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大君

(重定向自李㼁

永昌大君(1606年—1614年),名李㼁朝鮮宣祖的第十三子,由仁穆王后所生,是宣祖惟一的嫡出王子。

永昌大君
諺文영창대군 이의
汉字永昌大君 李㼁
文观部式Yeong-Chang Dae-gun Yi Ui
马-赖式Yǒng-Ch'ang Dae-gun Yi Ŭi

由於李㼁是宣祖晚年所生,所以在《宣祖實錄》中記載不是太多,在光海君三年正式冊封為永昌大君,但由於朝鲜王朝長久以來非常注重傳統嫡長繼承制度,所以儘管年齡幼小,身為宣祖嫡長子的永昌大君卻一直很有可能取代光海君王位。七庶獄事中,大臣金悌男(仁穆王后之父)被指意圖擁護永昌大君為王,不但仁穆王后被光海君囚禁於西宮,永昌大君也被廢為庶人,流放到江華島。後來,江华府使郑沆斷絕李㼁飲食、讓火炕燒得過熱使其無法安眠;也有一說李廷彪在其食物中拌入木灰,使他食物中毒。最後李㼁夭折,年僅八歲。

仁祖即位後將永昌大君恢復爵位。1874年起,慶昌君第四子昌城君李佖被指定為永昌大君嗣子;光武四年(1900年),朝廷命昌城君八世孫李道振(1831年生)奉祀永昌大君。[1]

參考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