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作用
搬運作用是地质学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一种,指固体颗粒在重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运动。产生搬运作用的外力包括水流、波浪、潮汐流、海流、冰川、地下水、风和生物作用等。搬运方式主要有推移(滑动和滚动)、跃移、悬移和溶移等。不同营力的搬运方式一般不同。[1]
搬運作用主要是以水為媒介,將泥沙、碎屑或岩礫,從上游一路往河流的中、下游輸送。如果河床的坡度陡、河水的水流量大或是流速比較快,搬運的力量就會比較明顯。搬運的物質,則依大小與重量不同,在河床中以不同的方式移動。例如:較小的粉塵、沙粒則漂浮在水中,隨著水一起往下游流動,而較大的石塊,通常只能以滾動的方式移動;此外還有些礦物質也會溶解在水裡被攜帶。在這水流搬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原本有稜有角的石塊,其形狀會因為撞擊及磨損,外表逐漸會變得圓滑,這種石塊即是我們一般所稱的鵝卵石,再越往下游,石塊會因為水流持續搬運過程中不斷產生的摩擦、碰撞而更加圓滑,體積會更加縮小,最後甚至變成細沙。總之,搬運作用的進行和河水本身的流速、水量的大小及河床的坡度等因素,都會產生相當的關連性。[2]
相關聯結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尤联元. 搬运作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0-10-03] (中文(中国大陆)).
- ^ 張亞君 劉德慶. 河流的搬運作用與沉積作用. 2011-09-01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3) (中文(臺灣)).
这是一篇地质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