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

第十届委员会(2016年至2021年)
(重定向自安徽省委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简称中共安徽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的领导机关。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
格言口号
为人民服务
第十一届
2021年11月—2026年

现任委员
书记梁言顺
副书记
2
王清宪(省长)
常委
10
梁言顺
王清宪
张西明(统战部部长)
刘海泉(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
费高云(常务副省长)
张红文合肥市委书记)
刘国宾(省军区政委)
钱三雄(宣传部部长)
单向前(秘书长)
孙红梅(组织部部长)
秘书长单向前
机构概况
上级机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代表大会
机构类型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省级地方领导机构
行政级别正省级
授权法源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常设机构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联络方式
挂牌处
实际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電話號碼+0551 6260 6114
机构沿革

中共安徽省委由中国共产党安徽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安徽省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安徽省的工作,定期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1]。中共安徽省委成立于1952年5月,现任省委书记梁言顺

沿革

编辑

1949年2月,渡江战役前夕,中共中央鉴于皖南没有“解放”的现实,决定暂不成立中共安徽省委,以长江为界,分设皖北区党委、皖南区党委,各自领导党政军工作[2]曾希聖任皖北区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皖北区党委下辖合肥蚌埠安庆3个市委宿县阜阳滁县六安巢湖安庆6个地委淮南矿区委员会。谢富治任皖南区委书记,下辖芜湖市委和芜当宣城池州徽州4个地委[3]

1952年1月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归属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撤销皖北、皖南区党委。曾希聖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8月,皖南区和皖北区合并为新的安徽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曾希聖任主席[3]

1954年4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撤销后,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直属中共中央领导。下辖合肥蚌埠芜湖安庆4个市委宿县阜阳滁县六安巢湖宣城池州安庆徽州9个地委以及淮南矿区党委。省委机关驻合肥市[3]

2016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开始从原址合肥市长江中路39号搬迁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016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正式办公。

职责

编辑

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主要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承担下列职能[4]

  1. 对本地区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2. 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组织的主张成为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或者其他政令。
  3. 加强对本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4.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和管理干部,向地方国家机关、政协组织、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推荐重要干部。
  5. 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等依法依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
  6. 加强对本地区群团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7. 动员、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目标任务。

机构设置

编辑

根据《安徽省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设置工作机关16个(副厅级1个),工作机关管理的机关(副厅级)2个。中共安徽省委设置下列机构[5][6]

职能部门

编辑

(省委办公厅挂省档案局牌子。省委组织部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省公务员局牌子。省委宣传部挂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省电影局牌子。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挂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

办事机构

编辑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委办公厅。省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挂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审计厅。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省教育厅。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农村厅。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挂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牌子。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挂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

派出机关

编辑

、 (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省教育厅合署办公,不计入机构限额。)

直属事业单位

编辑

(省委党校挂安徽行政学院牌子。安徽社会主义学院挂安徽中华文化学院牌子。)

工作机关管理的机关

编辑

(省委机要局挂省国家密码管理局牌子。省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挂省国家保密局牌子。)

历届组成人员

编辑

历任省委书记

编辑

(省委第一书记)

历届省委成员

编辑
省委(1952年1月 - ?)
第八届省委(2002年6月18日 - 2006年10月30日)
第八届省委(2006年10月30日 - 2011年11月)
第九届省委(2011年11月-2016年11月)
第十届省委(2016年11月-2021年11月)
第十一届省委(2021年11月-)

历届省长

编辑
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省长
  • 黄岩(1955年3月-1967年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钱钧(1967年4月-1968年4月)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历届政法委书记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地方组织.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2. ^ 程堂义、卫晓敏. 从皖北、皖南区党委到中共安徽省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网站,来源:合肥晚报 . 2021-07-28 [2018-08-10] (简体中文). [失效連結]
  3. ^ 3.0 3.1 3.2 3.3 杨杨 (编). 中国共产党安徽一百年大事记(1921—2021)之二. 中安在线,来源:安徽日报,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 2021-11-04 [2025-01-30] (简体中文). 1949年[……]4月 中共皖北区委员会、皖北区人民行政公署、皖北军区在合肥成立。曾希圣任区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宋日昌任行署主任。到1952年1月皖北区委结束工作前,辖合肥、蚌埠、安庆3个市委,宿县、阜阳、滁县、六安、巢湖、安庆6个地委和淮南矿区委员会。同月 皖北人民全力支援渡江战役[……]5月 中共皖南区委员会、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皖南军区成立。谢富治任区委书记,魏明任行署主任,胡明任军区司令员。各机关驻屯溪市,7月移驻芜湖市。到1952年1月皖南区委结束工作前,辖芜湖市委和芜当、宣城、池州、徽州4个地委。[……]1952年 1月2日 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安徽省委员会。省委由曾希圣、牛树才、刘飞、黄岩、李世农、李世焱、胡明、杨建新、孙仲德、苏毅然、桂林栖、张恺帆12名委员组成,曾希圣任书记。省委隶属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1954年4月华东局撤销后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辖合肥、蚌埠、芜湖、安庆4个市委和宿县、阜阳、滁县、六安、巢湖、宣城、池州、安庆、徽州9个地委以及淮南矿区党委。省委机关驻合肥市。[……] 
  4. ^ 中共中央.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9). 
  5. ^ 质量云. 总汇:31个省份机构改革方案全部获批(图表). 搜狐网新闻. 北京.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中文(中国大陆)). 
  6. ^ 人民网安徽. 重磅!安徽省机构改革方案公布!(附机构设置表). 搜狐网新闻. 北京. [201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7) (中文(中国大陆)).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