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教(てんもきょう)是台灣日治時代神道新宗教之一。扶桑教之一派,1925年由中治稔郎創立。

教義

编辑

天母教的教義視天照大御神海神媽祖天上聖母)為同一神的不同表現,融合台灣民間宗教。教名「天母」指(天照・媽祖)女神。主張「母愛是人類最強之物」,母愛是神的「最大靈德」也代表仁愛,因此,神以女性之姿顯現。

天母地區的開發

编辑

教團的中心是位在台北士林街三角埔天母神社(現中山北路七段191巷22號),御神體是湄州媽祖像。

布教的同時,也在本部所在地三角埔(之後的天母)採掘溫泉、經營旅館巴士,並且計畫以教會為中心開發高級住宅地等開發事業。

天母教在終戰之後,教祖中治稔郎歸國後事實上消滅,資産全部被中國國民黨接收,並轉用為黨政高官的住宅等。之後,因為良好的居住環境成為美軍關係者、大使館等外國人的聚居地,最後發展成為天母教當初構想的高級住宅地。

略歷

编辑
  • 大正14年(1925年),在台北市永樂町二丁目五十二番地(現迪化街一段附近)創設教團
  • 大正15年(1926年),移轉至台北市元園町二五三番地(現成都路110號),建設教會、神殿、拜殿、付屬集會所和教主住宅。
  • 昭和2年(1927年),為求台灣人和日本人的融合,設立台灣最初的結婚介紹所「御柱會」[1]
  • 昭和5年(1930年),教主中治稔郎為布教和募集資金開始全台灣行脚。
  • 昭和6年(1931年),獲得台北州士林街三角埔湧出的溫泉權利。將本部設在當地,和重田榮治推進開發當地的共同事業。(開發的全用地約9萬坪)
  • 昭和8年(1933年),着手引湯工事,引自紗帽山
  • 昭和10年(1935年),引湯工事終了。付屬公衆浴場、神苑、假神殿竣工,移轉。「天母溫泉」開始營業,往來溫泉和士林車站間的巴士開始運行。
  • 昭和20年(1945年),終戰。教主引揚回日本,教團消滅。御神體媽祖像由天母東・西路交叉點付近的三玉宮保管。[2]

教祖

编辑

明治11年(1878年)1月13日,教祖中治生於兵庫縣。明治28年(1895年),成為兵庫縣朝來郡和田山(現朝來市)竹田尋常高等小学校尋常科准訓導。明治35年(1902年)左右渡台。明治39年(1906年),開始在台灣總督府民政部通信局勤務。大正10年(1921年),成為台南郵便局庶務課長。台北郵便局異動後,大正14年(1925年),依願退職。對扶桑教傾倒,和宗教思想家中西牛郎相識,為發展扶桑教的教義創設天母教[2]。天母教的營運受到台灣電力前社長高木友枝、台北第一高額納稅的綿布商重田榮治[3]等人的支援。

脚注

编辑
  1. ^ 『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陳柔縉、究竟、2011/03/29
  2. ^ 2.0 2.1 台北の歴史を歩く 天母の歴史を探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片倉佳史、台湾情報誌『交流』2013.3 No.864
  3. ^ 『大日本人物名鑑』〔巻4の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ルーブル社出版部 編 (ルーブル社出版部, 1922)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谷赳夫『1800年 中治家の歩み 加都郷」』私家版

外部連結

编辑