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分类表 编辑

維基百科列表條目
(重定向自生物病毒分類

本頁面列出了病毒的分類,包含病毒以及類病毒普利昂蛋白卫星病毒亞病毒因子

生物分類表

由於病毒並不像其他生物能藉由交配產生後代,因此在種別的定義上與一般生物有所不同。

概论

编辑

ICTV 分类法

编辑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英文: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簡稱 ICTV)是国际微生物学联合会(英文: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gical Societies)发展、改进和维护通用病毒分类的唯一机构,在1966年建立起了一个病毒分类的通用系统和统一的命名法则。第七届 ICTV 会议首次规范化了病毒物种的概念,即病毒分类的分支层次中的最低分類單元[1]。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病毒顆粒的特性、抗原特性與生物特性。

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小部分的病毒得到了研究,从来自人体的病毒样品中发现有20%的序列是未曾发现过的,而来自环境中(如海水、大洋沉积物等)的病毒样品则大部分的序列都是全新的[2]

病毒分类从域开始,结构如下,分类后缀在括号中:[3]

英语Realm (virology) Realm(-viria
亚域 Subrealm(-vira
Kingdom(-viriae
亚界 Subkingdom(-virites
Phylum(-viricota
亚门 Subphylum(-viricotina
Class(-viricetes
亚纲 Subclass(-viricetidae
Order(-virales
亚目 Suborder(-virineae
Family(-viridae
亚科 Subfamily(-virinae
Genus(-virus
亚属 Subgenus(-virus
Species

物种名称通常以[疾病]病毒的形式出现,尤其是高等动植物。 ICTV 2023版分类表中总共有6个域、10个界、18个门、2个亚门、41个纲、81个目、11个亚目、314个科、200个亚科、3522个属、84个亚属与14690个种。除亚域、亚界和亚纲外,其他级别的分类单元都被使用。共有6个域、1个地位未定纲、22个地位未定科及2个地位未定属被承认[4]

巴尔的摩分类法

编辑
 
巴尔的摩分类法是基于病毒 mRNA 的合成方式

诺贝尔奖获得者生物学家戴维·巴尔的摩在1970年代提出了巴尔的摩分类系统[5]。巴尔的摩分类法与ICTV分类法一起用于现代病毒的分类[6][7][8]

巴尔的摩分类法是基于病毒 mRNA 的生成机制。在从病毒基因组到蛋白质的过程中,必须要生成mRNA来完成蛋白质合成和基因组的复制,但每一个病毒家族都采用不同的机制来完成这一过程。病毒基因组可以是单链或双链的 RNADNA,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反转录酶。而且,单链RNA病毒可以是正义(+)或反义(-)。这一分类法将病毒分为7类:

举一个病毒分类的例子:水痘病毒,即带状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目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水疱病毒属;同时,带状疱疹病毒是巴尔的摩分类法中的第一类,因为它是双链 DNA 病毒,且不含有反转录酶。

ICTV 2023版病毒分类表

编辑

此套分類系统与细胞生物分类系统有许多共同特征,如分類單元结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所有分类名称都使用斜体,这与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国际动物命名法不同。

包含4界

包含2界、2科、4属

包含2界

地位未定种类

编辑

地位未定纲:

地位未定科:

地位未定属:

亞病毒因子(Subviral Agents)

编辑

衛星(Satellites)

编辑
  • 卫星病毒 Satellite virus
    • 单链核糖核酸卫星病毒 Single-stranded RNA satellite virus
    • 双链 DNA 卫星病毒 Double-stranded DNA satellite virus
    • 未定属
  • Satellite nucleic acid
    • Single-stranded satellite DNA
    • Double-stranded satellite RNA
    • Single-stranded satellite RNA
    • RNA satellite
    • 未定属

類病毒(Viroids)

编辑
  • Pospiviroidae
    • Pospiviroid
    • Hostuviroid
    • Cocadviroid
    • Apscaviroid
    • Coleviroid
    • 未定属
  • Avsunviroidae
    • Avsunviroid
    • Pelamoviroid
    • Elaviroid
  • 未定科

朊毒體(Prions)

编辑
  • Mammal-prion
  • Fungi-prion

干扰缺损病毒(Defective Interfering)

编辑
  • 缺损干扰 RNA Defective Interfering RNA
  • 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

参考文献

编辑
  1. ^ Fields p. 27
    • As defined therein, "a virus species is a polythetic class of viruses that constitute a replicating lineage and occupy a particular ecological niche". A“polythetic" class is one whose members have several properties in common, although they do not necessarily all share a single common defining one. Members of a virus species are defined collectively by a consensus group of properties. Virus species thus differ from the higher viral taxa, which are“universal”classes and as such are defined by propertie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membership.
  2. ^ Delwart, E.L. Viral metagenomics. Rev. Med. Virol.. 2007, 17 (2): 115–131. PMID 17295196. doi:10.1002/rmv.532. 
  3. ^ ICTV Code. talk.ictvonline.org.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4. ^ Virus Taxonomy: 2020 Release. talk.ictvonline.org.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0). 
  5. ^ Baltimore, D. The strategy of RNA viruses. Harvey Lect.. 1974,. 70 Series: 57–74. PMID 4377923. 
  6. ^ van Regenmortel, M.H.; Mahy, B.W. Emerging issues in virus taxonomy. Emerging Infect. Dis.. 2004, 10 (1): 8–13. PMID 15078590. 
  7. ^ Mayo, M.A. Developments in plant virus taxonomy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6th ICTV Report.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Arch. Virol.. 1999, 144 (8): 1659–1666. PMID 10486120. doi:10.1007/s007050050620. 
  8. ^ de Villiers, E.M.; Fauquet, C.; Broker, T.R.; Bernard, H.U. & zur Hausen, H. Classification of papillomaviruses. Virology. 2004, 324 (1): 17–27. PMID 15183049. doi:10.1016/j.virol.2004.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