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鰻海龍
布氏鰻海龍(学名:Bulbonaricus brucei),为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魚科的其中一種,第一次紀錄是在1971年西印度洋非洲的坦尚尼亞,分布於西印度洋區的坦尚尼亞Pangani及Maziwi島海域,棲息深度約1公尺,體長可達4.5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區,卵胎生。2014年3月在台灣墾丁西半島珊瑚叢中發現,為全球第二次發現,距第一次發現地有數千公里遠。[1]
布氏鰻海龍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海龙鱼目 Syngnathiformes |
科: | 海龍魚科 Syngnathidae |
属: | 鳗海龙属 Bulbonaricus |
种: | 布氏鰻海龍 B. brucei
|
二名法 | |
Bulbonaricus brucei Dawson, 1984
|
参考文獻
编辑-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2). Bulbonaricus brucei. FishBase. Version 2012-04.
- ^ 全球第二次發現 布氏鰻海龍 墾丁現蹤. 自由時報. 2014-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