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唐人街
芝加哥唐人街,又称芝加哥中国城、芝加哥华埠,是位于芝加哥南区的唐人街,以舍麦路(Cermak Road)和永活街(Wentworth Avenue)为中心。其中永活街以及舍麦路以南的区域一般被认为是“旧中国城”或“舊華埠”[註 1],而包括华埠广场以及亚珠街(Archer Avenue)以北的区域被认为是“新中国城”或“新華埠”。[3]芝加哥唐人街始于1910-1912年以安良工商会为代表的华人业主从芝加哥市中心向南搬迁而形成[4],1990年代拓展出新中国城。
芝加哥唐人街 | |
---|---|
街区 | |
舍麥路和永活街转角 | |
地图,包括纵向的永活街(Wentworth Avenue)、横向的舍麦路(Cermak Road)和斜向的亚珠街(Archer Avenue) | |
坐标:41°51′09″N 87°37′55″W / 41.8525°N 87.6319°W | |
国家 | 美国 |
市 | 芝加哥 |
社区 | 南区阿莫尔广场 |
成立 | 1912年 |
人口 | |
• 估计(2010) | 9,721[1] |
此外在1974年,由和安良工商会对立的协胜公会牵头,市中心剩余的华人向北搬到另一处亚偕街,形成了“北华埠”,而相对应的称南区的唐人街为“南华埠”[註 2]。目前北华埠以东南亚华侨、东南亚移民业主为主,规模不及南华埠。芝加哥唐人街通常指的是南华埠。[4]
建筑
编辑芝加哥唐人街的地标是位于永活街路口的“天下為公”牌楼,为孫中山字迹,牌楼背面则书有“禮義廉恥”。牌楼始建于1975年,于2009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整修。[9]紧邻牌楼的宝塔顶风格建筑为培德中心(Pui Tak Center),建于1926至1928年。该建筑以前为安良工商会大楼,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因该大楼运营非法赌博而将其没收,后由华人基督教联合会(CCUC)以180万美元从联邦政府手中拍下,并更名为“培德”,意为塑造品格或培養美德。[10][11]
舍麦路和永活街转角的华埠停车场外有一座九龙壁,长35英尺,高16.4英尺,宽5英尺。该九龙壁落成于2004年,是美国的首座仿真九龙壁。[12]
距离天下为公牌楼不远处有着一座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为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华埠分馆,内部有两层高,于2015年建成开业。[13][14]
在永活街的支路西23街上有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该博物馆于2005年对公众开放,博物馆的楼因主要捐赠者李秉枢而得名“李秉枢中心”。2008年博物馆遭遇大火损失惨重,经过修缮后于2009年重新开放。[15][16]
在新中国城西北部的芝加哥河河畔有一片绿地,为谭继平纪念公园,命名以纪念当地华商和活动家谭继平。公园一期竣工于1999年,2011-2013年陆续完成二期三期建设。[17]在该公园可搭乘水上出租车。公园内有一座“祖諒體育館”(Leonard Louie Fieldhouse)。[18]
-
“天下為公”牌楼背面
-
芝加哥培德中心
-
芝加哥华埠九龙壁
-
永活街街景
-
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华埠分馆
历史
编辑早期定居
编辑1870年代中期已经有华人在芝加哥定居。到1880年代末,在芝加哥市中心的范布伦(VanBuren Street)和南克拉克街(South Clark Street)一带形成了华人聚居区。[19][20]到1899年,在该区域已经有了华人经营的八家杂货店、两家药店、两家肉店和一家餐馆等。[20]在同一时期,华人在芝加哥开设了大量洗衣店,并和英裔和德裔开设的洗衣店展开竞争,至1883年,芝加哥有198家华人洗衣店。[21][22]1890年,芝加哥市官方记载的华人数量为567人。[1]
1893年芝加哥举行世界哥伦布纪念博览会,当地华商出资成立华美公司(Wah Mee Company),在博览会上展出中国村和中国剧院。[22][23]1990年代初,芝加哥涌现出了大量中餐馆。芝加哥当地的湖畔年度名录(Lakeside Annual Directory)1990年仅收录了1家中餐馆,而到了1915年,收录的中餐馆数量已经达到118家。许多餐厅做炒杂碎,也有些餐厅开始做高档餐饮迎合白人精英的口味。[24]
迁至南区
编辑1905年,为抗议加州华人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芝加哥当地华人发起抵制美货行动,而户主则以提高房屋租金的方式针锋相对。[22]1909年纽约,女子埃尔希·西格尔在公寓里被杀害,案件的主要嫌疑人是华人莱昂·凌(Leon Ling),此事件导致全美掀起反华浪潮。芝加哥在此波浪潮中反应较为“温和”,主要以涨租的方式驱离华人。[4]1910年,半数的华人被迫搬离原市中心范布伦和南克拉克街处的聚居区,转而定居于南边的舍麦路和永活街一带。1912年,安良工商会及其相关商业也搬至此处,此时该唐人街已初具规模,这一年也被认为是芝加哥唐人街的成立元年。[22][1]1926至1928年,安良工商会在该地区建成安良工商会大楼(今培德中心),作为其新的总部,此楼也成为唐人街的标志性建筑。而设计此大楼的建筑师克里斯蒂安·迈克尔森(Christian Michaelsen)和西格德·罗恩斯塔德(Sigurd Rognstad)也受到了华人社区的欢迎,接下来参与了一系列唐人街的建筑设计和翻新项目。[25]
持续发展
编辑随着美国通过《1965年移民和国籍法》,对亚洲、非洲、南欧和东欧移民的限制性配额获得取消。这一法案也影响了唐人街的人口构成,早年以宗族亲属为主的移民群体开始逐渐被新移民取代。[25][26]
1975年,“天下为公”牌楼在舍麦路和永活街交叉路口落成,由美籍华人Peter Fung设计,并建的比旧金山唐人街的牌楼更大。[27]
随着一波又一波新移民的到达,唐人街的房屋需求日益紧张。1984年,约有8000人居住在此,而每年又有500名新移民到达。[25]1980年代,唐人街开始计划向北扩张,当地侨领联合竞价亚珠街(Archer Avenue)以北一带32英亩的土地,这片土地原为废弃的铁路调车场和一些辅助建筑。[25]他们最终击败美国邮政总局和1992年芝加哥世博会筹委会,于1988年拍下此地块,此举得唐人街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唐人街投资1亿美元在该区域新建商圈和住宅,1993年标志性的华埠广场落成开业。这片新辟出的区域也被称为“新中国城”。[28][29][27]
1999年-2013年间,在新中国城区域建成了谭继平纪念公园,2015年在公园内建成了“祖諒體育館”(Leonard Louie Fieldhouse)。[17][18]至2010年,南区阿莫尔广场的华人居民已达9721人。[1]根据芝加哥大都会规划局2013年的报告,有78%的唐人街居民会在家讲中文,这其中又有76%的居民表示自己的英文不是很好。有半数的唐人街居民受雇于三类行业:住宿餐饮服务业(26%)、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业(13%)、制造业(11%)。[30]2020年代,随着新商场的开业,唐人街商圈已经拓展到芝加哥河以西。[27]
交通
编辑90號州際公路(I-90)的丹·瑞恩高速路段和55號州際公路(I-55)的史蒂文森高速路段在唐人街城南相交。
芝加哥地鐵紅線的高架铁路在唐人街有一站——舍麦-唐人街站(Cermak-Chinatown)。[31]该站台邻近“天下为公”牌楼。
備註
编辑- ^ 芝加哥大都会规划局在简体中文版本规划中称“旧中国城”,在繁体中文版本规划中称“舊華埠”。[2]
- ^ 截至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以“北华埠”/“中国城”称呼两地[5][6],中華民國外交部駐芝加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北华埠”/“南华埠”(或“北华埠”/“华埠”)称呼两地[7][8]。
参考
编辑- ^ 1.0 1.1 1.2 1.3 美国芝加哥中国城冒雨举办庆祝建埠百百年游行. 中国新闻网. 2012-05-13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一項全面的華埠社區遠景計劃. 芝加哥大都会规划局.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 ^ 华埠社区远见计画执行纲要 (PDF). 芝加哥大都会规划局. 2014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20) (中文).
- ^ 4.0 4.1 4.2 令狐萍教授: 讲解芝加哥华人百年史. 美国华网.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8).
- ^ 黄黎明副总领事出席芝加哥北华埠春节花车游行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 2024-02-23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2).
- ^ 赵建总领事出席芝加哥中国城春节花车游行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 2024-02-29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 ^ 駐地生活資訊. 駐芝加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8).
- ^ 芝加哥僑學界在華埠盛大舉辦中華民國(台灣)112年國慶升旗典禮及大遊行. 駐芝加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2023-10-20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6).
- ^ 芝城華埠「天下為公」牌樓 整修落成剪綵. yahoo. 世界新聞網. 2019-08-07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建議之賭場四個選址近南華埠 華社有識之士擔憂將危害社區. 星岛日报. 2021-12-22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培德中心2019年度报告 (PDF).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25).
- ^ 九龙壁首次落户美国 芝加哥市长亲临落成典礼. sohu. 中国新闻网. 2004-01-20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New library branch holds grand opening in Chinatown. abc7chicago. 2015-08-30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华埠分馆. SOM建筑设计事务所.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美洲华裔博物馆发生大火 两层楼全毁无人伤亡. sohu. 中国新闻网. 2008-09-21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芝加哥华裔博物馆"浴火重生" 多方相助重新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09-10-19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17.0 17.1 美媒:从谭继平公园看华埠 团结让少数裔站稳脚跟. 中国新闻网. 中国侨网. 2019-09-11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18.0 18.1 唐人街「祖諒體育館」的陳年舊事 等待了半個世紀才姍姍來遲. 星岛日报. 2022-06-03 [202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6).
- ^ Old Chinatown. Preservation Chicago.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 ^ 20.0 20.1 1889: The Clark Street Chinatown Reaches Maturity. ccamuseum.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1890: The Rapid Rise of Chinese Laundries. ccamuseum.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22.0 22.1 22.2 22.3 令狐萍. 芝加哥华人: 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 30 年代的跨国移民与商业活动 (PDF).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3年, (总第103期)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24).
- ^ Halcyon Days in the Dream City Part 5 China. Chicago's 1893 Worlds Fair.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Qin, Amy. Chinese Chicago from 1893 to 1943: Cultural Assimilation, Social Acceptance, and Chinese-American Identity through the Lens of Interracial Relations and Class. Cornell Historical Society. 2017年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9).
- ^ 25.0 25.1 25.2 25.3 Li, Chuo. Interrogating Ethnic Identity: Space and Community Building in Chicago's Chinatown. Traditional Dwellings and Settlements Review. 2015, 27 (1): 55–68 [2024-03-26]. ISSN 1050-20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3).
- ^ 亚洲人移民美国成为可能,是因为这项法案.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1-10-13 [202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6).
- ^ 27.0 27.1 27.2 What’s That Building? Chicago Icons: Chinatown Gate. wbez Chicago. 2023-06-15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0).
- ^ Chicago; 32-Acre Mall For Chinatown. 纽约时报. 1990-08-12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5).
- ^ 上市250万 成交380万 芝加哥华埠商铺飙天价. 世界新闻网. 2023-08-10 [202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6).
- ^ Chinatown Community Vision Plan Existing Conditions Report and Community Outreach Summary 华埠社区远见计划現况報告 (PDF). 芝加哥大都会规划局. 2013年12月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18).
- ^ Cermak-Chinatown Station Information. CTA. [202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4).
延伸阅读
编辑- Bronson, Bennet; Chiu, Joe; Ho, Chuimei. Chinatown in Chicago, A Visitor's Guide to its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Chinese American Museum of Chicago. 2011. ISBN 978-0-9840455-0-1.
- Ho, Chuimei. Seeking a New World. Ho, Chuimei; Moy, Soo Lon (编). Chinese in Chicago: 1870–1945. Arcadia Publishing. August 17, 2005. ISBN 0-7385-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