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
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自創發明的一種書法字體
(重定向自瘦金书)
瘦金体亦称瘦金书、鹤体,楷书的一种,由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所创。宋徽宗赵佶的楷书字體吸收了褚遂良、薛曜、薛稷、柳公權等人的風格,并創出新意,运笔挺劲犀利。蔡絛《鐵圍山叢談》提及趙佶書法學黃庭堅,但徽宗傳世法書並無任何山谷遺意,故此說存疑。[1]
瘦金体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鋒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风格相当独特,灑脫明快,氣韻脫俗的字体,今日的「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瘦金體線條剛勁硬朗,與「柳骨」同類,而不類「顏筋」之柔勁強韌。[2]
古人評論
编辑“ | 裕陵作庭堅書體,後自成一法也。 | ” |
“ | 徽宗行,草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意度
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 |
” |
現代應用
编辑時至現代,為求電腦與傳統書法藝術之相輔相成,瘦金體被收入為一種電腦字型。目前有漢儀科印開發的瘦金書、華康科技(現名威鋒數位)開發的徽宗宮體以及方正集團開發的瘦金書等,且分別含有繁體、簡體兩個版本。
在中國大陸,一般建築製圖所用之字體,即為類瘦金體(仿宋體),通稱“工程字”。為建築土木科組之新生於製圖課程時須練習的第一道習題,且必須練到隨時都能寫出之,不論以後是否繼續從事建築土木業,都必須於簽寫正式文件時使用。
民國時代,廣自書局印行之《駢體文鈔》、《古文觀止》、《十三家詩鈔》等,即為手雕仿宋體,其造工精美,惜字版毀於日軍侵華期間。
参考文献
编辑- ^ 妙體眾形,兼備各法 宋徽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8).
- ^ 單遠慕, 寧可. 中原文化誌. Henan Sheng (China). 1998: 3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