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埜(1385年—1449年),孟質湖廣郴州直隸州宜章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鄺埜
大明兵部尚書
籍貫湖廣郴州直隸州宜章縣
字號字孟質
諡號忠肅
出生洪武十八年(1385年)
湖廣郴州直隸州宜章縣
逝世正統十四年(1449年)
土木堡
出身
  • 永樂三年乙酉科舉人
  • 永樂九年辛卯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编辑

永樂三年(1405年)乙酉科湖廣鄉試舉人,九年(1411年)辛卯科三甲第二十七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監察御史,十六年(1418年)八月升陝西按察司副使,宣德八年(1433年)升應天府府尹,正統元年(1436年)升兵部右侍郎,十年(1445年)升兵部尚書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也先攻打大同時,宦官王振主張明英宗親征,鄺埜勸阻,明英宗不聽。土木堡之變時鄺埜戰死於亂軍中。

身後

编辑

景泰初年,追贈少保,任其子鄺儀為主事。成化初年,諡忠肅[1][2][3][4][5][6][7][8][9]

註釋

编辑
  1. ^ 《明史·列傳第五十五》:鄺埜,字孟質,宜章人。永樂九年進士,授監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鈔法為豪民沮壞,帝遣埜廉視。眾謂將起大獄,埜執一二市豪歸。奏曰:「市人聞令震懼,鈔法通矣。」事遂已。倭犯遼東,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應死。命埜按問,具言可矜狀,帝為宥之。營造北京,執役者鉅萬,命埜稽省,病者多不死。
    十六年有言秦民群聚謀不軌者,擢埜陝西按察副使,敕以便宜調兵剿捕。埜白其誣,詔誅妄言者。宣德四年振關中饑。在陝久,刑政清簡。父憂服除,擢應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稅皆酌其平。
    正統元年進兵部右侍郎。明年,尚書王驥出督軍,埜獨任部事。時邊陲多警,將帥乏人,埜請令中外博舉謀略材武士,以備任使。六年,山東災。埜請寬民間孳牧馬賠償之令,以蘇其力。
    十年進尚書。舊例諸衛自百戶以下當代者,必就試京師,道遠無資者,終身不得代。埜請就令各都司試之,人以為便。瓦剌也先勢盛,埜請為備,又與廷臣議上方略,請增大同兵,擇智謀大臣巡視西北邊務。尋又請罷京營兵修城之役,令休息以備緩急。時不能用。
    也先入寇,王振主親征,不與外廷議可否。詔下,埜上疏言:「也先入犯,一邊將足制之。陛下為宗廟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聽。既扈駕出關,力請回鑾。振怒,令與戶部尚書王佐皆隨大營。埜墮馬幾殆,或勸留懷來城就醫。埜曰:「至尊在行,敢托疾自便乎?」車駕次宣府,朱勇敗沒。埜請疾驅入關,嚴兵為殿。不報。又詣行在申請。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言者死!」埜曰:「我為社稷生靈言,何懼?」振叱左右扶出。埜與佐對泣帳中。明日,師覆,埜死,年六十五。
    埜為人勤廉端謹,性至孝。父子輔為句容教官,教埜甚嚴。埜在陝久,思一見父,乃謀聘父為鄉試考官。父怒曰:「子居憲司,而父為考官,何以防閑?」馳書責之。埜又嘗寄父褐,復貽書責曰:「汝掌刑名,當洗冤釋滯,以無忝任使,何從得此褐,乃以汙我。」封還之。埜奉書跪誦,泣受教。景泰初,贈埜少保,官其子儀為主事。成化初,謚忠肅。
  2.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丁丑敕宁夏总兵官都督同知史昭等曰得奏徐童受自虏中脱归言阿召孕儿只伯事情甚悉朕虑此贼既近宁夏必乘间来侵卿其厉兵储器多方筹画期灭此贼仍敕诸将戒严守备为来春出师之计 下行在兵部尚书王骥右侍郎邝野于狱先是 上以西北边情紧急诸将未即奏功命骥等会官计议以闻越五日犹未回奏是日早朝奏事毕 上召骥等至前面责之曰边情紧急如此尔等何故迟延不议欺朕年幼邪遂命执骥等下狱 公侯伯五府六部太师英国公张辅等上备边议谓甘肃延绥大同宣府各边俱有镇守总兵等官师旅不为不多烽堠不为不备然而残虏得为寇者以守将提督之不严尔欲便命将出师则贼寇出没不常初无巢穴可捣为今之计宜令各处镇守等官尽心措置毋踵前为遇贼剿除不限分守仍令都督蒋贵赵安各率精骑时于贼人出没地方巡哨遇贼追杀毋纵入境官军有功计劳受赏畏缩失机量情行辟其延绥地方旷远都指挥王永所领兵少乞将山西在京操备官军内摘二千人举智勇都指挥一员管领前去同永守备其在京旧选官军四万令成国公朱勇训练以备有警 上是其议即命所司行之 山东青州府乐安益都二县直隶广平府成安县各奏今春以民饥发官廪赈济期以秋成抵斗偿官然今秋又歉民甚艰窘请移来秋为便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命山东靖海成山威海百尺宁津浔山六卫所军余俱寄籍文登县佃耕民田从知县祝协请也戊寅四川播州宣慰使杨升遣长官杨胜宗等并哈剌孩等卫女直指挥吉列儿等呕罕河卫女直指挥脱因托兀者前等卫女直指挥阿剌秃等各来朝贡鹰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命山东济南府滨州知州梁昭复任昭在滨州锄击奸豪抚恤穷民以母丧去任州民闻昭服□阕相率赴京奏保故复之
  3.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三:○兵部尚书邝野等奏比者福建贼邓茂七浙江贼叶宗留等焚劫郡县荼毒生灵虽朝廷再命将出师而羽书飞报日至贼情变诈益滋人心惊疑公私烦扰臣等猥典兵政偶有所见不敢不言一用兵赏罚为重福建征进官军多系山东河南及江北直隶卫所赴京轮操之数居京日久衣装敝坏其浙江江西调去者又皆运粮甫毕未得休息彼此迫于贫困锐气何由振作乞令所司措置银布预为赏犒以慰其心以作其勇一用兵必将帅得人而后士卒用命访得都督毛福寿勇鸷善战指挥郭登素有谋略俱习经战陈乞授各官或副总兵参将等任选东昌河间等处达军一千人隶之令与陈懋等合势协力庶几贼徒易为殄灭一南京国家根本之地其操守官军已调云南福建等处征进所存仅二万余而附近浙江福建江西又多盗宜以中都留守司属卫及直隶扬州高邮庐州等卫所今次赴京轮操官军暂令赴南京操练守卫倘闽浙急用应援亦可就近调遣 上曰野等皆掌兵政官乃不量事情言事朝廷赏功自有定论如何要先给赏既命总兵官统大军剿贼又要别选将卒南京已有重兵操备又要留在京操备官军此等小寇尚尔设有大事何以处之今姑记罪若再尔妄言俱重罪不宥
  4.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四:○巡按贵州监察御史陈鉴奏麓川叛贼思机发逃遁遐荒苟延残喘宜专责镇守总兵官黔国公沐斌擒剿勿劳朝廷遣军事下兵部尚书邝野等议鉴所奏虽若有理缘已命总兵官都督宫聚及靖远伯王骥统领大军前往征剿思机发量已就擒若聚等无成宜如鉴言 上命鉴为云南布政司右参议往腾冲招抚叛贼
  5.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宁夏左参将都指挥使丁信奏宁夏中卫孤县河外密迩虏境虽称一卫实无三所乞添拨官军协助守备事下兵部尚书邝野等言宁夏中路总兵官张泰处马步官军见有一万四千有余如信处有警就于泰处量调应援不许自分彼此 上曰善○命兵部重定官员合用皂隶数以闻尚书邝野等奏文职一品二品十二名三品十名四品六名五品六品四名七品至九品二名内翰林院编修简讨六科给事中中书舍人监察御史俱近侍各添一名国子监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翰林院译字官每员一名武职五府管事都督锦衣卫管事指挥镇抚司管事镇抚俱照文官品级则例其各府带俸都督各六名锦衣卫带俸都指挥指挥各四名长陵卫官系奉 仁宗皇帝特恩指挥使指挥同知各六名指挥佥事四名府军前卫指挥等官孙继宗等五员奉 皇上特恩每员二名各衙门公用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每处直堂三十名鸿胪寺翰林院每处直堂十五名宗人府太常寺国子监每处直堂十名詹事府太仆寺钦天监太医院每处直堂六名光禄寺尚宝司六科中书科系内府衙门各用看朝房四名上林苑监行人司每处直厅四名六部各司都察院各道大理寺左右二寺每处直厅四名刑部各司都察院各道大理寺左右二司系理刑衙门每处把门二名都察院经历司通政使司经历司每处直厅四名户部刑部都察院照磨所及各衙门司务厅每处直厅二名通政使司有奏诉冤枉人等户部山西清吏司兵部职方武库二清吏司俱有军囚人等每处看监四名宗人府经历司直厅二名詹事府主簿厅直厅一名鸿胪寺司宾署司仪署主簿厅太常寺博士厅典簿厅太仆寺主簿厅各二名钦天监主簿厅二名看书五名观星台把门四名国子监绳愆厅直厅三名典簿厅直厅二名刑部看监旧有一百三十九名都察院看监旧有一百二十八名五军都督府直堂各旧有八名各府经历司直厅各旧有四名锦衣卫直堂二十名镇抚司直厅旧有五名看监旧有三十二名经历司直厅旧有四名俱各照旧不动在外司府州县官员跟用皂隶合照在京官员品职额数佥拨其公用皂隶弓兵并看监禁子各有原额合令照旧额数佥用不许过多 上曰国子监博士助教学正等官系教训生徒官每员与二名各县知县系亲民正官每员与四名朝廷简任有司官养以俸禄期在宣布恩德抚恤百姓近闻各司府州县官廉正守法者固多其中亦有不才者罔知尽职惟图贪利往往于所属私佥皂隶或容豪富奸民投托交结多至六七十名及二三百名者逼令办纳钱物准折财产所属官吏递相仿效全无畏惮凡有公差止派贫民应当因致靠损逃亡失业又有听信豪猾浸润通同虐害良善无所控诉论罪宜处以极刑今俱不问兵部其出榜备开额数通行禁约令其改正敢有仍前多佥者令巡按御史及按察司官挨究依律惩治若御史等官不能正己正人徇情不举事发一体治罪不宥
  6.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丁亥 车驾将诣 天寿山命太保成国公朱勇镇远侯顾兴祖修武伯沈荣等帅兵护卫尚书王佐胡濙邝野侍郎赵新曹义王永寿丁铉等扈从西宁侯宋瑛平乡伯陈怀都督同知王贵尚书王直右都御史陈镒居守京城
  7.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贵州按察司副使李睿奏诸苗连结动以万计攻劫贵州湖广一路边城屯堡势甚猖獗官军数少守御不敷请调四川云南湖广官军土兵会同剿捕更命大将一员镇守如都督萧绶吴亮事例节制二都司官军及选都指挥三四员分地备御章下兵部尚书邝野等议乞敕靖远伯王骥及总兵官宫聚等同郭瑛张善或分据要害或直捣巢穴相机剿灭以除民患俟平议留人镇守从之
  8.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一:○邝野,字孟质,湖广宜章县人。祖为安福知县,父为句容学官,家教甚严。野中永乐七年进士,擢监察御史。奉命往南京察沮滞钞法者,众谓将起大狱,野惟擒市豪一二以归,奏曰:“市人闻令,皆震惧,今钞法已通矣。”上颔之而罢。倭寇犯辽东,野往察问戍守之失律者,凡百人皆应死,野开陈其可矜状甚明,上然而宥之。有言狭西民群聚千余谋不轨者,上擢野为狭西按察司副使,俾廉其事,至则白其诬。狭西饥,分地赈济活人甚众。宣德间,荐为应天府尹,兴利除害尤多。 正统初,徵拜兵部左侍郎。尝独任部事,疏奏便宜,人被其惠,升尚书。上亲征,野从行坠马,或劝留怀安城少就医药,野不从。车驾回至宣府,虏踵至,野再上章,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皆不报。又诣行殿申前请,王振怒曰:“汝腐儒安知兵事?再言必死!”野曰:“我为社稷生灵而言,何得以死惧哉!”振愈怒,叱左右扶出,野与王佐相对泣帐中。明日,师覆,野死,年六十五,赠少保,官其子仪为主事。 野为人端谨,居官勤慎,所至有冰蘖声,丰采凛然。仕宦四十年,操履如一日,性至孝。在陕西时,得父书,拜而跪读之。尝以俸钱易绒褐奉父,父封还,以书责之。野思欲见父,与僚友谋,请为乡试考官,父怒,以书责之,曰:“安有子持宪于是而父为考官乎?”野泣而受教。然平居喜诵道经,虽老不变云。 ◎曹鼐,字万钟,真定府宁晋县人。始由乡举为山西代州教官,负才不屈,欲见用于时,乃上疏,愿辞校职再就试,为吏部驳奏,遂改授江西泰和县典史。县务冗剧,中官往来络绎,鼐应酬不懈,暇则延礼师儒讲学。宣德七年,部匠赴京,值大比,疏乞入试,许之,大学士杨士奇嘉其有志。已而,果中京闱乡试第二人。明年春闱,复在高选。及廷试,遂为第一人,擢翰林院修撰。 正统改元,上初御经筵,选鼐日侍讲读,预修宣宗实录。书成,进侍讲。五年,命入文渊阁参预机务。九年,升翰林院学士。十年,升吏部左侍郎,仍兼学士。至是,死事,赠荣禄大夫、少傅、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遣官谕祭,官其子恩为大理评事。上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又官其孙为锦衣卫百户。鼐明敏爽闿,临事善断,言议侃侃,事继母委曲顺从,得其欢心。经筵进讲,明切畅达,启发宸聪,虽左右侍从亦乐闻焉。 王振专政,狠愎自用,人莫敢忤,惟鼐随事调护,所言多见从。及上驻跸宣府,鼐力劝勿轻进,振不听,鼐死,人尤惜之。时有传鼐在者,朝廷悬重赏召人求之,卒不可得,久之乃知其讹云。
  9. ^ 《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诸姓部》:鄺埜,按《明外史邝埜传》,“埜,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擢陝西按察副使,擢应天府尹,正统元年进兵部右侍郎。也先入寇,王振主亲征,诏下,埜上疏言之不听,既扈驾出关,力请回銮,又不报,师覆,埜死,景泰初,官其子仪为主事,成化初,谥忠肃。”

延伸阅读

编辑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八》,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明史卷一百六十七》,出自《明史

參考文獻

编辑
  •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官衔
前任:
徐晞
明朝兵部尚書
1445年-1449年
繼任:
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