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龍屬

(重定向自薄板龙

薄片龍屬名:Elasmosaurus,意為「有轻薄片板的蜥蜴」),又名薄板龍,因為牠骨盆裡的板狀骨頭而得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是種有極長頸部的蛇頸龍類

薄板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晚期, 80.5–72.1 M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綱 Reptilia
目: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科: 薄板龙科 Elasmosauridae
演化支 真薄板龍類 Euelasmosaurida
亚科: 薄板龙亚科 Elasmosaurinae
属: 薄板龙属 Elasmosaurus
Cope, 1868
模式種
扁尾薄板龍
Elasmosaurus platyurus

Cope, 1868

生理構造

编辑

牠身長14公尺,重達2,000公斤,是最長的蛇頸龍亞目。牠擁有大型身體與四個鰭狀肢。身長的一半為頸部,頸部有超過70個脊椎骨,超過任何動物。牠的小型頭部裡有銳利牙齒。

發現與歷史

编辑

最早的薄片龍化石是在1868年於美國堪薩斯州發現,並由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敘述。其他標本在北美的不同地點發現。薄片龍目前已經有許多種。在1999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提出薄片龍只有一個種,模式種E. platyurus)。

 
傳說中的「頭部裝到尾巴末端的薄片龍」化石,是科普與馬什之間的化石戰爭導火線

在1868年,科普開始架設薄片龍的化石。科普認為薄片龍應具有短頸部、長尾巴,如同蜥蜴,因此將頭部裝到尾巴末端上。科普在1869年八月公佈了他的薄片龍重建圖。這是大眾首次看到薄片龍外貌,而牠看起來有長而彎曲的尾巴,類似滄龍類的尾巴

早在1870年,約瑟夫·萊迪(Joseph Leidy)便已在費城自然科學館的會議中指出這個錯誤。[1]而在20年後的1890年,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報紙的文章上指出科普的錯誤[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雖然馬什曾經挖出數具蛇頸龍類化石,但他從未提出任何蛇頸龍類的研究。這事件成為他們倆之間交惡數年的導火線之一,這場競爭也就是著名的化石戰爭

古生物學

编辑
 
骨架(複製品)

大眾媒體常將蛇頸龍塑造呈頸部高舉出水面、獵食空中的翼龍類。但如同大部分蛇頸龍類,薄片龍的頸椎關節無法作出頭部高舉出海面,也受到其頸部重量的影響。其長頸部的重量,將身體的重心保持在前肢附近。所以只有當身體位於淺水的水底時,才能同時將頭部、頸部抬離水面,但這動作對於薄板龍而言相當危險。

薄片龍的頭部、頸部極可能有控制方向的功能。薄板龍的游泳速度緩慢,可能以跟蹤方式獵食魚群。長頸部可使魚群較慢發現到薄片龍。薄片龍極可能以小型硬骨魚箭石(類似魷魚)、鱗齒魚鸚鵡螺軟體動物)為食。薄板龍吞食小型石頭以協助消化。

薄片龍被認為主要生存於開放性海域。牠們的生活方式所知有限,但根據蛇頸龍類的四肢不靈活,適合游泳的流線型身體,牠們極可能直接在水中產下幼體,類似現代海蛇

和薄片龍生活於同時期海域的生物包括厚根齒魚矛齒魚Cimolichthys英语CimolichthysSaurocephalus英语Saurocephalus蜥齒魚英语Saurodon鰓腺魚乞丐魚英语Ichthyodectes劍射魚原金梭魚Martinichthys英语Martinichthys等硬骨魚;白堊刺甲鯊白堊鼠鯊英语Cretolamna劍吻鯊偽渡鴉鯊英语Pseudocorax角鱗鯊鯊魚里伯龍神河龍海霸龍Terminonatator雙臼椎龍短頸龍長喙龍三尖股龍蛇頸龍物種;滄龍大洋龍傾齒龍海王龍長鼻蜥龍圓齒龍硬椎龍板踝龍扁掌龍滄龍科物種;古巨龜原蓋龜Porthochelys英语PorthochelysToxochelys英语Toxochelys等海龜;鳥類則包括不會飛的水生黃昏鳥及會飛的魚鳥,另外也有無齒翼龍夜翼龍翼龍[2]

大眾文化

编辑
  • 薄片龍出現在BBC電視節目《海底霸王》(Sea Monsters)最後一集。
  • 環球影業的1957年科幻電影《The Land Unknown》曾出現一隻薄片龍。
  • 日本電影《你看起來很好吃(おまえうまそうだな)》中,也曾出現一隻薄片龍。

參考資料

编辑
  1. ^ Leidy, J. 1870. [Remarks on Elasmosaurus platyurus].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22: 9-10.
  2. ^ Carpenter, K. Vertebrate Biostratigraphy of the Smoky Hill Chalk (Niobrara Formation) and the Sharon Springs Member (Pierre Shale). Harries, P. J. (编). High-resolution Approaches in Stratigraphic Paleontology. Topics in Geobiology 21.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8: 421–437. ISBN 978-1-4020-9053-0. doi:10.1007/978-1-4020-9053-0. 
  • Where the Elasmosaurs roam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12-08 Original article published as: Everhart, M. J. 2002. Where the Elasmosaurs roam...... Prehistoric Times 53:24-27
  • Carpenter, K. 1999. Revision of North American elasmosaurs from the Cretaceous of the western interior. Paludicola 2(2):148-173.
  • Cope, E. D. 1868. Remarks on a new enaliosaurian, Elasmosaurus platyurus.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20:92-93. (for meeting of March 24, 1868)
  • Cope, E. D. 1869. Synopsis of the Extinct Batrachia and Reptilia of North America, Part I. Transactions American Philadelphia Society New Series, 14:1-235, 51 figs., 11 pls. (pre-print dated August, 1869)
  • Everhart, M. J. 2005a. Oceans of Kansas -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Western Interior Se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320 pp.
  • Everhart, M. J. 2005b. Elasmosaurid remains from the Pierre Shale (Upper Cretaceous) of western Kansas. Possible missing elements of the type specimen of Elasmosaurus platyurus Cope 1868? PalArch 4(3): 19-32.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