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州立農事試驗場
臺北州立農事試驗場是台灣日治時期隸屬於臺北州的農業試驗機關,成立於1925年,最初位於臺北市大安,後來遷至新莊郡鷺洲庄菜寮。二戰後,位於大安的原本場廳舍作為大安區公所,原址今為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而位於三重的農試場改為農業改良場,持續運作至1980年代,原址現為集美國小。
介紹
编辑臺灣總督府在1923年3月底發布《州廳農事試驗場規則》,規範各州廳農事試驗場的成立與職掌,以從事地方的農業改良等調查試驗[1]。臺北州農事試驗場於1925年5月成立,設有本場(臺北市大安十二甲75,位於現今師大附中與其東側土地)與宜蘭支場(宜蘭街坤門179-1)。1931年,臺北州農試場北側設立了臺北州立種畜場。1933年,新設「農事試驗場蔬菜部」於新莊郡鷺洲庄菜寮537-1,同時廢止宜蘭支場,並在大安的本場新設「農事試驗場稻米部」[2]。蔬菜部專門從事台灣蔬菜的調查,包含各蔬菜品種的歷史、原產地、分布和特性等項目。根據其調查,臺灣在日治時期以前有118種蔬菜,從日本治台至當時(1935年),又從中國引進40種,日本引進73種蔬菜。除了蔬菜調查,同時進行中國蔬菜品種輸入[3]。1937年,臺北州農試場西側改做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三中學校校地。1940年代,本場遷至鷺洲庄菜寮。
二戰後,臺北州立農事試驗場更名為「臺北縣立農業試驗場」,1950年,改隸省政府農林廳「臺北區農林改良場」,1960年,改稱為「臺北區農業改良場」。1982年1月,臺北區與新竹區農業改良場合併為台灣省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原臺北區農改場即改為「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三重分場」。1987年,三重分場廢止,遷回桃園新屋本場[4]。位於大安的原臺北州農試場本場則作為大安區公所至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