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 (國際象棋)
國際象棋中的將軍(英语:check)是指一方的王受到另一方棋子的威脅,下一步就要被吃子的情形。被將軍的一方需要化解被將軍的情形,例如在王和威脅要將軍的棋子之間堵塞一個棋子(讓王不會在下一步被吃子)、用其他的棋子將威脅要將軍的棋子吃掉、或是將王移到不會被將軍的位置。若此方無法化解被將軍的情形,國王即被將死(checkmate),棋局即告負。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
8 | 8 | ||||||||
7 | 7 | ||||||||
6 | 6 | ||||||||
5 | 5 | ||||||||
4 | 4 | ||||||||
3 | 3 | ||||||||
2 | 2 | ||||||||
1 | 1 |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簡介
编辑將軍是移動棋子之後,使對方的王受到至少一個棋子威脅的情形。若被將軍的一方無法化解被將軍的情形,國王即被將死(checkmate),棋局即告負。
在標準國際象棋規則中,下棋者不能在移動其他棋子後,使己方的王處在受威脅的狀態。若已被將軍,下棋者可以將王移動到其他位置、設法吃掉要將軍的棋子、或是在王和威脅要將軍的棋子之間堵塞其他棋子,使其無法吃子[1]。國王無法直接將軍對方的國王,因為此舉也會讓這一個國王處在被對方的王將軍的情境下。
有一種情形是在移動國王後,使對方的國王處於被其他的棋子將軍的情形,這稱為閃將。
在非正式的比賽中,若將軍了對方的國王,可以說「將軍」(check)。不過在正式比賽中不建議說「將軍」(check)提醒對方[2]。
在快棋中,移動自己的國王使其被將軍,或是讓自己的國王留在會被將軍的位置,都有可能立刻輸掉比賽,詳細情形視規則而定。
如何化解被將軍的情形
编辑
|
|
一方將將軍時,最多有三種方式可以在下一步化解此一情形:
- 吃掉威脅國王的棋子,可能是用國王吃掉,或是用其他的子吃掉。若國王可以吃掉這個棋子,但這個棋子有被其他棋子保護(國王吃掉此棋子後,下一步仍會被將軍),國王就不可以直接吃掉此一棋子。同樣的,若己方的棋子已和王栓連,移動此一棋子會讓王下一步就被將軍,也不能用這個棋子吃掉威脅國王的棋子。
- 將國王移到鄰近不會被將軍的位置。若國王已被將軍,下一步不能入堡。若其他的棋子沒有受到保護,王也可以吃掉其他的棋子,同時移到不會被將軍的位置。
- 用其他棋子堵塞。堵塞只適用於威脅王的棋子是皇后、城堡、或主教,而且此一棋子和王之間至少還有一個空格的情形。堵塞就是將其他棋子移到王和威脅王的棋子之間,使威脅王的棋子不會下一步被將軍(而此一棋子也就和王栓連,若移動此一棋子可能又讓王被將軍)[3]。
以第一圖的情形,白方有三種方法可以化解被將軍的情形。
- 用馬吃掉威脅王的棋子,走法是Nxa2。
- 將王移到其他不受威脅的鄰近位置(有標示"x"),走法是Kd6, Ke5或Ke7。
- 用其他棋子堵塞,走法是Rc4或Nd5。
若王被雙將(被二個棋子將軍),下一步需設法讓這些棋子都無法吃掉王。此時無法在下一步吃掉所有威脅王的棋子,也無法下一步堵塞這二個棋子吃掉王的路徑,因此只能將王移到其他不會被威脅的位置。而王可以吃掉威脅王的棋子(或其他棋子),讓王不會被將軍。
若找不到任何一種方式來化解國王被將軍的情形,則王被將死,比賽結束,王被將死的一方輸棋。
將軍的種類
编辑最簡單的將軍就是直接用己方的子攻擊國王,這也是最常見的方式。不過將軍也常常是其他戰術的一部份,例如捉雙、串擊,或是由其他棋子進行的閃將。有些情形下,將軍會是一方防禦對方戰術的方式。
也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將軍方式:
- 閃將:是指己方的棋子在其他己方棋子攻擊對方國王的攻擊線上,將攻擊線上的棋子移開,讓要攻擊國王的棋子(可以是皇后、城堡及主教)可以將軍。從攻擊線上移開的棋子也可能用其他方式進行攻擊國王。閃將本身可能就是策略,因為攻擊線上移開的棋子可能會威脅其他棋子,甚至也可以攻擊國王。對手需處理閃將的威脅,可能無法處理移開的棋子對其他棋子的威脅。
- 雙將:雙將是指在一步之後有二個棋子同時可以將軍。這會發生在移動一個棋子進行將軍,同時也讓另一個棋子閃將。偶爾也會因為吃過路兵造成二行的攻擊線同時開放,因此造成雙將,但這非常少見。在代數記譜法中,雙將有時會用標示++代代替一般的+,不過++也會和#併用,表示將死[5]。雙將因為有二個攻擊線,無法用堵塞來化解,也無法用其他子吃掉威脅國王棋子的方式處理(但國王可以吃掉其中一個子,同時離開被將軍的位置)。
- 連將:當被將軍的一方除了讓自己的國王不被將軍外,也將軍另一方的國王作為回應,即為連將。
提示將軍以及標示
编辑一直到20世紀初期,在要將軍另一方時應該都還要說「將軍」(check)提示對方,也有一些規則要求要這麼做(Hooper & Whyld 1992,第74頁)。現在在非正式的西洋棋中還是如此,但在正式西洋棋規則中無此要求,而且正式比賽多半不會提示(Just & Burg 2003,第28頁)。
在代數記譜法中,將軍和其他棋子的記錄方式類似,不過會在後面加上+。
歷史上的提示法
编辑較少見的(而且已廢止了),在攻擊對方皇后時會提示garde,這在19世紀廢除了(Hooper & Whyld 1992,第74頁)。下一個子有可能同時攻擊國王及皇后。在皇后採受目前的走法之前(約1495年),城堡是最強力的棋子。那時若下一個子同時攻擊國王及城堡,要用check-rook提示對方(Hooper & Whyld 1992,第75頁)。
在戰術及策略中的將軍
编辑有時將軍對方對己方沒有好處,這種將軍稱為"useless check",會讓對方取得先手,可以將國王移到較安全的位置(Hooper & Whyld 1992,第437頁)。例如1.e4 e6 2.d4 Bb4+? 對黑方沒有好處,反而在 3.c3! 之後,讓黑方失去先手機會。若持續將軍的目的只是為了要延後一個最終仍會出現的輸棋,這種將軍稱為"spite check",可能會被認為沒有運動風度(Eade 2005,第65頁)。
不過許多時候,將軍對方在戰術上是有利的,或者是(攻擊或是防禦)戰術的一部份。將軍常用在和其他戰術的組合中,或只是強迫對方在會將軍的情形,因而獲取己方的利益。有些攻擊過程會包括數個將軍,讓對方(特別是國王)陷於不利的情境中。在強制組合下一個出人意外的將軍,或是有計劃的一連串將軍中,沒有注意到對方出現的連將,這可能會是过渡着,使計劃挫敗。
以下是一些將軍的情形:
- 為了避免輸掉比賽,因此反覆的將軍(希望用長將逼和)
- 皇家捉雙(騎士捉雙,要吃國王及皇后),或是捉雙,吃國王或其他的棋子。
- 將軍,以強迫換子
- 雙將對手格外的不利,因為可以避免被將軍的方式更少,較有可能被將死,或是失去其他的棋子。
- 利用將軍強迫國王移動位置,之後就不能王車易位。
- 有時在移動棋子將軍的過程中,也會打開其他棋子的攻擊線。對方需化解較將軍的情形,可能無法同時處理另一子被吃掉(閃攻)。
- 類似的情形,移動棋子形成閃將的過程,移動的這個棋子也可能會攻擊其他棋子,對方可能無法處理。
- 對方為了要讓國王不要被將死,移動其他棋子到國王前面,讓發起將軍的棋子可以吃到其他棋子(絕對栓連,絕對牽制)
- 國王被將軍可能讓國王無法保護其他的棋子(尤其是在西洋棋終局時,無法捕獲對方的兵)
- 國王被將軍也可能是陷阱,會失去其他的棋子。例如對手捉雙,其中一個是國王,後面會設法解救國王,不要被將軍,那另一個棋子接下來可能會被吃掉。
歷史
编辑在早期Sanskrit棋(約西元500–700年)時,若國王被吃掉,則棋局就結束。波斯的版本(約西元 700–800年)加入了在將軍時要提醒對方的概念,這可以避免棋局中間就提早結束,或是讓棋局意外的結束。之後波斯的版本也加入了不能移動國王棋子使國王被將軍,也不能讓國王留在會被將軍的位置(Davidson 1949,第22頁).。
西洋棋中的check和chess都來自阿拉伯文,源自波斯语的「沙阿」(shāh),意思是「國王」[6]或「 君主」(monarch)(Murray 2012,第159頁)。
相關條目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Just & Burg 2003,第27頁), (Polgar & Truong 2005,第32,103頁)
- ^ (Just & Burg 2003,第28頁)
- ^ (Polgar & Truong 2005,第32,103頁)
- ^ FIDE Laws of Chess taking effect from 1 January 2018. FIDE. [12 Jul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C.13 in Appendix C. Algebraic Notation in FIDE Laws of Chess[4]
- ^ "The King Is not Dead After All! The Real Meaning of Shah Mat or the Lesson of the Commo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an Newton, GoddessChess.com, September 2003
文獻
- Davidson, Henry, A Short History of Chess, McKay, 1949, ISBN 0-679-14550-8 (1981 paperback)
- Eade, James, Chess for Dummies 2nd, Cardoza, 2005, ISBN 978-0-7645-8404-6
- Golombek, Harry, Golombek's Encyclopedia of Chess, Crown Publishing, 1977, ISBN 0-517-53146-1
- Hooper, David; Whyld, Kenneth,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hess 2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0-19-866164-9
- Just, Tim; Burg, Daniel B., U.S. Chess Federation's Official Rules of Chess 5th, McKay, 2003, ISBN 0-8129-3559-4
- Murray, H. J. R., A History of Chess, Skyhorse, 2012 [1913], ISBN 978-1-62087-062-4
- Polgar, Susan; Truong, Paul, A World Champion's Guide to Chess , Random House, 2005, ISBN 978-0-8129-3653-7
- Schiller, Eric, Official Rules of Chess 2nd, Cardoza, 2003, ISBN 978-1-58042-092-1
- “The Spite Sacrifice in Chess” by Edward Win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