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唐代詩人杜甫安史之亂期間的757年(至德二載)春天在長安創作的五言律詩,詩的開頭句「國破山河在」廣為人知。《春望》收錄於《唐詩三百首》,不僅是杜甫的代表作,也是漢字圈內最著名的漢詩之一。

杜甫畫像

全文

编辑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解釋

编辑
春望
原文 白話翻譯

國破山河在 國都淪陷,唯有山河依舊
城春草木深 春天的城中荒草叢生

感時花濺淚 憂愁傷感,看見花開也流淚
恨別鳥驚心 離別家人,鳥鳴讓我心驚

烽火連三月 戰火連綿,三個月未曾停息
家書抵萬金 家書珍貴,如萬金般寶貴

白頭掻更短 愁悶心煩,只能搔首
渾欲不勝簪 白髮越來越稀,子也插不上了

首聯

编辑
  • 「國」:可以理解為「祖國」或「國都長安」。
  • 「山河在」:強調山河依舊,暗示其他事物已被破壞。
  • 「城」:指被城牆圍繞的長安城。
  • 「春」:作為動詞,表示春天的到來,無論人間如何荒廢,自然界的春天仍會來臨。
  • 「草木深」:暗示曾經的繁華,如今人跡罕至。

頷聯

编辑
  • 「時」:指時世的政治情勢。
  • 「花」、「鳥」:象徵本應使人心情愉悅的事物,但在此境遇下反而引發悲傷。
  • 「驚心」:可以理解為鳥鳴讓人驚覺賊兵的存在。

頸聯

编辑
  • 「烽火」:指軍事緊急聯絡的狼煙。
  • 「三月」:可以理解為陰曆三月或三個月。
  • 「家書」:家人,特別是疏散到鄜州羌村的妻子寄來的平安信。
  • 「萬金」:以莫大金額形容家書的珍貴。

尾聯

编辑
  • 「白頭」:指白髮。
  • 「掻」:中國文化中,抓頭表示煩惱或困惑。
  • 「短」:指髮量減少。
  • 「渾」:表示全然。
  • 「簪」:表示男子成人象徵,不能簪表示無法擔任官職。

分析

编辑

律詩中頷聯和頸聯是對仗句,這首詩的首聯也是對仗句,結構上有逆接和順接的效果。詩的構成上,第一部分從宏觀到微觀,從國家到個人,最後集中在簪上。詩人困居於叛軍佔領的長安,暮春三月,環視四周,滿目均是破敗的國都,草木叢生,山河景象依舊。詩人對國事感到悲痛,思念家人,見到春花,不禁淚流滿面;聽到鳥鳴,哀痛更添。戰火延燒了三個月,道路阻塞無通訊,詩人心急如焚地渴望收到家書,但盼望已久,依舊未能如願。愁苦纏身,白髮越搔越少,甚至連簪子也無法撐起。

詩的首二句描繪詩人在長安春天的所見。「山河在」揭示了城池的殘破,四處廢墟景象;「草木深」暗示了人跡罕至,蕭瑟荒涼。第三、四句充滿雙關。首先,詩人以「樂」映照「哀」,鳥語花香雖是春天的象徵,但這個異常的春天,這些美景反而激起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家人的思念。花開時淚流,鳥鳴中心懼。其次,杜甫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花和鳥上。因為「感時」,花似乎也在流淚,這實則是對花上的露珠產生的聯想;因為「恨別」,鳥彷彿心驚,這實則是對鳥在枝頭騷動鳴叫的景象產生的聯想。花鳥雖無情,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烽火連三月」與前文「感時」、「恨別」相呼應,明確揭示了「濺淚」和「驚心」的緣由。「家書抵萬金」一句,詩人以深沉的情感,誇張的語言,真實地表達了戰亂中渴望家人音訊的急切心情。最後兩句反映詩人深切的愁苦。這愁苦使他的頭髮變白,越來越稀疏,幾乎無法用簪固定。詩人透過外貌的描述,深刻反映內心極度的愁苦。

此詩結構嚴謹,構思細膩。全詩八句,前四句描繪春天景象,詩人睹物傷情;後四句抒發春天的情感,詩人為家國憂心忡忡,無不黯然神傷。

創作背景

编辑

杜甫在755年(天寶14載)任右衛率府冑曹參軍(長安武器庫的係長),同年安祿山起兵。杜甫帶家人逃至鄜州羌村,後單身前往肅宗處,不幸被捕並軟禁於長安。在757年(至德二載)春,杜甫在長安城邊寫下此詩。

評價和影響

编辑

華文社會

编辑

宋代

编辑

宋代司馬光認為,古人作詩重在言外之意,讓讀者能夠通過思索領會其深意,因此說詩的人無罪,而聽詩的人則應引以為戒。[1][2]他特別推崇杜甫,認為其詩最能體現詩人的風格,如「國破山河在……恨別鳥驚心」。其中「山河在」表明城池殘破,無餘物矣;「草木深」暗示人煙稀少,無人矣。花鳥本是可娛之物,但在詩中卻成為悲哀之源,這反映了時局的動盪。他強調杜甫的詩能使人深思,言簡意賅。方回則稱讚《春望》為「第一等好詩」。他認為,想起天寶至大曆年間的動亂,令人不忍卒讀。[2]

明代

编辑

明代鍾惺在《唐詩歸》指出,杜甫的詩句「愁思看春不當春」,即「感時」二句,這句詩通俗易懂,讓人百讀不厭,顯示了杜甫的高超技藝。[2]梅鼎祚在《李杜二家詩鈔評林》引用劉雲的話說,形容杜甫的詩「更深更長,乃不及此」。[2]周珽認為杜甫的詩氣渾語楚,充滿了力量。徐用吾稱讚杜甫的詩具有幽情邃思,感時傷事,意在言外。[2]

清代

编辑

清代吳喬認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話雖然平常,但因為境遇困苦、情感真摯,遂與《六經》中的語句一樣不可動搖。[2]何焯讚嘆《春望》的起聯筆力千鈞。[2]他解釋道,「感時」表達了長久的心情,「恨別」則短暫而深刻,最後一句表達了對國家和家事的憂思,充滿淒涼和含蓄。張謙宜指出,《春望》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兩句詩尤其妙絕。[2]紀昀稱讚杜甫的詩句沉着自然,毫無做作,深至人心。[2]沈德潛認為「濺淚」、「驚心」這兩句詩通過花鳥來表達悲哀,五、六兩句則直截了當地表達了杜甫的心情。[2]浦起龍引用温公的話說,杜甫的詩表達了人事散亡、意在言外的感嘆。趙汸則認為詩句明確照應相生,表達手法巧妙。[2]浦起龍認為,杜甫的詩詞淺顯,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吳汝綸則稱讚杜甫的詩句沉着,意境直如《離騷》。[2][3]

日本

编辑
 
《春望》標上漢文訓讀的記號。

《春望》在日本一直以來廣受喜愛。例如,松尾芭蕉在《奧之細道》中提及奧州平泉的藤原泰衡事跡時,引用了《春望》中的「國破而山河在」一句。[4]

偖(さて)も義臣すぐつてこの城に籠り、功名一時の叢(くさむら)となる。「国破れて山河あり、城春にして草青みたり」と、笠打敷て、時のうつるまで泪を落し侍りぬ。

中文翻譯
然而,忠義之臣盡皆堅守此城,功名一時化為草莽。「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戴著斗笠,任淚水流淌,直到時光流逝。

相較於杜甫的其他作品,《春望》的技巧較少繁複,而整體表達較為平易近人。[5]明治時期漢詩人森槐南認為正因如此,它成為了人口相傳的佳作,是《春望》廣為流傳的一個重要原因。[6]「國破而山河在」這句詩在太平洋戰爭敗戰時常被日本報紙專欄引用。[7]許多從戰地歸來的復員兵看到焦土般的日本慘狀時,也表達了同樣的感慨。[5]

來自大阪市的飲料造商Sangaria以詩中的「山河在」為公司名來源,[8]並在1983年推出了一則廣告使用了「國破れてサンガリア」(國破Sangaria,這裡運用了諧音)的標語。[9]電影《貓之報恩》裡,有一幕在課室的場景內,黑板也寫上《春望》這首詩。

西方

编辑

法國翻譯家尼古拉斯·沙普伊英语Nicolas Chapuis指出,《春望》「看似非常簡單,但卻是最難翻譯的詩之一」。[10] 同樣,英國漢學家霍克思也觀察到,這首詩的「形式之完美賦予其古典的優雅,但不幸的是這種優雅無法通過翻譯來傳達」。[11] 儘管如此,《春望》仍多次被翻譯成英文,標題有「Gazing in Spring」[12]、「Spring Prospect」[13]、「Spring Scene」[14]、「The View in Spring」[15]等。

美國翻譯家伯頓·拉菲爾英语Burton Raffel則認為《春望》是研究「句法翻譯極限」的合適案例。[16]他特別指出,倪文燁的翻譯「明顯是半絕望的」,因為它通過設計「緊張的結構」而破壞了詩的詩意,同時淡化了最後兩行的「辛酸幽默」。[16] 拉斐爾還批評亞瑟·庫珀英语Arthur Cooper (translator)的翻譯,稱其「極其拙劣地嘗試使用英語的韻律和押韻,甚至是英語的四行詩」。[16] 然而,拉斐爾讚揚了郭鍾康和文森特·麥克休的翻譯,認為這個翻譯「不僅回響了結構,也傳達了原詩的力度和激情」。[16]

參考文獻

编辑
  1. ^ 陳貽焮. 杜甫評傳(上).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10807168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陳伯海. 唐詩匯評(上).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ISBN 9787533816964. 
  3. ^ 王強、左漢林. 唐詩選注匯評. 巴蜀書社. 2008. ISBN 9787807521617. 
  4. ^ 宇野直人、江原正士. 杜甫 ― 偉大なる憂鬱. 平凡社. 2009: 114–118. ISBN 978-4582834253. 
  5. ^ 5.0 5.1 山口直樹. 図説 漢詩の世界. ふくろうの本/世界の文化 新装版. 河出書房新社. 2002: 78–79. ISBN 978-4309761503. 
  6. ^ 森槐南. 杜詩講義 1. 東洋文庫 564. (校訂)松岡秀明. 平凡社. 1993: 105–109. ISBN 978-4582805642. 
  7. ^ 一海知義. 漢詩一日一首 〈春〉. 平凡社. 2007: 182–191. ISBN 978-4582766196. 
  8. ^ 企業情報 - はてしなく自然飲料を追求するサンガリア. 株式会社日本サンガリアベバレッジカンパニー. [2021-12-24]. 
  9. ^ サンガリアの社名の由来は「国破れて山河あり」. GIGAZINE. 2006-08-14 [2023-6-11]. 
  10. ^ Why a 1,000-year-old Chinese poem still resonates today (播客). 經濟學人. 2022年12月19日 [2022年1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7月27日). 
  11. ^ Wong, Laurence K. P. Where Theory and Practice Meet: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through Translation.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6: 444. ISBN 9781443899123. 
  12. ^ Lam, Lap. Local Sensibility and Nostalgia: The Tanshe Poetry Society in Colonial Singapore.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2022, 18: 118–152. S2CID 247993110. doi:10.1163/17932548-12341458. 
  13. ^ Varsano, Paula. Moments. Li, Wai-yee; Denecke, Wiebke; Tian, Xiaofei (编).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1000 BCE–900 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403–423. ISBN 9780199356591. 
  14. ^ Hawkes, David. A Little Primer of Tu Fu.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16: 53. ISBN 9789629966591. 
  15. ^ Wu, Shengqing. Modern Archaics: 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1900–1937. Brill. 2020: 102. ISBN 9781684170722. 
  16. ^ 16.0 16.1 16.2 16.3 Raffel, Burton. The Art of Translating Poetr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0: 48. ISBN 97802710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