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便當大學

火車便當大學(日语:駅弁大学えきべんだいがく ekiben daigaku */?)是日本過往的流行語,用以嘲諷「一一大學政策」粗製濫造的末流國立大學[1]

起源

编辑

日本於1949年全面啟動新制大學改革。由於戰後資源不足,當局採行「師範、專科學校改制(合併)升級」的方式,在全國各地迅速量產「國立大學」。原本稀有的高等教育機構,變得像火車站一樣可隨意增設、密集普遍,日本社會因此盛傳「每個國鐵急行列車停靠站都有大學」。

其後,評論家大宅壮一提出名言:「凡是販賣火車便當的車站,就有一所新制大學」,成為坊間「火車便當大學」的由來[1]

背景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在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的背景下,當局認為軍部暴走的原因之一,是健全知識的絕對普及人數不足。因此,最終在駐日盟軍總司令(GHQ)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主導的日本學制改革日语学制改革下,開始推行「一縣一國立大學」政策,高等教育在全國急速擴張。

然而,在戰後經濟破敗且嚴重通貨膨脹的背景下,新設大學只是將「專科學校」的招牌改成「大學」,體質並未改變,品質亦未提高。許多戰前培養師資的中學,紛紛成為師範學校,更被嘲諷為「二階級特進」(日本对于“殉职”的别称,日本自卫队成员或警员殉职后,一般会追授高出两级的职衔)。

儘管廣設大學已超過半世紀,但並未改變日本大學的實力版圖。源自戰前的傳統名校(原帝國大學系統、早慶上智)仍被認為是最具實力的一流大學。

脚注

编辑
  1. ^ 1.0 1.1 駅弁大学を知っていますか 板坂元日语板坂元,《男の装い》,PHP研究所,平成10年7月27日第1版

参考文献

编辑
  • 現代人のための日本語の常識大百科(池田弥三郎著、講談社) 
  • 大学評価の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