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英語:spirituality),綜合學術與宗教解釋為「個人在各種相處關係中達到平衡的最佳狀態」,類似儒學易传》、《中庸》所說的感通、中和(和諧)、等身心狀態。而這些週遭關係包含了本身個體、自然環境、神、他人等。雖說學術界多有探討該平衡關係,也多有對於靈性引申為個人生命意義的完整認知探討,但是一般說來,宗教信仰仍是靈性探討的主要內容,而講求靈性平衡及和諧的場合,也多與宗教事務相關。簡言之,今多數宗教都自詡可成就靈性平衡的信仰及實踐系統。

靈性的含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和擴展,各種內涵可以相互並存。[1][2][3][note 1](在歐洲文化)傳統中,靈性是指一種宗教改革的過程,“旨在恢復人的原始形狀”[note 2],以“上帝的形象”[4][5]為導向,以世界宗教的創始人和神聖文本為例。這個詞在早期基督教中被用來指以聖靈為導向的生活[6],並在中世紀晚期擴大到包括生活的心理方面。[7] 在現代,該術語既擴展到其他宗教傳統[8]並擴展到更廣泛的經驗,包括一系列深奧的傳統和宗教傳統。現代用法傾向於指代神聖維度的主觀體驗[9]和“人們賴以生存的最深層次的價值觀和意義”[10][11],通常與有組織的宗教機構分離。[12] 這可能涉及對超出通常可觀察世界的超自然領域的信仰[13]個人成長、對終極或神聖意義的追求[14]宗教體驗[15],或與自己的“內在維度”相遇。[16]

靈性及「生命的意義」等問題,被部分人士懷疑是可能的普世價值,但在Shalom H. Schwartz等人對普世價值的研究中,這類事物不被發現具有普世性;[17]反之,「享受現世生活」及「擁有充足的財富」等,在Shalom H. Schwartz等人對普世價值的研究中,被發現是可能的普世價值之一。[18]

註釋

编辑
  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definition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 ^ Waaijman[4][5] uses the word "omvorming", "to change the form". Different translations are possible: transformation, re-formation, trans-mutation.

參考資料

编辑
  1. ^ McCarroll 2005,第44頁.
  2. ^ Koenig 2012,第36頁.
  3. ^ Cobb 2012,第213頁.
  4. ^ 跳转到: 4.0 4.1 Waaijman 2000,第460頁.
  5. ^ 跳转到: 5.0 5.1 Waaijman 2002.
  6. ^ Wong 2009.
  7. ^ The medieval mind. the Psychologist.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 
  8. ^ Gorsuch 1999.
  9. ^ Saucier 2006,第1259頁.
  10. ^ Sheldrake 2007,第1–2頁.
  11. ^ Griffin 1988.
  12. ^ Wong 2008.
  13. ^ Schuurmans-Stekhoven 2014.
  14. ^ Snyder 2007,第261頁.
  15. ^ Sharf 2000.
  16. ^ Waaijman 2002,第315頁.
  17. ^ Schwartz, S. H. 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Theory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M. Zanna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2, 25: 1–65. 
  18. ^ Schwartz, S. H. Are there Universal Asp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Human Valu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4, 50 (4): 19–45.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