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文书院钟楼

32°2′52.8″N 118°46′58.1″E / 32.048000°N 118.782806°E / 32.048000; 118.782806

金陵大学旧址
汇文书院钟楼
汇文书院钟楼,摄于2017年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江苏省南京
分类近代建筑
时代民国 [1]
编号6-933
认定时间2006年
钟楼的形象化图案,被南京市金陵中学校徽使用。

汇文书院钟楼,位于南京市金陵中学主校区内,是南京市19世纪末的最高层建筑,也是基督教在南京建造的现存最早的学校建筑,占地约330平方米。钟楼由美以美会于1889年建成,1917年因失火重建,遗留至今。

历史

编辑

初建

编辑
 
20世纪初的汇文书院钟楼。

汇文书院钟楼于1888年春季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傅罗创办汇文书院时建立。书院的建筑是由美以美会委托美国建筑师设计,由陈新记营造厂营造的。

钟楼是当时南京最早的多层高楼。在当时南京的平房中,是鹤立鸡群的,引起市民的极大兴趣,并被作为南京的地理标志。[2][3]所以“三层楼”就成了钟楼的代名词。当时行人问路、雇车,问汇文书院,不知,问“三层楼”,皆知。

重建

编辑
 
重建后的钟楼。
 
1937年,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钟楼前司令台上讲话的张坊校长。

1917年9月屋顶失火,由美国美以美会拨款重建[4]

1921年,金陵大学迁入鼓楼新校区,汇文书院钟楼交由金陵中学使用至今。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钟楼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高级会议室,蔡元培徐悲鸿宗白华魏学仁等人常在三楼的空闲房间中聚会交谈。当时南京几乎所有建筑内都没有取暖设备,在这套房间里装有一套美国制造的用电取暖的暖风系统,他们管这叫做“温暖聚会”。

当时,钟楼的二楼为课堂,三楼有部分为学生宿舍。钟有长柄,柄一端系有长绳,穿过三楼方洞直垂楼下,所以人在任何一层都可以击钟。当时管理击钟的同学就住在宿舍中。[5]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被划为南京安全区。钟楼的地下室一度成为藏匿和保护妇女免遭日寇蹂躏的处所,藏了很多人。有一天,日寇进校搜查,要把无人认领的难民统统抓走。工友严师傅先认一难民男青年为儿子,另一位王师傅又认一难民姑娘为女儿,使他们幸免于难。被救的两人,后来结为夫妇,1960年还来金中寻找恩人。[6]

钟楼产权在渡江战役前一直为美国美以美会所有,之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收,归金陵中学所有。

保护

编辑

1991年,汇文书院钟楼于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2002年10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作为金陵大学旧址进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其结构整体性严重下滑,抗震设防能力已远远低于现行标准,另外,其建筑木构件也出现了老化、腐烂等现象,外立面墙砖出现风化等问题。2011年-2013年,金陵中学进行了“汇文书院钟楼抗震加固及恢复工程”,对钟楼进行了抗震加固。[7]专家们本着“修旧如旧”的设计理念,从选材到施工均尽量参考原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钟楼的原木结构材质为“美松”,工程人员在采购时选择老的“美松”木材并进行专门的防腐处理;钟楼的屋面烟囱出现了严重开裂倾斜,必须进行拆除,对于缺少的砌体材料,工程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寻找到其它项目拆除的同年代的青砖,并按原样重砌。[6]2013年,修复完毕的钟楼作为金陵中学行政楼使用。

2012年,金陵中学校友谢金才精心修复钟楼的古钟,恢复了大钟杠杆锤敲钟方式和摆动轮敲钟方式。2013年,金陵中学125周年校庆时,钟声再次响起。[8]

结构

编辑

汇文书院钟楼原主体三层,中为五层,重建时改为二层并保留至今。

楼内,楼梯下面是地下室的入口。一楼和二楼的中间是过道和楼梯,两边几乎对称为四个大室;三楼以屋的坡顶内缩为六个小室,过道处设了一个门,便成为一个中室。从中室进去,西南角有一个陡直的木梯,拾级而上掀开顶盖就到了四方钟亭。钟亭的坡顶为四棱锥形,顶角呈120度,也由水泥方瓦铺设,其顶尖距地面高度约为17米。第三层在重建时改为阁楼,放置一个大钟,通高1.3米,宽1.4米,是由美国密歇根州诺斯维尔英语Northville, Michigan贝尔铸造公司American Bell and Foundry Company of Northville, Michigan)1899年前铸造的“博尔登教堂大钟”[9]

钟楼属于美国殖民期的建筑风格。平面图是“申”字形,采用了四面开窗的方形立面,平面和立面都追求严格的对称关系,甚至主立面的烟囱都是对称的。墙面为青砖,勒脚、檐口等处有精细的装饰线脚,符合16世纪后半叶府邸建筑风格。每层楼的窗户上沿及水平绕墙体一周还有外凸的橘红色装饰线。门窗为半拱形木质结构,楼梯为木质结果,室内铺有木质地板。屋顶为四坡形,由水泥方瓦铺设,东西两间房设有壁炉和烟囱[4]

影响

编辑

汇文书院钟楼是金陵中学的标志性建筑。钟楼的图案被金陵中学校徽所使用。

钟楼的钟声已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清晰、震撼。金陵中学1968届校友谢金才在《当钟声响起的时候》一文中写道:“1965年,我在当时称为十中的金陵中学参加中考,那是我的一次听到钟楼的钟声,它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它庄严、神圣。每考完一场,考生们都走向操场,不约而同地都有一个举动:仰望钟楼,渴望着能考入师资雄厚、人才辈出的名校,经常听到这激励的钟声。2008年9月30日,参加金陵中学建校120周年庆,离校40年再次听到这个钟声,它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一股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一幕幕往事从脑海中掠过。”[10]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06〕19号】.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2. ^ 董黎著. 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 第1版. 珠海: 珠海出版社. 1998-05: 96. 
  3. ^ 潘谷西. 南京的建筑 第1版. 南京: 南京出版社. 1995-08: 80–81. ISBN 9787806141601. 
  4. ^ 4.0 4.1 汇文书院钟楼. 2004-07-28 [200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06). 
  5. ^ 金中校友对钟楼的回忆. 金陵中学.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6. ^ 6.0 6.1 王璟. 金中百年钟楼修缮后,民国风依旧. 扬子晚报. 2013-01-15. 
  7. ^ 金陵中学汇文书院钟楼维修工程开工仪式(图). 金陵中学.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8. ^ 125年前的南京第一高楼重现“旧貌”. 现代快报. 2013-01-15. 
  9. ^ 邹正. 钟楼记忆——文化·校园·人物.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 35. ISBN 9787214105004. 
  10. ^ 谢金才. 当钟声响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