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话
建甌話(閩北語:[kuiŋ33 ɪ54 ti44],羅馬字:Gṳ̿ing-é-dī,漢字:建甌事),通行於福建省南平的建甌市一帶,是閩北語東片的代表方言,也被當作是閩北語的標準音。建甌話一般以建甌(芝城)的城關話為標準音,在建甌全境都可通用。建甌話之下還可以分為建安話、甌寧話兩種次方言。[1]
建瓯话 | |
---|---|
Gṳ̿ing-é-dī / 建甌事 | |
发音 | [kuiŋ˧˧ ɪ˥˦ ti˦˦]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國東南部 |
区域 | 福建省南平建瓯市 |
母语使用人数 | 200萬(1992)[1] |
語系 | |
文字 | 漢字 建州羅馬字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 |
ISO 639-6 | jaxi |
發音
编辑根據《建州八音》記載,建甌話有15個聲母、34個韻母和7個聲調。但根據福建學者1984年的調查,如今的建甌話僅存6個聲調。[2]
聲母
编辑左邊為國際音標,後附註例字,括弧內附註的是建寧羅馬字的寫法。
雙唇音 | 齒齦音 | 軟齶音 | 聲門音 | ||
---|---|---|---|---|---|
鼻音 | m 問埋 (m) | n 日乃 (n) | ŋ 語艾 (ng) | ||
塞音 | 清音不送氣 | p 邊拜 (b) | t 直蹄 (d) | k 求介 (g) | ʔ 鶯埃 (不標) |
清音送氣 | pʰ 坡派 (p) | tʰ 他替 (t) | kʰ 氣概 (k) | ||
擦音 | s 時細 (s) | x 非瞎 (h) | |||
塞擦音 | 清音不送氣 | ts 曾在 (c) | |||
清音送氣 | tsʰ 出差 (ch) | ||||
邊音近音 | l 柳來 (l) |
韻母
编辑左邊為國際音標,後附註例字,括弧內附註的是建寧羅馬字的寫法。
開韻尾 | 元音韻尾 | 鼻音韻尾 | ||||||||||||||
---|---|---|---|---|---|---|---|---|---|---|---|---|---|---|---|---|
開口呼 | a 鴉茶 (a) | ɪ[3] 歐茅 (e) | ɛ 壓臍 (a̤) | œ 而兒 (e̤) | ʊ[4] 禾梅 (o) | ɔ 荷峨 (o̤) | ai 矮犁 (ai) | au 襖柴 (au) | aŋ 含南 (ang) | aiŋ 恩田 (aing) | eiŋ 音人 (eng) | œyŋ 云種 (e̤ng) | ɔŋ 溫囥 (o̤ng)[5] | |||
齊齒呼 | i 衣時 (i) | ia 野舍 (ia) | iɛ 熱㓟 (ie) | iɔ 約茄 (io̤) | iau 腰橋 (iau) | iu 優油 (iu) | iŋ 煙年 (ing) | iaŋ 營正 (iang) | ieiŋ[6] 延 | iɔŋ 央陽 (iong / io̤ng) | ||||||
合口呼 | u 烏吳 (u) | ua 窩過 (ua) | uɛ 哀麻 (uoi)[7] | uai 歪發 (uai) | uiŋ 安蟠 (uing)[8] | uaŋ 汪黃 (uang) | uaiŋ 凡販 (uaing) | uɔŋ 文放 (uo̤ng) | ||||||||
撮口呼 | y 威魚 (ṳ) | yɛ 銳蛇 (ṳe)[7] | yiŋ 彎園 (ṳing)[8] |
聲調
编辑清代中葉的建甌話有七個聲調,今日僅存六個。經過一百多年的變化,今日的建甌話中次濁平調已被併入陰去調,全濁平調已被併入陰上調,因此平聲已無法區分陰陽;全濁上調已被併入陽去調,因此上聲也已無法區分陰陽。
以下是今日建甌話的六個聲調。例字均取自《建州八音》。
《建甌縣志》調序 | 1 | 2 | 3 | 4 | 5 | 6 |
---|---|---|---|---|---|---|
調類 | 平聲(陰平) | 上聲(陰上) | 陰去 | 陽去 | 陰入 | 陽入 |
調值 | ˥˦ (54) | ˨˩ (21) | ˧˧ (33) | ˦˦ (44) | ˨˦ (24) | ˦˨ (42) |
建州八音標序 | 五環 | 三環 | 二環 (陽平調為首環) |
八環 | 四環 | 七環 |
建寧羅馬字調號 (括弧後附使用範例) |
ˊ (á) | ˇ (ǎ) | ̿ (a̿) ˆ (â)(陽平) |
- (ā) | ̆ (ă) | ˋ (à) |
例字 | 芝依居 | 指椅舉圖 | 志意貴眉 | 字易脆上 | 即益菊 | 集實巨 |
此表採用的是《建甌縣志》的調序,在《福建省志·方言志》中則依次分別為:1、3、5、6、7、8。
建甌話沒有明顯的變調和輕聲。有些上聲字組成的雙音詞,在連讀時,前字讀作陰去調。例如「老虎」為「lau˨˩+k'u˨˩」,快讀時可讀作「lau˧˧k'u˨˩」,但不可以普遍類推,讀作原調亦可。名詞詞尾「仔」(tsiɛ˨˩)必須輕讀,但與其上聲的原調值並無明顯差異。[9]
文白异读
编辑同其他闽语的方言一样,建瓯话也存在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建瓯话受到了普通话和南平话的严重影响,许多字词的“老派文读”被“新派文读”取代。
建瓯话的文白异读可分为以下几种:
- 声母异读:“雷”字文读为/lo˧˧/,白读为/so˧˧/;做姓氏时用文读,在“响雷”中的“雷”字则用白读。
- 韵母异读:“西”字文读为/si˥˦/,白读为/sai˥˦/;在“西瓜”中用文读,在“东西”中用白读。
- 声调异读:“稻”字文读为/tʰau˦˦/,白读为tsau˨˩/;在“水稻”中用文读,在“截稻”中用白读。
- 声母、声调皆异读:“高”字文读为/kau˥˦/,白读为/au˨˩/;做姓氏时用文读,做形容词时用白读。
- 韵母、声调皆异读:“脐”字文读为/tsi˨˩/,白读为/tsʰɛ˧˧/;“脐带”的“脐”字用文读,“腹脐”的“脐”字用白读。
- 声母、韵母、声调皆异读:“妇”字文读为/xu˦˦/,白读为/py˦˨/;“妇女”的“妇”字用文读,“新妇”的“妇”中用白读。
文字
编辑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福清人林端材模仿閩東語福州話的韻書《戚林八音》編寫韻書《建州八音字義便覽》(簡稱《建州八音》),在建寧府刊行。該書是歷史上第一部建甌話韻書。
1900年,西方傳教士參照《建州八音》,發明了「建寧府土腔羅馬字」(Gṳ̿ing-Nǎing-Hǔ Gâ̤ Tǔ-kióng Lô̤-mǎ-cī)來表記建甌話。不過,同其他眾多教會羅馬字一樣,建寧羅馬字並未走出教會圈子,如今已然為人們所忘卻。
腳註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建甌方言詞典》(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李榮主編,李如龍、潘渭水編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ISBN 7-5343-3411-X
- 《建瓯县志》(请参见“第三十六篇 方 言”一节)
外部链接
编辑- (繁體中文)漢字古今音資料庫(可查建甌話單字讀音,現代>閩語>閩北區>建甌/建甌(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