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善(?—?),字仲良河東郡汾陰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出自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编辑

薛善的祖父薛瑚是北魏河東郡太守,父亲薛和是北魏南青州刺史[1]

薛善年少时出任司空府参军事,升任傥城郡太守,转任盐池都将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西迁关中,东魏将河东郡改为泰州,任命薛善担任泰州别驾[2]。薛善家向来富有,僮仆有数百人。薛善的哥哥薛元信仗着财势十分奢侈,每次宴会食用的菜肴都是极为丰盛,客人满座,音乐舞蹈接连不断。但是薛善却独能恭谨律己,生活简朴,喜欢安静[3][4]

大统三年冬十月(537年),高欢沙苑之战中战败,留薛善的族兄薛崇礼守卫河东郡,宇文泰派遣派遣贺拔胜李弼渡过黄河围攻蒲坂,薛崇礼坚守,西魏军无法攻克城市。薛善对薛崇礼说:“高欢以武力犯上,致使君王流离。我和哥哥是衣冠子孙,世世代代受到国家给予的荣宠。如今大军已经来临,而哥哥还想给高氏效力。城破之日,脑袋被人送到长安,说是某某逆贼的头颅,死后有灵,难道不会死有余愧。不如早点归附投降,虽然不足以表现卓越的节操,好歹可以保住性命。”薛崇礼犹豫不决。薛善堂弟薛馥的妹夫高子信为防城都督,守卫蒲坂城南面。高子信派遣薛馥来拜谒薛善说:“想要接应西魏军队,但恐怕力量不足。”薛善当即命令弟弟薛济率领门生数十人,与高子信、薛馥等人杀掉守卫关卡的士兵,迎接西魏的军队,薛崇礼出逃,贺拔胜等人追上俘虏了他[5][6]。当时参与这一事件的人都被赏赐五等爵位,薛善认为被逆归顺,是臣子应做的事情,哪里容许全家人都承受赐爵和封邑,于是和弟弟薛慎都坚决拒绝接受封赏[7]。宇文泰称赞薛善,任命薛善为汾阴县县令。薛善才干突出洞察政务,全郡的县令中称为第一。河东郡太守王罴称赞薛善,命令薛善管理六个县的政务[8][9]

薛善很快被征召出任行台郎中。当时西魏计划广置屯田以便供应军费,于是任命薛善出任司农少卿,兼领同州夏阳县二十屯监。西魏又在夏阳各山区设置冶铁,再度命令薛善担任冶监,每个月役使八千人制造军事器材。薛善亲自管理指挥,还加以安慰抚恤,盔甲兵器打造的尽量锋利,役使的人也没有劳苦的感觉。薛善加通直散骑常侍,升任大丞相府从事中郎。朝廷追论薛善屯田的功劳,赐爵龙门县子,薛善升任黄门侍郎,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出任河东郡太守,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获赐姓宇文氏北周六官建立,薛善出任工部中大夫,进爵博平县公,很快出任御正中大夫,转任民部中大夫[10][11]

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晋公宇文护执政,仪同齐轨对薛善说:“军国各种大事,需要由天子处理,怎么能由权臣控制。”薛善将这话告诉宇文护,宇文护因此诛杀齐轨。宇文护因为薛善忠于自己,引荐薛善出任中外府司马[12],薛善又升任司会中大夫,辅助总管六府事务。薛善又加京兆尹,仍担任司会,又外任隆州刺史,兼益州总管府长史,获征召出任少傅[13],在任内去世,虚岁六十七。朝廷赠予蒲虞勋三州刺史。周武帝因为薛善上告齐轨之事,定薛善谥号为缪公。薛善的儿子薛裒继承爵位,官至高阳郡太守[14][15]

其他

编辑

薛善是一位佛教徒[16]

家庭

编辑

兄弟姐妹

编辑
  • 薛元信,东魏中坚将军、仪同开府长史
  • 薛慎,北周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蕃部中大夫、淮南县子
  • 薛济
  • 薛氏,嫁北魏左将军府中兵参军元崇智

子女

编辑
  • 薛裒,北周高阳郡太守、博平县公
  • 薛粹,隋朝介州长史[17]

延伸阅读

编辑

[]

 周書·卷35》,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周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薛善字仲良,河东汾阴人也。祖瑚,魏河东郡守。父和,南青州刺史。
  2. ^ 《周书校勘记·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二四》:魏孝武西迁东魏(攻)〔改〕河东(围秦)〔为泰〕州以善为别驾 宋本“围”作“为”。北史卷三六薛辩附从孙善传作“魏改河东为秦州”。“秦州”与周书同为“泰州”之讹,已见本卷校记第一八条。周书云东魏攻河东,北史则改郡置州。按这时河东为东魏所有,薛善也是东魏所任别驾,观下文自明。东魏岂有“攻河东,围泰州”之理。魏书卷一0六下地形志下秦州(应作泰州)条云:“神{鹿加}元年置雍州,延和元年改,太和中罢,天平初复,后陷。”东魏天平改元(五三四年)即在永熙三年孝武西迁后,云“天平初复”,与薛善传所云“改河东为泰州”,时间相符。宋本“为”字尚不误,“改”已讹作“攻”。后人又改“为”作“围”,以就文义,不知与事实大谬。今据北史改正。
  3. ^ 《周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善少为司空府参军事,迁傥城郡守,转盐池都将。魏孝武西迁,东魏(攻)〔改〕河东(围秦)〔为泰〕州,以善为别驾。〔二四〕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而善独供己率素,爱乐闲静。
  4. ^ 《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善字仲良。少为司空府参军,再迁盐池都将。孝武西迁,魏改河东为秦州,以善为别驾。善家素富,僮仆数百人。兄元信,仗气豪侈,每食方丈,坐客恒满,弦歌不绝;而善独恭己率素,爱乐闲静。
  5. ^ 《周书·卷二·帝纪第二》:遣左仆射、冯翊王元季海为行台,与开府独孤信率步骑二万向洛阳,洛州刺史李显趋荆州,贺拔胜、李弼渡河围蒲坂。牙门将高子信开门纳胜军。东魏将薛崇礼弃城走,胜等追获之。
  6. ^ 《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以左仆射、冯翊王元季海为行台,与开府独孤信帅步骑二万向洛阳。贺拔胜、李弼度河围蒲坂。蒲坂镇将高子信开门纳胜军,东魏将薛崇礼弃城走,胜等追获之。
  7.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东魏秦州刺史薛崇礼守蒲坂,别驾薛善,崇礼之族弟也,言于崇礼曰:“高欢有逐君之罪,善与兄忝衣冠绪余,世荷国恩,今大军已临,而犹为高氏固守。一旦城陷,函首送长安,署为逆贼,死有余愧。及今归款,犹为愈也。”崇礼犹豫不决。善与族人斩关纳魏师,崇礼出走,追获之。丞相泰进军蒲坂,略定汾、绛,凡薛氏预开城之谋者,皆赐五等爵。善曰:“背逆归顺,臣子常节,岂容阖门大小俱叨封邑!”与其弟慎固辞不受。
  8. ^ 《周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大统三年,齐神武败于沙苑,留善族兄崇礼守河东。太祖遣李弼围之,崇礼固守不下。善密谓崇礼曰:“高氏戎车犯顺,致令主上播越。与兄忝是衣冠绪余,荷国荣宠。今大军已临,而兄尚欲为高氏尽力。若城陷之日,送首长安,云逆贼某甲之首,死而有灵,岂不殁有余愧!不如早归诚款,虽未足以表奇节,庶获全首领。”而崇礼犹持疑不决。会善从弟馥妹夫高子信为防城都督,守城南面。遣馥来诣善云:“意欲应接西军,但恐力所不制。”善即令弟济将门生数十人,与信、馥等斩关引弼军入。时预谋者并赏五等爵,善以背逆归顺,臣子常情,岂容阖门大小,俱叨封邑,遂与弟慎并固辞不受。太祖嘉之,以善为汾阴令。善干用彊明,一郡称最。太守王罴美之,令善兼督六县事。
  9. ^ 《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大统三年,齐神武败于沙苑,留善族兄崇礼守河东。周文帝遣李弼围之,崇礼固守不下。善密说崇礼,犹持疑不决。会善从弟馥妹夫高子信为防城都督,守城南面,遣馥来诣善,云:“意欲应接西军,但恐力所不制。”善即令弟济将门生数十人,与信、馥等斩关引弼军入。时预谋者并赏五等爵。善以背逆归顺,臣子常情,岂容阖门大小俱叨封邑,遂与弟慎并固辞不受。周文嘉之,以善为汾阴令。善干用强明,一郡称最。太守王罴美之,令善兼督六县事。寻为行台郎中。
  10. ^ 《周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寻征为行台郎中。时欲广置屯田以供军费,乃除司农少卿,领同州夏阳县二十屯监。又于夏阳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冶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善亲自督课,兼加慰抚,甲兵精利,而皆忘其劳苦焉。加通直散骑常侍,迁大丞相府从事中郎。追论屯田功,赐爵龙门县子,迁黄门侍郎,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除河东郡守,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六官建,拜工部中大夫,进爵博平县公。寻除御正中大夫,转民部中大夫。
  11. ^ 《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时欲广置屯田以供军费,乃除司农少卿,领同州夏阳县二十屯监。又于夏阳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善自督课,兼加慰抚,甲兵精利而皆忘其苦焉。迁大丞相府从事中郎。追论屯田功,赐爵龙门县子。迁黄门侍郎,除河东郡守,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六官建,拜工部中大夫,进爵博平县公。再迁户部中大夫。
  12.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七》:周仪同三司齐轨谓御正中大夫薛善曰:“军国之政,当归天子,何得犹在权门!”善以告晋公护,护杀之,以善为中外府司马。
  13. ^ 《北史校勘记·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一三》:征拜武威少府 周书卷三五薛善传,“武威少府”作“少傅”二字。按周行六官,无少府官名。疑作“少傅”是。但“武威”二字不知从何衍出,疑尚有讹脱,今不改。
  14. ^ 《周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时晋公护执政,仪同齐轨语善云:“兵马万机,须归天子,何因犹在权门。”善白之。护乃杀轨,以善忠于己,引为中外府司马。迁司会中大夫,副总六府事。加授京兆尹,仍治司会。出为隆州刺史,兼治益州总管府长史。征拜少傅。卒于位,时年六十七。赠蒲虞勋三州刺史。高祖以善告齐轨事,谥曰缪公。子裒嗣。官至高阳守。善弟慎。
  15. ^ 《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时晋公护执政,仪同齐轨语善云:“兵马万机,须归天子,何因犹在权门?”善白之,护乃杀轨。以善忠于己,引为中外府司马,迁司会中大夫,副总六府事。加授京兆尹,仍行司会。出为隆州刺史,兼益州总管府长史。征拜武威少府。卒,赠三州刺史。帝以善告齐轨事,谥曰缪公。
  16. ^ 《辨证论·卷第四》:周使持节陕州都督行台郎中通直散骑常侍河东公宇文善。   公宇文善。字仲良。成童就学。传衣百氏。弱冠登朝。逸辔千里。大统初于沙苑献捷。举河东之地。仗剑归诚其宗。从乡人并得开国。而大信正法畏惧将来。造像书经一生兴福。
  17. ^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薛大鼎,蒲州汾阳人,周太子少傅博平公善孙也。父粹,隋介州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