2O 11.8 101.3 互溶 0.45

反应

编辑
 
乙醚过氧化物多聚体的结构

醚类总体来说化学活性都较低,但强于烷烃(环氧化物缩醛参见各自条目)。

与醚相关的重要反应讲解如下:[3]

醚的裂解

编辑

虽然醚不能轻易的发生水解反应,但于酸性条件下(如:氢溴酸氢碘酸),可断裂为醇。盐酸条件下,断裂醚的速度非常慢。如:甲醚制备溴化甲烷:

ROCH3 + HBr → CH3Br + ROH

该类反应都是通过中间体进行,如:[RO(H)CH3]+Br-.

有些醚类能于三溴化硼条件中迅速分解,有时还可用更强的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铝反应,制备溴代烷烃。[4]这些都取决于取代基的不同,还有些醚类可在特定的试剂中发生裂解,如非常强的碱。

过氧化物

编辑

临近氧原子,含有CH基团的一级醚或二级醚易形成有机过氧化物,如:乙醚过氧化物。该反应需要氧气(或者空气)参与,且在光、金属和醛的催化下加速反应。得到的过氧化物在高温或高浓度下具爆炸性,因此操作二异丙基醚四氢呋喃等醚类溶剂大多都不可蒸干,而厂商在分装醚类试剂也会放入一些稳定剂,防止大量产生过氧化物。

作为路易斯碱

编辑

醚类可作为路易斯碱布仑斯惕碱。强酸与醚发生反应,可提供给醚氧原子一个质子,从而形成:“鎓离子”,如:乙醚可以与三氟化硼形成络合物(BF3.OEt2) 。醚还可与二价络合成格氏试剂。多聚醚都可与碱金属离子牢固的结合。

α-卤化反应

编辑

该反应类似于醚的α氢原子发生过氧化的反应,如:单质制备α-氯化醚的反应。

合成

编辑

醚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通过许多方法合成,以下枚舉數種。

醇的脱水

编辑

可通过脱水反应制备醚:

2 R-OH → R-O-R +H2O(高温下)

该反应过程需要高温(通常在125°C)。该反应还需要酸的催化(通常为硫酸)。上述方法对于制备对称醚来说有效,但对于不对称醚却无能为力,如:乙醚易于通过此法制备,环醚也同样可用此方法制备(分子内脱水)。另外此方法还会引入一定的副产物,如分子内脱水产物:

R-CH2-CH2(OH) → R-CH=CH2 + H2O

另外此法只能合成一些简单的醚,对于复杂的分子醚类分子不太试用。对于复杂分子则需要更温和的条件来合成。

威廉森醚合成

编辑

卤化烃醇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R-ONa + R'-X → R-O-R' + NaX

该反应称作:威廉姆逊合成。该反应通过用强处理醇,形成醇盐,而后与带有合适离去基团的烃类分子反应。这里的离去基团包括:等卤素,或磺酸酯。该方法对于芳香卤代烃一般不适用(如:溴苯,参见Ullmann缩合)。该方法还只局限于一级卤代烃才可得到较好的收率,对于二级卤代烃与三级卤代烃则由于太易生成E2消除产物而不适用。

在相似的反应中,烷基卤代烃还可与酚负离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R-X虽不能与醇反应,但却能够进行该反应(酚酸性远高于醇),它可通过一个强,如:氢化钠先形成酚负离子再进行反应。酚可取代卤代烃中的X离去基团,形成酚醚的结构,该过程为SN2机理。

C6H5OH + OH- → C6H5-O- + H2O
C6H5-O- + R-X → C6H5OR

Ullmann二芳醚合成

编辑

Ullmann二芳醚合成的反应很类似于威廉姆逊反应,不同之处在于底物是芳香卤代烃。该反应需要催化剂才能进行,如:

醇对于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编辑

醇可与活化后的烯烃进行亲电加成:

R2C=CR2+ R-OH → R2CH-C(-O-R)-R2

该反应需要催化,三氟醋酸汞(Hg(OCOCF3)2)常可作为这种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生成具有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马尔科夫尼科夫(Markovnikov)立体化学的醚类。使用相似的反应条件,四氢吡喃醚(THP)可作为一种醇的保护基

制备环氧化合物

编辑

环氧化合物通常由烯烃氧化制备。在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环氧化合物是:环氧乙烷,它通过乙烯和氧气制备。其他的过氧化合物还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重要的醚

编辑
  环氧乙烷 最小的环状醚。
  甲醚 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替代燃料,可以和十六烷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柴油内燃机的燃料。
  乙醚 一种常用的低沸点溶剂 (沸点:34.6°C),早期用作麻醉剂。可以用作启动柴油发动机的燃料。
  二甲氧基乙烷(DME) 一种高沸点溶剂 (沸点为 85°C)。
  二氧六环 一种高沸点的环状的醚 (沸点为101.1°C)。
  四氢呋喃(THF) 一种环状醚类,是有机合成当中极性最大醚类溶剂之一。
  茴香醚(苯甲醚) 一种“芳香醚”,是大茴香种子精油的主要组分。
  冠醚 环状多聚醚用来做相转移催化剂
  聚乙二醇(PEG) 一种线形的多聚醚,可以用作化妆品添加剂或者药物材料(其具有高水溶性,可以让一些非水溶性分子大大增加水溶性)。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化學術語概略,第二版。(金皮書)(1997)。在線校正版: (2006–) "ethers"。doi:10.1351/goldbook.E02221
  2. ^ ([//web.archive.org/web/20230311001802/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2-_Phenoxy_prop-2-enoxy_methyl_oxira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苯氧基(丙-2-烯氧基)甲基]氧杂环丙烷 - PubChem]
  3. ^ Heitmann, Wilhelm; Strehlke, Günther; Mayer, Dieter. Ethers, Aliphatic.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编).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Weinheim, Germany: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2000-06-15: a10_023. ISBN 978-3-527-30673-2. doi:10.1002/14356007.a10_023 (英语). 
  4. ^ J. F. W. McOmie and D. E. West (1973). "3,3'-Dihydroxylbiphenyl". Org. Synth.; Coll. Vol. 5: 412.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