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抵抗運動

(重定向自希臘人之反抗

希臘抵抗運動希臘語Εθνική Αντίσταση,意為“民族抵抗”),指二戰時期來自不同政治領域的武裝與非武裝團體抵抗軸心國佔領希臘(1941年至1944年)的運動。其中規模最大的團體是共產黨所主導的民族解放陣線以及希臘人民解放軍。希臘抵抗運動被認為是納粹佔領歐洲遇到最強的抵抗運動之一。[1]

希臘抵抗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巴爾幹戰役的一部分

1941至1944年三國佔領希臘
日期1941年至1944年
地点
希臘
结果 成立自由希臘 希臘內戰
参战方
抵抗軍:
民族解放阵线/希腊人民解放军
全国共和党希腊联盟英语EDES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5/42埃夫区团英语5/42 Evzone Regiment
特别行动主任英语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其他英语List of Greek Resistance organizations
佔領軍:
 德意志國
 意大利王國
 保加利亞
希腊国

抵抗的原因

编辑

1941至1944年納粹德國及其盟友義大利保加利亞對希臘的侵略佔領,造成了希臘抵抗力量運動的興起。1940年,意大利搶先試圖從阿爾巴尼亞侵略希臘,卻被希臘陸軍擊退。在德國入侵、雅典和克里特相繼陷落之後,喬治二世國王和希臘政府逃往埃及,並宣佈成立流亡政府同盟國承認流亡政府, 和德國簽了互不侵犯条约蘇聯卻不承認。英國鼓勵,甚至於脅迫國王任命中間派、溫和派的內閣閣員:只有兩位閣員曾在梅塔克萨斯將軍獨裁政權中任職過。不過還是有幾位左派抵抗力量人士宣稱該政府不合法,因為這個政府的根源來自於於梅塔克萨斯將軍1936年至1941年的獨裁政權

早在進入雅典城之前,德國就成立了一個由乔治·措拉科格鲁英语Georgios Tsolakoglou將軍領導的希臘合作者政府。儘管有某些前政權高級軍官也在此德國傀儡政權中任職,該政權還是缺乏合法性和支持,只能完全依賴德意佔領當局。這個政權也因為無法阻止保加利亞奪取馬其頓西色雷斯而丧失信誉。佔領軍和傀儡政權兩者都因無法阻止希臘大饑荒進而失去人心。饑荒中,死亡率在1941至1942年冬天達到高峰,給希臘平民帶來了絕大苦難。

主要抵抗組織列表

编辑
组织名称 政治取向 政治领导人 军事武装 军事领导人 鼎盛时期成员数
民族解放阵线 (Ethnikó Apeleftherotikó Métopo/ΕΑΜ)
希腊共产党领导的广泛左翼阵线 Georgios Siantos 希腊人民解放军 (Ellinikós Laikós Apeleftherotikós Stratós/ELAS) Aris Velouchiotis, Stefanos Sarafis 50,000 + 30,000预备队(1944年10月)[2]
民族共和主义希腊联盟
(Ethnikós Dimokratikós Ellinikós Sýndesmos/EDES)
Venizelist, 民族主义, 共和主义, 社会主义, 反共主义 Nikolaos Plastiras (名义), Komninos Pyromaglou National Groups of Greek Guerrillas
(Ethnikés Omádes Ellínon Antartón/EOEA)
Napoleon Zervas 12,000 + ca. 5,000预备队(1944年10月)[3]
National and Social Liberation
(Ethnikí Kai Koinonikí Apelefthérosis/EKKA)
Venizelist, 共和主义, 自由主义, 反共主义 Georgios Kartalis 5/42 Evzone Regiment
(5/42 Sýntagma Evzónon)
Dimitrios Psarros and Evripidis Bakirtzis 1,000 (1943年春)[3]

重要抵抗組織領導人

编辑

民族解放阵线/希腊人民解放军 以及分支機構:

全国共和党希腊联盟英语EDES:

[:en:[National and Social Liberation|EKKA]]:

Other:

British agents:

參見

编辑

腳注

编辑
  1. ^ Spyros Tsoutsoumpis, History of the Greek Resistance in the [ Second World War: The People's Armie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6)http://www.h-net.org/reviews/showrev.php?id=55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Shrader (1999), pp. 23, 26
  3. ^ 3.0 3.1 Shrader (1999), p. 31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