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漢城戰役

第二次漢城戰役是指1950年9月底联合国军朝鲜人民军手中收復漢城(今首爾)的戰役。

第二次漢城戰役
韓戰的一部分
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950年9月底在漢城陷入城鎮戰,相片中的美軍陸戰隊員手持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及白朗寧自動步槍,街上滿佈朝鮮人民軍陣亡士兵的屍體,遠處是一輛M4雪曼坦克。
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950年9月底在漢城陷入城鎮戰,相片中的美軍陸戰隊員手持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白朗寧自動步槍,街上滿佈朝鮮人民軍陣亡士兵的屍體,遠處是一輛M4雪曼坦克。
日期1950年9月22日-25日
地点
结果 聯合國軍勝利
参战方

联合国 联合国军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国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美国 愛德華·阿爾蒙德
美国 奧利弗·史密斯[1]
大韩民国 白仁燁
大韩民国 申鉉俊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金日成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崔庸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李承燁
兵力
40,000名步兵 7,000名步兵[2]
不明數量的火炮、戰車與飛機
伤亡与损失
美軍:313人陣亡
1,433負傷[3]
韓軍
50人陣亡
200人負傷
人民軍
數千人陣亡、負傷與被俘[4]
聯合國軍士兵進行巷戰

仁川登陸後,联合国军對漢城的進攻十分緩慢且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朝鮮人民軍派出一个营的T-34坦克發動反攻,但遭遇伏击并被擊毀。人民军亦派出一些雅克式戰機轟炸仁川港,但只造成了輕微損失。朝鲜人民军嘗試阻擊聯合國軍的進攻,以爭取時間增援漢城及從南面撤出部隊。雖然有警告在攻佔漢城的過程中人民軍可從南方逃走,但麥克阿瑟覺得他必须儘快兌現之前向大韓民國政府做出的收復首都的承諾。

第二天,運載美軍第7步兵師的船隻到達仁川港,巴爾將軍渴望指揮師團阻擊敵軍從漢城南面發起之行動。9月18日早上,該師第32步兵團的第2營在仁川登陸,該團餘下的單位在該日晚些時間登陸。第二天早上,第2營已向一個海軍陸戰隊營所攻佔在漢城右邊的據點移動,同時,第7步兵師的第31步兵團在仁川登岸,守衛漢城南部公路的任務在9月19日下午6時交給第7步兵師負責,它在漢城部進行了激烈的戰鬥。

在戰役前,人民军只有一個戰鬥力不強的師在漢城駐守,該師大部份守衛在漢城南部。[5]麥克阿瑟親自監督了第1陸戰團在通往漢城的路上與朝鮮人民軍的戰鬥,鐵鉻行動的指揮權交給了美國第10軍司令愛德華·「尼德」·阿爾蒙德,阿爾蒙德的目標是在9月25日拿下漢城,这一天距离戰爭爆後刚好过去了3個月的時間。9月22日,海軍陸戰隊進入漢城以尋找堅強防守之據點,他們在逐屋爭奪戰中付出較大傷亡。由於渴望宣稱漢城的光復,阿爾蒙德宣佈該城在9月25日被解放,雖然美國海軍陸戰隊此时仍然進行巷戰(在北部郊區仍可聽到槍聲及炮火聲)。

相關條目

编辑

引證

编辑
  1. ^ Halberstam The Coldest Winter, p. 302.
  2. ^ Hoyt, Edwin P. On To The Yalu. New York: Stein and Day. 1984: 98. 
  3. ^ http://www.history.army.mil/books/korea/20-2-1/sn26.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ook at "THE CAPTURE OF SEOUL" Page 541 for casualty figures. Subtract Battle of Inchon casualties from the total Inchon-Seoul casualties from this source
  4. ^ http://www.history.army.mil/books/korea/20-2-1/sn26.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age 540
  5. ^ Baldwin, Hanson W., Invasion Gamble Pays,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7, 1950: 6 [June 18,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參考文獻

编辑
  • Halberstam, David. The Coldest WInter – 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New York: Hyperion. 2007. ISBN 978-1-4013-0052-4. 
  • Hoyt, Edwin P., On To The Yalu, (1984), ISBN 0-8128-2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