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擾動(英語:bioturbation)是指動植物對沈積物的再加工而形成的沉積結構。包括挖洞、對沉積物顆粒的攝取和排便[1][2]。痕跡化石就是動植物在海洋和陸地沉積物中留下的活動的遺跡。生物擾動亦能改變沉積物的結構紋理[3]

生物擾動研究史

编辑

進化與生態

编辑

進化

编辑

生態系統功能

编辑

功能分組

编辑

生態角色

编辑

生物擾動的生物地球化學效應

编辑

陸地淡水生態系統

编辑

湖泊和池塘

编辑

河流和溪流

编辑

海洋環境

编辑
淺灘和沿海
编辑
深海
编辑

在有機污染物通量中的作用

编辑

陸地

编辑

在化石記錄中

编辑

在沉積物記錄中

编辑

數學模型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Kristensen, E; Penha-Lopes, G; Delefosse, M; Valdemarsen, T; Quintana, CO; Banta, GT (2012-02-02). "What is bioturbation? The need for a precise definition for fauna in aquatic sciences".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446: 285–302. Bibcode:2012MEPS..446..285K. doi:10.3354/meps09506. ISSN 0171-8630
  2. ^ Meysman, F; Meddelburg, J; Heip, C (2006). "Bioturbation: a fresh look at Darwin's last idea".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1 (12): 688–695. doi:10.1016/j.tree.2006.08.002. PMID 16901581
  3. ^ Wilkinson, Marshall T.; Richards, Paul J.; Humphreys, Geoff S. (2009-12-01). "Breaking ground: Pedological, geological,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soil bioturbation". Earth-Science Reviews. 97(1): 257–272. Bibcode:2009ESRv...97..257W. doi:10.1016/j.earscirev.2009.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