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
归因(attribution),也译作归责[1],是将法律责任延伸至实际未实施犯罪行为的被告的法律学说[2]:347 [3]:665。“归因”这一概念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于1927年提出[4],他认为人类对于已经发生事件的原因的「社会推论」或「知觉感受」。这是对于过去记忆的回溯,也是一种找寻「最初发心」的溯因推理[5]。也就是说,“归因”起初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6]。后来,这一概念延伸至法律领域。
法律层面上的归因例子包括:转承责任(vicarious liability,将他人的行为被推定或“归于”被告)、犯罪未遂(即使从未完成)和共谋罪(conspiracy,未完成或由他人在共谋中实施)[3]:665。
文献资料
编辑- ^ Anthea Roberts. Is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382–.
- ^ Rethinking Criminal La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orge P.Fletcher,
- ^ 3.0 3.1 Criminal Law - Cases and Material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th ed. 2012, 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 John Kaplan, Robert Weisberg, Guyora Binder,
- ^ Morton Hunt. 心理学简史: 当代文丛 - PSYCHOLOGY. 谷月社. 2015-11-13: 364– [2020-07-24]. GGKEY:HLGZ20HHKUQ.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方伟达.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艺术;人文与社会学科,研究生完全达阵祕技.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8-07-09: 196–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06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