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的或超自然的神或女神,神聖的存在
(重定向自神祗

(英語:Deity),中文里也稱爲[1]神仙神靈神明天神等,是人类共有的一种超自然的概念,在不同語言中有不同的含義,常和宗教神秘學、儀式性的習俗有關。其中一種含義是超自然體系中的至高者,不受自然規律限制,反之卻高於自然規律或者创造了宇宙万物和自然规律[2][3],并主宰宇宙萬物和整體世界,能對物質相位施加直接或間接干涉。

亚伯拉罕诸教裡唯一的造世神犹太教基督教称之爲耶和华雅威天主上帝基督教的神),伊斯兰教称之爲安拉,这类宗教称爲一神教

另外一种神的概念發端于自然崇拜泛靈崇拜,认为天地间有非常多的神灵,这类宗教泛称爲多神教。实际上現代信仰一神教的地區,在一神教擴張前,也曾信仰多神,如古希腊神話諸神、古羅馬神話諸神、古埃及神話諸神、古中國神話諸神等。多神論主要來自「天地萬物皆有靈」的思想,在人類所有的社會中都存在這種概念化的偶像

形成方式

编辑

神啟/啟示

编辑

「神啟」的意思,是由業已存在的神(登天的古人,如亞伯拉罕,飛升者,使徒保罗去过三层天,主動顯現諭示的事件,这些事件由猶太地區的歷代「先知」所行使的神蹟被實證、口耳相傳並被見證者記載下來,或是由默示錄的書寫者拔摩島的約翰使徒保羅等受啟示者)紀錄或傳講而留存至今。

虚构论

编辑

神化论

编辑
神化

神化過程論認為神的觀念源於原始社會時期,该观点认为「神」是由人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而建立,一切人力所不能及的事與物,皆被神化。「神」最初源於物神,隨著社會結構和文化發展,神的形象神的本體神的數量皆逐漸變化,由簡單的物神轉為複雜化;由眾神分職,演化成一位至高無上或多層階級的天神體系;也由流傳於氏族,轉為流入部落民族甚至走向聯合的世界性,由多神轉為一神化。

物質化

隨著社會發達,人對神的形象,有恐懼、敬畏與慈愛,再者只是一種精神的形象;現代社會,很多被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人類相繼地都實現了,人再沒有恐懼神,神亦變得不可怕,進而神的存在開始被質疑,部份人開始由信仰主義變成物質主義,部份人對神的認知也被物質化或功能化。從美學、哲學、心理學等領域皆觀察到,這樣的發展,使「人性」變得被「考察」或「定義」後,再度「複雜化」變得更難被考察或定義,進入自我意義的「無限迴圈」現象。人性普遍變得更加焦躁、不安、對未來沒有目標等情狀。

神格化

人類會將一些具有重大貢獻的人神格化,也就是賦予其神的特質及地位,而古中國有些皇帝則會「封神」,即賜給被封神者「神」的地位。這些皇帝以冊封古代先賢為神的方式,除了肯定其於歷史上的貢獻,也可昭示自己貴為天子的統治權力。

神的形象

编辑

自然神

编辑

自然神(Natural God)源於原始社會後期,將不可駕馭的自然體、自然力演化為神,在拜物教初期,直接將自然體,如火、雷、水、太阳等直接加以人格化,認為它們本身是具有意志和具有生命,其後甚至對動物植物也加以神化,隨著人們抽象能力增強,神靈獨立於該自然物體的觀念則逐漸萌生。

天神

编辑

天神(Sky God)將社會現象或力量人格化,源於原始社會後期,是自然神的演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及社會結構複雜化、階級化,人不再是一個單單的個體,社會力量也被認為是不可理解及不可駕馭的力量,如戰神、愛神、財神、地域守護神、行業神等。

社會神有多種分支,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與自己的先天身份(宗族)有關,可稱為宗族神;第二類則與自己的後天身份(如行業)有關,在此類中最主要的是行業神。

社会神的分支

编辑
  • 宗族神,與自己的宗族有關,這些宗族神可能是極為古老的遠祖。宗族神與家神信仰,即祭祀自己家族近代祖先的形式略有出入。

,又稱家神信仰(family god),是一種對於家庭祖靈的崇拜形式,信者通常供奉本家的祖先或過世的家人,認為祂們已成為守護家庭幸福和樂的神靈,可護佑該家庭的安穩,確保自家成員平安順遂。家神在這方面某程度上是部落神的類同,然而,家神也有將家族分宗及標立家族獨特性的功用,不同部落神的是家神少有合併歸流。此外,臺灣地區有一種特別的祖先崇拜形式,稱為唐山祖祭祀。此信仰形式源於清代沿海居民渡海至臺灣開墾時,為攏絡其他姓氏相同者,因而共同建立宗祠,奉祀在中國大陸擁有相同姓氏、但無血緣關係的先人,稱為「唐山祖」。而中國來臺移民之後代祭祀本家先祖,則稱「開臺祖」,與唐山祖概念相對。

    • 部落神(tribal god)與部落起源或眾部落起源有關。(參見條目:圖騰
    • 民族神(national god)是數個較大部落的部落神的合併體,或幾位同宗教的主神。民族的消滅也並非令該民族神消失,因為它有可能被其他民族吸收同化。
  • 行業守護神(trade god)也可以算是社會神的一支,隨社會分工而產生,多與神話或各行的首創者、有功者有關,如中國工匠奉祀的木工之神魯班釀酒人奉祀的酒神杜康古希臘女巫奉祀的阿提米絲等。

擬人神

编辑

擬人神(anthropomorphic God、personal god英语personal god)的觀念最早由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提出,人類按照自己形象本性而設想一個神系,這並非泛指一切神靈,而是指由信仰者加以完全擬人化的神。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為古埃及的宗教,是一種半擬人的過渡期,頭部為動物,而身體是人的神不勝枚舉,另外一種全擬人的神最見於古希臘古羅馬,如宙斯的神系中諸神皆有人的形象,也過著擬人的生活。

抽象神

编辑

抽象神(abstract God)為無可見形象的神,可指猶太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禁止為神造像及跪拜偶像,又例如中國古代對「天」的觀念相當抽象,近乎無人稱及無位格。

神的本體

编辑

無神論

编辑

無神論者認為任何神皆不存在,如支持者馬克思

1982年,佛學家化普樂·羅睺羅(Ven. Walpola Rahula)提供重新闡述與解說,认为:「無論是上座部佛教還是大乘佛教,我們都不相信這個世界是憑著神和祂的旨意創造管治的。」

不可知論

编辑

不可知論者認為神的存在是不可被認識或不可能徹底認識,遭到神學家批判,認為儘管信與不信皆沒有足夠的理由,然而思想上的懷疑還是代表行動上肯定宗教的虛假。

自然神論

编辑

自然神論者宣称上帝創世後,即完成其使命,讓宇宙自行發展,最早於16世紀的基督教索西尼派提出,盛於伏爾泰盧梭時代,現已式微。

泛神論

编辑

泛神論者認為神即自然界,神秘泛神論認為神包容自然界及人等一切,簡而言之,人是神的一部份,而自然泛神論則認為自然界是神存在的一種方式,某些情況下與無神論通,哲學家史賓諾沙建立最完整的一元泛神論。

泛自然神論

编辑

泛自然神論是将自然神論和泛神论合并起来的一种哲學观点。這個观点认为上帝在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之后,将自己化身成宇宙以及世界万物。

內在論

编辑

內在論(immanence)者認為神不可離世而獨自生存,與超在論相對,強調神對世界的內在性,強調神的清靜無為,循環、業務(歷史觀),也強調神的神秘性和非人格性質(神性),見於佛教的宇宙秩序論、印度教泛神論、埃及希臘等的多神論、原始宗教的萬物有靈論。

超在論

编辑

超在論(transcendentalism)者認為神超越或獨立於世界而存在,與內在論相比相對強調神對世界的外在性、超越性,強調神的積極性、是歷史的終極指向(歷史觀),也強調神的理性和人格(神性),存在於猶太教唯一理論、伊斯蘭教至上神論、祆教諾斯底教派二元論等。

超泛神論

编辑

超泛神論(panentheism)者綜合超在論及內在論,認為神是存在的本身,而存在作為一切存在物之根基是超在的,而存在在存在物中表現自身是內在的,神既是超在也是內在,是現代基督教神學的一種傾向。

神的數量

编辑

無神論宗教

编辑

不相信存在創造或掌控一切的至高神,如佛教相信宇宙間存在各種鬼神,但否認存在掌控一切的至高神,認為一切鬼神皆受因果業力法則牽制;山達基雷爾教派等新興宗教則認為傳統宗教所說的神其實是高等外星人[來源請求]

多神教

编辑

多神教始於原始社會後期,相信眾多神靈之存在,如主行業、主地區,主自然,崇拜者可隨己意在不同情況和需要下選擇不同的神靈加以膜拜。多神教中,神靈者常有階級之別,通常有一最高的主神,其他的各有本領又互有關係。

輪換主神教

编辑

輪換主神教(kathenotheism)又稱交替主神教,與多神教類同,然主神的位置尚未固定化,其主神隨地區或時間改變。如印度教梵天毗濕奴濕婆之間,又如希臘宙斯雅典娜阿波羅,部分華人民間信仰中的玉皇上帝也存在輪換觀念。[4] [5]

單一主神教

编辑

單一主神教有固定主神的多神教,是多神教走向一神教中的一種過渡形成。單一主神教非一定走向一神教,如日本神道教

二元神教

编辑

二元神教(dualistic Religion)相信存在兩個互相對立的神,而只有善神才會被擇為崇拜對象,包括祆教諾斯底教摩尼教等。

一神教

编辑

一神教主要产生于游牧奴隶制社会(例:遠古猶太人),最典型和著名的是亚伯拉罕诸教:即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一神教之中只有一個全能的唯一真神,或稱「上帝」、「天主」、「天父」、「聖父」、「真主」、「造物主」等,也常無具像,故通常反對偶像崇拜,其他萬有的權柄都來自於祂,一神教不否定其他靈體,如天使魔鬼等,但它們只是被造(上帝造出來的)而非創造者,故非「真神」,也非崇拜對象。對於唯一真神的崇敬,應與其他靈體有所分別,以免僭越

基督宗教教義上是把耶穌基督信奉為神,稱耶穌道成肉身指的是上帝聖言),由聖靈感孕瑪麗亞而降世為人,是聖父耶和華之子,也是神,是同一位上帝的兩種位格,即「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說。基督宗教的三位一體之說,在古代雅利安人的世界取得成功,但和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徹底的一位神論衝突。

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對於先知的尊敬,不同於對上帝的崇拜,即拒絕將人類中的先知神化,如猶太教摩西不是神,伊斯蘭教穆罕默德也不是神,只能說是神的使者、代言人。

各宗教的神

编辑

儒教、道教、華人民間信仰

编辑

儒家周禮將神靈依位格及屬性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

最高級為天神,包括天上的所有神明,其中以為最高神(又称上帝天帝上天皇天老天爺),道教稱为玉皇大帝;其下轄天界諸神有日神、月神、星辰之神、風伯雨師等。

其次為地祇,以后土皇地祇為首,統轄神州地祇、大、國社、鄉社等各類土地神,及山神河神、動植物神,乃至灶神地基主門神井神行神等各類居於地面的大小神明。

其次為人,指被神化聖賢偉人英雄宗教人物及祖先乃至各類亡靈等,有些和特定職業相關成為行業神

按現代學術定義,天神、地祇均為自然崇拜,人鬼為祖先崇拜;

道教所信仰的神仙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神”和“仙”。 其中,“神”是神祗,即天神、地衹、物灵、地府神灵、人体之神、人鬼之神等;其中天神、地祗、阴府神灵、人体之神一类的“神”,是先天存在的真圣。[6]

上述儒教、道教神祇構成了華人民間信仰的主體崇拜對象。

佛教

编辑

佛教把部份其他宗教(包括道教印度教神道教)中的神称为「鬼神」,可能是天人,如忉利天天主帝釋天;也可能是餓鬼道的多財多福鬼,如夜叉羅剎;也可能是畜生道神通的鬼神,如龍王迦樓羅等。即使是尊貴的天人,也会有壽盡之時,將要命終時會出現“天人五衰”,命終後再度進入輪回

佛教斷然否定其他宗教能控制自然的創造和宇宙的生滅的神明,佛教仅仅认为鬼神具神通、大福報,且壽命很長,但沒有達到一些其他宗教所声称的地步,並認為只要是十善眾生而不一定要成聖,都可能成爲天人。崇拜鬼神在佛教界定上類似祖先崇拜,並認為部份其他宗教的神是高級天人(如印度教梵天毗濕奴濕婆),但並非成佛,仍然在三界輪迴中。佛教的世界是有神靈存在的,但並不是造物主

佛教所倡導的是教育所有眾生般若慧的修行並發出離心,最終成佛,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解脫輪迴之。這些鬼神也屬於眾生,是佛教要教化的對象,佛教認為在悉達多太子成爲釋迦牟尼佛以後,天地鬼神都尊奉他爲最上的天人師世尊,在佛教的弘揚和發展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神靈的護持,祂們被尊稱為護法神。佛教供奉的對象有三種,一種是菩薩辟支佛這些已經出離輪迴的聖人,以及他們的化身(如彌勒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第二種是護法神,對他們表達敬意和謝意;第三種就是阿羅漢僧伽,這些聖人才是應該皈依的對象,而且應當做指導眾生離苦得樂的心靈導師,而不是崇拜求保佑和功利的對象。

印度教

编辑

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羅門教,是一類多神教信仰。其中有三大主神,濕婆梵天毗濕奴

梵天」又名「婆羅門」,是三大主神的第一神:是創造宇宙萬有者。與猶太教相同,印度境內只有一座供俸梵天的聖殿。

神的特性

编辑

多神教和神化

编辑

有些多神教的信仰(如道教)中,神祇可以是英雄聖賢在活著的時候或死後變成的,但卻不一定以神祇之名稱呼,例如稱為

在希臘神話中,神的性格和人相似。

一神教

编辑

一神教认为只存在一个囊括一切的神,与“神”存在的还有各种等级的天使魔鬼

但這並非意味著絕對地否認供奉先賢,只是拒絕過分神化,通常稱之為稱為先知聖人

祖靈崇拜

编辑

祖先崇拜中的“神”是祖先的灵魂,祖先崇拜的信仰者认为祖先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7]

泛神論

编辑

泛神论者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这种观点流行于十六世纪至今,代表人物有布鲁诺斯宾诺莎爱因斯坦等。

政教合一

编辑

政教合一是指把“政治”力量和“宗教”力量整合在一起。例如中国人將帝王稱為天子,是天意的代言人,具有神性;西方過去也有君權神授的相似概念。現時伊朗梵蒂岡是少數政教合一的國家。

無神論

编辑

无神论者认为“神”這個說法是不存在的[8]。部分无神论者的另外的一个观点为:‘世界由物质组成,如果没有物质作為依靠,精神是没办法存在。’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原意是土地神,後泛指各類神;不應寫作zhī,但因傳抄錯誤、刊印錯誤等原因,後世也將二字混淆而寫作“神祗”。
  2. ^ Max Weber.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201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8). 
  3. ^ Weber, Max.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Beacon Press. 1993: 1. ISBN 0-807-04205-6. 
  4. ^ 關聖帝君曾接任第18代玉皇大帝?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339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開臺尊王作天公?玉帝是誰各說各話 http://think.folklore.tw/posts/442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武当山道教协会. 道教神仙分类. 武当山道教协会. [202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6). 
  7. ^ Leslie Spier. "Ancestor Worship" Grolier. Danbury, CT: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International Edition. 1987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8. ^ 威廉·L·羅(William L. Rowe):《无神论》("Atheism"),《Routledge哲学百科全书》(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1998年:“无神论的立场是认为神不存在,即明确的不相信,而不是信仰缺失。”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