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古称颍尾颍口阳石羊市羊石,位于中国安徽省颍河淠河汇入淮河处,曾为水陆要津,后因交通地位衰落而凋敝。淮河西岸称西正阳,属颍上县;东岸称东正阳,属寿县设有钞关,称正阳关,清末修筑城墙,今设有正阳关镇[1]

正阳城门

正阳关北城门
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淮南市寿县正阳关镇
分类古建筑
时代清朝
编号7-51
认定时间2012年

历史兴衰

编辑

正阳一带地势低洼,众水汇聚,淮河先纳右岸之淠河于清河口,再纳左岸之颍河于沫河口。民间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说,当代实测正阳以上有淮河大小支流124条。此地不仅是淮河水运枢纽,还有多处渡口,陆运亦四面通达,故成为兵家要地、商贸重镇。[1][2]

正阳历史上多为行军、屯兵、交战之地。显德二年(955),后周南唐李重进在正阳大破唐军。南宋董文炳至元九年(1272)在正阳淮河两岸筑造城池,作为淮西之战据点。咸丰七年(1857),军与捻军于在正阳关交战半年,清庐凤道台金光筯战死,捻军盟主张乐行拼死突围。[1][3]

时期,西正阳商贸繁荣,熙宁九年(1076)所缴商税为颍上县城的两倍以上。明朝东正阳兴起,商贾云集,有“中都第一镇”、“淮南第一镇”之称。明成化八年(1472)设置寿州正阳钞关。清朝在正阳镇设立风阳关署,管理正阳关和临淮关;又因商汇聚,设置淮北督销正阳盐厘督销总局。[1][4]

中华民国初年,津浦铁路开通后,位于铁路与淮河交界处的蚌埠兴起,取代了正阳的皖北交通中心地位。风阳关署迁至蚌埠;盐业专卖取消,民间食盐交易也转至蚌埠。安徽政商各界曾规划安(庆)正(阳)铁路、蚌(埠)正(阳)铁路,皆未能实现。1954年淮河发生特大洪水,地势低洼的正阳镇遭覆顶之灾,人口锐减。1958年后,淠河中上游广修水库,导致航道断航,正阳由此愈加萧条。[1][5][6]:259,294

正阳关城

编辑

苗沛霖起事平息后,寿州知州施照同治五年(1866)在原有土圩上修建正阳城墙,同治十年(1871)完工,周长七百余光绪七年(1881),凤颍道台任兰生拨款重修,并为城门题额:东门内额“朝阳”,外额“熙宇春台”;南门内额“解阜”,外额“淮南古镇”;西门内额“西映长庚”,外额“淮流管钥”;北门内额“拱辰”,外额“凤城首镇”。光绪年间,增开四座有门无的小门:南小东门,题额“引泉”;西小东门,题额“近圣”;小西门,题额“通济”;水西门,题额“紫气东来”。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城墙遭炮轰,西门被毁。1940年,桂系部队拆除城墙,仅东、南、北三座城门保留至今。[7][8]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关传友. 论寿县正阳关镇的历史地位.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19 (6): 113-117.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编). 中国县情大全 华东卷.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3: 848. ISBN 7-80088-206-3. 
  3. ^ 陈基余,赵培根 (编). 安徽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159. ISBN 7-5326-0224-9. 
  4. ^ 江苏省财政志编辑办公室 (编). 江苏财政史料丛书 第1辑 第4分册.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 195. ISBN 7-80122-501-5. 
  5. ^ 黄华平. 中国近代铁路史探微.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5: 55-64. ISBN 978-7-5650-2543-3. 
  6. ^ 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寿县志. 合肥: 黄山书社. 1996. ISBN 7-80630-121-6. 
  7. ^ 彭卿云(主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续编).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410. ISBN 7-5326-0407-1. 
  8. ^ 皖北文化九讲.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5: 79-80. ISBN 978-7-5664-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