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亲属
(重定向自父皇

父親簡稱,或稱爸爸,是一種親屬關係稱謂,是子女雙親中的男性的稱呼。父親和子女是重要的直系親屬關係之一,通常具有親密關係

父與子女

一般指參與生育小孩過程的男人(即生父);但在有些狀況下,僅養育小孩,或再婚配偶結誼長輩,或是僅提供精子卵子與之結合(例如捐精辅助生殖技术),但並未親自進行生育小孩過程的男人也可如此稱呼。

父親的稱呼

编辑

口語中,父親的稱呼繁多,包括爸爸老爸阿爸爹哋老爹阿爹老子老頭老竇(或老豆,粵語,皆源自「老頭」[1])、達達[2]大大[3]多桑豆豆桑[4](源自日语:父さん(とうさん)的發音)等等。滿語阿瑪满语ᠠᠮᠠ转写ama)。

死去的父親被稱為亡父先父先嚴先考,在世的父親為生父,「生父」亦同時可指有血緣關係親生的父親(相對於繼父後父)。

《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考字原指父親,不論是健在的已故的。 妣字原指 母親,不論是健在的已故的。

此外,對別人稱呼自己的父親較文雅的說法是家父家嚴,稱已死去的父親為先考,對別人父親的尊稱是令尊。要特別注意的是,有時候母親或與有子女男性結婚的女性(繼母)也會用兒女對父親的稱呼(爸爸或孩子他爸)代表她的丈夫

在古代中國的漢族皇族中,父親被稱為父皇父王。清代的皇族則稱父親作皇阿瑪满语ᡥᠠᠨ
ᠠᠮᠠ
转写han ama)。

在某些一妻多夫家庭中,子女稱母親的主夫以外的其他丈夫為「叔」,實際上卻可能是他們的親生父親。

华人社会中,一对夫妇婚后也会称对方的双亲为爸、妈,以示尊敬。

定義

编辑

生物學上,子女體細胞中成對的染色體,有一半是來自父親精子的提供,因此可藉由DNA分析來辨別親屬關係。

社會學上,父親可能代表了養育與教養子女成長的男性,在法律上,男性也可以經由合法的管道,領養子女,或與有子女的女性結婚,進而成為該子女的法定父親。經領養而成為父親的稱為養父,與有子女的女性結婚而成為父親的稱為繼父後父

其他父親關係

编辑

人類社會中有不少其他的父親關係,一般用來作受尊敬的男性:

 
爸爸和兩個女兒

注釋

编辑
  1. ^ 香港作家容若曾誤指源於「三字經」中的竇燕山,後來更正為源自順德話「老頭」,順德話的「頭」正是廣州話「豆」音。見容若〈粵語老豆本字是老頭〉,《明報月刊》二零零六年四月號。
  2. ^ 在《金瓶梅》中西門慶的小妾都稱西門慶为“达达”。陈诏《金瓶梅小考》表示:“达达原为蒙古人的别称,由“鞑靼”转音而来,在元代为尊称,元太祖、元太宗皆自称达达。……元代以来,在我国很多地方的方言中,也称父亲为‘达达’,或简称‘达’。但男女枕席间,女的也叫男的为达达,则是一种床帏间的昵称。这在小说中尤为多见,如《绿野仙踪》‘闹淫声吁喘呼亲达’,即是一例。”,或簡稱“達”,《孽子》一書原始人阿雄即稱杨教头為達達。
  3. ^ 大大. 汉典. [2014年9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9月13日). 
  4. ^ 多桑是日語父親(とうさん)的意思,台灣曾受日本統治,因此老一輩的台灣人都會尊稱父親為多桑。吳念真執導的電影《多桑》描寫他的父親常自稱“我是昭和四年出生的”。

參見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