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交換(gas exchange),是指生物把体内氧氣二氧化碳的交換过程。

人體的細胞需要氧來進行呼吸作用,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若二氧化碳累積在體內會對造成傷害。為確保有充足的氧運到細胞,而二氧化碳可以帶走出身體。

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必須不斷地進行氣體交換,對於細小的生物如:變形蟲等等,氣體交換只需經過身體表面的擴散進行,過程比較簡單。可是,對於身形較大的生物如人類,大多細胞都遠離外界,因為人體需要透過呼吸系統才能有效地進行氣體交換。在身體內,氣體經由運送系統,往來運送於氣體交換的地方和與體細胞之間。

健康成年人安靜時每分鐘約16至18次,而兒童每分鐘約20至30次,每次吸入和呼出氣體約各為500毫升。人們在不同條件下,他們的呼吸型式亦不同:以肋骨運動為主稱為「胸式呼吸」,以膈肌腹直肌運動為主稱為「腹式呼吸[1]

氣體交換受呼吸表面的影響:

  1. 氣囊壁薄:氣囊只有一層上皮細胞,因此縮短氣體的擴散距離,有助提升氣體交換之效率;
  2. 氣囊內壁濕潤:氣囊內壁有一層薄水膜,把氧氣溶解,因氧氣必先溶解,才利用擴散穿過氣囊壁
  3. 氣囊表面積大(在右肺內氣囊總表積達90平方米,即等於半個標準網球場大小):左和右的肺部由幾億個,大大增加了呼吸表面的表面積,有利於氣體交換;
  4. 密集的微血管網:氧擴散到血液後,可迅速把其運走,保持血管網和氣囊化間有陡峭的濃度梯度,讓氧迅速擴散,提高氣體交換效率。

擴散

编辑

吸入空气中的氧分压比血液内的氧分压高,所以氧从肺泡气进入血液,而血液内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肺泡气的二氧化碳分压,所以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呼吸作用不断进行,使肺泡气不断更新,从而保证血液内的气体得以持续进行。 意義:生物體進行代謝作用時所需要的能量,必須由細胞內的養分(如葡萄糖)分解而來,這樣的過程稱為呼吸作用。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