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

德國表現主義(橋社)藝術家

恩斯特·路德維希·基希纳(德語: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年5月6日—1938年6月15日),德國表現主義畫家,也是表現主義藝術家團體橋社的創始人之一。他在一戰時自願進入軍隊服務,但很快就被解職。1933年,他的作品被納粹視為「腐敗」,1937年,超過600件作品被強制出售或銷毀。1938年,基希纳自殺身亡。[1]

恩斯特·路德維希·基希纳
恩斯特·路德維希·基希纳
出生Ernst Ludwig Kirchner
(1880-05-06)1880年5月6日
 奥匈帝国阿沙芬堡
逝世1938年6月15日(1938歲—06—15)(58歲)
 瑞士弗劳恩基兴
死因自殺
国籍 納粹德國
教育程度Königli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知名于畫家
运动表現主義
奖项
签名

生平

编辑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自願參加軍隊,但很快就被解職。在1933年,他的作品被納粹視為“腐敗”。1937年,他的作品有超過600件出售或被銷毀。1938年,基希纳自殺身亡[1]

早年生活和作品

编辑

恩斯特·路德維希·基希纳出生於奧匈帝國阿沙芬堡。他的父母有普魯士血統,他的母親是法國胡格諾派的後人,這點基希纳時常提起。他父親正在求職的時期,他們時常搬家,基希纳在法蘭克福與瑞士佩尔伦(Perlen)上過學,直到他父親在開姆尼茨科技大學得到造紙科學的教授職位,基希纳也在那裡讀了中學。雖然基希纳的父母支持他的藝術事業,但他們仍希望他完成正規教育,所以在1901年基希纳開始在德勒斯登皇家理工學院就讀建築系。除了建築,學院裡有廣泛的研究領域,例如速寫素描、透視圖和藝術史。就學期間他和弗里茨·布萊爾(Fritz Bleyl)成為好朋友,他們會一起討論藝術也會讀自然,他們有共同的激進觀點。1903年到1904年基希纳在慕尼黑繼續學業,1905年完成學位後回到德勒斯登。

1905年,基希纳、弗里茨和兩位建築系學生——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Karl Schmidt-Rottluff)和埃里希·黑基爾(Erich Heckel) ,成立了藝術團體「橋社」,從此之後基希纳全心致力於藝術。橋社希望避開當下盛行的傳統學術風格,找到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為連接過去和現在的橋梁。他們對過去的藝術家例如阿爾布雷希特·杜勒馬蒂亞斯·格呂內瓦爾德老盧卡斯·克拉納赫以及當代國際前衛運動做出了回應,作為肯定民族遺產的部分,他們復興了舊媒材,特別是木刻版畫。

橋社作為開創性的團體之一,對20世紀當代藝術的演進造成很大的影響,並且創造了表現主義的風格。他們的第一次見面在基希纳的工作室,那裡原本是一間肉舖,弗里茨形容:「那是一個真正的波西米亞風,大量的畫作放得到處都是,還有許多圖紙、書和材料,更像是一個藝術家的浪漫住所,而不是一個組織良好的建築系學生的家。」

基希纳的工作室成為了推翻社會習俗,允許隨意做愛和頻繁裸體的場所。團體寫生課程使用社交圈的模特,而不是專業的模特,並且使用25分鐘的姿勢來促進自發性,弗里茨這樣形容其中15歲的鄰居女孩伊莉莎白:「一位非常活潑,美麗、快樂的人,她沒有因束身衣的愚蠢時尚而變形,完全符合我們的藝術要求,尤其是她的少女花蕾盛開之時。」 基希纳1906年撰寫的集體宣言中表示:「每個直接且沒有幻覺地重現的人,不論他感覺到什麼樣的創作衝動,都屬於我們。」1906年的9和10月,橋派在德勒斯登的K.F.M. Seifert and Co.展示間舉辦了第一場展覽,主題聚焦在女性裸體。

1906年到1911年,他遇見了他最喜愛的模特多丽丝·格罗塞(Doris Große)。1907年到1911年的夏天,他和橋社成員待在莫里茨堡的湖泊和費馬恩島,他的作品以自然中的女性裸體為題。1911年,他搬到德國柏林,成立了私人的藝術學校「MIUM-Institut」,他與马克斯·佩希施泰因(Max Pechstein)合作,目的是傳播現代繪畫教學,然而這所學校並不成功,在隔年就關閉了,同時他開始了與埃爾娜·席林(Erna Schilling)的交往關係,這段關係一直持續到他過世。

1913年,他的寫作《橋派編年史》(Chronik der Brücke)導致橋派解散,同時,他以自己的第一個個展建立了個人身分,此展覽在弗柯望博物館舉辦。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他創作了《街景》(Street Scenes)系列,以娼妓為中心人物呈現柏林的街道。

當1914年9月一戰開打,基希纳自願參軍,1915年7月他被派去Halle an der Saale在曼斯菲爾德第 75 野戰砲兵團的預備隊接受駕駛員訓練,他的騎術教練汉斯·费尔(Hans Fehr)在他心理崩潰後將他解職,之後基希纳回到柏林繼續創作,產出許多作品,例如《作為士兵的自畫像》 (1915) 。1915年12月他住進了奥斯卡·科恩斯塔姆(Oskar Kohnstamm)博士位於陶努斯的柯尼希斯泰因的療養院,他被診斷出嚴重依賴藥物巴比妥和酗酒,他在給他的朋友兼贊助人卡尔·哈格曼(Karl Hagemann)博士的信中說:「經過長時間掙扎後,我發現我在這裡有一段時間來整理思緒,當然一天中有那麼多時間和陌生人在一起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但也許我能夠看見並創造新的東西,暫時我想要更多的平靜和絕對的隱居,當然我會愈來愈想我的作品和工作室,理論也許能很好地保持心靈平衡,但他們相比工作和生活是灰色和陰暗的。整個1916年基希纳會定期回到柏林幾個禮拜繼續他在工作室的工作,在柯尼希斯泰因的期間,他也創作了一系列的油畫和圖畫。他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路德维希·沙默斯(Ludwig Schames)畫廊的展覽結束後,1916年10月他出售了許多作品,財務上開始變好,然而12月他遭受了嚴重的精神崩潰,被送進被送進柏林夏洛滕堡的Edel博士的療養院。

瑞士達佛斯

编辑

1917年,因為埃伯哈德·格里泽巴赫(Eberhard Grisebach)的建議,海伦妮·斯彭格勒(Helene Spengler)邀請基希纳到達佛斯,他在那看了費迪南德·霍德勒 (Ferdinand Hodler)的繪畫展覽。

基希纳的好友兼導師博托·格雷夫(Botho Graef)死後不久,他決定回到達佛斯接受治療,1917年夏天他搬到施塔弗拉尔普(Stafelalp)上的小屋,儘管仍受病痛折磨,這兩個月他完成了許多重要的作品,例如《蒙施泰因的教堂的景色》(View of the Church in Monstein)、《在施塔弗拉尔普升起的月亮》(Rising Moon in the Stafelalp),加上11件木刻作品,這些作品註記了基希纳在阿爾卑斯山的生活。

接著基希纳住進贝勒维(Bellevue)療養院,在那裏他持續作畫和木刻,1918年他搬到德勒斯登聖母教堂,1919-1920他的健康迅速恢復,1920年在德國和瑞士的展覽使他的名聲漸漲。基希纳開始以筆名路易·德·马尔萨勒(Louis de Marsalle)撰寫自己的藝評,以控制公眾對他的看法,擺脫自己對藝評家的依賴。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連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