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布
各地情況
编辑中國大陸
编辑中國在漢代已有生產芭蕉布,《後漢書·王符傳》提及「葛子升越,筩中女布」,唐代李賢引沈懷遠《南越志》,認為是指三種粗細不同的蕉布[1]。唐代嶺南地區已廣泛生產蕉布,也是當地人常用的衣料。廣東、廣西、福建所產的蕉布在唐宋時為上貢朝廷的貢品。廣東亦生產蕉布[2]
臺灣
编辑臺灣平埔族原住民由菲律賓傳入織造蕉布的技術,例如噶瑪蘭族人織蕉布用來製作衣服、糧袋、背包等[3]。噶瑪蘭族的蕉布不加染色,保持蕉纖維原色。[4]
越南
编辑越南很早已有生產蕉布,中國稱之為交趾葛。
琉球
编辑琉球生產芭蕉布有長達五百年的歷史,在琉球國時代,琉球王府管理大規模的芭蕉園,用來生產芭蕉。民間也在自家的菜園裡種植芭蕉,用來生產自家使用的紗線。1974年,喜如嘉芭蕉布被日本確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現代沖繩縣大宜味村的喜如嘉被稱為「芭蕉布之里」。
菲律賓
编辑菲律賓的蕉布織造歷史悠久,被稱為「馬尼拉麻」,並傳入台灣平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